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嬴政有统一华夏之志,六国为何不主动纳降?

秦始皇嬴政有统一华夏之志,六国为何不主动纳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4/1/16 23:33:29

首先,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也不仅仅是他一人之力,是秦国集六代君主的力量,才发展成后来的统一大业。

秦孝公开始,秦国名相辈出,大将林立,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的辅助,秦国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六国也不是没有强盛的时期,比如赵国改革胡服骑射,结果文韬武略的赵武灵王却死于内乱,且无明君接任。

秦国之所以能有后来的盛况,是一代代人努力的结果,再加上后来秦始皇的励精图治,才让他实现了统一大业。

而六国呢?有强盛之时,却无接替其强盛治国的突出君主,再加上各有私心,不能联合抗击秦朝,以至于后来被秦国逐个击破。

秦始皇自身的努力

如果非要说秦始皇与别的君主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的进阶之路走得不太顺畅。早年秦始皇曾在赵国做过人质,直到十三岁才回到秦国。

秦始皇重用人才,比如李斯、蒙恬、王翦等等,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加入,才有了后来的灭六国的资本。

还有一个原因,秦国的战斗力确实比较强悍,秦国不是一开始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而是由一个养马部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有一半的部族属于戎狄,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很强悍。民风彪悍,善于战斗,作战时可以做到全民皆兵。

就像大家所说的宋代,宋初时为何实力强悍,是因为有五代十国留下来的骄兵悍将,所以那时的战斗力也是无法忽视的,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部队其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在战国的悠悠两百多年时间中,合纵和连横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苏秦本是一个投机分子,他提议六国合纵,一起攻打秦国。

而另外一位与之相反的人张仪,则提议秦国和六国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连横,一起攻打别的国家。

所以战国时代,非常混乱,秦国本就实力雄厚,而且他们打起仗就不要命,连楚国的祖坟都被秦国挖了,魏国和韩国损失了大片土地。

本来在如此境地之下,六国应该齐心协力去打击强秦,可一直也没有实现这个理想,一是人家的家底确实足够雄厚,二是六国之间,互相攻击,早就生了嫌隙。

秦国呢?在六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之下,又常常下个猛药,时不时再弄一个什么离间计,本就有利益冲突的六国,没有一个有理想有决心灭了秦国的君主,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六国的被灭,已经埋下了伏笔。

合纵不成功,六国内部之间反而各自为政,还经常发生斗争。

六国之间的互相内斗也消耗着各自的实力,比如魏齐争斗,两次战役,魏国大败,从此一蹶不振,任强秦宰割;燕齐之间,反复争斗,两国俱败,特别乐毅灭齐,齐国元气再也无法恢复起来;六国不是一个国家,是六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权力或者能人能团结六国同仇敌忾,六国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伤害,内耗不止,最终被秦国各个消灭。

六国本就各自为政,都想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又怎么可能主动纳降

再弱小的国家,都是一个政治体,不可能因为别国强悍就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

秦始皇也并不会是像现在传说的那样有一统华夏之志向,是为老百姓谋取福利的君王。

封建体制决定他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从秦国的君主集权制就可以看出来,秦国只是想完成吞并六国的理想而已,至于什么为百姓谋求幸福,那肯定是扯淡的。

而吞并六国之后要如何实现统一呢?那就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实现中央集权等等措施,至于这些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秦始皇一定也算不出来。

从一个封建帝王的角度来看,秦始皇一统华夏是他的理想,哪一个封建帝王的理想不是开疆拓土呢?

纵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开国君主,谁的铁蹄没有踏上过别国的土地,这是封建君王的理想,也是他们为止奋斗的目标。

而六国之间,每一个群体都是单独的国家,国家再小,也有他们的尊严,没有一个国家是主动纳降的,不要说他们不知道后来强秦会灭六国而统一华夏,就算是能掐指一算,也不会主动去接受这种灭国之辱。

虽然在当时,那些投机客是没有什么国家是非,也没有特别的爱国情怀,比如苏秦,无论连横还是合纵,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是君主就不同了,他必须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坚守。

无论六国之间有多少嫌隙,在利益面前,都有他们的算盘,正因为盘算得过多,就让六国的灭国来得有些快。

秦国的奋斗史

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被强敌环视的境况之下,该当如何?

要么被毁灭,要么就是自己强大起来。战国之时,僻处一隅的秦国也曾弱小过。

从秦孝公即位开始,他就在国中遍发求贤令,以重金高官求英才共谋强秦之策。

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就一直在寻求突破强敌环视的尴尬境地,而其余的国家,纵使有英明国君,也不是代代如此。

秦国的改革之路可以用屈原的一句诗来形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秦孝公与商鞅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在六国的战火中寻求一种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

而后鬼谷门下名士张仪怀连横之策入秦,助秦国东出中原与六国争雄;深谋远略的女性政治家宣太后一力破格起用白起,造就了后世声震天下的绝世名将;传奇巨贾吕不韦出手搅弄天下,一举扭转秦国疲弊之势;始皇帝嬴政横空出世,开创秦帝国前所未有的格局……

这些前辈留下的财富,让秦始皇有了灭六国的资本。

杜牧在曾《阿房宫赋》中有名言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既然灭六国非强秦,那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六国自己的原因。

韩国推崇“术治”,从韩昭侯申不害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急速衰落;赵国则多乱政杀戮,庶民则私斗成风;燕国自相残杀;魏国失才;分治亡楚;偏安亡齐。

六国都有一堆灭亡的理由,在自身都无法统一的矛盾之中,又如何不被强秦所灭呢?虽然如此,六国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归顺秦国,毕竟国之利益面前,谁能接受不战而退?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逆风解语

更多文章

  • 在演义中,曹操、刘备和孙权如果三人比武,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谁最厉害,梦想三国刘备曹操孙权,曹操刘备孙权个人能力谁最强

    在和黄巾军的曲阳之战中,朱儁和刘备用计击败了“地公将军”张宝。在追杀过程中,刘备看到“地公将军”的旗号,放马追去,一箭射中张宝左臂。张宝带箭逃回城中,坚守不出。其后刘备跟随朱儁攻打黄巾军赵弘、韩忠、孙仲占据的宛城。黄巾军抵挡不住,孙仲率部出城而逃。刘备追赶上去张弓一箭,正中孙仲。孙仲翻身落马而死。刘

  • 西汉酷吏严延年升官后接母亲到洛阳享福,其母刚返乡便为他准备墓地,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严延年黄霸的故事,汉代严延年,严延年被判死刑

    严延年是个官二代,其父履历不算出众,但培养出了五个牛叉的儿子,先后都成了西汉帝国的二千石高官。所以,严母被世人加了个响亮的名号——万石严妪(享受万石薪俸的严家老太太)。可惜史书只留下了颜延年的弟弟严彭祖的事迹。严彭祖的名气其实比严延年还要大,人家是学术泰斗,师从著名的大师眭弘,创立了《春秋》严氏学派

  • 刘邦为何放过多谋善断的张良?我今天才知道这两个原因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为何不杀张良,张良和刘邦cp同人文,刘邦第一次见张良

    在汉初之时,韩信能打,萧何善于理财,而张良善于谋划,在刘邦的带动下,几人配合默契,最终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分封异姓王之后,有很多人就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这其中有韩信,彭越等人,刘邦为了维护自身皇权的威严,亲自除掉了这些异姓王,并放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而

  • 三国笮融:比吕布更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名将笮融,三国时期有个武将叫笮融,东汉末年笮融

    笮融(?—195),字伟明,丹杨(今安徽省宣城市)人。凭借宣传自己的宗教理论得到徐州牧陶谦的重用,被任命为下邳相(类似于今天的市长),监运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粮食(兼任三市的粮食署长),本该“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笮融并没有辜负陶谦的“信任”,第一把火就是将三郡的粮草和各郡县进贡的贡品中饱私囊占为己有

  • 楚汉之争:刘邦明着告诉项羽,我会的你永远也学不会,输是注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项羽楚汉大战,刘邦项羽楚汉之争的胜败原因,楚汉战争中刘邦跟项羽的人物分析

    刘邦的最后得天下主要有这三个原因:一副“厚脸皮”的架势无人能比;以侠义之心,加上“厚脸皮”的能力恰当的任用每一位跟随自己的将领;心狠的同时却又表现出别人不理解的善良。而这三个原因都是项羽不具备的,就是现在很多人也很少具备刘邦的这三个特点。正是因为刘邦拥有这三个特点,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跟随他。就算刘邦实

  • 刘邦和韩信进攻关中,章邯屡战屡败,只因实力相差悬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章邯,刘邦为何打章邯,章邯和刘邦军事才能

    最后章邯虽然败在项羽之手,归降了项羽,但是在秦末时期依然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项羽在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特意命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为雍王、塞王、翟王,驻守秦地,以监视刘邦。正常情况下无论是刘邦还是韩信,要击败章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在刘邦进攻汉中的时候,章邯此时手下的部队情况却非常糟糕。

  • 三国美女甄宓被赐死后,下葬时为何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甄宓被赐死,洛神甄宓被赐死后续,三国第一美人甄宓图片

    那么甄宓下葬时为何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呢?这是因为曹丕发觉了甄宓是冤死,曹丕非常害怕她去地府告状,陷害自己。于是道士给他支了个高招,把甄宓的尸体被发遮面、以糠塞口,让她无法去地府告状。(一)甄宓其人甄宓是汉朝大司马甄邯的后代,出身于名门望族,所以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天资也非常聪慧,异于常人

  • 诸葛亮布下的“七星阵”,是续命所用还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摆下七星阵,诸葛亮是怎么摆出八卦阵的,诸葛亮最著名的阵法是八卦阵吗

    祈禳之法:只是一种古时候的用来驱凶避难的祈祷之法,是一种封建迷信驱邪的方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种心理慰藉之法。就算是古代有的现象无法解释,凭借着诸葛亮能掐会算的本事,这种违背科学的自然生理现象也不会存在的。因此来说这不过是诸葛亮故弄玄虚的一种解释而已。诸葛亮伐魏一共六次,这次是最后一次,此时的诸葛亮

  • 为什么汉武帝被称为千古一帝,刘邦却不行?看懂四点,弄清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和刘邦是什么关系,刘邦是怎样变成汉武帝的,汉武帝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刘邦是开国之君,是创业者,汉武帝本应该是守成之君,但他却利用祖上留下的积蓄进行了二次创业。如果汉武帝一辈子“啃祖”,那他就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断不会没有那么大的名气。打个比方,两个人去创业。一个人用10本金,稳扎稳打,波澜不惊,不显山露水,到头来积累下了千万家资。另一个投入百万资金人,风风火火地大干数

  • 马超身为五虎将,曾与张飞许褚打平,那他能赢吕布吗?答案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超和许褚谁厉害,许褚斗马超原文,老三国马超战许褚视频

    先来看下吕奉先的超强武力值。吕布有''虎牢关战三英''与''濮阳力敌6曹将''这2个成名之作。虎牢关前,张三爷与关二爷前后总计与吕布斗了80回合也没讨到半点便宜,后来刘备又上去拼了命,他们3个欺负人家1人才勉强击退了吕布。要知道,当时吕老板已连胜方悦、穆顺、武安国、公孙瓒这4阵了,体力有损消耗,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