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直到退位时才告诉曹丕惊天秘闻:衣带诏其实是场可怕的阴谋

汉献帝直到退位时才告诉曹丕惊天秘闻:衣带诏其实是场可怕的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20 4:36:19

这看似普通的事件,背后有着一个极其可怕的阴谋。

有关“衣带诏”背后的一些秘密,汉献帝直到退位的时候才告诉了曹丕,这背后的阴谋究竟是什么呢?

一、何为“衣带诏”事件?

说起《三国演义》,在这部小说所描写的史实中,有一件“衣带诏”事件,其顾名思义就是:藏在衣带之间的秘密诏书。

在这部的书中,曹操的个人形象尤其具有争议性,他被人们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足见这一形象所传递出来的一种矛盾性。

此外,就是被曹操拥立的汉献帝刘协曹操为了能拥有坐拥天下的极致权力,但又不能做出有悖于儒家所宣扬的封建君臣之间的礼制。

于是曹操在战胜董卓之后,将刘协拥立为汉朝的帝王,而他则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当曹操迎奉天子汉献帝刘协迁都许都后,将汉献帝放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迁都之后的曹操对汉献帝不如迁都之前,他在汉献帝刘协面前非常嚣张跋扈,不仅不尊重作为帝王的刘协,而且还时常否决刘协的决策,真正拥有决策权的是曹操而非帝王。

种种事迹引起文武百官的不满,而且当时的百姓也对其很不满,认为其违背了儒家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

作为帝王的刘协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他想除掉曹操,但他并没有办法直接和支持他的大臣商议此事。

此外,当时的汉献帝并没有实权只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拥有决策权的是曹操。

无奈之下,汉献帝只能用自己的鲜血写了诏书,并将其缝在衣带里,将其传递给国舅董承。只有这样,他才能为夺回自己的权力,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努力。

得到衣带诏的董承,不仅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策划谋杀曹操,而且为了召集足够的人手,还对外宣扬自己收到汉献帝的秘密诏书。

建安五年的正月,董承接受汉献帝欲杀害曹操的衣带诏这一事情被曹操发觉,于是曹操便将董承和王子服、吴硕等人伏诛。

刘备并没有遭到杀害,成功脱身的刘备投靠了袁绍袁绍在刘备的劝说下,奉衣带诏征讨曹操,而汉献帝则被曹操监视起来,其严格程度相当于软禁。

衣带诏事件发生之后,蒙在他们表面和气上的那块遮羞布被扯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被暴露出来,往日看似的和平的局面也不再会出现。

二、何为衣带诏之后的阴谋?

曹操一生征战,虽然人们都认为他最后会推翻汉朝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成为新一代的帝王。

可曹操却并没有那样,而是一直在相位上“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曹丕想取代汉朝的统治,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于是一再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

曹丕在逼迫刘协退位的时候,当时气氛非常紧张,剑拔弩张的氛围让在场的人感到窒息。

刘协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反而像一个参透人生世事变幻的长者一般。

面对曹丕的咄咄逼人,刘协却如同一个对晚辈说话的长者一般,淡然地对曹丕说:“你来了。”

曹丕看着眼前这个清瘦、没有任何欲望的帝王,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于是就说:“陛下近年来的生活不知过得是否安好,与当年臣初见您时,清瘦不少。”

曹丕进入到刘协的寝宫后,看到如此萧条、凄冷的宫殿,不禁感叹“物是人非”。

刘协看着曹丕,自然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不等曹丕说出来,他就直接告诉曹丕:“你今日来,想必不是探望看我这个帝王的吧,你想要的我都准备好了。”

曹丕看到桌子上的传国玉玺,他难以置信,他没有想象到居然这么容易,玉玺旁边还有一碟葡萄。

思考良久后,曹丕端着那碟葡萄来到刘协身旁,自己吃了一颗,也递给刘协一颗。

曹丕心中之意刘协再清楚不过,两人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曹丕也明白了刘协的心意。

于是曹丕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但他还有一事非常困惑,那就是“衣带诏”事件,他向刘协问起这件事。

刘协告诉他衣带诏事件本就是魏王亲自设下的一个局,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他在朝中的对手,好提前做谋划。

衣带诏也不是只有当时你们知道的那一份,其实衣带诏总共有三份,听到这儿的曹丕异常激动,他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是这样阴险的人。

刘协告诉他说,衣带诏确有三份,当时他的手写得已经有点麻木了。

当时的衣带诏除了董承有之外,荀彧和刘备都有,并且刘备非常狡猾,当时刘备只是回来送还密诏,但其他的却只字未言。

刘协还告诉他,刘备能去投靠袁绍也是曹操一手策划的,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他知道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你父亲想借此事一箭双雕。

只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你父亲预想的那样。

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曹丕,开始质疑刘协帮助曹操做这些事情的目的,于是刘协告诉他:“无可奈何之时,只得按照时势做事。”

最后,刘协告诉曹丕,他和他的父亲都是有雄才伟略的人,是能都定国安邦之人,自己只能带来灾难,说完就非常淡然地带着亲人出宫了。

三、小结

俗话说,“先君臣,后父子”“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刘协、曹丕无论做什么都是为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抱负。

恰恰就是这变幻莫测的时势,总是让人感叹一切。

更多文章

  • 跟曹操学管理:兵不在多,在精(团队)!将不在勇,在谋(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讲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曹操团队管理的精髓,曹操的管理思维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经典之战,曹操凭借7万兵打败袁绍70万,一举奠定自己的地位,成为一代雄主,对此,曹操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原因——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

  • 司马懿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小女婿文武双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女儿,大乔是司马懿的女儿吗,司马懿有几个儿子和女儿

    一、荀霬荀霬(yì),字号不详,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霬的祖父是著名谋士荀彧,而他的父亲荀恽则迎娶了魏武帝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因此,荀霬是曹操的外孙。虽然荀霬的父亲荀恽和魏文帝曹丕关系差,但荀霬作为外甥受到曹丕的宠待,官至中领军,死后追赠骠骑将军,谥号贞侯。荀霬成年后,迎娶晋宣帝司马懿和宣

  • 张飞遇害时,为什么一直守护张飞的“燕云十八骑”都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飞有燕云十八骑吗,张飞的燕云十八骑有多么厉害,张飞的燕云十八骑在历史上存在吗

    而在三国时代,优秀的将领身边也会有亲兵的身影。单拿刘关张三人来说,他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的亲兵。比如刘备身边的白耳兵、关羽手中的校刀卫,以及张飞身边的燕云十八骑,都曾在演义中有所描写。而我们从这三人亲兵队的名称上也不难看出,这些亲兵队在命名上也都与自己的将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刘备双耳垂肩,一听“

  • 赵子龙去世之后,蜀汉如果能合理利用这几人,根本不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姜维此人算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接过了北伐的重任,虽然依然是没能成功的伐魏,但是总体是赢多输少的战绩,在三国之中,姜维也算是一位有才的人,可惜却一直被用作北伐,这让蜀国的实力不断下降,以至于第一个灭亡。第二、魏延在赵云去世之后,如果说当时最厉害的武将,那肯定是非他莫属了,当初在镇守汉中的时候,魏

  • 赵云一生从未受过箭伤,为何关羽总是中箭?姜维一眼看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说法,有单吹赵云之嫌!没中过箭的不止赵云一人吧?不说“五虎”中的张飞、马超、黄忠了。就说公认的二三流武将廖化吧;廖化一生,从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蜀汉灭亡。最危险的荆州之战都是主要参与者,而且还是先锋,突围搬救兵的也是他,北伐后期作先锋的还是他。一生作战的次数、经历、危险度都远超赵云。他中过箭吗?

  • 赵云那么厉害,为什么公孙瓒肯将他让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s4刘备张飞赵云最强战法搭配,刘备是怎么收服赵云的,赵云一生无败绩刘备却不重用

    自从刘备见到赵云,就对赵云很看重,赵云后来跟随了刘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公孙策为什么心甘情愿把赵云送给刘备,那是《三国演义》演绎的。真正的历史是: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刘备到公孙瓒处借了5000兵马和赵云去救,后赵云又回去。公孙瓒被袁绍灭掉后,赵云流落四方,遇到山贼裴元绍打劫他的马,就把山贼杀了,占山

  • 赵云刚出道大战巅峰文丑,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两人相差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战文丑是多少岁,文丑vs赵云谁厉害,赵云与文丑打成平手

    然而赵云在三国时期露头的时候跟随的并不是刘备,而是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记载着他的第一次登场: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

  • 赵云一生没有中箭,为何关羽却屡屡中箭?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张飞赵云三人谁厉害,赵云vs 关羽,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

    一身是胆,武艺高强,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这些都是赵云一生的事迹。赵云在去世前,看着自己身上,居然一丝伤痕也没有,不禁仰天长笑,坦然离去。而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亦被后人敬仰,关二爷的形象深得人心,连香港警察出任务前都有参拜关公的习俗,可见关二爷在民间的影响力有多大。关羽和赵云同为武将,且都武艺高

  • 诸葛亮的《出师表》里提到的名将为什么不是赵云魏延?而是向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不死魏延敢反吗,张飞赵云魏延蜀枪,赵云魏延姜维搭配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向皇帝刘禅上的一份表文,相当于呈现给皇帝的正规文书,主要目的是向刘禅说明北伐的重要性,并勉励刘禅在治理国家上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尤其是“重贤臣、远小人”的用人态度。名字出现在《出师表》中的人并不一定是名将,但一定是贤臣!这些人是诸葛亮留在成都用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的人才

  • 诸葛亮若真心辅佐刘备,天下早已大定,他只是利用刘备做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梦想三国诸葛亮刘备,诸葛亮刘备马超蜀枪

    先来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卖鞋的,在路上看到一具女尸,卖鞋的就把他埋了起来。本来是做了一件好事,可卖鞋的却女尸的鞋脱下来了,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后来又来了一个盗墓贼,把女尸又挖出来了。只见他将女尸身上的衣服扒光后拿着衣服扬长而与,剩下一具赤裸的女尸。没多久又来了一匹狼,出乎意料的是,这匹狼并没有伤害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