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舜囚禁尧夺取帝位?《竹书纪年》《史记》究竟谁在说谎

舜囚禁尧夺取帝位?《竹书纪年》《史记》究竟谁在说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3 17:29:34

大家都知道,《史记》被史学家一直称为正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巨作。而孔子被封为孔圣人之后,历朝历代更是追捧《史记》为中华正统,鲁迅先生更是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史记》真的是秉公之作吗?小度认为,封建帝王为了自己的统治,宣传儒家思想,并不那么完美。

同为纪传体的古书《竹书纪年》为何被大部分学者所排斥,尤其是在古代,更是被天下读书人称为伪书。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在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比当时通用的文字还要古的战国文字)记载,史称"汲冢书"。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纪年"(又称"汲冢纪年")。 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遂有初释本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

古人又为何对这本书如此排斥呢,甚至到现在许多人都不知道《竹书纪年》?那是因为其中的内容跟《史记》的记载千差万别,我们来看一看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在该书是如何记载的:

1、舜囚禁,最后把尧杀死,夺取帝位;

2、舜大肆消灭尧的死党,将其称为四凶,其中就包括禹的父亲;

3、禹据夏地抗舜,最终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舜遂死在苍梧;

4、禹死,即位,益密谋夺位,结果被启杀掉;

5、伊尹杀商王自立,后被杀;

6、商王文丁杀周文王父季历;

7、共和元年。不是周公、召公联合执政,而是诸侯国共国伯和代周天子执政,而称“共和行政”

8、周文王被纣王拘押,不是因为崇侯虎进了谗言,而是周文王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败而受俘;

9、周武王乘纣王主力东征东夷,进而偷袭商都。

史记

是不是亮瞎了大家的眼睛,这简直和《史记》背道而驰。更是违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如何能被古人接受。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这部书的依据有三:一是传说。西周以前的事,其实全部是传说,因为没有历史的文字材料。这个部分,价值不太大。二是春秋时代的部分,因为有了《春秋》这部书,所以价值也不算大。三是战国部分,由于是当时的纪年,所以价值之大,如同《春秋》一个样。这部书,仍可以纠正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关于战国史事的错误。

那么小度就借此反问,既然都说西周以前的事是编写的,无史料记载。那么《史记》的三皇五帝也是瞎掰的,那么凭什么就是真的,而《竹书纪年》就是假的。孟子也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至少小编看来,如果就因为《竹书纪年》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就认定为伪书,未免太过儿戏,也不能让人信服。

有人认为,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据自己的见解,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等等,孔子因此就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可见春秋笔法误人,一至于斯。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

儒家五圣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从黑暗到光明,从野蛮到优雅,而儒家笔下却总是倒置的,古人如何如何文明,古人如何如何禅让,古人如何如何贤明,实在是让人费解。竹书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不是古人文明,贤明,而是更黑暗,更血腥,刀光剑影之间的残酷斗争,你死我活的以命相博,决然不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而且《竹书纪年》著世于魏襄王时代,那时候正是战国时期,各国相对独立,伪造历史也没有用,骗不了其他人,所以小度更倾向于《竹书纪年》的真实。

当然,《竹书纪年》肯定替代不了《史记》,小编也不是说竹书内容全为真实。小编只是想告诉大家,《史记》为历史正典,因为时代性质,在封建王朝,就算再直言的史官也不可能不为封建帝王服务。古书所述内容,需要我们去挖掘考证,还历史一个公道,而不是要某家之言所愚昧,同古人一样晃晃无知。至少《竹书纪年》被古人斥为伪书,只是古人在儒家思想的教义下,过于离经叛道,而不敢读。

更多文章

  • 分封制是如何出现的?周武王为什么要沿用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分封制,历史解密

    周武王姬发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后,建立西周王朝。他后来用一个《周礼》对当时的诸侯做出了限制之外,为什么还继续沿用起了导致商朝灭亡的分封制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毕竟也正是因为继续使用了分封制,才导致在东周时期,出现了“天子势弱,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要不是最后秦始皇取代

  • 为什么清政府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会是李鸿章来签的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李鸿章,历史解密

    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人,有人说他是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一心为国的忠臣。但不论怎么说,李鸿章个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作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还是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又一手建立了北洋水师。李鸿章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路升迁坐上了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的位置,在整个朝廷上也是地位极高。正是因为

  • 载泽手握救国良方 无处使用,却只能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清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绝大部分满人基本上已经沦落为社会的寄生虫,不断地腐蚀这个国家。但是,有五个人,砥砺奋进,出类拔萃,竭尽自己的能力去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这就是所谓的满人五虎,分别是铁良,载泽,良弼,恩铭,端方。可惜,“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今天,和大家聊聊其中的载泽

  • 历史上的王安石情商究竟低不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王安石情商究竟低不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安石年轻时担任过一项临时性的差遣:纠察在京刑狱。嘉祐七年(1062)冬,开封府发生了一起刑案:有个少年人得到一只名贵的斗鹑,他的朋友想借来玩玩,少年不同意,朋友自恃与少年交情不错,自小一块玩泥巴,便趁着少年不注意,将斗鹑抱走。少年发觉

  • 章佳氏不是雍正的生母,为什么将她追封为敬敏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后宫佳丽三千,给皇帝生下子嗣的妃嫔也不少,尤其是康熙。康熙不是一个多情的皇帝,对于那些给自己生了儿子,生了女儿的妃子,也不是全部都宠爱,全部都给了她们高高 的位置,享不尽的荣华与富贵。康熙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但是,其中一个皇贵妃却非常特殊。她生前并没有康熙的宠爱,直到死前,都是一个庶妃,没有封号

  • 刘备为什么会让张飞守阆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什么会让张飞守阆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中,刘备不辞辛劳,英勇奋战,最终建立蜀汉政权。而在他平定蜀中大城汉中时,指派手下魏延前去镇守。汉中是一个极其重要地界,各大政权都对其虎视眈眈,按理来说如此抢手之地,刘备应当派一个实力相当的部将前去镇守才是,或者说是自己的亲信之人

  • 上官婉儿的文学成就有哪些?上官婉儿有什么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上官婉儿的文学成就有哪些?上官婉儿有什么才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渐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创

  • 古代士兵为什么一到打仗就会出现缺粮的问题,平时为什么都够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士兵,打仗,历史解密

    古代打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仗本来打得还不错。但突然遇到军中粮草没了,不得不撤军。历史上记录过的那些战争,几乎没有一个战争不遇到粮草问题。也因此,古人总结出了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么,同样是那些士兵,同样是吃饭。没打仗的时候没听说粮草不够。为什么一遇到打仗,粮草问题就出现了呢?难道是

  • 南宋在维持一百多年后,为何还是走向了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历史解密

    南宋是宋朝的第二个时期,可以说是作为北宋的延续,享国152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南宋,这个历史上经济富庶的朝代,却最终也没有逃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最终在蒙古大军持续不断的进攻下,顽强的坚持了45年时间后,彻底土崩瓦解。当我们回顾南宋一百多年的国祚时,便能发现,在这一百多

  • 金朝大将完颜襄,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金朝大将完颜襄,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完颜襄(1140——1202)金朝大将,金昭祖五世孙。善骑射、多勇略。年18袭世爵。金世宗初年,从仆散忠文镇压移剌窝斡。旋授亳州(治今安徽亳县)防御使,随纥石烈志宁伐宋,生擒宋将杨思、郭太尉。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