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分封制是如何出现的?周武王为什么要沿用分封制?

分封制是如何出现的?周武王为什么要沿用分封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3/12/9 14:24:52

周武姬发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后,建立西周王朝。他后来用一个《周礼》对当时的诸侯做出了限制之外,为什么还继续沿用起了导致商朝灭亡的分封制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毕竟也正是因为继续使用了分封制,才导致在东周时期,出现了“天子势弱,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要不是最后秦始皇取代了周王朝,否则群雄争霸的局面还得继续下去。那为什么周武王没有取缔掉分封制呢?

分封制的出现

分封制具体的出现时间在历史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言论,但从当前历史学界针对分封制的看法来分析,认为分封制出现时间的历史学界们提供了两个时间段。

一者认为分封制是在朝出现之前,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大部落的情况,这些大部落在形成团体之后,就出现了分封制的雏形。二者则是认为是因为虞朝的出现才有了分封制,因为当时的社会形势还没有现在这么明朗,君主对自己手底下的土地大小和人口数量等情况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而为了方便维持自己的地位,也为了能够让更多人为自己效力,于是就出现了让一个地方的领主自己治理土地的情况,从而形成了分封制的雏形。

虽然持有这两种说法的历史学家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看来,其实无论分封制最晚出现在什么时期,实际上所代表的,都是当时的一个时代特征。

我国古代的历史发展都是有着十分显著的时代特征的,如在“世袭制”还没有出现之前,我国古代的君主制度还是处在“禅让制”。这个时候的古中国,还处在文明的“发蒙”时代,文明的具体特征还不够明显。

而当时间走到虞朝,禅让制渐渐无法满足文明发展的要求,世袭制也就顺势而生。但世袭制的出现,同样也使得虞朝覆灭,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有着明确记载的封建王朝夏朝建立了。

这种“骨节分明”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推进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力量,将原本还处在部落制度之中的中国古代文明雏形推上了成长的道路。分封制也就在一时间点中出现,并成为了夏、商、周三大王朝最为核心的治国方略。至于说为什么后期会发生改变,自然也是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文明的思维阶段发生了变化的原因。

周王朝为什么沿用分封制?

分封制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源于君主对之下土地的不了解才形成了规模,并在夏王朝和商王朝发展成为了主要治国方略的。周王朝虽然覆灭了商王朝,但是实际上周王朝在军事方面的发展,以及科技发展方面的能力并不见得比商王朝厉害多少。

两个王朝之间唯一的区别,其实就是一个强大了,一个变得弱小了而已。比如输给了周武王的商纣王,其实本身并没有像周王朝记载的那样,是个粗鲁的人。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在商王朝末期励精图治,亲政爱民,还是个长相英俊,高大威猛的君主。

只不过是因为商纣王输了,所以周王朝的君主才给商纣王头上扣了各种各样“亡国之君”才有的帽子。

两个王朝的交替既然不是因为制度而发生的,那么周王自然就会沿用商朝的分封制了。况且周朝还有一本周公旦写下的《周礼》在,就更不用担心周朝会发生像商朝那样,因为某个侯国强大起来了而被灭掉的事情了。

加上分封制本身对周王朝的君主而言更加省力,有一个更加省力的治国方略在,周王朝的君主又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修改制度呢?

虽然说几百年之后确实因为分封制的问题而使得周王朝重新陷入了混乱,但周武王毕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眼界也势必会因为时代的问题而产生局限性。用我们自己的“上帝视角”去看待几千年前的人物本身就是有着很大问题的。

分封制逐渐落后于文明进程

当然了,周武王之所以会沿用分封制,除了分封制是一个现成的制度之外,还有着一个最为显著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周王朝刚刚建立,出于对周王朝武力强盛的原因,周王朝疆域之外的各个部落小国也迫于压力,纷纷向周王朝臣服,甘愿当起了周王朝的小弟,成为了《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之一。

这句话用白话来说,就是指周王朝建立以后一共分封出了四百多个“国中之国”,而在周王朝疆域之外,又有八百多个小国向周王朝表达了臣服的意向。

沉醉在强大之中的周王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会有衰弱的一天,不仅一个接一个的分封了起来,更是将自己的《周礼》作为了治国之略,缓慢的向着深渊跌落了下去。

东周末期周王朝的史官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礼乐崩坏”的时代,实际上就是周王朝延续了四五百年的分封制度在文明的发展上渐渐落后,周王朝的礼制在难以让当年那“八百多个”诸侯臣服。

于是,当各诸侯治下土地的民众越来越富有,开发出来的资源越来越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诸侯们沉寂了数十代的争雄之心也就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将周王朝那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制度和规矩通通付之一炬。同样的,昔日强盛无匹的周王朝也在他们自己的制度之下越来越弱小,变得连那些在大国夹缝之中求生存的小国都不如。

结语

周王朝沿用分封制的行为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文明的进程并没有走到下一个阶段,所以即使取代商王朝不是周王朝,而是什么宋王朝,赵王朝,分封制也依旧会成为下一个王朝所使用的治国方略。

就像后来中央集权制度出现之后,哪怕主宰中原大地的王朝换了又换,中国古代的文明形式依旧没能发生改变。

标签: 周武王分封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清政府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会是李鸿章来签的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李鸿章,历史解密

    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人,有人说他是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一心为国的忠臣。但不论怎么说,李鸿章个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还是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又一手建立了北洋水师。李鸿章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路升迁坐上了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的位置,在整个朝廷上也是地位极高。正是因为

  • 载泽手握救国良方 无处使用,却只能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清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绝大部分满人基本上已经沦落为社会的寄生虫,不断地腐蚀这个国家。但是,有五个人,砥砺奋进,出类拔萃,竭尽自己的能力去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这就是所谓的满人五虎,分别是铁良,载泽,良弼,恩铭,端方。可惜,“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今天,和大家聊聊其中的载泽

  • 历史上的王安石情商究竟低不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王安石情商究竟低不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安石年轻时担任过一项临时性的差遣:纠察在京刑狱。嘉祐七年(1062)冬,开封府发生了一起刑案:有个少年人得到一只名贵的斗鹑,他的朋友想借来玩玩,少年不同意,朋友自恃与少年交情不错,自小一块玩泥巴,便趁着少年不注意,将斗鹑抱走。少年发觉

  • 章佳氏不是雍正的生母,为什么将她追封为敬敏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后宫佳丽三千,给皇帝生下子嗣的妃嫔也不少,尤其是康熙。康熙不是一个多情的皇帝,对于那些给自己生了儿子,生了女儿的妃子,也不是全部都宠爱,全部都给了她们高高 的位置,享不尽的荣华与富贵。康熙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但是,其中一个皇贵妃却非常特殊。她生前并没有康熙的宠爱,直到死前,都是一个庶妃,没有封号

  • 刘备为什么会让张飞守阆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什么会让张飞守阆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中,刘备不辞辛劳,英勇奋战,最终建立蜀汉政权。而在他平定蜀中大城汉中时,指派手下魏延前去镇守。汉中是一个极其重要地界,各大政权都对其虎视眈眈,按理来说如此抢手之地,刘备应当派一个实力相当的部将前去镇守才是,或者说是自己的亲信之人

  • 上官婉儿的文学成就有哪些?上官婉儿有什么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上官婉儿的文学成就有哪些?上官婉儿有什么才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渐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创

  • 古代士兵为什么一到打仗就会出现缺粮的问题,平时为什么都够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士兵,打仗,历史解密

    古代打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仗本来打得还不错。但突然遇到军中粮草没了,不得不撤军。历史上记录过的那些战争,几乎没有一个战争不遇到粮草问题。也因此,古人总结出了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么,同样是那些士兵,同样是吃饭。没打仗的时候没听说粮草不够。为什么一遇到打仗,粮草问题就出现了呢?难道是

  • 南宋在维持一百多年后,为何还是走向了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历史解密

    南宋是宋朝的第二个时期,可以说是作为北宋的延续,享国152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南宋,这个历史上经济富庶的朝代,却最终也没有逃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最终在蒙古大军持续不断的进攻下,顽强的坚持了45年时间后,彻底土崩瓦解。当我们回顾南宋一百多年的国祚时,便能发现,在这一百多

  • 金朝大将完颜襄,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大将完颜襄,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完颜襄(1140——1202)金朝大将,金昭祖五世孙。善骑射、多勇略。年18袭世爵。金世宗初年,从仆散忠文镇压移剌窝斡。旋授亳州(治今安徽亳县)防御使,随纥石烈志宁伐宋,生擒宋将杨思、郭太尉。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

  • 一张老照片买来2美元转手230万,仅因为照片上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历史解密

    一位美国的小伙子名叫兰迪,他很喜欢收集古物,于是经常出现在各大古玩市场上,一天他在一个古董铺子上以两美元的价格买了一张旧照片,但当他回家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这张照片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原来这张照片上的人竟然是一个美国最为传奇的人物比利小子。比利小子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罪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