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不知道,自己迎回来的是个外表温柔、内心阴毒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刘恒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刘恒是意外登基,功劳都是周勃等一帮老臣的,心里本来就有点发虚。再加上周勃等人认为自己对大汉朝有再造之功,在皇上而前总是桀骜不驯的样子,刘恒心里,这个苦啊!想来想去,不行,得立立威,必须要找个人当次鸡,杀掉来吓唬吓唬那些猴子们。
刘恒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已经担任丞相的周勃。一天上朝,刘恒先拉着周勃的手问道:“你是咱们大汉的丞相,那你知道全国现在的钱粮有多少吗?周勃愣在当场,半天都答不出,怎么办?总不能说自己没看书没复习吧?周勃支支吾吾,许久才回道:“皇上恕罪,臣不知。”“什么?你居然不知道?“刘恒显得有些惊讶,又问道,“那你知道咱们去年一共审理了多少个犯人吗?”
此刻的周勃恨不得躲到墙角画圈圈,可惜他是当朗丞相,那样做太没面子了。虽然心里早就哀嚎不已,但他依然强撑着面子回道:“皇上恕罪,臣还是不知。”刘恒长长地叹了口气,缓缓道:“不知道就算了,你退下吧。”话语中难掩失望,听得周勃心惊肉跳。下班后,周勃跟另一位大臣陈平诉苦:“老哥啊,我今天太惨了,被皇上考察业务来着,可是我一个问题都答不上,会不会被炒鱿鱼啊?”
陈平笑笑说:“我们在朝为官,都讲究各司其职。丞相的职责是管理好朝廷的官员,皇上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针对你的,丞相答不出来有什么关系?只有相关部门的官员答不出来才是犯错啊!”周勃这时才恍然大悟,叹道:“我虽然当了丞相,但还是不如你啊。”之后,周勃主动请辞,推荐陈平做丞相,刘恒见他还算识时务,就欣然应允了。
陈平坐上丞相之位没多久,便去世了,周勃又回到了丞相的老位子上。周勃其实挺郁闷的,他知道自己的功劳太大,本来就有抢皇帝风头的嫌疑,现在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丞相,这不明摆着要当靶子吗?果然,周勃继续当上丞相后没多久,刘恒又开始发牢骚了:“唉,最近京城里人满为患,朕就下达了一个命令,让那些封了侯的官员们回到自己的领地,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动身呢?”
周勃刚要宽慰几句,刘恒又抢先说了:“对了,朕记得丞相你也是封了侯的吧?”刘恒冷不丁的一句话,又把老实人周勃吓住了,当场就跪下发誓:“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快离开!”于是几天后,周勃的丞相之位又被撤除,而他也打包行李,带着家眷前往封地去了。然而,事情并没就此了结。回到封地的周勃依然每天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时间一长,他的精神越发紧绷。
再加上那时没有心理医生疏导,周勃的被害倾向就日益严重了。平时没事的时候,周勃也经常身披铠甲,带着一大帮家丁护卫时刻跟随。如果要出门见其他官员,周勃更是召集人马,让士兵们带上武器,再三强调不能离开。周勃很紧张,大臣们也不安起来了,他们都私下议论,说这侯爷怎么不管是上厕所,还是吃饭、睡觉,怎么都不离兵器呢?该不会是有造反之心了吧?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汉文帝刘恒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可没工夫研究周勃的心理问题,而是直接把对方给怀疑上了。刘恒一声令下,周勃就被五花大绑地抓回了长安城。周勃心中苦啊,有口难言,他明明是担心皇帝加害自己,才昼夜防范,现在被人抓住审问,难不成要说实话?不说别的,刘恒只要高呼一声:“周勃这厮陷害我,毁我名声!”周勃还能有活路吗?
周勃有口难辩,在狱中的日子也很不好过,狱卒们看他失势,都不拿他当一回事,经常用重刑折磨周勃。闲着没事时,狱卒们经常羞辱周勃,常常拿他当笑料。周勃是一代名臣,做将军做丞相,这么多年过来了,什么时候求过人呢?这会儿无奈之下,终于想到了花钱打点关系,打点的对象,就是这些小小狱卒们。
周勃出手很是大方,当千两黄金摆在狱卒面前时,对方笑逐颜开,忙给他提示:“老丞相你可真傻,你儿子不是驸马吗?可以去找公主帮忙嘛。于是,公主出马请来了太后。太后就去对自己的几子说:“皇儿啊,你就别再欺负老实人了,你想想,人家周勃要是有心造反的话,还用大老远地把你从代国迎进皇宫吗?”刘恒见到老妈开口了,也不好违逆,只好答道:“造反这事的确是子虚乌有,朕马上就让人把周勃放了。”
周勃终于得以出狱,深感自己犹如再生,不由地叹道:“我曾经以为率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就是厉害的了,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一个小小的狱卒也有比我厉害啊!”整件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勃出狱后的那句感慨,那是一句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最真实的人生喟叹。人生可能就有那么一天:一个芝麻大的小人物,也是你得罪不起的,不管你做过将军还是丞相,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有一句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历史上,难缠的小鬼可是不胜枚举,小人物也有大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