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光武帝泰山封禅,信谶言儒生难安

东汉风云:光武帝泰山封禅,信谶言儒生难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40 更新时间:2024/2/5 1:45:17

皇太子刘庄年纪渐长,留居东宫,光武帝欲为之选师傅,辅导储君,因向群臣咨问,令他各举所知,太子之阴识已受封原鹿侯,官拜执金吾,群臣俱上言太子师傅莫如阴侯。独博士张佚进言道:“今陛下册立太子,究竟为天下起见呢?还是为阴氏起见呢?若为阴氏起见,阴侯原可为太子师傅;若为天下起见,应该选用天下贤才,不宜专用私亲!”光武帝点头称善,且顾语张佚道:“欲为太子置师傅正欲储养君德,为天下计;今博士且能正朕,况太子呢?”当下拜张佚为太子太傅,张佚直任不辞,受职而退。还有太子少傅一缺,另任博士桓荣,各赐辎车乘马等物。桓荣沛郡人,资望比张佚为优,少时游学长安,师事博士朱普,习尚书学,家贫无资,佣食自给,十五年不归问家园。及朱普病殁,送丧至九江朱家,负土成坟,遂在九江寓居教授生徒,多至数百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桓荣怀藏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时常饥困,尚是讲学不辍。待乱事既平,乃复出游江淮,仍以教授为生。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始得辟为大司徒掾属,年已六十有余。弟子何汤为虎贲中郎将,在东宫教授尚书。光武帝尝问何汤师事何人,何汤以桓荣对,乃召桓荣入见,令他讲解尚书确有特识,因即擢为议郎,亦使教授太子。寻复迁为博士,常在东宫留宿,朝夕讲经。太子刘庄敬礼不衰,及为太子少傅,桓荣已七十余岁,乃大会诸生,具列车马印绶,欢颜语众道:“今日得蒙厚恩,全由稽古得力,诸生可不加勉么?”以学术博取富贵,志趣亦卑,桓荣一得自矜,不足为训。越二年,复改任太常。

话说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仲春,光武帝命驾东巡,行至济南,从驾诸臣,俱表陈光武帝功德,宜就泰山行封禅礼,光武帝不许毅然下诏道:朕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特诏。

诏书既下,群臣不敢复言,待光武帝东巡已毕,即奉驾还宫。好容易过了两载,已是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光武帝偶读《河图会昌符》,有云:“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由的迷信起来,暗想前次东巡,群臣都劝我封禅,彼时我未见此书,还道封禅无益,所以驳斥。今谶文如此云云,莫非真要我行此古礼?乃命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洛谶文,计得九世封禅,共三十六事。不知从何书查出。司空张纯等即希旨上书,奏请封禅,略云: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乐·动声仪》曰:“以雅治人,风成于颂。”

有周之盛,成康之间,郊祀封禅,皆可见也。《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则封禅之义也。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平海内之乱,修复祖宗,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诗》曰:“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今摄提之岁,《尔雅》云:“太岁在寅,曰摄提格。”苍龙在寅,德在东宫,太岁号苍龙。宜及嘉时,遵唐帝之典,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封于岱宗。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禅梁父,祀地祇,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谨拜表上闻。

这书呈入,便蒙批准。司空张纯忙将汉武帝封禅旧例,纂辑成编呈将进去。光武帝以汉武帝故事,尝有御史大夫从行,此次援照旧仪就命张纯比御史大夫,伴驾东出。择定二月初吉行出都,沿途仪仗比前较盛。既到东岳,便柴望岱宗,封泰山,禅梁父,俱如汉武帝成制。惟刻石文,另行撰就。但封禅礼告成以后,准备回銮,不料张司空骤然得病,医药罔效,延挨了三五日,便一命呜呼。光武帝不免扫兴,当即拨司空从吏护丧西归,自己亦匆匆还宫。惟既行封禅礼,不得不循例大赦,蠲免泰山郡一年田租,且改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为中元元年。擢太仆冯鲂为司空,使继张纯职位。哪知司徒冯勤也是一病不起,惹得光武帝越加懊怅,暂时不令补缺,直至孟冬时候方授司隶校尉李欣为司徒。群臣尚一意贡谀,竞言祥瑞,或谓京中有醴泉涌出,或谓都下有赤草丛生,就是四方郡国,也奏称甘露下降,说得百灵效顺,四海蒙庥。君有骄心,必有佞臣。一班公卿大夫且上言天下清宁,祥符显庆,宜令太史撰集,传诸来世。还是光武帝虚灵不昧,未肯听许,所以史官只略载一二,不尽铺张。会值孟冬蒸祭(冬祭曰蒸,见《礼记》)光武帝使司空告祠高庙,先日颁诏云:昔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赵幽王刘友,赵恭王刘恢,赵隐王刘如意,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吕禄吕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祖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祗,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垂为永典,毋愆尔仪。

嗣是起明堂,筑灵台,作辟雍,又在北郊设立方坛主祀地祗,略与南郊祭天坛相似,惟形式不同。费了若干工役,才得告成,乃宣布图谶,昭示天下。先是光武帝从强华言,援据赤伏符谶文,于是即帝位。及四方寇乱,依次削平,越觉得谶文不爽,迷信甚深,给事中桓谭,尝上书规谏道:臣闻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则不必索诸虚无,太平自庶几矣!臣自知愚戆,谨冒死上陈。

光武帝览疏,甚是不悦。及至建筑灵台,择视地点,又欲决诸谶文,桓谭复极言谶文不经,光武帝大怒道:“桓谭非圣不法,罪当处死!”桓谭不胜惊惧,叩头流血,方蒙宽宥,只是尚降桓谭为六安郡丞。桓谭怏怏就道,得病即死,年已七十余岁。又有大中大夫郑兴因光武帝语及郊祀,拟从谶文取断,郑兴直答道:“臣不览谶文。”光武帝作色道:“卿不览谶文,莫非不信谶么?”郑兴慌忙叩谢道:“臣素愚昧,书多未读,并非不信谶文。”光武帝方才无语,但终不留任内用。后来,郑兴被侍御史讦奏,说他出使成都时,私买奴婢,应该加罪,遂谪郑兴为莲勺令。郑兴赴任后,正欲缮修城郭以礼教民,又奉朝命免官,归老开封原籍。郑兴素好古学,尤通《左氏周官》,善长历数,如杜林、桓谭诸人往往向郑兴问业,取承意旨,故世言《左氏春秋》,多半宗郑兴学说。郑兴归里后,但至阌乡授徒,三公屡加征辟,不肯复起,得以寿终。识见比桓谭为高。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曹操与袁绍:少时同病相怜交好,性格交锋早见成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袁绍年轻时,曹操战袁绍完整版,袁绍老婆刘氏嫁给曹操了吗

    01 性格交锋一:临危失措与机智解危 曹操幼年丧母,袁绍生而父死,且都是庶子,可谓“同病相怜”。因而两人少时交好,成了密友,一起飞鹰走狗,一起任侠放荡,甚至一起干一些胡作非为的“纨绔”事,比如抢别人的新娘。据专录晋宋间名士轶事的《世说新语》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

  • 项羽当年留下怎样的一块“怪石头”为何至今无法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真实历史照片,怪石头图片,项羽千古未解之谜

    目前已经挖掘出的古墓已经不少,例如马王堆汉墓、曹操墓、安阳殷墟的考古研究等等,他们充满着奇迹哪一个不是令人叹为观止。可是这些神秘宝藏也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阿房宫宝藏就无人知晓,只是在书本上领略过它的雄伟壮阔奢华无比罢了。而据史料记载项羽是最后一个接触秦时始皇墓的人了,他

  • 三国时期,能和吕布单挑的人仅这3位,其中一位吕布见了也绕道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中能硬刚吕布的十大猛将,三国中唯一能打得过吕布的人,三国里能打过吕布的人物

    吕布出生年月不祥,他是东汉末年时期的枭雄,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在群雄争霸当中,他由于谋略不足总是处于劣势,因此被曹操于199年生擒住,随后在下邳被曹操给处死。不过,在民间的各类文学作品中,吕布以“三国第一猛将”活在大家的心目中。《三国演义》中,吕布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因此他时常被他人所

  • 曹操提拔了那么多忠臣良将,为何司马懿夺权时,没人站出来尽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夺权完整版,司马懿夺权后统治多少年,曹操司马懿夺权视频

    高平陵之变魏明帝曹睿临死前,留下了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不过虽然曹爽和司马懿名为共同辅政,但曹爽的权力其实比司马懿大得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两人的竞争前期,司马懿一直处于下风,为了避免和曹爽硬碰硬,司马懿甚至一度处于半隐退的状态。然而这一切,都在高平陵之变中发生了大变!正始

  • 项羽墓地在江苏被发现,万万没想到其占地仅30平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是当时七国之一的楚国人士,当年秦皇扫六合,一统宇内,八荒共尊,楚国正是不幸被灭国的六国之一,但是尽管始皇收天下之兵于咸阳,但是并不能换来天下的太平,各国的残留纷纷起兵反抗秦朝的暴政,而项羽正是当时最大的几股反抗势力之一。在秦朝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选定了彭城作为他的都成,

  • 建国后最牛盗墓贼,比曹操还厉害,若没死秦始皇陵就会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盗墓发现金丘,曹操与盗墓的真实故事,历史上的曹操盗墓

    我们现在的许多许多职业,都是从古流传至今,有些手艺更是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可惜的是有一些古老的手艺已经失传,但是其中有一个职业,影响极深,但是其中手艺现今却只有专家才会,这便是盗墓。历史中有名的皇帝陵墓大多数都被盗墓贼洗劫过不止一遍,许多陵墓都遭到了大范围的破坏,而因此一夜暴富的盗墓贼,也不在少数

  • 孙权死后五年,他的外孙为何背叛东吴,率军归降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魏和孙权的关系,孙权投降曹魏吗,孙权为什么接受曹魏封号

    孙权在位期间,吴国很少有将领叛逃魏国的情况发生。不过,在他去世后,因为东吴内乱频繁,这导致不少将领被迫离开。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全怿,虽然是孙权的外孙,却还是归降曹魏,这自然是东吴内乱的一个体现了。一全怿,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东吴名将全琮之子。全琮的父亲全柔,汉灵帝时举为孝廉,补任尚

  • 对于诸葛亮来说,子午谷奇谋确实无法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讲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啥不用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对诸葛亮的影响

    1、风雨飘摇的蜀汉王朝 早在诸葛亮接盘蜀汉朝政,代蜀汉后主刘禅摄政的时候,蜀汉就处于崩盘的边缘:早在刘备称帝之前,刘备集团的荆州地区就被孙权夺走,刘备称帝的时候,蜀汉朝廷能控制的,也就只有一个益州。虽然刘备称帝在法理上和曹丕分庭抗礼,但是事实上,论地盘,孙权的地盘都要比刘备大太多。刘备不甘于荆州的丢

  • 《三国演义》弱化的大将,两次挫败诸葛亮,能力不输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司马懿对诸葛亮

    但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曹真才是诸葛亮的真正对手。在能力上,曹真完全不输司马懿。等到曹真病逝后,司马懿才在对抗诸葛亮的过程中获得了兵权,乃至于最终篡夺了曹魏的大权。那么,问题来了,在正史上,曹真和诸葛亮的交手战绩到底如何呢?一首先,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

  • 三国后期的“权利游戏”,终结乱世的“冰与火之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三国这段历史,很多人都觉得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更加精彩。那么,从司马懿病逝的公元251年到公元280年之间,这大概占据着整个三国一半的时间,难道都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了吗? 当然还是有的。最初,三国是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代表,然而到了三国后期,统一天下的却不是属于他们三人的后代,而是崛起的司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