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北宋:军队规模史上第二,为何战力孱弱?此原因很关键

真实的北宋:军队规模史上第二,为何战力孱弱?此原因很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83 更新时间:2024/1/28 13:41:10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军队规模庞大的北宋战力如此孱弱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宋军法废弛、军队管理混乱,这从开国之君宋太祖在位时就埋下了重重隐患。

众所周知,军法是整肃军纪、维持和加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之后也曾诏告天下:朕现在养一国之士卒,不会吝惜多封一些爵位、多给一些赏赐。但我也要警告全国士卒,如果谁要触犯朕的王法,那就只有刑罚伺候了。

话说得如此凛然不可侵犯,可是实际上,赵匡胤所说的严格执法,仅仅适用于军士和普通将校,对于高级将领则是另一套做法。

一个最有力的例证就是,在宋灭后蜀的过程中,王全斌、崔延进和王仁赡等三位大将破后蜀触犯军法时,经朝中文武百官集体商议,一致认为应当把这三人处死,赵匡胤却下将他们予以赦免。

到了宋军平定南唐之后,赵匡胤又将王全斌擢升为节度使,并说出此时升赏他的“一片苦心”:平定南唐之前,朕当时考虑江左一带尚未扫平,担心征南的各位将领不遵守纪律,因此没有立即升赏你。现在金陵都已经被我们攻克,是时候给你一个公正的待遇了。

赵匡胤自以为大功告成,不需要再严格执行军法,殊不知,这正是开了以情徇法的先例,严重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在赵匡胤之后的几任皇帝也都纷纷效仿,对庸夫贪将的不法行为都采取了纵容的态度。

再说另一个本应被处死的将领王仁赡,他虽然没有像王全斌那样在南唐被灭之后就飞黄腾达,但是到了赵光义即位时,他也重新得到重用。史载,王全斌掌管计司将近十年,放纵部下的官吏作奸犯科,就因为皇帝格为宠信王全斌,导致他和部下罪行累累却根本没有人敢去告发他。这样的人掌财财空,率军军败。后来,王仁赡的问题终于被揭发,赵光义对他仍然法外施恩,仅仅把他贬职为唐州防御史,却又给王仁赡量身定制了一条特别规定,每月发给他的俸钱达30万之多。月俸30万是什么概念呢?差不多就是宰相每月的工资了!

尤为严重的是,赵光义对与辽作战中的一批又一批败将,都没有给予严厉的处罚,对有功的将领,也没有及时给予奖赏。史料有载,宋军荡平太原之后,差不多有两年没有对军中的有功之人给予封赏。

如此赏罚不明、军纪不肃,是无法充分调动各级将领的积极性的。同时军队内部的管理也混乱不堪,各级将领克扣军饷之事时有发生。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大部分北宋士兵所得的军饷,一般都要被扣去10—20%。很多家中人口较多的士兵,靠着被克扣后的军饷根本难以养家糊口,最后迫于无奈只能去做盗贼。可以说,北宋军队各级将领营私舞弊,对北宋军队战斗力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如果说当年周世宗为扭转军纪,阵前斩樊爱能等大将使后周军队一往无前,进而奠定了统一大业之基,那么,宋代君王也正是以不行军法,而使宋军士气丧失殆尽,成了一只纸糊的老虎,从而在与辽的频频交战中,一败再败,形成积弱之势。

真实的北宋:繁荣表象下实为积贫积弱,根源在于这四个字!

真实的北宋:一个蹩脚的骗子,竟忽悠了皇帝宰相,导致北宋灭亡

真实的北宋:齐名范仲淹的三朝宰相,第一份工作却很不受人待见

真实的北宋:这两个武职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过得很苦逼

更多文章

  • 一代名相张居正,却有两幅不一样的面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居正算不算千古名相,中国通史一代名相张居正,名相张居正的下场

    历史没有完美的,就算是名人也是有残缺的。就像是写《悯农》的李绅,诗里面最著名的一句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这样的李绅却是一个大贪官!只为吃鸡的舌头大肆杀鸡,宁愿把鸡肉扔掉也不愿给穷人;而在明朝赫赫有名的张居正,据说背地里却也是铺张浪费?!张居正出生1525年,是明代的政治家,改革家,曾经为

  • 溥仪被赶出宫,朱元璋后代借钱也要去看望,没钱还找民国政府求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溥仪图片,川岛芳子和溥仪关系,溥仪皇帝的一生完整版

    文│小先生唐宋元明清,清朝八旗铁骑入关南下取代了明王朝,从此统治中国的姓氏就从朱变成了爱新觉罗。不过世界上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维持永远的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末代皇帝溥仪天天闲得没事干。1924年的一天,溥仪还有他的英国老师庄士敦两个人看到了宫门抄上面有一条,延恩侯去祭扫了明十三陵。庄士

  • 此人写了一封信,朱元璋收到一看,最终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死后谁当了皇帝,朱元璋后面的皇帝排列,50集传奇皇帝朱元璋

    文│小先生说起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他父母哥哥活活的给饿死,自己走投无路,去寺庙当和尚混口饭吃,最后寺庙里的和尚也不能吃饱饭,只好下山去当乞丐,3年后朱元璋回到寺庙里,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更是终结了元朝统治,也正是这封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明王朝,写此信的人也是唯一陪朱元璋走到最后的人

  • 三个原因告诉你,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崇祯皇帝是可恨还是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灭亡崇祯皇帝有没有责任,明朝灭亡崇祯的责任,崇祯皇帝对明朝灭亡的总结

    文▏小先生明朝最为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所灭亡后,后世之人每每提起明朝大叹可惜,让人可惜的原因有好几点,第一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第二点可惜就是说崇祯皇帝,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表现出的骨气非常值得人可敬可佩,无论明朝末年艰苦还是奉行,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

  • 朱元璋对此人说,赐予你的免死金牌永远管用,结果他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免死金牌背后九个字是什么,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老婆

    文▏小先生大家看电视或者小说,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某某某在犯了死罪要砍头的情况下,他本人或者家属拿出免死金牌高呼,这是皇上赐予的免死金牌,你们不能杀我,最后这个人就免除一死,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吗?答案是有的,比如说某人为国家立下大功,皇上一高兴会赐予免死金牌,今天笔者说说明朝的这个人,他也永远免

  • 若没有此人,朱棣根本不敢造反,更不会成为永乐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永乐朱棣,永乐英雄儿女朱允炆和朱棣,永乐皇帝朱棣后来怎么样了

    文│小先生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逆袭到皇帝,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深知这皇位来之不易,为了防止他人夺取朱元璋大杀特杀,终于为自己后代解决了这些功高盖主的功臣了,把皇位安慰的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上位后别的没学会,到时学会了朱元璋的狠,开始削藩,那些藩王可都是朱允炆的亲叔

  • 安九高铁施工到一半,意外发现一宋代古墓,专家:不知名宋朝古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代三大古墓,宋代大墓发掘纪录,宋代古墓考古发掘视频

    这座从安庆到九江的高铁,就在施工到潜山段的时候,几个工人发现了与其他不同之处,在这一处进行施工时,打桩机打到一个很硬的东西,他们尝试多次将地下的土地钻开,却发现仍旧没有办法将其打开,最后经过工作人员的处理,发现在打桩机下出现了一块石板,这石板不同于平常的石头。这块石头颜色青色,并且表面刻着非常精美的

  • 真实的北宋:齐名范仲淹的三朝宰相,第一份工作却很不受人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范仲淹简介,北宋范仲淹当过宰相吗,北宋第一名相范仲淹

    鲜为人知的是,韩琦的第一份工作很不受人待见,只是左藏库的一个监官,也就相当于北宋国库的总出纳。韩琦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相,与他在这个职位的出色表现不无关系。可以说,正是因为韩琦在总出纳这个职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安心理财,做出了业绩、获得了好评,才有了后来的不断升迁,直至成为三朝宰相。公元

  • 王阳明,人间所有的战斗,剥去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8月,北京,紫禁城,早朝。此时的大殿中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庄严肃穆,一群衣着华贵的黄紫公卿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嗡嗡嘤嘤的传出老远,大殿的中央孤零零的站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此时正举着朝笏,一脸坚定的望着,官员们时不时的对着他指指点点,显然是说了什么犯众怒的话。正德皇帝坐在

  • 宋太宗继位,为何对嫂嫂不近情理、不守礼法?原因或是这八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太宗之死原因,宋太宗驾崩,宋太宗上位后怎么安抚皇室

    贺氏被册封为孝惠皇后,是赵匡胤的糟糠之妻,不过她没享到老公的福。公元958年,贺氏因病去世,那时候老赵还没当上皇帝,因此贺氏直到去世两年后才被追封为皇后。赵匡胤在当上皇帝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959年娶了第二任妻子,那就是王氏。可惜王氏福分也不够,与赵匡胤结婚四年后也死了。公元968年,赵匡胤将一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