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存在毫无疑义,但并不确定当时是否有文字

夏朝存在毫无疑义,但并不确定当时是否有文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11 更新时间:2023/12/9 5:26:06

所谓“古人”,可以前推至孔子,这就距今超过2500年;还包括《诗》《书》等古籍,大约距今3000年。

西周以降的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显然是相信曾经存在过这个“夏朝”的,所以言必称“三代”。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古籍“经典”,皆不言“夏”之前还有延续几百年的朝代,如《诗》《书》孔子著作,莫不如此。

司马迁只说古代更早还有“五帝”,且与“三代”一脉相承,也不说“夏”的前面还有哪几个“朝代”,甚至“三皇”也未提到。这可以看作是古人的“历史严谨”和“学术严谨”。

东周伊始,有相当部分文献保留了下来,佐以器物、遗址发现,足可证实东周是存在过的。

受西方史学方法的影响,上世纪初,国内一些学者,如夏曾佑等,认为“东周以前无信史”。

不过,此“疑古”非彼“疑古”,有人把顾颉刚的“疑古”与此混为一谈,这属于极谬之误解。

甲骨文

上世纪20年代左右,甲骨文研究使人们对中国“朝代史”的认知,一下子前推到了距今3600年的商代。

甲骨卜辞证明,司马迁列出的商王世系,只有个别差错,由此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性。那么,这对《史记·夏本纪》的可靠性,是否也有间接印证作用呢?

说到底,现在的人们询问“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其实是《诗》、《书》、孔子、司马迁所说的“三代”是否可信的问题。

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有两条“考查线索”——一是古籍记载,一是考古学证据。

古典经籍告诉人们,夏朝起于距今4000年左右。

从考古学来说,登封王城岗遗址、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等,是符合“夏朝”存在之年代的。

换个角度说,距今5300到4900年的良渚文明、河洛古国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等,都有足够考古证据,证明当时已经进入古国或古王国时代。这些遗址所呈现的文化和文明的年代,均在“夏朝”之前。

所以,不难断定,距今4000年的时候,在黄河下游的中原地区,存在一个叫做“夏”的王国,从考古学角度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只有一种例外,就是这个王国,不称为“夏”,而叫其他什么,比如称“春”或者“秋”。

考古学证据明明摆在那里,这些年来,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人们究竟在争论什么呢?概括起来无非两点——夏朝度邑到底在哪里;有没有夏朝的文字证据证实其确实存在。

徐旭升先生和邹衍先生,是探索研究夏文华的先驱。

邹衡先生早在1979年就曾指出:“夏朝同商朝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考古学上的夏文化必然就包含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一空间和这一时间已经发现的诸文化诸类型的各期段之中。我们说,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

“用什么方法辨认夏文化”,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于夏文化,包括在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都邑推定法”——夏都到底在哪里。

对于此种方法,大致又分两类。

一类,是直接断定哪里是夏朝度邑。比如,主张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都;还有主张三星堆遗址为夏都,等等。

另一类,是以确定汤亳所在为基点,按照史籍记述向西推定。

除“都邑推定法”外,另有“文字证据法”之观点。这最简单直接——要想证实哪里属于夏文华或者夏朝度邑,拿文字证据来。

持此观点的,在考古界和史学界中似乎较少,倒是“业外”人士居多。

也是在上个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当然,他主张的,是以“地下材料”补正“纸上材料”,以“证实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而并不涉及古史的重建。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将“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割裂,肯定不是包括解决“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的好方法。

那么,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文字问题。

文字,汉字也不例外,总有个产生过程。

徐中舒先生有一个观点值得注意。

他认为,汉字是在商朝正式形成的,而且是在武丁之后的二百七十余年中逐渐成熟的。

即便在殷商前期,也未见有甲骨文出土。徐先生说,文字滥觞于大汶口文化,为殷商所继承。这个过程,与巫卜集团,即后来的“儒家”代表孔子的祖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说,古代虞夏之族,包括韦、顾、昆吾三族,及其后裔匈奴、越等,均无文字保存下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

夏代很可能没有文字,对这一点,考古界史学界很多学者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少有学者在已有考古遗址尚未发现文字资料上质疑考古成果。这也是使更多人纠结于“都邑推定法”的重要原因。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

人们面对的事实就是,在文字还没产生的情况下,如何判定“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孙庆伟教授认为,应该提倡一种比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更具广泛意义,是用于各类考古材料的研究方法。他称之为“历史语境下的考古学研究”,并以之来研究夏文化。具体说——第一,要带着研究夏代文化的具体的历史问题来处理考古材料。第二,要尽可能在夏代及相关历史背景下理解考古材料。

在《鼏宅禹迹》一书中,他就此发表了对夏文化研究的看法。结论,当然是夏朝确实真实存在。

说到这里,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夏代已经有了文字。

至少,在商周,曾经有古代典籍更多地记录过夏朝的事情。

从流传下来的《左传》《谷梁传》《国语》《管子》《庄子》《墨子》《吕氏春秋》《孟子》《逸周书》《礼记》《周礼》等古籍中的记载看,确实在秦代之前,曾经有很多没流传下来的古代著作。简单举例如下:《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世》《经世》《世传》《纪》《上古记》《故记》《春秋之记》《史记》《春秋》《鲁春秋》《周春秋》《燕春秋》《齐春秋》《宋春秋》《乘》《檮杌》《志》《上志》《前志》《军志》《周志》《郑志》《书》《丹书》《刑书》《虞书》《夏书》《商书》《周书》《郑书》《楚书》《儒书》《虞箴》《夏箴》《商箴》《周箴》《诰》,等等。

从前述古籍引用这些著作的情况看,都是不见于后来各种古籍的,就是说,并不与其他古籍重复。

这些古籍,司马迁显然也未能见到。其亡失,大概率要归责于秦皇焚书了。

即便这些古籍不属于夏朝,至少极可能记录了更多夏代的信息。

总结几句——夏朝之存在,是不必怀疑的事情。没有文字,也应该曾经存在,总有办法证实。这件事,专业性很强,相信随着考古的大规模推进,会有惊喜呈现在人们面前。或许孙庆伟教授的话有道理——“人人争说夏文化是不严肃的”。不妨多一些耐心。

更多文章

  • 商朝时期我国战争规模不大,只有三五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朝时的战争,商朝最大规模的战争,商朝末期兵力

    雄踞中原的商王朝衰落之时,位于今天陕西渭河、泾河一带的周部落开始兴起。到周部落首领姬昌(周文王)继位后,其势力更是发展到整个关中平原。此时,周已经完成了向奴隶制的转化过程,但新上位的首领姬昌仍然亲自耕种 ,同时善待下士,秣马厉兵。周文王时,已经开始发兵东征西讨,将周的势力扩充到江淮地区,“三分天下有

  • 妲己很想听从女娲娘娘的命令,但她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女娲娘娘命令妲己去迷惑商纣王,妲己向女娲哭诉,寻找前世之旅妲己质问女娲娘娘

    这样的纣王让大臣们很痛心。以前的纣王虽然刚愎自用,但还是经常上朝,对于大臣们的建议也能听得进去,可是自从有了妲己,他真的是什么都不顾了。对于纣王,大臣们无可奈何,毕竟他是王!所以,大臣们把矛头纷纷对准了妲己,说她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其实妲己也很委屈。虽然妲己肩负着女娲娘娘给她下达的迷惑纣王的命令,

  • 舜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为何下令停止造酒?划定我国国土为九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舜为何禅让禹,舜为什么禅让给大禹,舜帝相关资料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人们谋利,他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人们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问禹:“罪人干了坏事,您为何可怜他?”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 仪狄造了些酒,当了帝王的禹喝了以后,感到味

  • 此人是唐朝的“姜子牙”,却惨遭暗杀,幕后主谋竟是当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姜子牙九尾狐

    唐朝获得“尚父”称号的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另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他的名气也不小,名叫李辅国!这个李辅国别看是个宦官,但他可是创造了多项唐朝历史记录的人物!比如唐朝第一个做宰相的宦官,唐朝第一个封王的宦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尚父”的宦官。说李辅国是唐朝的姜子牙,不是说他的本领与姜子牙一样

  • 姜子牙后人搞“兄妹恋”,妹夫怀疑儿子非亲生,却惨遭大舅哥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封神榜2,真实的姜子牙后人,姜子牙电视剧40集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世也经常参照此模板,向世人说明自己笔下的女主角的容貌。美貌是她的代名词,但更令人褒贬不一的就是她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她就是姜子牙的后代,齐国有名的美人文姜。小国郑国根本“看不上”这么个美女要说齐国,就不得不提姜子牙了。他在周武王

  • 澄城县也叫徵城,在古代是什么地方?为何有商汤葬于徵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澄城县古徵公园)澄城县历史悠久,有着千年的建制史,总的来说在古代处关中地带,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我就来大概列举下它在古代属于何地!商周时期在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内。春秋时期先属晋后属秦,为北徵地。战国时期先属魏后被秦占,仍为北徵地,隶属重泉。秦统一后施行郡县制,此地更名为北徵县,属内史。西汉时期将北徵县

  • 老师不会告诉你,历史上西周的灭亡,不只是烽火戏诸侯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灭亡为什么会有诸侯争霸,西周灭亡的历史教训,西周灭亡的三大原因

    其实周王朝在最初的那段时间,是非常厉害的。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周王朝开始分封诸侯,并建立了以周王室为主干,天下诸侯为分枝的宗法制度,确立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由于当时的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未开发的阶段,且各方部族林立,势力复杂,周王朝是实际统治区域并不大。但是通过分封制,大量的诸侯成为了周王朝扩张的马

  • 姜维是姜子牙的后人?果然厉害!可诸葛亮为何没让他接替做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是姜子牙的后人吗,诸葛亮赵云姜维黑科技,姜维做过丞相吗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相传姜维是姜子牙的后代。蜀汉后期,诸葛亮因此很器重他。姜子牙是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治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姜子牙为周文

  • 冤枉她了!原来妲己不是个魅惑君主的狐狸精,河南一古墓道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苏妲己与夏朝的妹喜、周朝的褒姒以及春秋的骊姬合称为四大妖姬。传说中妲己是千年的狐狸精化成人形,奉命蛊惑纣王,而纣王也很吃这一套,在妲己的魅惑下,商纣王纵情女色,杀了众多忠臣,导致商朝灭亡,而他自己也被遗臭万年。影视剧中的苏妲己形象也是和传说中一样,无论是《封神演义》中的还是动画版的《哪吒传奇》,大家

  • 刘备的江山真是哭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江山怎么来的,刘备的江山有多可怕,刘备的江山延续多少年

    导语: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似乎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爱哭鬼。在什么情况下都喜欢哭,例如被曹操抢了妻儿他哭,赵云救了阿斗他也哭,就算是身上长了肥膘他也会痛哭一顿。而小说中刘备每哭一次,他的事业就更上一层楼,所以很多人开玩笑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其实刘备的哭只是《三国演义》的一种艺术手法,真正的刘备可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