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二世而亡,是不是因为他们给了六国后裔,死灰复燃的机会

秦朝二世而亡,是不是因为他们给了六国后裔,死灰复燃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77 更新时间:2024/1/22 10:13:38

[var1]

应该说,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东方六国的诸侯以及他们的后裔,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楚国后裔,在推翻秦朝统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陈胜吴广起义打着楚国将领项燕的旗号,成功起义。在秦国灭六国的十年战争中,唯一给予了秦国强力抵抗的,就是楚国的项燕。而且秦国还派出了60万大军,在边关和项燕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终于把楚国打趴。由此可见,项燕的这个能力,确实是让天下人惊叹不已的。 可以说,项燕就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还一直让天下人记忆犹新。项燕就是一种力量,他鼓舞着天下人不屈不挠的战斗。 二是作为楚国项燕后裔的项羽,是灭掉秦国的最主要的力量。没有项羽的巨鹿之战,天下人要想把楚国推翻,显然是很困难的。毕竟章邯已经基本上扑灭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 而项羽就是楚国的后裔,一方面,项羽的作战能力高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项羽获得了天下人的同情和拥戴,所以大家才憋着这么一口气,一定要和强大的秦军死扛到底。

[var1]

三是六国诸侯后裔拉起队伍,割据一方,是秦国得以迅速分崩离析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六国后裔存在,所以就算他们本身没什么能力,但是其他人会借他们起事。项梁、项羽借楚王后裔雄心起事,魏豹借魏国后裔起事,其它的齐国、燕国、赵国、韩国等等,也都是这样的拉起队伍,迅速割据一方的。 六国后裔割据一方,也使得天下人,只要有个势力,就成为一方诸侯。比如沛县本来是忠于秦朝的,沛县县令也准备独立,这才给了刘邦的机会。到南方攻打百越的赵佗将军,手下有50万人马,如果不是看到秦朝已经分崩离析,他肯定会率领军队打回来,帮助秦朝。他那50万军队到位,说不定就把起义军给破灭了。 总之,整个秦朝的灭亡,与秦始皇留下了六国诸侯,以及他们的后裔,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虽然说秦始皇留下六国后裔,在秦末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秦朝灭亡,却与这个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 而且恰恰相反,是因为秦朝的残杀和暴力专政,才无法消灭六国诸侯,以及国人内心的仇恨,并且更加激起了他们推翻秦朝的决心和战斗意志。

[var1]

?为什么陈胜、吴广能够借楚国的事情迅速壮大?为什么项梁、项羽能够网罗天下精英,从而成为一支抗击秦朝的最重要的军队?就在于秦国曾经用非常卑鄙的手段欺负过楚国,给予过楚国人很大的伤害。 同样的,六国诸侯们为什么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就迅速的崛起?迅速的割据一方?就在于他们心目中的仇恨,一直没有消。 还有一点,秦朝建国以后,延续了之前的法家思想,采用非常严酷的政策,比如严刑峻法,比如大量劳役老百姓,不让他们有安宁的生活,这使得国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正如陈胜所说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既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人就都被逼成了亡命之徒。既然是亡命之徒,那就和大家拼一个你死我活算了。 可以说,这才是造成秦朝失控的根本原因。 就算秦朝把六国后裔给斩尽杀绝,六国的贵族后裔还在;就算把六国的贵族后裔给斩尽杀绝,老百姓还在。秦朝总不可能,把贵族和老百姓也都杀得干干净净吧?而越是残杀,他们心中累积的怨气越多,最后整个国家失控,也就是必然的。 所以,秦朝要想长治久安,其实并不是斩尽杀绝,反而应该做相反的工作。这个相反的工作,一是实行仁政,对老百姓宽厚爱戴,不要用严刑峻法来对付他们。二是不折腾老百姓,让他们能安心地在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三是软化六国后裔的反抗意志,既要适当打击,又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能够衣食无忧的待遇。就像刘邦建国以后,把项羽家族的后代都改姓“刘”,给予他们皇室待遇一样。 如果秦朝能够做到以上三点,那么秦朝也就能够确保天下安定了。 (参考资料:《史记》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对秦国最重要的地方竟然不是咸阳,那么秦国的命脉究竟在哪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秦国嬴政死后多少年秦国被灭,秦国老百姓喜欢秦国吗

    [var1][var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老的巴蜀,绵亘于祖国大西南的腹地,滚滚的长江横穿东西,宛延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纵贯南北。巫山十二峰,顶天立地,筑起东部的天然屏障,隔断楚天烟云。邛崃、峨眉,绵延相连,构成西部的巍巍壁垒,阻断羌地雨雪。岷山、大

  • 秦异人这个人也相当了不起,主要是自己有实力,最后当上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异人简介,秦异人是干什么的,秦异人当了多久秦王

    我们知道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就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长达56年。 活得太久未必是一件好事,他的第一位太子在任职期间死掉了,于是太子之位便落到了他的第二位儿子安国君手上。安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祖父,是秦国第三十四代国君。他一生有20多个儿子,秦异人不过排名居中,最后稳稳占据太子之位。这也就为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顺序,和那些国家皇帝的最终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生了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电视剧,秦始皇用多少年统一六国

    [var1] 嬴政第二个攻打的国家是赵国,而当时的赵国实力绝对是能和秦始皇国家抗衡的,但是经过秦国的攻打以后,他的实力就不行了,所以第二个灭掉的国家就是赵国在二二八年,当时的王剪大将军,大破赵国,俘获了赵国当时的皇帝赵王迁,将其流放在很偏远的地方,最终饿死野外。在赵国灭亡以后,嬴政的大军便投靠了燕国

  •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吕不韦这步棋,真的走对、走赢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秦始皇身世的正史,秦始皇身世千古之谜

    [var1] 而其中,对秦朝能够统一六国发挥关键作用的则是吕不韦。 通俗点来讲,为什么说吕不韦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没有他也就没有后来的嬴政,没有嬴政,何来秦朝统一六国,他才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那一步。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说秦王嬴政本来就是吕不韦的儿子,很多人都夸这步棋走得又险又妙。秦始皇的身世之谜?但是吕

  • 春秋第一相管仲的黑历史:战场当逃兵,做生意赔光本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第一相管仲的故事,管仲有何历史功绩,管仲简介及人生经历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之时。这一时期当中涌现出来了诸子百家等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许多人杰。特别是在齐国,涌现出了管仲、晏婴、孙武等奇才。而管仲又因为帮助齐国称霸春秋,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但是以史为鉴墨上桑认为虽然齐国国相管仲在功业、人品、智慧、结局上都是上佳,但是要是没有鲍叔牙,管仲

  • 荆轲刺秦地点,嬴政称皇帝现场,2200年前大秦政务大厅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陕西西安发现了秦始皇咸阳宫旧址的新闻上了热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已经发现了一座高台建筑的遗址,这个标号为6号高台的建筑遗址,仅仅顶部复原面积就达到1000平米左右,极有可能是秦国的政务大殿。[var1]网友们纷纷表示:哇,荆轲也就是在这里刺杀秦始皇咯!除了政务大殿,考古专家还发现了秦国时期的兰池遗

  • 商鞅发明了末位淘汰制?先秦二十等爵制中,藏着秦军战力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改革前秦军怎么征兵,商鞅五马分尸,商鞅死后嬴驷三年不上朝是真的吗

    [var1]在春秋时期,秦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边陲的小诸侯国,在齐、晋、楚等大国在中原的争霸战争中不能算作主角,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虽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但是在殽之战、彭衙之战两次大败于晋国,只能放弃进军中原,而转身向西发展,成为西方诸侯之伯。到了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后诞生的魏国通过变法实力大增,魏文侯通过任

  • 吴起与兵圣并称“孙吴”,因杀妻被后世诟病,为何别人杀妻仍被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吴起一生战功卓著,同时在兵、儒、法三家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写了一本兵法为《吴子兵法》,将其一生的用兵韬略记录在册,以为传世。吴起与兵圣孙武被合称为“孙吴”,可见其在用兵之道的造诣有多深。[var1]“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曹操通过魏王曹

  • 秦国为何发起长平之战?浅析上党对秦、赵、韩三国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赵长平之战下载,长平与上党,大秦帝国之秦赵长平大战

    而这场战役的起因,皆因一个小小的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如果赵国当时不贪图韩国的上党郡,就不会与秦国发生争端,更不会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地。这个观点真的有道理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下长平之战的起因。[var1](战国动乱、列国征伐)一、上党郡绝非普通郡县上党,即今天的山西东南部,晋中市榆社左权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擒庞涓的细节:为报私仇曾牺牲两位士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扬琴戏大全孙膑斗庞涓,庞涓和孙膑电视剧

    #我是陪读官#[var1]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var1]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却意外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土壤,这里质地松软,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