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寅:做人不学唐伯虎,与徐霞客祖父涉嫌舞弊,连中三甲有何用

唐寅:做人不学唐伯虎,与徐霞客祖父涉嫌舞弊,连中三甲有何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3/12/12 5:34:30

电视剧剧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唐寅自幼聪明非常,打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年幼的时候还跟随沈周学画。如此的一位才人,本来就应该通过科举考试,进军官场,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

确实,唐寅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努力考取功名。弘治七年,在这一年里面,唐寅经历了很多。家人的相继离世给了唐寅很大的打击,甚至是让唐寅一度难以振作起来。幸亏得到好友祝枝山的劝导,唐寅渐渐振作起来,开始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人总是健忘的生物,在消极沉闷了一段时间后,唐寅就一扫当初的阴霾,开始放荡形骸。距离家人离世过去了三年,时间来到弘治十年。唐寅第一次参加录科考试,但是在考试期间与好友张起灵宿妓喝酒,惹怒了当时的主考官方志(提学御史)。

方志一气之下取消了唐寅的考试资格,幸亏当时的苏州知府曹凤生起了爱才之心。后来又联合当时苏州的名仕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人为唐寅求情。在这样多方的努力下,方志才愿意让他以“补遗”的方式让他参加考试。

电视剧剧照

唐寅本是才华横溢的人,只是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具体的表现出来。到了弘治十一年,唐寅在乡试中取得了第一――解元的好成绩。但是经历了第一次差点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唐寅,非但没有好好的收敛自己,反而是变本加厉,整日的流连在花天酒地之中。

唐寅的好友纷纷规劝唐寅收敛自己。祝允明在信中给唐寅道:“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大致意思是:“唐寅你是千里马,早晚会崭露头角,现在果不其然。但是千里马不仅是表面上的,还要看他的内在品质,不要一时得意。”

文征明将父亲文林的话转述给唐寅道:“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唐寅干脆写了一封信《与文征明书》,我生来就是这样,你看不惯我,就别和我做朋友。这话甚至是要和文征明绝交的意味。

电视剧剧照

在唐寅考中解元的第二年,踌躇满志,满面春风。唐伯虎信心满满的前往京城参加会试,遇到了同样前去考试的富家子弟徐经,两人在路上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徐经是徐霞客的祖父)

当年主考之人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他们两个都是老学究,所以出的题目比较偏僻。所有的试卷中,只有两个人答的比较符合题目的规定,程敏正脱口而出,这两人定是唐寅与徐经。这句话一出,外界舆论一片哗然。说是两人贿赂主考官,最后才能取得如此的成绩。

随着考试结果的公布,各种流言传出“江阴巨富之子贿赂主考官”。户部给事官华昶弹劾程敏政,最后龙颜大怒连累徐经、唐寅。明孝宗派李东阳与其他的主考官重新阅卷,最后发现两人都不在录取的范围之内。

电视剧剧照

得知结果,明孝宗勃然大怒。为了平息舆论,对三人严加拷打,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把柄。但是初进京的时候,徐经给程敏政送过见面礼,唐寅给程敏政用一枚金币求文,这两个成了最大的理由。

最后程敏政因此被罢官回家,华昶因为汇报不实,被降职处理,三个主要的参与人,各自领了50大板。唐寅因为羞耻不愿意去做官,回家后和老婆不和,把老婆休掉。徐经虽然不服,但是也无可奈何,直到明孝宗死后,他寄希望于天下大赦,自己再次参加科举。但是自从发生了舞弊案件,身体越来越差,在正德丁卯年间打探大赦情况的时候,克死在京城,年仅35岁。

电视剧剧照

唐寅看似可怜,但是是他咎由自取。在乡试之时,不知道收敛,还不听好友劝诫。虽然是满腹的才华,但是不知道收敛又有什么用,根本就不给你施展的机会。

做人不能做唐伯虎,不知道收敛,只知道显摆,最后被贬回家实在是罪有应得。不知道看完唐寅科考生涯的你,对于唐寅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留言。

唐寅:宁王叛乱,明四家深受其害,唐寅装疯逃命,文征明后悔不已

更多文章

  • 占据宋朝音乐主流的宫廷乐舞,为何会被市民俗乐“挤下“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乐舞,中国古代宫廷乐舞素材,宫廷乐舞视频

    宋代市民音乐可以说是我国市民音乐的先行者。所谓市民音乐,是以城市为中心,在广大市民中产生、使用与传播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既有乡村民间音乐的抒情性,又有都市民众的“华彩性”,是民间音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形式。宋代是中国音乐史上的转折期,至此,我国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 朱元璋杀蓝玉,大臣连忙给儿子写信:我若被杀,你千万不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年,“蓝玉案”的爆发,一方面是朱元璋长期对蓝玉忍无可忍,第二方面是朱标的去世,蓝玉没有朱标的庇佑。蓝玉之死,并不冤枉,因为他确实有罪。但因为蓝玉案,朱元璋大肆诛杀和蓝玉有“牵连”的人员多达15000多人,让整个朝堂噤若寒蝉,许多功臣名将冤屈而死。朱元璋本是一位开国明君,因为此案,被后世抹黑不少。

  • 宋朝文官领军多可怕?且看宋朝四大神帅秀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文官品级一览表,宋朝著名的文官,宋朝时期的文官制度

    前言:宋朝由谁来指挥打仗?那还用问武将呗,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掌握军中大权的往往是文官。宋朝文官领军屡见不鲜,那他们能打出什么成绩来呢?一、夏竦何曾耸?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党项人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和宋朝撕破了脸皮,宋夏战争一触即发。十二月,宋仁宗派三司使、户部尚书夏竦去

  • 仁与暴,朱元璋在官、民眼中的两副面孔,官有多怕,民就有多拥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老婆,佳姐说历史朱元璋

    极端专制及其严重后果朱元璋即位后就进行国家机构改革,把国家军政大权全部集中于自己手里。以前的王朝都设有丞相一职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明初也设丞相,胡惟庸案后将之取消,只设吏、产、礼、兵、刑、工等六部分别处理全国事务,六部互不统属,直接向皇帝负责;原先设有大都督府统领全国军队,朱元璋也将之取消,只设立左、

  • 朱元璋1榜录取了472名进士,朱棣称帝后:这些人全部作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34位功臣名录,朱元璋进士分配,朱元璋传位朱棣历史走向

    先说一下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在隋朝被发明以来,唐朝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发展,宋朝时期,重文轻武,科举成了士大夫们晋升的最佳通道。科举制度虽然古板,但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取士渠道,而且也是寒门学子出人头地为数不多的机会。而到了明朝,科举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朱元璋最后还是意识到,这个制度虽然不完美,但没有比

  • 万历皇帝摸了30年多鱼,为何国家并没有陷入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历皇帝死因真相,万历皇帝和老百姓的关系,万历皇帝历史上真实吗

    如果在摸鱼届颁发奖章的话,万历皇帝一定能得到一块大大的金牌。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生于1563年。1572年,他父亲明穆宗驾崩,还不满10岁的朱翊钧即位。万历皇帝即位之初,在一代名臣张居正的辅佐下,实施万历新政,采取了“考成法”“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明朝的经济社会

  • 唐寅:宁王叛乱,明四家深受其害,唐寅装疯逃命,文征明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的唐寅和宁王,唐寅与文征明的关系,唐寅去世多少年了

    电视剧剧照在弘治七年的时候,年仅26岁的唐伯虎接连遭受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的痛苦,一夜间白了头发,家境也是急转而下。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开始潜心准备科举考试。五年后弘治十二年,唐伯虎在考试中取得连中三甲的好成绩。当年的考题比较难,进京参加会试的所有人中只有徐经和唐伯虎取得成绩

  • 明朝最好的皇帝,不是朱元璋也不是朱棣,而是他,只娶了一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朱棣教育儿子,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朱元璋会怪朱棣篡位吗

    中国古代不尊崇一夫一妻制,而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更是体现的尤为明显,即使像光绪这样的傀儡皇帝,也有一后二妃。但凡事都有特例,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皇帝做到了"弱水三千,朕只取一瓢饮",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他一生只娶过一位张皇后。朱祐樘之所以如此钟情张皇后,与他的苦难童年不无关系。他是明朝的第九代皇帝,宪宗的

  • 她叫了朱元璋一声“弟弟”,朱元璋让她流一辈子泪,享一辈子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的杨妃多少岁嫁给朱元璋的,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

    朱元璋素有大志,他参加红巾军不到一年,被郭子兴派往濠州募兵,随后,朱元璋挑选自己的心腹徐达、郭英等人南下滁州,离开了濠州,另外开辟一番天地。在滁州,朱元璋收服了好几个土匪和民寨,共得到两万多部下。此时,朱元璋开始整肃军纪,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包括李善长,常遇春等人,也是这个时期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

  • 秦皇、汉武、朱元璋等,5位大名鼎鼎的皇帝,请包容他们的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上最厉害的皇帝朱元璋,中国最牛的皇帝是朱元璋吗,汉武大帝和朱元璋谁厉害

    秦始皇:霸占了天子一号位,却不敢包容天下当六国的都城上都飘满了秦国的黑色战旗,嬴政远在咸阳,就能感觉到四海归附,但是他虽然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一统天下,但还是没有完成实际的融合。当时楚国的官员到赵国会发现,连个通告都看不懂,因为文字不通。秦始皇意识到了统一文字的重要性,他用了3年的时间,让这些都变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