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板不信任自己咋办?战国纵横家张仪给出了最佳答案

老板不信任自己咋办?战国纵横家张仪给出了最佳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47 更新时间:2024/1/23 7:57:37

从最早秦穆公时的百里奚,到秦孝公商鞅,秦惠王时的公孙衍、张仪,统一大业前去秦国弄奇货可居的吕不韦,还有最后秦始皇时代,以硕鼠闻名的李斯

春秋战国大才俊杰,出入秦国者数不胜数!

[var1]

(人才最关键)

这群人皆当时人精,也深知战国时代最后的走势,进而在识得时务后成就了一翻作为,可结局却各有不同。百里奚低调有为,善终,商鞅高调变革,车裂,公孙衍后续不重用,背秦去魏,吕不韦横死,至于李斯,也落得个晚节不保!

如此多才俊,最后善终而又荣誉等身的,非纵横家张仪莫属。

师出鬼谷子门下的张仪,人生无疑是光彩夺目的。

而这光彩夺目的人生,却从挤走职场精英公孙衍开始。

公孙衍其人号犀首先生,寓意则是如同犀牛角一样的顶尖人才。

他说,在公元前333年,受到秦惠王器重,成了能左右秦国政治的人物,任职期间也是尽心尽力。

延续了商鞅时代打压魏国的战略,一战歼灭魏国数十万大军,顺利的让河西,这个战略要地重回秦国怀抱。

获得了河西的秦国,终于有了东向争天下的桥头堡。

按照如此历史走向,继续延续伐魏战争,让四面树敌深陷孤立的魏国彻底灭亡,势必成秦国战略首选!可,这个关键时刻,公孙衍却在魏王重金收买之后,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左右秦国的策略,放弃了继续打击魏国的战略。

[var1]

(犀首先生)

转而跟秦王说:先去讨伐别的国家!

秦惠王并非庸主,但长久以来对犀首先生的信任,也让他接受了公孙衍的建议。

直到,一个人来到了秦国,这个人就是职场白骨精一样的张仪!

张仪一来秦国,就跟秦惠王分析利弊得失,进而指出下一步战略的重点。

在鞭辟入里的分析之后,被秦惠王引为上宾,成了最受信任的客卿。

巧舌如簧张仪成了秦惠王跟前的红人,曾经的谋主公孙衍自然就受到了冷落啊。

自古只有新人笑,何曾见过旧人哭?

职场就是如此残酷的地方,得宠不代表永远得宠,女人因年老色衰失宠,职场男人吗,则会因见贤忘情失宠。

[var1]

(张仪出山)

公孙衍一看,这状况估计混不下去了,也不是拧巴人物,你不喜欢我,我就跳槽呗,于是闷不作声瞅准机会就去往魏国,成了魏国,摇身一变,成了魏惠王身前的红人。

这职场转型,真算得上无缝对接,跳槽的还都是当时的大公司,人有才了就是这么容易啊。最后通过合纵之策联合齐国攻击赵国,让备受秦国打击的魏国,终于喘了一口气,眼见有了恢复的希望。

随后他还不消停的开始继续联络诸侯国,想对老东家秦国弄一出反戈一击,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估计也有向张仪示威意思在内。

只是吗,这事在张仪不断奔走,极力鼓噪,顺带软硬兼施下给搅黄了,随后的岁月,公孙衍依旧固执反秦。

一手策划了战国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以求壮大合纵的声势,合力对抗秦国,最后机关算尽,依旧因为硬实力问题,还有齐楚等大国的不配合,失败而归!

[var1]

(辅佐秦王)

悲催的职场精英公孙衍,所有策划失败背后,都有搅局者,那就是张仪。

这张仪在挤走了公孙衍之后,成了秦国朝堂最特殊的存在,横着走那是经常的,就如一螃蟹一样,成了秦国谋主不说,俨然秦国二号人物,一言九鼎,成左右时局人物。

秦惠王也在张仪的谋划之下,在外交战线和正面交锋中,占尽优势,让秦孝公以来变法图强的秦国,有了隐隐然一统天下的气势。

如此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张仪的职场人生应该是和秦惠王共生互融彼此成就的典范。

可惜的是,帝王命短啊。

公元前311年,分外依赖张仪的秦惠王去世,继位的是莽夫一样的秦武王。

这秦武王有个特点,那就是好勇斗狠,最善举重,这样的人,当个奥运会冠军那是妥妥的,治国那是不务正业的。

[var1]

(大力士秦武王)

他也看不上善耍嘴皮子的张仪,在他看来,能用拳头解决的事,要啥嘴皮子咧?

这骨子里的暴力基因,就让他对张仪分外不爽。

张仪也深感职场危机来临,这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不是该找下家了。

但怎么找是个需要商榷的事,要是如商鞅一样,坚守秦国,弄不好会被诬告的人阴死,要是如公孙衍一样不告而别,貌似也缺憾多多。

脑瓜子灵活的张仪,就想了一个办法,即达到目的,又能让秦王用八抬大轿乖乖送自己走,还感恩戴德!

这手腕,无疑666啊!

只见张仪语带严肃的对秦武王说:大王啊,我恳请你让过去魏国。

秦王一听,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问:先生去魏国干嘛咧?

张仪又忽悠秦武王说:我到魏国之后啊,齐国一定会因为我去魏国,而报复我投靠的魏国,他们爆发战争,秦国不就渔翁得利啦!这个时候大王你,就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分头出击,将他们各个击破,天下不就稳了吗?

秦王一听大喜过望,拜谢张仪,拜谢完之后,还派了三十辆战车配合随从一起送张仪去魏国。

[var1]

(走也要走的潇洒)

张仪如此做派,无疑是职场离职人士,最牛的离职方法。

首先:他算准了秦武王的个性,好大喜功,用画饼天下的办法,让秦武王上钩。

其次:他算准了秦武王的眼界,一个只知武力而不知权谋的帝王,哪有心思想自己的国家,是否有实力一口气打败魏国齐国。

最后:他利用了秦武王的个性和眼界,顺利达到了自己光荣离职目的。

纵观张仪的职场一生,他即践行了“良禽择佳木而栖”道理,又深刻演绎了“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中俊杰和英豪的定义。

俊杰者:知进退,识大势,明时局。

英豪者:通人心,知机变,善存生。

最后他结局也是善终,卒于魏相任上!

成为少有的“一怒而天下惧”纵横家中,结局完美的人物。

职场虽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法,但这个说法对于真正的将而言,并不是紧箍咒,反而是借力局。

得志时在镁光灯下要尽情演出,释放才华,这样失意时才不会慌张,即便要走。

就弄个潇洒的告别,自然会有下家来,因为你已经将自己修炼成了将,那慌个啥?

[var1]

更多文章

  • 赵国,战国唯一刚跟秦国扳手腕的强国,他真的有那么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赵国为啥能一直抵抗秦国,赵国真的打不过秦国吗,战国后期赵国有多厉害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国,还有他意图谋划灭秦的故事。以及后续谍血长平的大戏,邯郸血战的悲壮和四大名将有其二的英杰,让赵国长期以来在人们认知中,都是一个唯一能和秦国硬碰硬的刚猛存在。可这样的认知真的对吗?答案是,这算绝对的误读。赵国却有刚猛的时候,但在更多时候,却是一个深知进退,甚至很能装孙子的国度。要说

  • 越王勾践剑,出土后光洁如新,一次可划破18层纸,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越王勾践剑损坏部位,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有耀目的光泽吗,越王勾践剑是宋代伪造的吗

    [var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经典故事,那时候的人们尚武之风浓郁,勾践是一名对剑十分痴迷的收藏家。根据史料记载,勾践曾经请欧冶子为他铸造了五把宝剑,皆是削铁如泥的旷世神兵。当时的名剑鉴定大师薛烛在看到勾践收藏的宝剑之时,也是十分惊讶,直言此生没有见过这么多稀世珍宝。[var1]1

  • 顾炎武:242年春秋史,没有阵亡过万的战争,为何战国死了200多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十大战争,历史上顾炎武简介,历史对顾炎武思想评价

    中国最早的战车出现在夏朝时期,上古三代最著名的车战爆发在武王伐纣时期: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这场战争的胜利,终结了商朝统治,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建立,还有战车的强大威力,也让战车在春秋时代,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战车除了是兵器,还是承载礼制的道具。[var1](周公制礼)这

  • 秦国问鼎中原,是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还是等来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相国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下的秦国,秦始皇灭六国让世人记住了秦国

    秦国先祖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干将。与蛮族杂居的生活令秦人的战斗力强盛。公元前821年,由于秦庄公击败犬戎,勤王有功,遂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自此,"秦嬴"家族开始从边缘者踏上逐鹿中原的伟业里。有人说,秦国能后来居上最终问鼎中原主要还是归结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仅赐给他们易守难攻的关中之地

  • 战国最牛猎头,先售卖自己再猎天下英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诚揽天下英才,猎头英才,战国七大顶级人才

    猎头是什么?今日看,就是接受企业委托,给企业找寻人才的机构和个人。猎头之所以存在,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好的企业,不惜血本找寻优质的人才,进而壮大自己。人才人才,无论干什么,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这观念,古今皆同!由此,才有了一个数千年前猎头的传奇故事。这人就是战国时候的燕国大臣郭槐。[var1]战国时代,无

  • 坑死廉颇,陷害李牧,春秋四大名将竟然有二人死于此小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牧与廉颇谁厉害,李牧廉颇关系,战国四大名将李牧

    廉颇,李牧。从小我们了解廉颇这位春秋名将,负荆请罪将相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长平之战赵括换廉颇致使长平四十万军队坑杀,赵国急转直下走向灭亡。那么,能和白起王翦廉颇并称四大名将的李牧,又是谁呢?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

  • 《中山狼》忘恩负义,战国七雄外的第八雄,中山国也差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山狼图片,中山狼原文完整版,子系中山狼暗示的是谁

    甚至有人说,这战国第八雄是宋国。也不算错,不过个人不认同而已。战国时代的宋国,没有被灭亡的原因不过是作为战略缓冲地带而已,齐国,楚国魏国,都在宋国边缘,作为战略位置重要,国家势力弱小,但是却非常富裕的宋国,就难免成了一个谁都想要,又都不敢碰的尴尬存在。今日之世界这样的国家也不少,比如蒙古。[var1

  • 楚国向中原扩张最大的障碍:汉阳诸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楚国扩张图,楚国扩张成战国的套路,战国时期的楚国为何没有向北扩张

    楚国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周天子的封国,而是在周朝夺取殷商天下前,就存在的国家。只是后来看到周朝实力强大,被迫臣服,被周天子封为楚子,属于封国当中最低档次的。[var1] 楚人虽然名义上臣服周天子,但实际上一直不受周天子待见,周楚两国的关系很差,经常发生战争。周朝的第四代君王周昭王就死在南征楚国

  • 春秋时期的宋襄公真的是蠢猪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宋襄公依之争霸天下的仁义,被后人嘲讽成“蠢猪式的仁义”,他也因此成为中国人的笑柄,被大家嘲讽数千年。那么真实历史中的宋襄公真的是蠢猪吗,他所奉行的仁义真的毫不价值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宋襄公被大家嘲讽千年的事迹,春秋时期宋襄公带领宋军和楚军在泓水交战,宋国大臣建议宋襄公说:楚军人多,我军

  • 战国四大公子,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四公子谁最厉害,战国四公子谁死得最惨排名,邯郸战国四大公子

    [var1] 第一名:魏国信陵君。从能力和功绩来说,四公子当数信陵君最厉害。信陵君为了拯救赵国,维持山东六国抗秦的局面,甘愿背负骂名,窃符救赵,最后因此而客居他乡十年之久,由此可见信陵君是个真正胸怀天下的义士。信陵君极具战略眼光,他窃符救赵,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因为他明白如果赵国灭亡,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