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真的就“以胖为美”吗?看看历史上杨贵妃的真实体重

唐朝真的就“以胖为美”吗?看看历史上杨贵妃的真实体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4/1/15 23:43:36

都说环肥燕瘦,唐朝绝世美人杨贵妃,也真如传闻中那般“圆润”吗?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又到底是多少呢?

唐朝审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以“胖”为美

时代更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审美,而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观念,主要还是因为受到文化的冲击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唐朝盛世年间,国力强盛,民风开放,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家,前来学习与交流。

直到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上唐朝皇位后,普天之下的女子地位都有所提高,对于女子的束缚,自然就变弱。

而且在唐朝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安逸,日子过得舒适,人自然心宽体胖,吃得好,这体重就跟着见长。

人们都因生活变好而逐渐圆润,盛唐时期的审美,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他们开始接受以胖为美,认为是国家强大,生活条件好的表现。

唐朝人虽以胖为美,但这里的“胖”,其实指的是女子身材丰腴,并不是说越胖越美。而唐朝倾国倾城的美人杨贵妃也不是像传闻中所说,是个“胖美人”,只不过杨贵妃相对于弱柳扶风的一些女子而言,身材更加丰腴而已。

曾有专家,在有关杨贵妃的身材记载中推测得出,杨贵妃的身高大概是在163厘米至165厘米之间,体重大约是在60至63公斤间。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杨贵妃其实整体不算太胖,顶多算是丰满。

因为一个人是否真的肥胖,不仅要看体型,也要看此人的肌肉与脂肪含量的比例

若是在相同的身高与体重之下,肌肉含量高一些的人,就会看起来比脂肪含量高的人,瘦很多。

据说,杨贵妃喜乐舞,李隆基还特意为其作了一曲《霓裳羽衣曲》,以讨杨贵妃的欢心。

喜欢跳舞且长期跳舞的人,肌肉含量应该比不常运动的人高,因此可以推测杨贵妃身材。因是凹凸有致,身上的肉都长在了正确的地方。

作为盛唐的绝世美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若是长得膘肥体壮,那岂不是影响美感,毕竟在唐朝初期,也并不是以胖为美。

不同时期的唐朝产生不同的审美

而在唐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里,可以看到与《簪花仕女图》中形象存在差异的女子。

在《步辇图》里的女子,都身材消瘦,有的抬着轿子,有的举着扇子,看起来弱不禁风,很羸弱的样子。

她们如此娇弱的样子,似乎风一吹就倒,这样的审美也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初唐时期,人们都是喜好窈窕身姿,细腰最是吸引人,因此女子都会为了保持身材而少食,且在唐朝初期,没有像盛唐一般的经济条件,人民生活环境不同,才会造就不同的审美观念。

另外,唐朝室血脉中还混有胡人、鲜卑族的血统,在唐初的几位皇帝的后宫中,也都出现过来自鲜卑族的皇后。

她们为唐朝带来了一些鲜卑游牧民族的行为习惯和文化,而唐朝民间的一些流行文化,也多数都是从宫内传出。

她们将胡人的开放个性,喜好健硕、健康的身材,以及喜欢马术、射箭等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播开来,使得唐朝时期的女子受其影响,纷纷都以紧致的肌肉线条为美

到了盛唐时期,经济发展变好后,人们渐渐又开始以丰盈为美,所以盛唐美人杨贵妃,也比其他时期的美女要较为丰满一些。

因胡人血统本就比汉族女子骨架大,还有就是盛唐时期的审美不同,于是让大家对于美女的观念也不一样

而经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而衰,百废待兴期间,经济条件差,人民挣扎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这时的审美就不似盛唐时那般喜爱丰盈身姿了,又变回了喜欢弱柳扶风般娇弱的女子。

再加上政治中心向南移,人们逐渐受到南方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以瘦为美的南方文化,由开始流行起来。

在唐朝,审美都是因文化的影响,经济的繁荣情况来变化的。

因此现代的女生,也不必为身材而产生焦虑,丰盈的身材正是象征着中国的强大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安逸。

更多文章

  • 大唐王朝有没有留下后代,如今在偏远山村找到一支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唐王朝解密,大唐薛家后代,大唐皇室子孙列表

    其实唐朝在灭国以后,就遭遇了民间起义军的大肆追铺,能够留存下来的实在是少数,而这里有完整族谱出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李恪。李恪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也是最有希望能够当上太子的人物,但是因为朝中大臣的反对,李恪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但是没有当上皇帝却让李恪的后代能够延续下去。李恪的出身绝对是高贵,

  •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综合实力最强的三位皇帝,唐太宗只能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是怎样的皇帝,古代最完美皇帝唐太宗,唐太宗时期的三位皇帝

    如果历史再向前延伸,把西周和东周所属的春秋战国以及夏朝和商朝都算进去的话,在1849年的时间里,又产生了421位王、公、侯等君主,加上之前的408位皇帝,合计829位君王。在如此之多的皇帝中选出三位综合实力最强的,是不一个太好选择的选项,所谓皇帝的综合实力,无非就是文治和武功,以及对后世社会所产生的

  • 李世民登基后,李渊为给他添堵,生了30多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与李元吉双双殒命。李渊恨极了李世民,却不能将其怎样,只能乖乖将皇位让给他。然而,太极宫成了李渊最后的叛逆!按理说,太极宫应该归皇帝。但李渊就是不往出搬,李世民作为儿子,也不能强行和太上皇抢宫。无奈,他只能屈尊于东宫。就连登基大典,李世民也是在东宫的明德殿举行的。局势稳定后,李世民

  • 武则天的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后,为何有人说他不是武则天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儿子李贤,武则天和李贤的结局,武则天秘史李贤婉儿吻戏

    唐朝武则天和李治时期,有很多有故事的太子,像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几乎都是太子,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子之间的更替太频繁,导致了武则天逐渐的掌握了唐朝的大权,最终把自己的儿子们踹一边,自己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到此为此,唐朝就不再是唐朝,而是周朝。其中武则天和李治的第二个儿子李贤成为太子后,却有人说他不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唐太宗李世民都称得上是一位牛逼的皇帝吧。他南征北战,胸怀广阔,治国有方,在位的23年间,全国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安稳,天下大定,被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而大唐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没有之一。许多人都把此功劳归于李世民的励精图治,赞他是一代圣君。不过,阳光的背面就是阴

  • 唐朝狄仁杰得到武则天认可,更得到唐朝认可,为何百姓要毁他祠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不让狄仁杰死,狄仁杰祠堂,狄仁杰武则天全集免费

    在唐朝时期,狄仁杰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对武则天忠心耿耿,可是他的心中一直想要恢复李唐王朝,这就是狄仁杰,一位被双重肯定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在狄仁杰为官的那段时间,劝谏皇帝,善待百姓,平反冤案,所以百姓们对狄仁杰非常爱戴,以至于在狄仁杰走了之后,为他建立了一座祠堂,用来祭拜他,可

  • 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历史见证他的明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长子,原名李成器。理论上讲,他有两次当皇帝的机会,可实际情况千回百转,只能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了三子李显的皇位,然后拥四子李旦为帝。当时尽管李宪才6岁,但还是被名正言顺地立为太子,他的母亲刘氏也被册封为皇后。如果在正常情况之下,将来李宪接父亲李

  • 唐朝4首杀气很重的诗,李白有一首,却只能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写过的最恐怖的十首诗,唐朝李白最经典的古诗,唐朝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唐朝有很多有名的诗人,这些诗人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留下了很多的杰作,像诗仙李白,更是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不过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还是有着很多别样的诗,这些诗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被诗中描绘的景象所折服。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四首充满杀气的唐诗,供大家赏析。首先我们看一下排在第四名的《雁门太守行》黑云

  • 隋唐中李元霸位居十三杰之首,同为大力士,罗士信却未列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老梁讲李元霸与罗士信,罗士信大战李元霸单田芳,隋唐十八好汉李元霸

    隋唐故事有着诸多版本,而在说书人与流传中也为我们后世人留下许许多多经典的故事,在隋唐“一力降十会”的武侠世界里,李元霸与罗士信都是以气力见长的,也有着极高的地位,李元霸便是十三杰之首,而罗士信虽然未列入其中,却也并非易于之辈,乃四猛之首,这里边都有何说法呢?我们知道,隋唐故事多样,且不少都是虚构或者

  • 中国历史上的断案高手,狄仁杰排第三,第一名被称为法医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八三年版狄仁杰断案,狄仁杰与武则天断案传奇,古代断案十大高手

    今天看一下史书上面有记载的五个人,狄仁杰有一个称号,断案如神,那么别的断案高手都有什么样的称号和事迹呢?第五,“独到计策”赵广汉赵广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臣,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十大清官之一。赵广寒为官清廉、不畏强权,具有极高的责任心,赵广汉的所作所为,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称赞和爱戴。在他任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