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宣帝既然认为,太子将来是个败家子,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

汉宣帝既然认为,太子将来是个败家子,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2/4 18:41:33

按照《汉书》的理解,这是因为汉宣帝想要表达对已故发妻许平君的感激,因此才没有更换太子。毕竟汉宣帝在落难的时候,是许皇后一家人帮助了他。虽然后来汉宣帝当了皇帝,许平君在他的争取下,当了皇后。但是后来许平君被霍光的老婆霍显害死了,汉宣帝对许平君又疼爱又可怜,才决定把江山传给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也算是对许平君的一个安慰。

不过,《汉书》上讲的这个理由,似乎是经不住推敲的。假如汉宣帝真的认为,把江山传给太子刘奭,会造成国家的混乱,那不是一个罪过吗?国家和个人情感相比,哪个最大?汉宣帝是一个英明的皇帝,难道他不明白吗?他怎么可能为了个人的喜好,拿国家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呢?

显然,只能说明汉宣帝其实并不认为把江山传给刘奭会造成国家的动乱,他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其实,从汉宣帝说这句话的语境,我们可以看出,汉宣帝并不是说给太子刘奭听的,而是说给别人听的,那么他是说给谁听的呢?他说给朝中大臣们听的。

汉宣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因为当时汉宣帝杀掉了两个说怪话的大臣,刘奭就劝汉宣帝说,他用刑过重了,应该多用儒生。汉宣帝当时很生气,批评刘奭半懂不懂,他说,咱们汉朝的政策是“王道”和“霸道”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江山的永固。如果像周朝那样,只使用德政,那么咱们的江山最终很可能会四分五裂。

为什么我说,汉宣帝这句话,是讲给朝中大臣们听的呢?因为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怎么使用儒家,怎么理解儒家,朝中大臣们都是不太清晰的,思想都是比较混乱的。比较普遍一种说法,就是要学习舜、周公这样,实行德政。也就是说,皇帝应该宽厚,尽量听从并采纳大臣们的意见。

但汉宣帝明白,时代已经变了,一味采用德政,是不能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

“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统治政策,汉宣帝一直想说给大臣们听,但是没有机会。现在正好借太子这件事,把他的观点亮出来。让朝中大臣们明白,皇帝会怎么做,大臣应该怎么做。汉宣帝也借此警告朝中大臣们,不可打胡乱说,要守点规矩,管住自己嘴巴,规范自己行为。

出于这样的考虑,汉宣帝才接着说“乱我家者,太子也”。汉宣帝的逻辑是,如果仅仅采用“王道”而不是“霸道”,国家就会乱。反过来,如果太子今后采用“王道”和“霸道”结合,那么把国家交给他,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总之,汉宣帝这句话,就是说给朝中的大臣们听的,就是为了告诉他们,自己采用的是什么政策?太子继位后会采用什么政策。这也就是给朝中大臣们打预防针,让他们有心理准备,从而严格执行政策,确保汉家江山的稳定。应该说,这才是汉宣帝讲这句话的根本目的。

(参考资料:《汉书》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樊城兵败,关羽为什么放弃上庸,走麦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为什么拿不下樊城,关羽攻樊城,关羽打樊城刘备在干嘛

    从现在来看《三国演义》虽然是“演绎”但是凭着丰富的人物与精彩剧情的描写,成功地压过了《三国志》的名声。其中《三国演义》中仅次于诸葛亮的代表忠义,后来被封神的人物,就是关羽。关羽,字云长,后来被尊称为关公。关公老家山西,在老家打死了恶霸,外出逃难碰到了刘备与张飞,并与两人结拜兄弟。就这样兄弟三人一路打

  • 曹丕逼死的一位大将,如果不死,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多活二十年司马懿敢反吗,大军师司马懿曹丕,司马懿对曹丕经典对话

    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担任征西将军,执掌曹魏西线兵马的夏侯玄,却不敢起兵讨伐司马懿,这是让人失望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夏侯玄的父亲夏侯尚还在世的话,则会制衡住司马懿。而夏侯尚之所以在公元226年就去世了,曹丕可谓是难辞其咎。一具体来说,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也即是曹魏宗室的第二代武将。在年龄上,夏侯尚

  • 李斯当年门庭若市、一门荣耀,为何倒霉时没人替他说好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斯上蔡,李斯遗言原文,李斯之死完整视频

    以上这段话,是李斯当宰相的时候,门庭若市的风光场面。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在走他的门子,希望能够结交他,进入他的朋友圈,获得他的帮助。然而,最后李斯倒霉的时候,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不但没有人再去巴结他讨好他,朝廷中更是连一个为他说好话的人都没有。那么,李斯的人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转呢? 应该说,李

  • 曹操为什么选择许昌作为都城,却放弃东汉故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为啥离开许昌,曹操府在洛阳还是许昌,曹操在许昌的遗迹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洛阳已经因为连年的战乱出现了饥荒,甚至洛阳皇宫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甚至就连这陵墓里面的宝贝都被人掘了挖了。但是这洛阳真的就被这董卓一把火给烧没了吗?那可不是,洛阳城自从东汉确定为都城已经有一百多年,这座城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已经神圣不可侵犯,即使被烧了,出现了饥荒,甚至一时间也不

  • 曹操、孙策、刘表为何千方百计要把一方士杀掉,他们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左慈,字元放,自号乌角先生,生卒年不详,庐江人,东汉末年著名方士。他的徒弟是三国时期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 左慈由于身处东汉乱世,感叹生命无常,因此从小就去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山上的神仙茅君传授他法术,因此学会了奇门遁甲,能够驱使鬼神。又传说他在石洞得到一部名叫《九丹金液经》的书,因此学

  • 赵云平生40战,未尝败绩,战绩完败关张马黄,轻松位居五虎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近来我常与一些研究三国的朋友在一起聊三国历史、分析三国人物,发现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历史背景宏大,名将更是如群星灿烂。恰恰因为如此,所以这一时期的名将也非常引发热议和争议,但是这其中真正称得上钻石级别的名将,赵云绝对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作为名将,自然有一个具体考量的标准,通常来看,第一既然是将,

  • 刘玄杀了刘秀的哥哥,刘秀为什么不直接给哥哥报仇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怎么干掉刘玄,刘玄和刘秀之间的恩怨,刘秀算反叛刘玄吗

    那么,刘秀后来的发展还算顺利,一统了天下,建立了东汉。然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刘秀为什么不直接给哥哥报仇呢?其实说白了,刘秀没有这个实力。刘玄杀掉刘縯后,刘縯刘秀的手下纷纷表示不平,极力撺掇刘秀起来反抗。可刘秀并没有这么做,反而火速赶往宛城向更始帝请罪。刘秀不炫耀军功,不为兄长刘縯披麻戴孝,不谈私事

  • 三国志11才高八斗:曹植带领键盘侠艰难求生,跨海搬家能否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以曹植为首的这群迂腐叛乱书生,是绝无可能通过蛮干立足在北海的。曹魏这边有曹仁、乐进、张辽作为先锋前来征讨,而孙吴阵营在开局也派陆逊推进到了下邳,被这样的武将阵容合围,莫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曹植,即便是一代枭雄曹操都扛不住。所以留给曹植的路就只有一条,北上出海去抢公孙恭的老巢。曹植开局

  • 也不知关羽泉下有知,还有没有脸面再说:插标卖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关羽虽然在武力上比不过吕布,但在名声上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吕布是历史闻名的“三姓家奴”,而关羽重情重义,逢战必胜,威名响彻整个中原地域。但就算关羽这种“伟光正”的人,依旧有一身的缺点,例如骄傲自大,为人自负、恃才傲物等等。虽然这些缺点被关羽的闪光点所掩盖,平常并不显露出来,但显露出来之时

  •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前,已拿下山西省,为何不从那里渡黄河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群雄并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州郡纷纷拥兵自立、彼此征伐,抢夺地盘。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黄河以北的混战终于有了结果,袁绍凭借其“四世三公”的声望、曾任关东诸侯盟主的资历号令群雄,在易京一举围杀了令北方蛮夷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幽州牧公孙瓒,占据了青、幽、并、冀四州地盘。▲袁曹两军主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