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你必须死!袁崇焕:杀了我,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

崇祯皇帝:你必须死!袁崇焕:杀了我,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63 更新时间:2024/2/3 15:38:15

但是这其中所造成影响最大的当属崇祯皇帝朱由检袁崇焕了,作者今天就来聊聊崇祯杀袁崇焕自毁长城之事。袁崇焕的悲剧应该说是他和崇祯皇帝二人性格缺陷碰撞的必然结果。一个轻言浪对,一个信以为真;一个我行我素,一个疑窦丛生。最后时刻,那个叫皇太极的人点燃火药桶边上的导火索,事情的发生便不可避兔了。

刚开场是花好月圆的,就像世事的“起承转合”,第一步“起”总是波澜不惊,充满和谐意味。崇祯元年四月,皇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数地军务。两人的合作开始了,袁崇焕投桃报李,表示要为皇帝平辽。崇祯立即做出回应称:“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

封侯之赏、荫及子孙对一个士大夫(袁崇焕是进士出身,以文官身份领军,也算是士大夫一族了)来说,当是人生的最高追求。皇帝如此犒赏,袁崇焕再次投桃报李,表示平辽五年可成。这其实是轻言浪对,虽然在此前袁崇焕曾经炮伤努尔哈赤,但皇太极即位后,后金的战斗力继续走强。而明军苦于机制、财政以及腐朽等诸多问题的困扰,战斗力很成问題。

关于这一点,袁崇焕自己也很清楚。他接下来在回应给事中许誉卿的疑问时表示,所谓五年平辽只是“聊慰圣心耳”。袁崇焕以这样的人生态度与处世晢学,遭遇崇祯的信以为真和锱铢必较,危机的降临便是不可避免了。当然危机不是一步达成的,历史为两人都提供了足够宽大的舞台,让他们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并一步步走向碰撞。

袁崇焕接下来的令崇祯很不爽的事是要钱,准确地说是催讨拖欠的军饷。袁崇焕刚去辽东,宁远叛乱就发生了。明军的机制、财经以及腐朽问题在袁崇焕面前一览无遗。宁远十多个兵营反叛,巡抚毕自肃、总兵宫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潏淳等人被杀。现实问题如此触目惊心地表达出来,袁崇焕怎么办?

他分两步走,先是和兵备副使郭广秘密谋划,诱捕了反叛主谋张正朝、张思顺,杀了十五个人,从而暂时平息了反叛。二是向皇帝请饷,请发宁远军所缺的四个月兵饷,袁崇焕以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但崇祯却不以为然,他在朝堂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说:“将兵者果能如家人父子,自不敢叛,不忍叛不敢叛者畏其威,不忍叛者怀其德,如何有鼓噪之事?”

崇祯对实实在在存在的军饷拖欠问题避而不谈,反而从道德层面苛求刚上任的袁崇焕必须一劳永逸地解决反叛问题。两人在观察和处理同一事务上出现了不同的角度和心态,崇祯甚至在礼部右侍郎周延儒的诱导下怀疑袁崇焕恃边逼饷,借此中饱私囊。他对袁崇焕的信任缺失己然呈现。

接下来,袁崇焕先斩后奏杀死皮岛守将毛文龙,进一步刺激了崇祯的疑心。对崇祯皇帝来说,毛文龙是有功的,他在皮岛上多次袭击清军后方,从而牵制了清军南下的进程,这就是功劳。但对袁崇焕来说,毛文龙拒绝其清理东江军饷的命令,有虚功冒饷之嫌。由此,清理明军腐朽、树立在辽东的威信便成为袁崇焕随后必做的一件事情。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日,毛文龙在皮岛死于袁崇焕的尚方宝剑之下,此前,崇祯对此事一无所知。在崇祯看来,毛文龙死于什么罪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崇焕蔑视权威、先斩后奏杀死了毛文龙,这个是他不能容忍的。但崇祯还是忍了下来,在两人的性格碰撞中,崇祯的性格事实上也是细腻、丰满、富有曲线的,或者说他的燃点还未达到。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尚方宝剑的确是自己亲赐,袁崇焕先斩后奏的举动在规则范围之内。二是“平辽”还指望袁崇焕去完成,和毛文龙的命甚至是自己的权威相比,崇祯帝认为“平辽”更重要。由此,崇祯由着袁崇焕往前走还“传谕爆文龙罪,以安崇焕心”。其良苦用心,非局中人不能感受。

事后分析起来,指望袁崇焕“平辽”的确是崇祯最后的底线,这个底线一旦突破,袁崇焕就会死得很惨。但很遗憾,历史的残酷就在这里,它不差分亳地向前演绎,每一个节点都在指向皇帝性格缺陷的最后爆发。崇祯杀袁崇焕,真是每一个节点都可疑,每一个节点都在引领皇帝疑心的大发。

崇祯帝二年十一月,皇太极率领的清兵从蒙古绕道入关,遵化失守,袁崇焕率师回京救援。在广渠门外,袁崇焕的部队打败了清军的围攻。历史的第一个节点不期而至:未经崇祯许可,袁崇焕率师回京,目的可疑。第二个节点很快如影随形,袁崇焕请求崇祯准许他的部队入城休整,以利再战。

这个在崇祯帝看来,也是目的可疑,但袁崇焕不自知。在此之前,他的身上累积了皇帝太多狐疑的目光,危机一触即发。关键时刻,聪明的皇太极递上那根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施反间计,使崇祯相信袁崇焕和他有密约。袁回事也罢,请求准许他的部队入城休整也罢,都是这个阴谋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被清军俘虏的杨太监适时放了回去,向皇帝报告袁崇焕的险恶用心。袁崇焕在崇祯愤怒和狐疑的心态下入狱,成为大明王朝悲情时代分量最重和最著名的牺牲者。但是当时崇祯并没有认识到袁崇焕的重要性,并没有觉得他是大明王朝最后一道长城。崇祯三年八以“谋叛罪”被凌迟处死,抄家,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大明的防线至此不摧自毁。

果然袁崇焕死后,辽东崩坏,崇祯失去最后一道防火墙,大明的崩溃进入倒计时。但一切已经于事无补,大明之毁随于性格之毁,诚哉斯言啊。当若干年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之时,想起被自己杀了的袁崇焕有是何种心情呢?也许崇祯会想起刘宋大将檀道济的那句话:杀了我,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令人扼腕长叹。

更多文章

  • 他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带领大明走向巅峰,又亲手将其推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让我们回到公元1426年,这一年是宣德元年,此前一年的五月,洪熙皇帝朱高炽病逝于北京,结束了他仅仅只有九个月皇帝之位。朱高炽这位做了二十年监国太子的人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爬上皇位,然后便驾鹤西去。这实在是一种宿命了。相比之下,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命要好得多。从公元1426年开始计算的话

  • 这一战明朝军民两万人全部阵亡,而清军却只战死269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题主提到的七千明军战死却仅仅杀了两百多清兵,应该指的是觉华岛之战,这时候还不叫作清兵,应该是女真士兵,或者后金士兵。当时觉华岛之战并不出名,因为同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宁远之战,努尔哈赤被阻挡在铁桶一般的宁远城下,后来迫于无奈率领部队突袭觉华岛。先来介绍下觉华岛。觉华岛离大陆不到20公里,但是那时候女真人

  • 朱元璋问刘伯温能做几年皇帝,对方答:本来35年,被人偷走四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谁向朱元璋汇报刘伯温之死,朱元璋三问刘伯温

    作为帝王向来受人敬重也无人敢忤逆他,权势和财富都是手中紧握着的东西,不过正是因为享受到高等待遇才无法舍弃这些。可以说每位皇帝都希望自己王朝统治能千秋万世,自己长命百岁,这也是“万岁爷”名称由来,朱元璋也不例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传奇人物,他幼年时期家庭贫困家族世代都是税款拖欠者,但古代又奉行多

  • 朱元璋经过田间,偶遇一位大汉在睡觉,从此得到了半个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中国2000年的封建王朝制度,诞生了很多位拥有出众军事才能的帝王,像宋太祖赵匡胤明成祖朱元璋,他们则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只是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很容易被他的政治成就所掩盖。还因为和朱元璋同时期,像徐达、常遇春都是伟大的军事家,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常遇春、张定边、王保保、三位猛

  • 曹操篡汉被骂为汉贼,赵匡胤夺走了后周江山,为什么无人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篡汉,赵匡胤和曹操,曹操统一天下与赵匡胤统一天下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北宋时期的赵匡胤,也是通过篡朝行为,夺走了别人的江山,为什么两个人在当时以及史书上的评价,却是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千差万别,曹操在怎么厉害?讨厌他的人总会骂上一句汉贼,但赵匡胤就不一样了,他本身没有很大的黑点,人们再怎么不待见他,也不会说他是篡后周的奸贼,当然了往事都有其原因,在个

  • 赵光义有多狠?毒死了李煜,抢了他的妻子,还霸占了他的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煜与赵光义图片,李煜赵光义关系怎么样,赵光义为什么杀李煜

    而且赵匡胤这个人还是比较仁义的,当时的亡国之君他一个没杀,而且即使对于骄兵悍将也没有后来朱元璋等的狠毒,可以说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赵光义登位后画风就完全不一样,本身赵光义就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当年后蜀皇帝孟昶就是被赵光义毒杀。而且赵光义这个位子来的也是不明不白,篡位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赵光义登基后,对李煜

  • 成吉思汗近的地方不打,为何不怕遥远去攻打相隔千山万水的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大战欧洲军队,成吉思汗最远去到欧洲哪里,成吉思汗统治欧洲的传说

    其实,这句话有很多误会。我们今天来把这些误会全部厘清。成吉思汗当时并不是近的不打,并没有什么远交近攻,而是一直在打近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本部以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扩张,一直在往四周打。北面是严寒的沼泽地区,没有什么国家,只有一些处在更原始状态的部落,被称为森林部落。成吉思汗派了他的儿子术赤专门去

  • 成吉思汗在去世后,500名亲卫世代守护了800多年,至今仍在坚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死亡揭秘,成吉思汗死亡时间年龄,成吉思汗死亡至今多少年

    引言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封建时期更是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甚至一些朝代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当然能够拥有强大的实力,这定是离不开统治者的管理以及众多能人异士的努力付出的。只是没有一个朝代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最终整个封建王朝都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众所周知,在古代时

  • 汉武帝也曾开疆拓土,为何版图不大,是打仗能力不如成吉思汗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可以拓土吗,汉武帝和成吉思汗版图哪个大,汉武帝打下新疆了吗

    其实,在汉人皇帝中,也有一个人曾致力于开疆拓土,这个人就是汉武帝。汉武帝时期,他也曾派将士四处征战,吞并朝鲜、收复南越、降服西南夷、远征大宛,威震西域。从而建立了一个“北绝大漠、西愈葱岭、东至朝鲜、南到大海”的强大帝国,为当今中国大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汉武帝虽然建了一个大版图,但是,

  • 明朝“蓝玉案”中的蓝玉到底是忠还是奸,还是似奸非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据《逆臣录》、《明实录》和《明史》的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一,锦衣卫指挥蒋瓛呈献证据,告发蓝玉意图在皇帝籍田时谋反。是故,朱元璋以谋逆处斩凉国公蓝玉及其党羽,引发了朝廷的一次特大地震。那么,蓝玉究竟有没有造反呢?蓝玉本人是忠,是奸,抑或似奸非忠?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蓝玉究竟是何方神圣。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