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自缢前,在狱中写了一首绝命诗,嘉庆帝看后只说了11个字

和珅自缢前,在狱中写了一首绝命诗,嘉庆帝看后只说了11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3/12/12 18:57:03

前言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涌现出了近百位帝,他们为国家发展可谓是做出了巨大贡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能人异士,他们也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熟知的比较出名的人物,就像是乾隆康熙等,而这些人物出名的原因也都大不相同,就像是有些皇帝因为贤明受到了百姓的爱,他的名声也因此流芳千古,还有一些比较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们自然不受百姓喜欢,还有一些就是做了坏事的人,从而背负了千年骂名。而今天我所说的这位也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人物和珅,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

和珅被赐自尽

要说在清朝时期,和珅可谓是深受乾隆皇帝的宠信,成为了乾隆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只是在这期间和珅却凭借着皇帝对他的信任权倾朝野,并肆无忌惮的贪了不少的钱财,算得上是富可敌国了。在和珅被抄家之后,民间还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然这也说明和珅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肯定有着一定的能力和才华,不然他也不会深受乾隆皇帝喜爱和信任了。只是和珅的种种行为也为自己之后的下场埋下了伏笔。其实在那个时候,和珅的权利已经明显的威胁到了皇权,如果不铲除和珅的话,恐怕嘉庆是没有办法睡个安稳觉的,就像嘉庆皇帝之后所说的那样:如果不除掉和珅,天下就只知道有和珅,而不会知道有朕,凭借这样的办法也实属万不得已。

1799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最终离开了人世,而这也代表着和珅的好日子要到头了。然而之后并没有过多长时间,和珅就被抓进了大牢。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和珅被交给了刑部审讯,而他所拥有府邸也被查抄,在他的住处总共查抄的财物折合白银总共有8亿两。紧接着嘉庆发布上谕,排列出了和珅将近20条罪名,并告知给了众多大臣让其议覆,最终墙倒众人推,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多大臣们都纷纷上奏说明了和珅的罪行。这个时候嘉庆已经掌握了大局,就在上谕发布两天后,经过一众大臣的商议,嘉庆最终下发命令赐和珅自尽。而这也让和珅没有预料到嘉庆回这么动手,这一切会来的如此之快,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在乾隆大丧期间发生的。

留下绝命诗

不过这一切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虽然和珅在乾隆执政期间贪污了不少钱财,但他对乾隆可谓是忠心耿耿。当和珅看到嘉庆让太监送来的白绫后,他已经释然了,为此他还留下了一首绝命诗。那么和珅写得绝命诗是怎样的呢?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这便是和珅临死前所留下的绝命诗。在这之后的几百年来,有关于和珅的这首绝命诗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的解读,要说到现在这首诗都没有一个统一得说法。在和珅自尽后,这首绝命被官员上交给了嘉庆。

嘉庆看后说了11个字

嘉庆看后只说了11个字:“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也就是表达了个人有点小聪明,如果全部都用在对主子的拍马屁上,不用再正道上,那么这个人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君子之道,那他的下场肯定会十分凄惨。而这句话也刚好说明了和珅的凄惨结局。从表面上来看,嘉庆为扳倒和珅,从打入大牢开始再到赐死这一段时间并不超过半个月,然而大家不知道得是,嘉庆为了这一天已经筹划了3年了。就像嘉庆在上谕中所说的那样,这三年里嘉庆深刻体会到了感和珅的厉害,也发现了自己作出的决策都很难绕开和珅,所以说和珅的下场已成定局。更况乾隆后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也都说明了,大清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了。而嘉庆杀了一个和珅也实现了杀一儆百的目的,可他也并没有因此挽回大清国运。

结语

其实和珅在被抓入狱后,他已经想明白了。可能当他处在权利的巅峰上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现如今他陷入困境之后也慢慢的想明白了。嘉庆之所以要扳倒他,并不是因为贪污,而是因为他自己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只是曾经拥有权利的他如今落得了这个下场,这又能怎么样呢?现在也只能坐以待毙,等待最后的审判。不管怎么说,和珅是有一定能力和才华的,如果他没有贪污受贿,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种结局呢?虽然想爱你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有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往往都会很嫉妒,但他们也会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去追赶,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更何况现在是处于法治社会,若是一些人做出了伤害他人利益,又或者违法犯罪的道路,那么他们勘定也会为日子及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选择很重要。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吗?

更多文章

  • 和珅被嘉庆赐死后,儿子对嘉庆妹妹报复方式,至今让人无法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和珅怎么被嘉庆处死,和珅被嘉庆赐死后又发生了什么,和珅送美女给嘉庆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 当年《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各大卫视上映之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人们对于聪明伶俐的纪晓岚和奸诈却不失幽默的和珅十分的喜爱,但是真实的历史并非像影视剧那样,在嬉笑怒骂之间,和和气气的相安无事,和珅作为清朝最大的贪官,乾隆皇帝不会不知道他贪污的罪证,但是却因

  • 民国总理伍延芳一生不吃肉每天洗冷水澡,他为养生靠断食减30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有个大名鼎鼎的人,他一辈子都不吃肉,只喝凉水,泡凉水,为了保持健康,他就是靠着节制饮食,才能减肥三十多公斤。他便是伍延芳,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家。伍延芳来自广东,生于新加坡,三年随老爸经商返回广州,就读于香港圣保罗大学。1874年,他的爸爸给了他一笔资助,让他在英国学习。他被送到了英国的伦敦

  •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里,雍正为何要杀坎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杀坎儿的原因,雍正的死因二月河,二月河原著里雍正死亡真相

    在原著之中,他上位之后,将许多曾经帮助过他的故人都杀了,在看他刚刚登基试探邬先生的那一段,一身的孝服,带着冷飕飕的杀气,这就是雍正帝,那个猜疑心重、鹰视狼顾的雄主。有人说雍正是因为知道坎儿的背叛气愤不过才将坎儿杀了的,其实不然,坎儿做得所有事情,四爷都是知道的。邬先生发现坎儿和八爷之间的联系之后,他

  • 真实的清朝美女到底有多美?黑白照难掩其美貌,却被慈禧操控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整个大清朝最喜欢拍照的有钱人当属慈禧,她不仅喜欢自己拍照,还经常拉上嫔妃、格格、宫女太监们和她一起摆造型拍照。从慈禧的照片中,能看到好些长相不尽人意地清朝女子,人们感叹影视剧里的清朝嫔妃,格格们都是骗人的,真正的清朝嫔妃好看的没几个。尤其是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怎么也想不到一位皇后,竟然长相如此普通。

  • 民国4大特务后代过得怎样?除毛人凤儿子外,基本回归普通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民国四大特务,估计大家最先会想到的是戴笠、李士群、毛人凤和徐恩曾。他们这些人可以说是间接将历史的走向给改变了。不过在这些特务当中最出名的应属戴笠了,当时他被外国媒体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神秘的人物之一。那么这名满天下的四大特务,其后代过得如何了呢? 戴笠是浙江人,在戴笠

  • 如果康熙再多活五百年,那么中国历史会被改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真实历史,康熙活多大岁数死的,康熙活多大岁数

    康熙的时代,清王朝已经失去活力,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中年人,逐渐走向腐朽。康熙之前,清王朝的体制类似“军事民主制”,股份分属贵族阶层,皇帝是竞争出来的(靠暴力、谋略等),能力很强,整个政治集团充满朝气。但康熙之后,清王朝完成了彻底汉化,原来的“合伙制”变成了皇权一股独大,官员和贵族由合伙人变成了打工仔,

  • 马家寨发现了古墓,专家:墓主人是吴三桂满门抄斩后唯一漏掉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贵州马家寨吴三桂墓,马家寨吴三桂墓是真的吗,马家寨简介

    吴三桂既然造反,那他就一定想过失败,他肯定会想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康熙将他满门抄斩之时,果真漏掉一人,这一人是谁?他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这还得从吴三桂的发家史说起。吴三桂作为山海关统领,负责抵御东北清人的入侵。而明末时期中原混乱,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北上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而

  • 这口井因一名清朝妃子出名,如今成为旅游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妃子遗体博物馆,古代广州九大名井,清朝七角井

    珍妃井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

  • 清朝灭亡后,为何连光棍都不要貌美的宫女?真实的原因让人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灭亡后宫女去哪了,清朝小宫女,清朝宫女打竹板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从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清朝存在了276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在中国扎根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向了灭亡,1912年2月12日,晚清最后一位实际统治者隆裕皇太后宣统帝溥仪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享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宣

  • 盛唐都没能拿下青藏高原,为何清朝却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青藏 高原,青藏地区被称为日不落高原吗,清朝厉害还是唐朝厉害

    青藏高原现在主要是我国的青海和西藏地区,一片广阔,海拔几千米的区域。虽然从汉代开始,这里就基本上跟内地联系紧密,交流频繁,尤其是唐朝时期跟吐蕃的和亲和经济往来,那是更加紧密,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中华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是盛唐时代,唐朝也没有将青藏高原纳入行政统治序列,没有成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