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历史见证他的明智之举

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历史见证他的明智之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8 更新时间:2024/1/22 10:08:20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长子,原名李成器。理论上讲,他有两次当皇帝的机会,可实际情况千回百转,只能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了三子李显的皇位,然后拥四子李旦为帝。当时尽管李宪才6岁,但还是被名正言顺地立为太子,他的母亲刘氏也被册封为皇后。

如果在正常情况之下,将来李宪接父亲李旦的“班”没有悬念,但实际上,李旦不过是武则天的一块招牌,皇帝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囚禁。六年后,武则天正式以皇帝的身份昭示天下,李旦被降为“皇嗣”。既然父亲李旦连挂名皇帝的身份也混没了,所以李宪也成为了一位藩王。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去世,太平公主李隆基联手铲除“韦后集团”。之后,李旦再次登上皇位。如果按正常情况,李宪依旧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将来可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帝。但是,此刻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却颇有争议。原因就是李隆基在铲除韦后集团时冲在了前头,而李宪则躲藏于幕后。

所以,绝大多数人秉承“论功行赏”的原则,认为李隆基为皇太子的最佳人选。而这帮人必然是李隆基的实际拥护者,就像当年拥护李世民的那些人一样。反观李宪,倒是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能为他“揺旗呐喊”者寥寥无几。

但对于李隆基来说,他更明白自己的身份同李宪比并没有优势,必须要表现出必要的谦让才对,因此以退为进,在嘴上支持立大哥为皇太子。

这样一来,李宪又犹豫、犯难了。如果说自己不想当皇帝那肯定是掩耳盗铃,也不能让令人信服。但是,他又很清楚自己缺少关键的“资本”,极有可能沦为当年的李建成一样的下场。所以最终李宪只能摆一个对皇位不感兴趣的姿态出来。

显然上述情景,同样容易让李旦及其他人将当年的“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之争”联系到一起。尽管当时李宪同李隆基兄弟还未现争斗的苗头,但是每个人心中都绷着一根弦。

试想,如果李世民当初不是因为劳苦功高,他那来的底气去和不劳而获大哥争夺皇位。所以,没有人能保证此时的李隆基不会成为下一个“李世民”。与其将来生出事端,还不如将事端消灭在“种子”状态。因此,最终的结果是庶三子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恰好,李宪又是一个很明智的人,所以思来想去,才毅然决然地将太子之位让给了三弟李隆基。后来,太平公主为排挤李隆基,还想支持李宪夺回太子之位,但是李宪一直不为所动。事实证明,李宪的选择很正确。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在与李隆基的争斗中身败名裂,李宪独善其身。如果当时李宪去和淌浑水,必然不会有好的下场。

从性格上讲,李宪好文敦厚,李隆基喜武善斗,所以决定了李宪缺乏李隆基杀伐果断的天赋。如果李宪同李隆基去争,必然会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届时他只能是自取其辱。

但李宪“让皇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让李隆基一直心存感激。如果当时李宪不肯退让,那么李隆基当皇帝的几率不仅会打折扣,难度也会增加。

至于李成器为何要改名,其中有一段小插曲。公元716年,李隆基将母亲窦氏追谥为“昭成皇后”,李成器出于避昭成皇后的讳,所以改名李宪。

公元742年,李宪病逝,李隆基赐其谥号为“让皇帝”。李隆基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同自己的皇位来历有关。从某种程度上讲,李隆基承认了自己的皇位是李宪让出来的一个结果。所以,李宪此举也算是为唐朝的“皇储之争”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其胸怀格局,值得肯定。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评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4首杀气很重的诗,李白有一首,却只能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写过的最恐怖的十首诗,唐朝李白最经典的古诗,唐朝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唐朝有很多有名的诗人,这些诗人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留下了很多的杰作,像诗仙李白,更是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不过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还是有着很多别样的诗,这些诗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被诗中描绘的景象所折服。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四首充满杀气的唐诗,供大家赏析。首先我们看一下排在第四名的《雁门太守行》黑云

  • 隋唐中李元霸位居十三杰之首,同为大力士,罗士信却未列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老梁讲李元霸与罗士信,罗士信大战李元霸单田芳,隋唐十八好汉李元霸

    隋唐故事有着诸多版本,而在说书人与流传中也为我们后世人留下许许多多经典的故事,在隋唐“一力降十会”的武侠世界里,李元霸与罗士信都是以气力见长的,也有着极高的地位,李元霸便是十三杰之首,而罗士信虽然未列入其中,却也并非易于之辈,乃四猛之首,这里边都有何说法呢?我们知道,隋唐故事多样,且不少都是虚构或者

  • 中国历史上的断案高手,狄仁杰排第三,第一名被称为法医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八三年版狄仁杰断案,狄仁杰与武则天断案传奇,古代断案十大高手

    今天看一下史书上面有记载的五个人,狄仁杰有一个称号,断案如神,那么别的断案高手都有什么样的称号和事迹呢?第五,“独到计策”赵广汉赵广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臣,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十大清官之一。赵广寒为官清廉、不畏强权,具有极高的责任心,赵广汉的所作所为,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称赞和爱戴。在他任职的时候,

  • 大唐宰相只有俩字的密信被截获,为何武则天凭两个字就将其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秘史薛怀义骑马被宰相打了,武则天秘史有几个宰相

    裴炎出身于名门望族河东(即现今山西闻喜)裴氏家族,河东裴氏是东汉至唐朝时期最为鼎盛的政治豪门家族,家族中人都是世代为官,在唐朝时期裴氏家族算上裴炎在内就出了多达十七位宰相,可以说是盛产宰相的家族。裴氏家族家教非常好,因此裴炎年轻时就非常勤奋好学,裴炎好读《左传》,裴炎后来就读于唐朝的官办学校弘文馆。

  • 兵强马壮的瓦岗寨怎么灭不了隋朝,其实缺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瓦岗寨有可能推倒隋朝吗,隋朝末年瓦岗寨排位顺序,隋朝瓦岗寨五虎上将

    瓦岗寨是翟让聚众起义的地方,也是瓦岗军的大本营,没有多久,单雄信和徐世就过来投奔翟让,扩展壮大了瓦岗的势力,他们一开始是在永济渠旁边坐着打劫的买卖来壮大自己的起义部队,后来李密因为兵败逃到瓦岗,这个人是非常的有政治眼光的一个人,他就给翟让说积极发展自己的实力,然后扩大瓦岗的影响力,翟让听从李密的建议

  • 连杀六位皇帝的刘裕,却是个深情的宠妻狂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最残暴皇帝刘裕,刘裕一共杀死几个皇帝,刘裕杀了6个皇帝视频

    辛弃疾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将刘裕这位南朝第一帝的风采,描绘的淋漓尽致!刘裕干的最振奋人心的一件事是北伐!要知道,永嘉之乱开始,中原地区便陷入了混乱。在这期间,东晋也有将领北伐过,比如祖逖、庾亮等人,但是没有人成功。可是,刘裕的北伐却灭了鲜卑人建立的南燕,斩杀了南燕皇帝慕容超!刘裕的战绩不

  • 贤相典范:“房谋杜断”,秦王府唯二令李建成忌惮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建成身边有哪些谋士,李建成借秦王府,李建成和李世民谋士对比

    为此,李建成曾上言李渊将秦王府谋士外派出去各地方治理,在李世民的请求下杜如晦才得以继续留任秦王府。“房谋杜断”是形容二人担任太宗朝宰相时期的同心济谋,房玄龄谋划多、杜如晦善判断。那么,“房杜”有何功绩呢?房玄龄(579-648年),十八岁便进士及第,年轻有为曾担任隋朝的羽骑尉。李渊晋阳起兵,房玄龄便

  • 唐玄宗害怕儿子夺位,一天杀3个,为什么李亨造反他却欣然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杀死三个儿子后悔吗,唐玄宗为什么要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的儿子李亨结局

    然而唐玄宗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帝王,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唐玄宗却听信谗言杀了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但后来自己的儿子李亨自立为帝,唐玄宗却欣然接受,这是为何?(一)三王谋反其实唐玄宗的经历与古代商纣王、隋炀帝等帝王很像,都是非常有能力,年轻时有着雄心壮志,文治武功俱佳,让国力得以大幅提升。但随着时间推

  • 唐高宗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其墓中壁画又有何不光彩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高宗画像,皇帝强行把皇后妹妹纳进宫为妃,妹妹皇后

    被父亲李世民奉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14子21女,他一生相敬相爱的女人是她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而长孙皇后为他生育有三子四女,因为长孙皇后是嫡妻,所以唐太宗最喜爱的子女也是长孙皇后所生育的七名子女,而这七名子女中第四女也就是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更是李世民自幼所宠爱的女儿。新城公主最初封号为衡

  • 唐朝已远去千年,但是“唐人”却近在咫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最后的辉煌,唐朝有唐人吗,唐朝三百年沧桑和辉煌

    唐朝是承袭隋朝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好皇帝和人才辈出的朝代,从唐朝开始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世家门阀垄断朝廷官员升迁的时代在逐渐减小。这就给唐朝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唐朝包容万物打下了基础。在唐朝初期,特别是贞观一朝,李世民用他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草原上的各个部族,为了让草原上的各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