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地点,嬴政称皇帝现场,2200年前大秦政务大厅找到了

荆轲刺秦地点,嬴政称皇帝现场,2200年前大秦政务大厅找到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10 更新时间:2024/1/24 8:39:55

最近陕西西安发现了秦始皇咸阳宫旧址的新闻上了热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已经发现了一座高台建筑的遗址,这个标号为6号高台的建筑遗址,仅仅顶部复原面积就达到1000平米左右,极有可能是秦国的政务大殿。

[var1]

网友们纷纷表示:

哇,荆轲也就是在这里刺杀秦始皇咯!

除了政务大殿,考古专家还发现了秦国时期的兰池遗址,兰池也叫兰池陂,当年是秦始皇引入渭河水按照海上仙山的形象修建的园林。

网友们又纷纷表示:

哇,原来秦始皇31年,秦始皇就是在这里被刺客围攻,差点被杀的啊!

……

[var1]

其实秦朝统一天下后,虽然只持续了短短15年,而且秦始皇一生中也以遇到“荆轲刺秦王”、“兰池遇刺”、“张良博朗锥”等等各种刺杀而都顺利逃脱著称。

但是秦朝的“政务大厅”里,不仅仅只发生了刺杀事件,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历史记载都是发生在这座大殿里的。

一、咸阳宫

秦国修建咸阳宫最早要追溯到秦孝公时期,当时的秦国都城在雍城(如今陕西宝鸡凤翔),在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的时候,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开始强大起来,秦孝公也有足够的实力去营造新都城——咸阳。

[var1]

从此之后,咸阳成为了秦国国都。而咸阳宫历经几代诸侯的修建扩张,规模已经变得极为宏大。有专家考证,咸阳宫的大致范围是以咸阳为中心,直径80余千米。

咸阳宫里面,各种离宫足有上百,而这次发掘考证的秦国的“行政大厅”应该是其中最为宏伟的一座,按照规格,历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见各诸侯国使臣、贵宾,为皇帝祝寿举行盛大国宴,与群臣决定国家大事都在这座宫殿中进行。

二、秦始皇在这座大厅里发生的故事

除了最为知名的“荆轲刺秦王”,这座大厅可以说见证了秦始皇从登基开始的多个人生转折点,下面我们就简单聊聊秦始皇在这座宫殿里发生的故事。

[var1]

1、登基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秦王。秦王的登基大典应该就是在这里举行。不过此时朝政大权还都掌控在吕不韦手中,和嬴政没啥关系。

2、亲政

公元前238年,20岁的嬴政准备举行冠礼后亲政,按照秦国规矩,秦王举行冠礼要到雍城(宝鸡凤翔)的老宫殿举行。

[var1]

当时雍城已经是嬴政母亲赵姬嫪毐的偷情之地,嫪毐惧怕事情曝光,决心在雍城除掉嬴政。没想到嬴政棋高一着,算好了嫪毐要造反,提前准备了三千精锐保护。

嫪毐不甘心失败,又带着他的手下从宝鸡凤翔的雍城跑到几百里外的咸阳去攻打咸阳宫。当然也失败了。嬴政接着这次事件,直接铲除了嫪毐,母亲赵姬,仲父吕不韦三大势力,成功亲政。

3、逐客与谏逐客书

[var1]

因为嫪毐和吕不韦的关系,秦王嬴政对于外国势力十分讨厌,这个时候又爆发了一次间谍事件——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打算用水利工程的办法疲惫秦国,让秦国无力出征。

于是秦国本土人士建议把这些非秦人士全部赶出秦国去,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的行列之中。李斯于是给秦王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谏逐客书》从统一天下的高度正反论证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让秦王取消了逐客的政策,李斯也从此站到了秦国最高的这座大殿上,成为了秦国最重要的大臣。

[var1]

4、遇刺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嬴政也遇到了不少的刺客,荆轲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不论是胆怯不敢上殿的秦舞阳,还是图穷匕见的精妙算计,到秦王绕柱奔逃、拔不出剑的窘态,最后刺杀失败,也都是发生在这座大殿中。

这恐怕也是嬴政一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次遇刺。

5、号称皇帝

[var1]

公元前221年,历经十年时间,秦国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自称“始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大一统时代到来了。

秦始皇应该就是在这里登基为皇帝。

之后秦朝也应该在这里宣布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改分封制为郡县制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方针。

三、兰池与兰池遇刺

刚才说了秦始皇人生中第一危险的遇刺是荆轲,那么第二危险的遇刺就发生在兰池。

[var1]

而兰池遗址也在本次考古中被发现了。

兰池可以说是中国皇家园林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文献《三秦记》中记载秦始皇怎么修建兰池的:“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刻石为鲸,长二百丈”。

从兰池之后,中国皇家园林差不多都遵循这一方案,要有个大池子——一般都叫太液池;池子中要有仙山,一般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就是中国园林中著名的“一池三山”造型的来历。

在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12月,秦始皇接到报告称有神仙出现在华山中,秦始皇认为这是祥瑞,还赏赐了当地百姓几百斤米,两只羊。

[var1]

之后没几天,秦始皇微服私访带着四个武士半夜去兰池游玩,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大批刺客,四名武士拼死护住秦始皇,但是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司马迁用“见窘”两字来形容,可以想象实际情况应该非常危险,还好武士最后击退刺客,秦始皇为此在关中地区大规模查找刺客二十天之久。

在秦始皇死后,秦朝很快就分崩离析,无论是咸阳宫还是兰池,都被项羽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但是在2200年后,我们竟然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把2200多年前的历史发生的场地考证出来,让历史走进现实,这恐怕就是考古的意义,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吧。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最新!陕西发现秦始皇政务大殿遗址 荆轲刺秦在此发生——陕视新闻

《史记-秦始皇本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发明了末位淘汰制?先秦二十等爵制中,藏着秦军战力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改革前秦军怎么征兵,商鞅五马分尸,商鞅死后嬴驷三年不上朝是真的吗

    [var1]在春秋时期,秦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边陲的小诸侯国,在齐、晋、楚等大国在中原的争霸战争中不能算作主角,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虽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但是在殽之战、彭衙之战两次大败于晋国,只能放弃进军中原,而转身向西发展,成为西方诸侯之伯。到了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后诞生的魏国通过变法实力大增,魏文侯通过任

  • 吴起与兵圣并称“孙吴”,因杀妻被后世诟病,为何别人杀妻仍被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吴起一生战功卓著,同时在兵、儒、法三家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写了一本兵法为《吴子兵法》,将其一生的用兵韬略记录在册,以为传世。吴起与兵圣孙武被合称为“孙吴”,可见其在用兵之道的造诣有多深。[var1]“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曹操通过魏王曹

  • 秦国为何发起长平之战?浅析上党对秦、赵、韩三国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赵长平之战下载,长平与上党,大秦帝国之秦赵长平大战

    而这场战役的起因,皆因一个小小的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如果赵国当时不贪图韩国的上党郡,就不会与秦国发生争端,更不会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地。这个观点真的有道理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下长平之战的起因。[var1](战国动乱、列国征伐)一、上党郡绝非普通郡县上党,即今天的山西东南部,晋中市榆社左权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擒庞涓的细节:为报私仇曾牺牲两位士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扬琴戏大全孙膑斗庞涓,庞涓和孙膑电视剧

    #我是陪读官#[var1]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var1]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却意外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土壤,这里质地松软,与其他

  • 纪晓岚为何要极力烧毁《山海经》?其实大家都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纪晓岚为何毁掉山海经,纪晓岚山海经隐藏事件,纪晓岚发现山海经了吗

    最近在搜纪晓岚的时候突然发现有许多创作者在写纪晓岚一力主张封禁《山海经》,其中重要的理由就是《山海经》会严重激发百姓的好奇心,甚至说山海经记录了非洲的黑人云云。如果老百姓看了此书,会让大家去探索大清以外的世界,这样会对清朝的统治极为不利,于是乎纪晓岚利用自己编纂《四库全书》的职权,不但封禁了山海经,

  • 历史上“战国七雄”都曾变法,为何只有秦国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变法前的秦国,历史上的七雄之秦国,孙膑评价秦国变法

    持续百年的春秋时期随着赵魏韩三家分晋正式宣告结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旧时代的礼乐崩坏,新时代的规则尚未建立,但是整个大时代并没有在乎各国是否已经准备好,就一头进入到了战国时代。[var1]战国七雄中,齐、楚、秦、燕等国还在墨守成规,刚刚分家的赵国忙着打理北方新分到的大片土地,看似弱小的韩国也忙着和

  • 为什么有人把邯郸叫甘丹?真不是读错了,战国以前就这么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甘丹,甘丹颇章啥意思,甘丹草是什么

    中国人都喜欢历史,而中国人也愿意给自己居住的城市考证一下建城的悠久历史,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城市纷纷表示我是六朝古都,我是历史名城……[var1]图注:邯郸市内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的武灵丛台但是在全国人民心中,说起历史名城,一般人都先想到的便是洛阳、西安……这些大城市。如果问你邯郸,大部分人想到的怕是

  • 荆轲刺秦王是什么故事?如何实施刺杀计划?为什么行动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荆轲刺杀秦王成功了没有,荆轲刺秦王的真实事件,历史上荆轲刺秦王是怎么回事

    [var1] 荆轲是由一个有眼光田光推荐给燕太子丹的,太子丹亲自送田光前往卫国迎接荆轲。“土为知己者死”,荆轲觉得自己应当有所回报。荆轲说:“现在有两样东西是秦王最想要的,一是樊于期的头,二是督亢的地图,而这两样东西我们都能提供,这样我们就胜算在握了。” 荆轲后来又求见樊于期,告诉他自己的打算,并对

  •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想知道原因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轲为赵女杀秦王,荆轲刺秦王历史讲解,荆轲刺秦王历史背景与评价

    [var1] 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在燕国避难。荆轲亲自上门游说,请求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成就刺秦大业。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的樊将军为了复仇,也慷慨激昂地拔剑自刎,献

  •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真是因为剑太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杀荆轲,秦始皇哪年被荆轲刺杀,荆轲是怎么刺杀秦始皇的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三次拔剑都没拔出来,是因为当时秦国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使得秦国的剑普遍做得比较长,所以这才没能及时拔出来。还拿了秦始皇兵马俑遗址中出土的秦代青铜剑为证。 其实这个论点是错的,是站不住脚的。 [var1] 早在先秦时期,并非只有秦国一个国家冶剑技术牛逼,韩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