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纸上谈兵赵括其父,马服君为何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纸上谈兵赵括其父,马服君为何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4/1/17 0:39:40

[var1]

在经过惨烈的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至此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长平之战中赵国失利的关键原因,就是任用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主将。赵括虽然是名将赵奢之子,但不代表能有父亲赵奢那般善于计谋和用兵。赵括虽自幼熟读兵书,对兵书的研究也有独特的看法和见解,甚至和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时,也是轻松容易,说得头头是道,但赵括缺乏实战经验。 赵括的军事理论可谓是“博士级别”,但实战经验却是“小白级别”。古代的冷兵器战场,随时都会面临着变化,一不注意就可能有严重的后果,而赵括因为缺乏实战磨炼,以至于战场经验过少,不懂得战场上的灵活多变,也不能及时做出应变和补救,以至于赵括率领的赵军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谋,赵军先是被白起诱败深入,然后被白起斩断粮道,之后被分割包围,以至于赵军最后被迫投降。 赵括在突围时,也被秦军射杀,而投降的赵军也最终被白起尽数挖坑活埋,只留下几百名年纪尚小的士兵放归赵国。 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大败告终,而赵军主帅也战死沙场。赵括因自己的自负自大,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更是连累了赵国约45万士兵的生命。相对于儿子赵括的“纸上谈兵”,让赵军遭遇大败,而赵括的父亲赵奢却是赵国的一位名将,也是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因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

[var1]

《过秦论》:“六国之士,.......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东方六国八名将”是出自汉代名士贾谊的《过秦论》,因东方六国(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秦国崤山以东的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的八位将军,善于用兵,纵横天下,被后世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马服君赵奢就是其中一名将。 赵奢儿子赵括能在长平之战中代替老将廉颇出任主帅,虽然有赵括熟读兵书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赵括是马服君之子的原因,赵括也被人们称为“马服子”。

从赵奢儿子赵括“啥也不是”,就能直接担任赵国几十万大军的主将,也能侧面看出,赵括父亲赵奢的军事才能。赵括能被赵王重用,主要还是看在其父亲赵奢军事才能上,所谓“虎父无犬子”,相信赵王也是这么想。马服君赵奢的军事才能值得肯定,那么儿子赵括也不会太差,但事与愿违,赵括的军事才能和父亲赵奢还是差距甚远。 赵括人生只经历了一次大战役,其父赵奢人生中也是只经历了一次大战役。

[var1]

赵奢、赵括父子二人虽然都只经历了一次大仗,但却是两个结果,父亲赵奢大败秦军,而儿子赵括却被秦军大败。马服君赵奢能凭借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军的战绩炫耀一生,其原因在于“阏与之战”对于秦、赵两国并不算一场小战争,相反对于两国来说是一场重要战争,秦军参战军力就达到10万人以上,而赵奢能击败战斗力强悍的秦军,可见赵奢的军事才能并不一般。

并且“阏与之战”在赵奢没有参战前,赵国是处于劣势,赵国的大将廉颇和乐乘都认为难度太大,赵国很难获胜,最终赵奢担任主帅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这也是赵奢被封为马服君的一点原因。如果此战难度不大,规模不大,赵国也没有必要问让文臣赵奢的意见,直接让大将廉颇、乐乘轻松搞定就行,就因为此战使赵国的武将们一时间也没有对策,认为赵国会败,但最终却被赵奢扭转战局,反而将秦国击败。

赵奢在“阏与之战”不仅只是击败了秦军,更是为赵国鼓舞了士气,“阏与之战”前,赵国和秦军交战大多以失败告终。如华阳之战中,赵军和魏军联合攻打韩国华阳,之后韩国向秦国求援,秦军直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急速到达华阳城下攻打联军,魏军直接损失13万,赵军也被秦军大败,损失2万人。秦军经过商鞅变法后,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军可谓是“虎狼之师”。

[var1]

赵奢能在赵地阏与击败秦军不仅是解除了阏与之围,更是让强大的秦军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秦国蚕食各国土地已久,而当时的各国因秦国强大无法匹敌,只能不能被攻打,被秦国蚕食和失败后献地求和。赵奢能在阏与大败秦军,不仅仅只是让秦军失败,更是让秦军多年不敢轻举妄动,还提高了赵国和东方各国的士气,诸侯也感觉秦军并不是坚不可摧,强秦也是可以被打败的。

赵奢也因“阏与之战”的胜利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从此地位和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可能各位读友看到赵奢大败秦军的战绩会认为赵奢是一位武将,其实不然,赵奢原本是赵国的文臣,是管理赵国全国赋税的,相当于全国的“税务局局长”。赵奢最开始只是赵国征收田租的一名普通官吏,相当于“业务经理”,因收租得到赵国平原君赵胜的认可,被赵胜举荐给赵王,赵奢从此掌管赵国全国的赋税。 平原君赵胜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因当时盛行养士之风,赵胜也凭借门下养着大量的宾客,士子而出名,赵胜也是赵国当时的丞相。而赵奢作为征收田租的官吏,在一次收到丞相赵胜家时,丞相赵胜家却不肯赋税,赵奢此人也胆子大,作为一个小小的收税官吏就敢和丞相赵胜作对,赵奢依法行事,直接斩杀了平原君赵胜家九个当权掌事的人,赵胜知道后自然恼怒,就想杀死赵奢。

[var1]

《史记》记载:“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赵奢知道赵胜想杀死自己,那当然得想办法保住性命啊!赵奢便对赵胜说:“您在赵国贵为公子,如果您都不遵守法令,国家的法令就会被削弱,法令弱了就会使得国家也变弱,最终被诸侯侵犯,国家如果灭亡了,您也无法安心享用这些财富”,平原君作为赵国的贵族,也应为赵国考虑,也明白赵奢的意思。而赵奢的智慧从此就能看出,赵奢先是说了大道理,侧面表达出平原君违反法令。 之后又说:“以您尊贵的地位和身份,如果您能遵纪守法,那么全国必然会上下一心,这样国家就会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家族的政权才会更加稳固,而您贵为赵国王室宗亲,也必然会受到天下的重视!”,此时我们可以看出,赵奢先是将平原君不交赋税的问题放到国家上,会影响到国家的运转,再说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最后又开始拍平原君的“马屁”,将平原君捧得高高的,平原君也自然不好意思在找赵奢麻烦。

[var1]

相反平原君还认为赵奢很有才干,将赵奢推荐给赵王,赵奢被赵王重用, 赵奢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为了全国的“税务局局长”,赵奢掌管全国的赋税使得赵国民众富足,国库充实。从赵奢对平原君赵胜所说之言中,就能看出赵奢是一个富有智慧、才能之人,一个小小的收租官吏怎么能束缚住赵奢呢!赵奢在担任赵国的全国赋税官后,就发生了“阏与之战”,赵奢便率军救赵,大败秦军。 “阏与之战”的起因是因为赵惠文王以换地为由吞并了秦国两座城池,这样的结果对于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自然是不干,于是秦昭襄王便出兵攻打赵国阏与(现今和顺),赵王为此便问大将廉颇该如何,能否救援,而廉颇表示,路途遥远,加上道路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而副将乐乘也是相同意见,赵王便问作为文臣的赵奢,赵奢大意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国要是骁勇能获胜,为此,赵奢被赵王派去救援阏与。

赵奢领兵后,并没有直接出兵阏与救援,而是用计谋麻痹秦军,赵奢也知道直接前往阏与救援是很难取胜,要不然大将军廉颇也不会表示很难救援, 并且秦军正是士气大盛之时,赵军此时救援,很大可能会失败,赵奢便准备隐蔽作战,率军出都城邯郸后,并没有前往阏与救援,而是直接在不远处驻扎,并修建堡垒防御,用来麻痹秦军,表示赵军没有救援阏与的意思。

[var1]

为此停留28天后,秦军的士气也不如当初。赵奢便乘秦军不备,让士兵卸下铁甲,直接率军奔袭救援阏与。赵奢大军的突袭,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秦军只能仓促迎击,之后赵奢占领阏与北边的高山,然后趁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和阏与守军配合,最终将秦军大败,为此解了阏与之围,赵奢能大败秦军不是赵军比秦军更为勇猛, 阏与之战胜利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赵奢的计谋加上突袭作战而获胜。

赵奢作为文官,能指挥军队作战的机会并不多,而赵奢一生虽然没有指挥过多少战役,但一出手就是经典战役,赵奢也通过阏于之战中一战成名,阏于之战不仅仅是赵军打败秦军那么简单,阏于之战是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不断提升军队战斗力后第一次在大规模野战中被击败,秦国在经历此次失败后也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为此导致在长平之战前多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作战。

[var1]

赵奢作为赵国的重要文官,并从文官转为武官仍有作为,赵奢作为良将,不仅有着重大功绩,还有着高尚的品格,赵奢不徇私情,马服君赵奢赵晓自己的儿子赵括只会熟读兵书,并无实战经验,认为赵括将来不能担任赵国之将,赵括若担任将军,赵国必然会遭遇失败,最终赵奢去世后,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爆发了长平之战,赵国用赵奢之子赵括为将,最终使得赵国全军覆没,不能在与秦国争霸。 大家认为马服君赵奢的军事才能如何?如若赵奢不做文官,只做武将,能否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呢?下方留言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侵权必究。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台海局势复杂严峻,两岸共同纪念孔子诞辰,重温中华文化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诞辰发圈,孔子诞辰日主题读书卡,孔子诞辰日纪念活动新闻稿

    [var1]在台湾,9月28日是台湾的教师节,把这天定为教师节,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的诞辰,表达对孔子的敬意。台湾不少县市政府都会举办祭孔活动。比如:彰化县各界纪念大成至圣先师孔子2573周年诞辰释奠典礼,9月28日在彰化孔庙举行,中国国民党籍彰化县长王惠美亲赴彰化县孔庙祭祀,并穿上古礼

  • 酒桌上韩复榘给张宗昌让座,张随口说了一番话,几天后被韩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复榘vs张宗昌,张宗昌与韩复榘在山东谁厉害,韩复榘杀张宗昌的经过

    在众人的瞩目中,张宗昌、韩复渠、万福麟等人也进入了二楼雅间。不等组局者万福麟说话,张宗昌大推开门,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主位上,拈起座位前写着韩复渠的名片丢到了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幕,韩复榘愣住了,拍了拍张宗昌的肩膀:“效坤兄,这个位置是我的,你的位置在那”。但对此,张宗昌全然不在意,大大咧咧地说道:“什么

  • 秦穆公嬴任好:重用良才,开辟国土,称霸西戎,39年终成春秋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孝公晚年秦国实力,秦穆公称霸西戎离不开谁的辅佐,春秋五霸秦穆公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成为秦国君主的第1年,这一年秦穆公嬴任好亲自率领军队攻打茅津,取得胜利。秦穆公继位第4年,他到晋国娶了晋国的公主。[var1] 秦穆公广纳贤士,任用百里傒、蹇叔 秦穆公当君主第5年,这一年,晋献公灭掉了虞、虢两国俘获虞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傒,当时晋国不知道百里傒的能力,晋国就以他

  • 秦灭六国后,六国的国君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灭六国是哪六国国主,秦灭六国六国的国君最后都去哪了,六国集团是哪六国

    [var1] 图_战国七雄 被俘身死--韩、魏、齐在六位国君中,有三人在投降之后,惨遭秦军屠戮。韩国是六国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也是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公元前239年,对秦国甚为忌惮的韩王安即位。五年后,秦将樊於期率军攻取赵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和武城,赵将扈辄战死,赵军斩首十万。韩王安闻讯,“与

  • 秦朝拥有灭六国的虎狼之师,刘邦召集三千兵力,为何敢起兵反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反秦朝虎狼之师在哪,刘邦怎么对待六国旧部,刘邦为什么起兵反秦

    秦朝的强大曾让六国闻风丧胆。秦始皇凭借着秦国的虎狼之师,东出中原。一举灭掉六国,实现了天下一统。但强大的秦国,没有能够继续维持自己的强盛。秦国传了两代,便开始走向没落,最终秦朝的终结者刘邦走向了历史的舞台。[var1] 【一】秦国的虎狼之师 强大是有原因的。秦国的强大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秦国几代人的

  • 秦朝二世而亡,是不是因为他们给了六国后裔,死灰复燃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灭亡还有六国吗,秦朝统一哪六国,秦朝灭亡史实

    [var1] 应该说,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东方六国的诸侯以及他们的后裔,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楚国后裔,在推翻秦朝统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陈胜、吴广起义打着楚国将领项燕的旗号,成功起义。在秦国灭六国的十年战争中,唯一给予了秦国强力抵抗的,就是楚国

  • 对秦国最重要的地方竟然不是咸阳,那么秦国的命脉究竟在哪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秦国嬴政死后多少年秦国被灭,秦国老百姓喜欢秦国吗

    [var1][var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老的巴蜀,绵亘于祖国大西南的腹地,滚滚的长江横穿东西,宛延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纵贯南北。巫山十二峰,顶天立地,筑起东部的天然屏障,隔断楚天烟云。邛崃、峨眉,绵延相连,构成西部的巍巍壁垒,阻断羌地雨雪。岷山、大

  • 秦异人这个人也相当了不起,主要是自己有实力,最后当上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异人简介,秦异人是干什么的,秦异人当了多久秦王

    我们知道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就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长达56年。 活得太久未必是一件好事,他的第一位太子在任职期间死掉了,于是太子之位便落到了他的第二位儿子安国君手上。安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祖父,是秦国第三十四代国君。他一生有20多个儿子,秦异人不过排名居中,最后稳稳占据太子之位。这也就为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顺序,和那些国家皇帝的最终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生了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电视剧,秦始皇用多少年统一六国

    [var1] 嬴政第二个攻打的国家是赵国,而当时的赵国实力绝对是能和秦始皇国家抗衡的,但是经过秦国的攻打以后,他的实力就不行了,所以第二个灭掉的国家就是赵国在二二八年,当时的王剪大将军,大破赵国,俘获了赵国当时的皇帝赵王迁,将其流放在很偏远的地方,最终饿死野外。在赵国灭亡以后,嬴政的大军便投靠了燕国

  •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吕不韦这步棋,真的走对、走赢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和吕不韦谁厉害,秦始皇身世的正史,秦始皇身世千古之谜

    [var1] 而其中,对秦朝能够统一六国发挥关键作用的则是吕不韦。 通俗点来讲,为什么说吕不韦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没有他也就没有后来的嬴政,没有嬴政,何来秦朝统一六国,他才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那一步。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说秦王嬴政本来就是吕不韦的儿子,很多人都夸这步棋走得又险又妙。秦始皇的身世之谜?但是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