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穆被赐免死铁劵,为何最后还是被杀了?

李穆被赐免死铁劵,为何最后还是被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3/12/12 15:25:19

古代的大臣立了大功,皇帝认为赏赐财物已经不能配得上他所立的功劳了,就赏赐其免死金牌(铁券)给他。这样的话,臣子就等于多得到了一条生命,以后,就算犯了再大的死罪也可以免死。因此,若是能得到一张免死铁券就被臣子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北周时期,有一次周太祖遇到危险,紧急时刻大将李穆出手相救。为了答谢李穆的恩情周太祖便赏赐给他铁券,凭着这个铁券,可以得到十次的免死的机会。但是,历史上,皇上赏赐大臣铁券并不是真正的出于对大臣的赏识。而是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安抚有功之臣、聚拢人心。

因此,作为免死凭证的铁券很多时候并不能兑现,甚至,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性命。当初朱元璋刚刚夺取天下的时候就赏赐了很多免死的铁券给大臣们,可是,这些人后来还是被他给一一杀掉了。

免死铁券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另一方面也可能传递危险的信息。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历史上大多数的大臣还是愿意得到它的,他们视荣誉的重要性高于生命。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主动将免死的铁券赐给关于了他。这种事情要搁在一般人身上那一定是高兴坏了,可是,这个人得到后非但很不开心,而且,还聚兵谋反!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李怀光

李怀光,渤海人氏,年少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因为,作战勇猛,屡次在战斗中挫败敌人,所以,也得到名将郭令公的赏识。郭令公将军中负责执法的岗位——都候委派给他,李怀光接受职位后秉公执法,即使是亲戚犯法也从来不为其开脱罪责。由此,李怀光逐渐在军中建立起了威信。

李怀光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先是接替了郭令公的岗位,掌握了军中的大权,接着,当了检校部的部长,后面又到地方当过五个州的节度使,相当于一省的省长,后来,又调到中央去担任重要职务。

公元783年,在唐朝的统治下泾原一带发生了叛变,叛军一路进逼首都,皇帝逃到了今天的陕西乾县。叛军攻入首都后自立山头,公然蔑视皇权,并出兵进攻。危急时刻下,大将李怀光临危受命,赶来营救皇上。李怀光不愧为当时名将,经过几场艰苦的战斗,最终,逼退了叛军。

经过此次事件后,李怀光愈加嚣张。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还到处扬言要让皇帝把朝中的那些奸臣一个一个处死,可以说是十分高调。李将军放出这样的话来,那些被他视为“眼中钉”的奸臣自然是恐惧不已。所以,他们立刻劝说皇上不要让他回朝,把他打发去对付叛军,随后,唐德宗同意了。但是,这件事却李将军颇为惆怅,自己立了大功,反而得到了这样的待遇。

因此,李怀光没有听从皇帝的命令,他按兵不动,还不断的上书皇帝弹劾卢杞等人,皇帝自然不舍,但是,看在李怀光手握重权,德宗还是满足了他的请求。但是,李怀光依旧采用之前的做法,不肯率兵前往攻敌。为了让他能尽快出发,平定叛乱,德宗提升了他的官职,把他封为一品大员,还赏赐了免死的铁券给他,有了这个铁券,可以免死3次。按说,一般人得到这样的赏赐都得感激涕零了,但是,这块免死的铁券却让李怀光愤怒不已,摔之于地。

在他的想法中,免死的铁券是赐给那些反叛的臣子的,皇帝把这个铁券给他就是在怀疑他。

于是,他下定决心同叛军首领一起谋反。没过多久谋反就失败了,贞元元年(785年)秋天,朔方军将领牛名俊割下李怀光的头投降马燧,李怀光的儿子李琟用刀杀死他的几个弟弟,然后自杀,享年五十七岁。

李怀光虽然被杀,但是,这件事对于唐朝的国势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德宗在李怀光死了之后,让他的家人收回尸体安葬,并且,对他的家人也多有优待。本来是国家的功臣,一时的误解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最终身败名裂,令人嘘嘘不已。

之所以李怀光会有这样的结局还是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虽然,德宗不计较他叛乱的事实,在他死后还表彰了他,但是,他还是被列入了唐史的叛臣传之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经历过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冷兵器,历史解密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和化学推进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

  • 已是暮年的李善长为何还是没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已是暮年的李善长为何还是没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人说,杀李善长是为了接班人顺利接班,这是明显的谬误论断。李善长被杀,是1390年五月,那个时候,太子朱标还活蹦乱跳,身体好的很,威信高极了。而已经七十多岁的文官,不可能对朱标产生威胁。在李善长被杀的前一个月,也就是1390年4月,朱

  • 胡夏国建立于什么时候?揭秘其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夏国,晋朝,历史解密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

  •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样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

  • 汉朝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应该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应该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起来汉高祖刘邦我们都知道他是通过起义来建立起来的自己的政权,当初他与项羽之间的争霸也是特别的厉害的,而后来呢,他开创了汉朝的江山,算上西汉和东汉,汉朝总共有400多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边儿时出现了29位皇帝的,对于这29位皇帝,

  • 郭络罗氏是个怎样的人?雍正为何对她如何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络罗氏,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九子夺嫡的载,而今天小编跟读者分析的这位人物就是八福晋郭络罗氏。如果从影视剧的角度开始了解,应该是从杨幂主演的穿越剧《宫锁心玉》在到《步步惊心》里面的人物都各有各的特点,而历史上真实的八福晋又有着怎样的性格与特点呢?剧中的她极富才情的痴女子,敢爱敢恨,高贵大方背后,妒忌心极强。相比若兰的默

  • 关于古斯塔夫·马勒的评价如何?他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斯塔夫·马勒,奥地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

  • 如果法正在的话,他真能阻止刘备伐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法正,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备伐吴在夷陵被陆逊打得大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失败的蜀汉损失惨重,基本上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希望。在得知刘备惨败之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意思说,我是劝不动主公了,如果当初法正没死的话肯定能劝阻主公伐吴,即使

  • 天启皇帝临死前为什么会传位给崇祯 魏忠贤占了很大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天启,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天启传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一般都是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崇祯作为天启皇帝的兄弟,崇祯是怎么继承皇位的?在古代,绝大多数皇帝的降生,都带有传奇色彩,要不天上有七彩祥云,要不就是空中的万丈光芒……总之,就是为了标榜自己受命于天,以增添神秘性与合法性,即便是

  • 朱瞻基惩处了谋逆的二叔朱高煦,为何放过了三叔朱高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高燧,明朝,历史解密

    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的同母弟,受到明宣宗的款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常见到“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尤其是在近年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帝王的无情和宗室子弟的心狠手辣“撑起了”作品中悲剧的“半边天”。但作为一个个曾经真实存在的人,帝王也并非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