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对刘备打汉中曾有疑虑,夷陵之战时其为避嫌而未劝阻

诸葛亮对刘备打汉中曾有疑虑,夷陵之战时其为避嫌而未劝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17 更新时间:2024/1/4 2:39:11

刘备统治益州后,正史中记载,刘备准备拼死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就没听诸葛亮的建议。“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认为不值,刘备就派杨洪回去劝说。后来事实证明刘备的主张是正确的,诸葛亮还是偏保守了。

刘备称帝之后,准备集结大军去打东吴,夺回荆州,很多人也认为诸葛亮也是冒死劝谏,其实并没有。当时倒是有两个人劝刘备了,分别是是赵云秦宓。当然诸葛亮肯定是不赞成的,但他忍住了没开口。正史中也就没有相关记载。《三国志·秦宓传》记载:“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云别传》说:“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诸葛亮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诸葛亮对打东吴不满意,为什么在出兵这么大的事情上一言不发呢?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

诸葛亮没出面劝刘备,主要原因是他要避嫌。

诸葛亮在刘备麾下除了负责居中调度外,他还负责“孙刘联盟”项目。东吴方面也很“巧”,负责“孙刘联盟”项目的负责人原是鲁肃,但鲁肃病死了,于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接手,成为负责人。

孙权可能也是知道诸葛兄弟的关系,所以长期以来,他便一直在刻意利用诸葛瑾,令他负责与刘备交涉。比如,关羽、张飞死后,写信给刘备,劝刘备不要兴兵的人就是诸葛瑾。“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自己的亲哥哥写信给自己主上,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还敢说话,劝刘备罢兵,那他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你居然帮你哥哥说话,你居心何在?是不是奸细?

刘备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兴兵前,秦宓敢劝诫刘备,赵云敢劝诫刘备,而诸葛亮自己却不劝的原因。因为赵云、秦宓不需要避嫌。

另外诸葛亮曾哀叹“若法孝直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其缘由除了法正是谋臣,刘备比较倚重他外,法正与东吴没有利益瓜葛,不需要避嫌也是原因之一。

诸葛瑾在东吴其实也很尴尬。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关系破裂,诸葛瑾去荆州谈判,诸葛亮负责接待,兄弟两人在公馆会谈公事,从头到尾都没敢谈私事。

诸葛亮与诸葛瑾关系不差,但时势逼得他们形同陌路,也是造化弄人。

后来,诸葛瑾写信劝刘备不要东征,被刘备束之高阁后,迅速就有流言蜚语传出,说诸葛瑾派亲信与刘备私会,有造反嫌疑。这一消息传到孙权耳中,孙权为了避免内乱,信誓旦旦地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诸葛瑾

其实孙权如果真是绝对信任诸葛瑾,当时就不会流言蜚语了。而从流言蜚语中就能看出,诸葛瑾在东吴的处境也是极为尴尬。他必须要比任何人都敌视刘备,不能流露出一点同情刘备,同情自己弟弟的意思。如不然,他就会被别人视为是东吴的奸细。

刘备对诸葛亮很器重,他出征不带诸葛亮,不让诸葛亮掺和与东吴有关的事,对此时立场尴尬的诸葛亮是一种精心保护。此举可谓是体贴备至,彰显了君臣二人的“鱼水情深”。这可能就是诸葛亮感激涕零,终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耗尽毕生光热的原因。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前,阿斗提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意识到:他一直在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临死时才知道阿斗装傻,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阿斗怀疑诸葛亮的忠心

    公元222年2月,刘备率蜀军到达猇亭,建立大本营,包围在夷道驻扎的孙权的侄子孙桓。双方对峙长达五六个月之久,后陆逊看准时机,采用火攻,大破蜀军,刘备人马大部分损失,元气大伤,仓皇逃往白帝城。《三国志》记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陆)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

  • 诸葛亮病逝,刘禅禁止所有人奔丧,只有他敢冒死前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守多久,刘禅诸葛亮对话原文

    诸葛亮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多智若妖的存在,不管君王还是读书人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按理说,诸葛亮在蜀汉掌权多年,身居要职,门生故吏多不胜数,死后应该有许多人去奔丧,然而刘禅发布了一道命令

  • 为何李世民当皇帝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杀秦琼等手握兵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登基后不重用秦琼的原因,历史上李世民是被谁杀死的,李世民手握兵权

    因二子夺储而引发的玄武门之变,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射杀了哥哥而谢幕,跟随李世民参加这次政变的将士们,也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备受嘉奖,升官加爵。但为何李世民没有重蹈朱元璋覆辙,杀掉这些近臣,尤其是像秦琼能手握重兵,对其具有威胁能力的官员呢? 驭才以治天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开创了“贞

  • 《唐朝诡事录》:独孤遐叔不是杀人犯,为何稀里糊涂承认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随着案情的进展,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将怀疑的目光锁定在文庙的吉祥身上。同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举人独孤遐叔原本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为何要承认自己就是杀人凶手。这样的案情,其中必有曲折。假如是换做别人,估计早就轻言断定,使得真正的凶手吉祥逍遥法外。幸亏遇到的是苏无名这个

  • 《唐朝诡事录》钟伯期为什么杀人?钟伯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诡事录电视剧下载,唐朝诡事录里最大坏人是谁,唐朝诡事录十一娘扮演者

    《石桥图》里除了南州四子,还有谢家公子、谢家老仆和樵夫,他们相继遇害,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苏无名怀疑颜元夫的死因,经过验尸后发现颜元夫死于百毒虫,这种虫子毒性很强,苏无名从药店老板口中得知购买百毒虫的是一名云游和尚。有个乞丐目睹杀死路公复的也是一个和尚,所以路公复和颜元夫是被同一个人害死的,不免有人对

  • 《唐朝诡事录》石桥图有什么秘密?颜元夫路公复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颜元夫是画家,路公复是琴师,钟伯期是棋手,冷籍是诗人,他们集齐了琴棋书画,在南州颇有名气。酒馆老板欧阳泉也想加入南州是四子,然而因为他的商人身份,始终不被南州四子所接受,所以有人猜测欧阳泉是杀人凶手。古董商陆离也是嫌疑人之一,他是前往南州是为了拿到《石桥图》和路公复手里的古琴,《石桥图》之所以那么出

  • 唐朝奇葩说:周俊超饰演三角角色,解读甘棠驿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骏超的个人资料,唐朝甘棠驿,娘道周骏超

    为了遮住眼睛和耳朵,两人还化了很多妆。陆凌风打扮成一个大胡子男,一脸无礼。苏无名剃掉了胡须,化身为道士。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干塘驿,开门的却是刘十八。他不是被苏中尉带走了吗?居然又出现在这里了,看来一定有内幕。出人意料的是,刘十八的性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他冷漠无精打采,现在却鬼鬼祟祟,谄媚。苏无

  • 电视剧《长歌行》不尊重历史?我们就来聊聊唐朝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歌行历史,长歌行讲述的是哪一段历史,长歌行故事情节评价

    这部剧以初唐为背景,讲述了李长歌与阿诗勒隼两个人的家国情仇。又是唐朝又是草原部落,可见两个人的鸿沟是多么难以跨越了。但你以为这剧是走爱情线?不存在的。《长歌行》更多还是着陆在唐朝与周边各势力的对抗,甚至描写得入木三分,就连电视也有夸的 ↓1905电影网是官媒哦~CCTV6的新媒体平台剧中有几处的剧情

  • 《唐朝诡事录》南州四子结局是什么?南州四子案的真正凶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奇闻异事大结局,唐朝诡事录人物,唐代奇案大结局

    经过苏无名验尸得知颜元夫是死于百毒虫,这个百毒虫虽然是药材,但有很强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要人命。据颜夫人所述,颜元夫死之前跟钟伯期一起饮过茶,当时钟伯期带着琉璃瓶来到颜府,苏无名询问药铺掌柜后知道了琉璃华彩是百毒虫的克星。由于颜元夫擅长书法,身上会带着墨香,百毒虫受墨香影响会主动攻击颜元夫,就这

  • 《唐朝诡事录》小说结局:与风和名无关,有独唱艺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奇闻异事恶灵在漆黑的夜晚从天而降,鬼城的地宫露出了冰山一角。长安流行的奇葩红茶到底是养生药还是有害物?长安城新娘失踪事件接连发生,似乎与红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案情扑朔迷离,人心玄妙!晋武威中浪大将陆凌风奉命查案,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强的对手狄仁杰的闭门弟子苏无名。八件风格迥异的奇案,《长安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