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狂人两祖孙,玩酷竟把自己的小命都玩丢了

东汉狂人两祖孙,玩酷竟把自己的小命都玩丢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08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2:14

文:明月风清

说起玩酷、搞怪,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其实真要说起来,比竹林七贤更早更酷更会玩的当属这对祖孙,二人堪称玩酷界的前辈、祖师。

#01.

二人中的祖父老向——向长,也作尚长,字子平,西汉末东汉初时河内朝歌(音zhāogē,现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大凡玩酷之人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爱笔头不爱锄头,爱案头不爱地头。向长天生一个书虫,也不喜稼穑,整天宅在家里,把时间和感情都用在了《老子》、《易经》等国学经典上,十几年下来,果然修成正果,不仅将上述经典一字不漏地装进了肚子,转化成了血脉细胞,还一举成为彼时道家学派的领军人物。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向长不仅限于读和知,还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他以老子作为自己终生的偶像,以无为为最高追求,朝廷数次征召他出山为官,皆被其婉拒。

因痴迷于道学,无暇顾及田里的稻谷高粱,全家人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瓜菜甚至野菜一度成了全家人的主食。周围的邻居,于心不忍,时不时地给其送来一些食物和果蔬。对此,向长既不拒收,也不多收,本着够吃即好的原则,对多余的部分一律退回。

既有学问,又有美德,向长的优秀事迹三传两传就传到了京城。彼时,王莽新朝的大司空王邑,觉得向长是个不可多得的国宝级人物,连年对其抛来了橄榄枝,想召征其来中央为官,可是向长却一再推辞,无奈中,王邑只好作罢。

向长始终对富贵有着天然的敌意和抗据,虽长期宅在家中过着读经和忘食、少食的苦行僧生活,可是他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据史书记载:向长“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言外之意是不知道死与生相比,到底如何。

建武年间,也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当政年间,向长的儿子、女儿结婚的结婚,出嫁的出嫁,喜事办完后,向长觉得自己的义务已经尽完,遂与妻子断绝了关系。他决绝地给妻子留下最后一句话:“你就权当我死了吧!”随后,便骑上毛驴与北海的好友禽庆(估计也是个道号)一道云游四方,追寻自己的偶像老子而去,几年后,驴、人、友皆人间蒸发。

这是向家高祖玩酷的雷人事迹,可是哪知,到了向长的十几代后,向家这种道家做派、神仙门风不仅没有湮灭,反而老藤长出了新枝,结出了硕果,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冒出了一个比向长还酷还会玩的后辈,这就是小向——向栩。

#02.

向栩(音xǔ),字甫兴,血脉中天生就流淌着玩酷的基因和“细菌”,他在年少时就表现出了不凡的一面。在私塾读书时,其他学生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可七八岁的向栩却一言不发,一坐下,就仰起脑袋,瞪着白多黑少的双眼,直勾勾地瞅着屋顶,这一瞅就瞅了三年。毕业后,向栩也如自己的高祖向长一样,终日宅于家中,“恒读《老子》,状如学道”。整天埋头苦读《老子》等典籍,那架势看起来似乎像是个入道多年的道门弟子。可他却似风似雾又似雨。似道,又不似道。有时他像个疯子,披头散发,横冲直撞,到处吓人;有时他又像个从西方偷渡来的嬉皮士,用鲜红的布带在头顶上扎起一溜大大小小的麦穗结,再插上几根五颜六色的野鸡羽毛,形象骇人地招摇过市。

当然,向栩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中,盘腿坐于锅灶北面的板床之上,哼哼呀呀地念经打坐,久而久之,屁股和脚后跟竟生生地在床板上“雕”出了一大两小的三个深坑。与大多数玩酷的人一样,向栩平时不喜言语,但却喜欢K歌、长啸,时不时地扬起脖子,野狼般地向着空中发出又尖又厉的嗥声,惊得周围邻居心惊肉跳。这阵阵的嗥声,没有引来野狼,却引来了一众的名流,很快向栩的家中便被各色人等挤爆,可是向栩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闭门谢客,隐匿不见。

正所谓,有多少隐秘,就有多少魅力。越是不见,越是吊起了众人好奇和仰慕的胃口,不久后,一些社会名流和周边的贵族豪门,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向栩的门下,让其跟随向栩修学研道,向栩倒是来者不拒。可是一个月下来,弟子们道未学多少,向栩玩酷的做派倒是领教了不少。弟子们一进门,向栩就根据其入学先后和各自的体貌特征,将其依次更名为“颜渊”、“子贡”、“季路”、“冉有”等,皆是从前孔家门生的名字。

向栩唯恐自己酷的不够,还时不时地模仿着老子和自己的高祖向长,穿着老头衫,套上大裤衩,趿拉着一双破拖鞋,倒骑着毛驴领着一帮弟子入市,一边骑,还一边不时地向路人讨吃讨喝,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沦落成了乞帮的帮主。如果你因此而认为向栩是个吃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几天后,向栩又把全城的乞帮弟子当作贵客全部请到了自己的家中,开起了Party,打酒买肉,撸串、K歌、长啸,极尽地主之谊。

向栩这一系列五迷三道的操作,搞得人们晕头转向,“时人莫能测之”。大家始终不摸向长的底细,一致认为他是一位学问高深莫测的名士。连郡里的官员,也未能免俗,认为向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得道高人。于是,朝歌的地方长官准备了厚礼,多次亲自到其家中征召,可是向栩皆置之不理。然而向栩越是推辞,这些官员们就越是觉得向栩学问了得,就越是敬仰不已。为了表示仰慕之情,郡里又先后推举向栩为孝廉、贤良、方正、有道等等,把当时所有的荣誉称号一股脑地全都砸向了向栩。可是向栩仍不为所动。

约两年后,朝廷又专门下文征召当时红遍大河南北的向栩、姜肱、韦著到朝廷为官,结果姜、韦二人当即丢下隐士的破帽子,骑上毛驴屁颠屁颠地应命,唯独向栩屹立如山,岿然不动。

#03.

一年后,朝廷仍不依不饶,又向向栩抛来了一个特大的乌纱,特征向栩为赵相。见此,向栩这才勉强点头。当时大家一边倒地认为向栩是一位真正的天下名士,赴任时,肯定会保持一副低调低姿态,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向栩却一反常态,竟然乘坐披红戴绿的花车,驾着良马,大摇大摆、大张旗鼓、十二分拉风地来了一次花车巡游。见此,舆论哗然,又一致地认为向栩是个典型的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可哪知,这个大家眼中的伪君子,既不沽名,也不钓誉,而是继续地玩酷。向栩到任后,文不批,案不审,却将驴换成了马,一如既往地到处游逛,半年后,相府院内竟成了野草和蟋蟀的天下。

向栩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不仅未招致任何的批评和指责,反而为其赢来了一片喝彩之声,大家一致认为向栩这是瞧不上赵相这一低端的职务,故意以此来抗议示威。顺着这一思路,朝廷又特意对其大开绿灯,一年后,又特召其到中央里任侍中,成了一名部级高官。在这任上,向栩倒是没骑驴或骑马乱跑,“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百官惮之”。每次朝会,向栩总是第一个到会打卡,但他却一言不发,只是一味地瞅人。每当有官员发言时,他就将人紧紧盯住,用锥子般的眼睛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地在发言官员的脸上钉来划去,几次下来,众官皆被其盯得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战火很快便燃遍了大半个中国。见此,向栩一反常态,当即上书灵帝,指点江山,陈述得失,并对朝中大臣一一地讽刺挖苦抨击。为了体现自己的高明,向栩竟“天才”般地提出,不应对黄巾军用兵,只需派遣一位大将,在黄河南岸,朝着河北大声朗读几遍《孝经》即可。“如此,‘黄巾贼’将自消。”一向昏聩的汉灵帝信以为真,当即安排一位声若洪钟的将领,带上《孝经》来到黄河边上向着河北朗声高诵,可是喊破了嗓子,也没有将“黄巾贼”喊停丝毫。

彼时灵帝身边十常侍的领班张让,也曾被向栩讽刺过多次,早就看向栩不顺眼,一直没有逮到构陷的机会,见此,遂向灵帝告状,诬陷向栩所提的“不出师”“读《孝经》灭贼”等主张,乃是轻视社稷之举,并表示,怀疑向栩是“黄巾贼”张角派在朝廷里的卧底。平日里被向栩讽刺过多次的大臣也众口一词,趁机补刀。被黄巾军搞得焦头乱额的汉灵帝,见到张公公的诉状和众臣的声讨后,又见向栩的一系列玩酷操作没有带来丝毫的成效,遂命人将向栩拿下,第二天便将其杀于黄门北寺的狱中。

中国历史上借玩酷而扬名、而上位的人不在少数,如周朝的姜子牙,西汉时的商山四皓,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向秀、阮咸、王戎等等。可是以上这些潮人,在玩酷时皆遵循着一个原则,或者把持着一条底线,即将玩酷作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和工具,一旦进入了庙堂、政界、官场,则大多改邪归正,金盆洗手,重新做人。也即入乡随俗,按照官场的游戏规则说话行事,也因此,其大多皆能名利双收,或得以善终。

还有另一拨潮人,他们大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适合于庙堂,或知道官场里并不好玩,因此,心甘情愿置身于江湖,过着自以为然的逍遥生活,了此一生。如老子、庄子、向长、孙登、陈抟(音tuán)等人。这拨潮人最终虽没能出将入相,光宗耀祖或荣华富贵,但至少自我感觉良好,自觉找到了人生的真正归宿。

可是向栩却没有弄清江湖与庙堂的基本规则,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边界,傻傻地把江湖上的规则带入了庙堂,用江湖上的规矩去游戏官场,一味地玩清高,结果玩笑开大了,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也玩掉了自己的脑袋,令人唏嘘。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明月风清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文章

  • 赵云死前大喊四个字,为何让诸葛亮听后又羞又气,痛苦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死时诸葛亮说什么,赵云诸葛亮法正组合,王者荣耀诸葛亮哭着求赵云放过他

    比如赵云七进七出,进入曹营去救刘禅。那么在刚开始的时候,赵云是跟着公孙瓒,也就是因为公孙瓒死了,所以赵云才投奔了刘备。刘备非常高兴赵云能够投到自己的麾下,因为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有了他以后,可以如虎添翼,而且赵云是一个非常忠义的人。刘备也很信任他,并且让赵云担任自己的内务总管。后来赵云也成为了五虎将

  • 三国六大单挑王,许褚和关羽单挑最多,张飞最出名的一场是与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他是曹操的贴身保镖队长,在二十四名将榜上排行第八。许褚在单挑王榜的上榜原因是次数王,他是名将中单挑量最多的一个。在名将榜中,许褚的武力值虽然不是整个三国中最厉害的战将,但在曹魏军中,属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跟三国中武力值最强排行的前六名都单挑过,所以小编把他定为单挑次数王。据书中记录,许褚曾和典韦

  • 三国武将真实身高对比:吕布211cm,关羽207cm,他比姚明还高50cm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布赵云张飞关羽身高,历史吕布真实身高,三国武将身高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看关羽,关羽在历史上有着武圣之称。《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亡命奔涿郡。”说关羽原本的河东解良人。因失手杀了人,亡命逃到了涿郡。之后认识了刘备和张飞,结为了异性兄弟。关羽为蜀汉立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功,曾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留下了无数的传说,除了这些

  • 古代的皇帝都穿黄龙袍,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皇帝所穿的衣服叫做“龙袍”在五行中,黑色代表水,秦始皇认为秦国缺水,便将龙袍的颜色规定成黑色,还将黄河改为“德水”,还规定大臣们上朝时必须穿黑色,但是在秦国灭亡后,龙袍的颜色才开始有了变化,比如:汉朝崇尚红色,但是在传统的“阴阳五行说”当中,土克水,而土代表的是黄色。所以

  • 看完项羽这三条罪,你就会知道,自杀的死法算便宜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死得最惨的下场,项羽十宗大罪详解,关于项羽之死的梳理

    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一生指挥了七十多场战斗,击溃了无数敌人,没经历过失败,然后称霸于天下,这是项羽的勇略。会稽郡太守府中,项羽一人手刃一百多名秦朝官吏;乌江岸边,项羽一人斩杀汉军几百名追兵。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破秦军主力前后五十多万人;向南溃逃至固陵时,项羽勒

  • 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为何不追究?我们低估了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汉匈之战从西汉建立就出现了,只不过当时的汉匈之战没有汉武帝时期规模大。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两位名将,这就是卫青以及霍去病。两人为西汉征战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说到卫青和霍去病,当时的西汉还有一位厉害的武将,就是李广。说到李广,人们肯定是有话说的,凭什么李广能够称为名将?这显然不合理。在征战的过程中,李广

  • 霍去病为何每一次都能够精准打击匈奴,而李广却总是迷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和霍去病管理风格,李广和霍去病谁先死,李广vs匈奴完整版

    西汉的建立无疑是古代史上一个新的开端。西汉刚刚建立之后,对待匈奴的问题是非常谨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汉走向了盛世的局面。这就是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不可否认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出现,让西汉走向了强大,也给了西汉对抗匈奴的机会。文景之治的出现让西汉的国力变得强大,到了汉文帝刘彻即位之后,西汉对待匈奴的

  • 汉朝与匈奴和亲,为何汉朝皇帝从来不娶匈奴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据记载,西汉时期就有数名宗室女子,远嫁匈奴进行和亲,而最著名的一次和亲便是昭君出塞。但令人疑惑的是,汉匈和亲,为何都是中原将女子远嫁给匈奴,却未见中原皇帝迎娶匈奴公主呢? 对于蛮夷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据记载,华夏一族自古以来,便将除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称之为“蛮夷之地”,而居住在此的人,也就被叫做“

  • 长坂坡之战,曹操抓获刘备2个16岁女儿,赏赐给大臣,刘备:她们不是我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坂坡之战赵云杀死曹军多少人,长坂坡之战谁抢走了刘备女儿,长坂坡之战刘备和曹操谁赢了

    历史上真实的长坂坡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刘备对此毫无防备,等反应过来时,曹操已经抵达宛城,刘备仓皇逃离。据说,曹操率领的军队是5000虎豹骑。在《魏书》的记载中,虎豹骑号称天下骁锐,所有成员,都是百里挑一。(《魏书》:“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 为何秦始皇49岁就突然去世?原因是他爱喝“元水”,元水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为啥49岁就死,秦始皇在49岁的时候是怎样死的,秦始皇喝什么水长生不老

    从古至今多少人渴望长命百岁,甚至是长生不老,这样的想法虽好,但是却没有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要说活的长寿倒是还有可能,可要是梦想着永生不死亦或者是羽化飞升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是也是灵长类动物,不可能挣脱大自然的束缚。可有些人就是要逆天而行,就比如一些古代的帝王,他们渴求长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