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决定东征伐吴,赵云极力反对,诸葛亮为何态度模糊

刘备决定东征伐吴,赵云极力反对,诸葛亮为何态度模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44 更新时间:2023/12/7 4:15:19

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孔明劝曰:“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王上且宜保养尊体,徐图报仇。”玄德曰:“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言未已,只见关兴号恸而来。玄德见了,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

玄德曰:“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孔明曰:“闻东吴将关公首级献与曹操,操以王侯礼祭葬之。”玄德曰:“此何意也?”孔明曰:“此是东吴欲移祸于曹操,操知其谋,故以厚礼葬关公,令王上归怨于吴也。”玄德曰:“吾今即提兵问罪于吴,以雪吾恨!”孔明谏曰:“不可。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谲计,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众官又再三劝谏,玄德方才进膳,传旨川中大小将士,尽皆挂孝。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得知关羽在荆州遇害后,刘备大哭不止,发誓要出兵征讨东吴。诸葛亮则认为应该先给关羽发丧,等待曹魏与东吴不和之时再趁机出兵讨伐。不过,没过多久,刘备还是作出了出兵东吴的决定,夷陵之战由此爆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按兵不动”,意为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王制》中的“偃然按兵不动。”

关羽在荆州遇害,对于刘备集团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刘备不仅损失了关羽这位最为勇猛的悍将,同时也令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化为泡影。不过,对于是否应该出兵伐吴,刘备集团内部也充满了争议。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赵云就曾公开对伐吴的决定提出异议。赵云认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与赵云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费诗等数位大臣。

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是什么态度呢?从史料记载来看,诸葛亮从未如小说描述的那样对刘备说出“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谲计,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这样的劝谏。据《三国志?法正传》载,诸葛亮仅仅是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在私下说过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句话的意思耐人寻味。从字面上看,诸葛亮并未反对刘备东征。而从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战略来看,两线出兵统一全国是诸葛亮自己提出的,而荆州的丢失令这一战略化为泡影。如果刘备此次伐吴能夺回荆州,对于诸葛亮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笔者认为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是赞同的。不知各位读者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讨论。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刘邦家里排行老三,为何对老实厚道的大哥耿耿于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子孙到2020多少代了,刘邦1-36集免费,刘伯温是刘邦几世孙

    其他的倒还不错,按理说刘邦打下江山,该对自己兄弟刘伯表示表示,可是没有。就是对待自己老爹,刘邦也没有封赏。有人告太公以“天无二日”,太公不能接受皇帝的朝拜,因此当刘邦前来行礼的时候,刘老头不敢接受,高祖因此特别尊其为太上皇。封了老子以后,大封皇族子弟为王,当时受封为王的有刘邦的二哥刘仲、四弟刘交和堂

  • 刘备是因为“仁义”才没有趁机夺取襄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攻打襄阳,刘备为什么没有夺取襄阳,刘备二十万大军攻打襄阳

    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刘备的实力以及处境,加以分析刘备为何没有夺取襄阳。襄阳在军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襄阳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离各个战略要冲相距不远。又是联通全国的中心,因此有“天下之喉襟”的美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军事地位这么重要的城池,对于想夺得天下政权,“匡扶汉

  • 刘备真正的心腹原来不是关羽、张飞,而是这半途入伙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之死刘备大哭,张飞关羽刘备搞笑结拜,刘备张飞赵云蜀盾

    (图片源自网络)刘备的心腹大将是谁?相必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的那两位好兄弟,关羽和张飞,要不就是次一级的刘封、关平、张苞等众将,其实这些都不是刘备真正的心腹之将,刘备的心腹之将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魏延。(图片源自网络)刘备对魏延无疑是偏爱的,作为中途入伙的魏延,刘备并没有像马超那样防着他,在诸葛亮怀疑

  • 都说“说曹操,曹操到”,他的下半句也很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最有名的2句话,新版曹操和旧版曹操,曹操打徐州吕布偷袭曹操后方

    导语:三国中很多著名的俗话,例如“既生瑜何生亮”,“张飞穿绣花针”等等,这些俗话很多都有下半句,但却没什么人知道。但“说曹操,曹操到”不同,它的下半句在当时的三国家喻户晓,不过人们就算知道了也不敢说。曹操曾经在赤壁之战中曾经做过一件很尴尬的事情。火烧连环船之后曹操败走,他在败退的路上心头愤愤不平,所

  • 关羽为何在三国武将中只排第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武将关羽实力排名,三国群英传2 关羽,三国英雄之关羽

    早期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对这些上流猛将,关羽都是在短时间灭掉对方。可到了后期,关羽就很难有这种出彩的表现了,无论是庞德、徐晃,都是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三国武将最辉煌时的年龄。吕布约35至43岁,赵云大战长板坡时约41岁,关羽诛颜良、文丑时约40岁。武将是干体力活的

  • 刘备的心腹爱将,诸葛亮用计将其杀害,临死喊出4个字暴露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临死前让赵云杀诸葛亮,刘备死后给诸葛亮留了多少兵马,刘备临死前试探过诸葛亮吗

    魏延的军事能力在蜀国是拔尖的,而且他的自信心非常强,刘备称汉中王后需要安排一位军事能力超强的,且信得过的人,替他把守汉中以抵御北方的曹魏集团。这个重任落到了魏延身上,魏延豪气干云立即向领导表示,如果曹操亲自带领重兵前来,我帮你挡住他的进攻,如果曹操派遣大将前来,我帮你吞掉他。果然魏延不是夸夸其谈的人

  • 孙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在他成功的背后,又有谁在帮助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的过人之处,孙权是智谋过人的吗,孙权有多少个过人之处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世。那一年,孙权十八岁。对于古人来说,“二十而冠”,也就是说孙权还是个未成年人。况且孙权的道路,跟曹操、刘备不同,他不是“创业者”,而是“守业者”。此外,孙权接手的江东,还是一个“烂摊子”,可谓是内忧外患,地动山摇。但是孙权却将父兄留下的“霸业”,发展为“帝业”。那么

  • 东汉风云:贾复追寇十荡十决,鄗南设坛刘秀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秀手下大将贾复,贾复跟着东汉光武帝刘秀四处征战,贾复后人

    刘秀正要遣将平贼,适接到冯异捷报附上李轶原书,刘秀览后即手书报冯异,略言李轶多诈,切勿轻信。一面将原书颁示守尉,饬令戒备,部将多以为非策。哪知萧王刘秀是计中有计,将乘此借刀杀人报复兄仇。约阅月余,李轶竟被人刺死。主使的乃是朱鲔。朱鲔与李轶同守洛阳,分领部曲,本来是没甚嫌隙,至李轶书宣露,朱鲔始知李轶

  • 如果组建三国梦之队,选一个主公,五个谋士,五个武将,怎么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群雄武将搭配,三国武将军师最强搭配,三国武将招募方法

    先是主公方面,应该大多数人都要选曹操。毕竟,论能力论成就,在三国众多君主当中,曹操是独一档的。曹操雄才大略,精通兵法,一生下来除袁术,降张绣,灭吕布,平袁绍,收刘表,战马超,真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良将千员,选择曹操作为君主应该最合适了。关于谋士就比较难选了,三大君主手下都有非常强力的

  • 孙权年纪轻轻接管江东成为一方诸侯,看似风光无比,果真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为何只守江东,孙权18岁称霸整个江东,孙权哪一年接管江东的

    相比十年寒窗苦读天下圣贤书籍,一生未必能得到一官半爵的当时寒门读书人,孙权真是碰上英勇无比的好父亲、好兄长,年纪轻轻就继承家业统领江东五郡(会稽、吴郡、丹阳、庐陵、豫章),成为人人羡慕的一方大佬,世人眼里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虽面子上看似很风光,但里子未必那么光鲜,为何这么说呢?▲江东兴平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