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崇祯皇帝有担当,明朝至少有三次机会能起死回生

如果崇祯皇帝有担当,明朝至少有三次机会能起死回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3/12/25 6:03:40

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传之后世,人们主要记住了这两句: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形容朝代更迭,世事无常。

然而朝代更迭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重构,弄不好就千万人头落地,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或者怜悯创业不易,往往会在朝代崩溃之前给几次机会,至于把握不把握得住,那就得看当家人的决断了,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明朝轰然倒塌之前,崇祯皇帝错失的那三次宝贵的机会。

一、迁都。

李自成的起义军逼近北京,形势迫在眉睫,这时有人向崇祯皇帝建议首都南迁南京(这里我们必须要科普一下,明朝不是亡于清朝,明朝灭亡的时候清朝还在关外,明朝是亡于李自成,攻进北京逼得崇祯皇帝自杀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

明朝将疆域划分成两京(南京、北京)十三省

其实,此时南迁,绝对是上上之选,好处有三:

1、行政体系完善,能直接开展工作。

南京本来就是明朝的首都,朱棣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之后,虽然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但是行使双京制,在南京依旧留有全套的中央办公机构,也就是说,南京和北京一样,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为顺天府,南京所在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南京六部衙门行文时署名“南京X部”字样,只不过南京的机构只能管理南京周边地区。

明朝的政府架构

2、避开满清,祸水西引。

如果明朝不南迁,北边面对满清,西边面对李自成,两面受敌,难以招架。但是南迁之后,实际上明朝从两面受敌变成了背靠东南,把李自成夹在满清和自己之间,李自成直接成两面受敌了,明朝的防御压力大减。

3、中枢不变。

南迁之后,崇祯皇帝依旧是天下共主,能指挥调度各地的明朝势力,就不会出现崇祯一死,南方各个朱姓王爷纷纷自立,不仅不能形成合力,反而拆台内讧,组织不起统一的抵抗。宋高宗赵构南渡杭州建立南宋,就保存了宋朝的香火,延续了王朝的命脉。

二、与满清议和。

崇祯十五年(崇祯一共在位17年,死前两年),崇祯皇帝秘派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搭桥牵线,准备议和,皇太极态度十分积极,毕竟明朝是大国,满清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赢,所以皇太极甚至还愿作出一些让步,然而眼看和谈要成功,不料消息泄露,引起言官们的反对,崇祯立刻甩锅,为表自己的清白,还将陈新甲下狱处斩,议和事也随之告吹。

三、与李自成议和。

我们高中历史课上曾经学过一个观点,叫做农民起义的阶级局限性,在洪秀全身上我们能看到,在李自成身上,我们看的同样明显,在李自成大军打到北京的时候,李自成首先想到的是跟明朝议和,他提出了两点,派人去找崇祯谈。

当时的疆域图(李自成国号大顺)

1、“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简单说就是,明朝把西北地区封给李自成(其实这时候西北已经在李自成手上了,封不封都是他的);给李自成百万银子(这对国家来讲还是小钱);明军退到河南。

2、“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

谈好以后,李自成愿意为朝廷消灭其他起义军,同时,出兵帮助朝廷抗击满清,但是我李自成不到北京来。

胜券在握的李自成提出这样的条件,对固守北京城的崇祯皇帝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但是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答应呢?

原因也很简单,跟没有南迁一样,由于崇祯皇帝的性格是刻薄寡恩,没有担当,死要面子。

崇祯帝虽然是个勤政的皇帝,但是个性上可以说是刻薄寡恩、没有担当,对于有能力有功的大臣,往往稍有不如意就处理,杀总督、杀督师、杀大臣,而对提出建议的大臣,如果结果对了,那是皇帝的功劳,如果结果错了,就让大臣背锅至死。

所以在听了李自成的条件后,跟听了南迁的建议后一样,崇祯肯定不会第一个开口,他希望有臣子站出来,背这个锅,然而询问大臣们的意见,众人都一言不发,只是鞠躬俯首。虽然“忠君报国”说得好听,可是比不上血迹斑斑的前车之鉴。大臣们明白,在崇祯下面做事,最好是什么也不做,因为就连迎合上意的奸臣都可能会背锅而死。所以,只要不做事,不说话,就不会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活得下去。所以,当崇祯拿着李自成的“和议书”,商讨意见时,大臣们一个个默不作声,崇祯只得回复使者,“朕还没想好,想好了再颁旨。”李自成收到答复后,也断了和议的念头,全力攻城。

纵观上天赐予崇祯帝的三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崇祯帝都没有把握住,再典型不过地表明,崇祯帝存在着严重的性格上的缺陷,这也正是当时许多大臣不敢尽心为国的原因。

崇祯皇帝最后在临死前写下:“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最后这一句,还是体现了他爱民的一面。

明王朝并非没有人才,但崇祯帝用人多疑且出尔反尔,遇事推脱责任,致使君臣离心离德。反观杀害岳飞岳王爷的宋高宗赵构和“末代女皇”慈禧,虽然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但是他们对替主背锅的秦桧和李鸿章厚待有加的这种担当,却是收拢人心、成功维持了当时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今天的“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多多交流,我们下期再会。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朱元璋处于崇祯的地位,能平灭女真,扫荡李自成,中兴大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如果崇祯答应了李自成的三个条件,朱元璋对李自成评价,朱元璋与崇祯关系

    原创不易请君关注一下吧以朱元璋的能力和性格,还容得下一群东林公知骑在自己头上?早就杀一批、关一批了。什么矿税、茶税,能收多少收多少,京城那批豪门巨富,能抄家充公的都充公了。而对付张献忠这种反复无常的人,朱元璋恐怕在他第二次投降的时候就杀了。崇祯虽然勤政,但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农民们接二连三地起来造反了

  • 宋朝不仅分为北宋和南宋,还有四个京城,你知道分别在哪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宋朝为啥分南宋和北宋不叫东宋,宋朝怎么划分南宋北宋的

    东京开封府,作为北宋都城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南京应天府,原为宋州,宋真宗以帝业肇基之地升宋州为应天府,亲自驾临

  • 宋朝300年最传奇人物:降生时满院乌鸦,留下个卜卦方法无人能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预言未来的奇人,宋朝占卜文化上下通吃,宋朝算卦

    据说此人生来就与众不同,他出生那天,家中的院子里飞满了鸣叫的乌鸦,有人认为这是凶兆,但是更多人却认为这是吉相,认为这个孩子定然是上天选中的传奇人物。后来邵雍逐渐长大,他与大多数孩子不同,不爱玩闹反而是热爱读书,常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一天,这让其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成年之后,邵雍开始行万里路,他摆脱了大多

  • 人物小传之明朝朱元璋:顶级权谋大师,自私权力野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权谋解析,朱元璋的权谋让人不寒而栗

    但如果你问他:“宋之后的情况怎样?”他多半就哑火了。因为宋之后有元和清,虽然现在的蒙族人和满族人都是中华民族一份子,但在当时,蒙古和后金就是标准的异族入侵,这一点无可辩驳。民族自尊心稍强一些的人,此时多半会愤愤不平地喊一句:“元清怎么了?我们还有朱元璋呢!”虽然我一向反感用民族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历史,

  • 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从朱棣陵墓上偷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棺材是金丝楠木吗,朱棣墓的金丝楠木,乾隆陵墓金丝楠木之谜

    首先要先了解一下金丝楠木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会因为这种木材让乾隆皇帝引发了种种争议。其实金丝楠木是一种十分珍贵稀有的木材,之所以稀有珍贵,是因为金丝楠木的生长速度很慢,一般需要两百年左右才能用木材打造栋梁。使用金丝楠木不仅可以起到防腐蚀和耐虫蛀等作用,这种木材还很美观,所以金丝楠木堪称木材中的奢侈品

  • 努尔哈赤家族世代在明朝为官,为何他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努尔哈赤为啥要起兵,努尔哈赤和明朝关系史料,明朝谋反事件

    努尔哈赤这个名字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他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大清王朝的奠基人,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家族200多年间一直在明朝世代为官,他为何要反明?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祖上曾是元朝万户府中的万户,后主动归顺明成祖朱棣,接受明朝册封,在辽东地区世代为官,也算是官宦人家出生,精通满语和汉语,喜欢看《

  • 宋朝的包拯为什么被誉为“青天”,到底做了哪些为国为民的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包拯为什么被称为青天,历史上的包拯最后怎么样了,历史上的包拯和宋仁宗

    包拯是孝子,久享孝名。在中国儒家思想和传统伦理语境里,孝即为正统正直之人,白话谓之“好人”,至今还有孝道之人可交、可用之讲究。包拯进士及第出仕时,京城为官的父母因身体有病已赋闲在家,为照顾有病的父亲和年迈体弱的母亲,包拯弃官不做在家照料双亲,直至去世又守孝三年后才出仕,被当时舆论褒扬,乡亲称颂。包拯

  •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儿子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万历皇帝晚年怀念张居正,张居正死后皇帝干了什么,张居正怎么评价万历

    可是张居正死后没几天,万历皇帝突然下令查抄张居正一家,夺生前所赐赐玺书、四代诰命,并将其罪状公布天下。这还不够,万历皇帝甚至还想开棺鞭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作罢。显赫一时的张居正家族瞬间跌入了无底深渊。万历皇帝在清算完了张居正之后,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儿子女的呢?还是一个字:“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射雕:黄蓉生前下了一盘大棋,死后留下三股势力,搅乱元朝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83版射雕黄蓉洪七公,重生射雕遇黄蓉密室疗伤的小说,射雕时期黄蓉图片

    郭靖和黄蓉是武侠小说中最有狭义的两位江湖人士。他们夫妻二人深受读者的喜欢,不仅是因为两人的感情很好,更是因为两人为国而战,誓死捍卫土地的那种强大精神。郭靖一生受到很多人的重用,在蒙古的时候,帮助成吉思汗统一部落。在得知襄阳城有难的时候,他果断放弃成吉思汗给予他的很多利益,与黄蓉一起保卫襄阳城。保卫襄

  • 如果是明朝,遇到近代的列强闯国门,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明朝遇到西方列强,明朝对待西方列强,明朝能干得过列强吗

    原创不易请君关注一下吧如果是明朝,遇到近代的列强闯国门,会怎样?同清相比,同是闭关锁国,明朝机制会有怎样可能的处理方式?明政府不是有名的三不政策吗:不求和,不割地,不赔款,他们会怎么打?我大中华有一点胜算吗?1644年,煤山崇祯皇帝准备上吊时,太监王承恩突然阻拦了崇祯帝,向崇祯帝说:“万岁爷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