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其实唱的不是康熙,而是郑成功

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其实唱的不是康熙,而是郑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25 更新时间:2024/1/17 13:39:50

2001年,一部《康熙王朝》走入人们的视线,距今已有19年。看过该剧的人们或许已经模糊了剧情,但是绝对不会忘记那首铿锵有力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一声声高歌仿佛是对命运不甘的嘶吼,让人愈发敬佩起这位康熙大帝

可是你知道吗?康熙在位61年,乃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更是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实在不符合"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中壮志未酬的悲剧情感。细细探究起来,这首歌更像是写给民族英雄郑成功,并非写给康熙的。

巨大利益之下,"海禁政策"形同虚设,盛行

郑成功,中学历史课本中在南明末年击退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历史上的郑成功,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他的背后依靠的是海商中的龙头老大"郑氏家族"。

郑氏家族发家于素来以"海禁"著称的明朝,是活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商"。当然,在禁止海上贸易的朝廷看来,郑氏家族不是海商,而是海贼。

彼时世界正处于大航海时代,荷兰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伟大航路,将印尼的香料群岛当作了自家的后花园。香料养肥了荷兰这个不足河南省面积1/4大的"弹丸之地",打出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奠定了荷兰海上霸主的地位。

仅仅凭借香料,便让荷兰如此富裕,更何况中国的茶叶、瓷器与丝绸,具让荷兰渴望无比。荷兰商人开出很高的价钱收购这些"中国特产",在巨大的利润之下,即便明朝有海禁政策,浙江、福建一带的海商活动从未停止。

郑氏集团就是众多海商之一,与日本、荷兰交易往来密切,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就是正儿八经的日本人。而后,郑氏集团做到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可谓是东南沿海一霸。

郑家在海边叱咤风云,赚得盆满钵满。大明朝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整治措施,这盖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自顾不暇。此时崇祯当政,明朝内有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外有清军吞并蒙古,像一头猛兽一样趴在大明的脊梁上,虎视眈眈。

终于,农民军最先取得了胜利,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逼着崇祯自缢,建立了"大顺"政权。紧接着,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宣告着明朝的覆灭。明朝残余政权大多逃亡南方,以南京为都城建立了"南明"。谁知南明还没有南宋坚持的久,仅仅18年便覆灭了。

虽是"海贼",但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偏安一隅的郑氏集团目睹了大明的种种动荡,抛去郑氏集团种种违禁的海上贸易活动。郑成功生于明朝,长于明朝,有一腔忠君爱国之心,见到国家动荡,他毅然地站了出来。

郑成功打着大明的旗号,在福建沿海一带抵御清军,一度攻入过南京。只是愈进行胶着,郑成功愈是看清,大明气数已尽,清军的大势不可阻挡,负隅顽抗已经没有意义。

一腔抱负无处施展,郑成功万分不甘心的撤军。回到福建一带时,遥望着台湾海峡,郑成功突然想到,台湾此时还是荷兰的殖民地。他更加气愤,祖国被内外分割,他的愤懑之情满溢胸内。

清军势大无可奈何,小小的荷兰竟也如此嚣张。思及此,郑成功便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争。他带着山河破碎的国仇家恨,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凭此永垂青史。

彼时,只有台湾这一座孤岛属于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后的"火种"。被视为"海贼"的郑氏集团,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康熙抢了郑成功的歌,也剥夺了郑氏集团的政权

纵观郑成功的抵抗清军、收复台湾的历程。他一生征战,相较于康熙一生中寥寥三次亲征,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豪情一词更适合来形容游侠,放在帝王身上有些违和,特别是长于深宫的康熙。但是放在长于海浪中的郑成功的身上,便会合适许多。大风大浪没有浇灭他胸中的豪情万丈,不然他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抵抗清军、去驱逐荷兰。这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郑成功少年无忧,成年后肩负大业,打着大明的旗号讨伐清军,期待能够复兴大明,不正是歌词中所说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吗?

唱到副歌部分:"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时,细究起来,这每一句歌词都像为郑成功"量身定做"。

以一个大明子民的视角来看,满清骑兵入关,一路南下击破南京城,可不正是铁蹄铮铮,踏遍了大明的万里河山吗?这显然与出身异族,以侵略者身份入关的康熙无关。

再者,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城,虽说经济上属于沿海地区,但是地理上并不属于沿海地区,康熙又从何"站在风口浪尖"处?相反,郑成功长于海上,倒是常常可以得见何为"风口浪尖"。

而后便是"日月旋转"这四个字,"日、月",恰好组成了一个"明"字。如果这还不足以证明这是大明的"明"的话,不妨来看一下郑成功以光复大明的口号抵抗清军时的旗帜。旗帜乃是一面"日月旗",其上月亮围绕在太阳周身,挥舞旗帜时,可不正是"日月旋转"吗?

此外,郑成功在厦门的据点叫做思明,如果说一件事可以说是巧合,那么件件事都与"明"字有关时,就必然不是巧合了。

最为关键的在于这首歌的名字——《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需要结合郑成功的结局来看。他收复台湾后,没能看见"梦中的明天",不足5个月便急病去世,年仅39岁,可谓是英才早逝。因此歌词中多次呐喊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十分符合一位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其实据坊间传言,这首歌最初是给《大英雄郑成功》量身定制的。不过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这部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的电视剧迟迟未能上映,这首歌自然也搁置许多,最后才被同时期的《康熙王朝》剧组要走。

而后《康熙王朝》大火,让本属于郑成功的歌,彻底地落在了康熙头上。最为讽刺的是,在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势力早已不如从前,很快便被康熙亲手拿下,让清朝的领土逐渐走向完整。清朝也在康熙的治理之下,愈加繁荣昌盛。

数百年之后,更多的人会记得那个"康熙大帝",而少有人会主动想起郑成功。只有史实,记载着郑成功曾经为大明做出的最后努力,记载着他英年早逝之后,"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悲凉心境。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不提前把雍正扶上台,自己做太上皇,避免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九龙夺嫡,江华雍正九王夺嫡结局,康熙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

    在历史上,自愿把皇位让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的很少很少。做太上皇都是事出有因,被逼无奈。比如唐朝的李渊,是被儿子玄武门政变逼下台的。南宋高宗,他倒是自愿当太上皇,把皇位给了养子,那也是内外交困,外有强大的金军入侵,内有战、和两派搞得他不安生。他退位做太上皇,可依然掌握着朝政,这样的太上皇何乐而不为呢?

  • 和珅就是个存钱罐,用钱之时就是摔罐之日,嘉庆安排和珅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和珅被嘉庆抄家时选择顺从的原因,和珅妹妹被杀和珅报复

    在乾隆死的那天晚上,嘉庆皇帝就当众命令和珅为乾隆皇帝守灵,是以尽忠的名义下达的命令,而且和珅不能够自由出入灵堂。这可以说是已经开始对和珅下手了,断绝了他同外界的联系还把他禁足在了灵堂。由于和珅的后台乾隆皇帝死去了,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按照嘉庆说的去办。虽然是火坑,但是由不得他不跳。清朝这个朝代的

  • 后宫佳丽三千人?光绪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苦道:醒醒,别做白日梦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的后宫,后宫佳丽三千幽默句子,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快乐吗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时代审美的缘故,毕竟唐朝便是“以肥为美”,杨贵妃便是其中代表。然而我想应当并非如此,毕竟短短二三十年后的民国影后们便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审美。事实上,清宫有着独特的“选秀”制度,无关美貌甚至排斥美貌。清朝初年,皇室之间的婚姻一般而言是政治上的联姻,为巩固政权结交盟友而大多

  • 我国古代6大著名鬼才,姜子牙、袁天罡等入围,第一名名副其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六大鬼才排名,袁天罡和姜子牙谁厉害,中国古代最厉害的鬼才

    我国现在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文明,就在于前人不断的创造。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人才。譬如李白、杜甫,所以如今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多的诗歌,又有张衡等人在科学方面不断发现探究,所以我们才能了解到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其实,除却这些人,还有六大鬼才,他们能力突出,我们今人都钦佩不已。 王禅老祖鬼谷子

  • 霍英东逝世16周年!霍启刚带着大儿子去朝拜,霍中熙手捧鲜花看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霍启刚跟霍英东关系,霍英东逝世纪录片,霍英东霍启刚霍震霆的关系

    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传承非常重要,而霍英东的地位不可动摇,所以每逢重大节日,霍启刚首先想到的不是父亲霍震霆,而是祖父霍英东。这个传统在霍中熙的身上延续着。10月26日,在霍英东逝世16周年之际,霍启刚带着大儿子霍忠熙到香港柴湾佛墓悼念祖父,并在留言中说:虽然劳伦斯是在祖父去世后出生的,但在此期间,每

  • 99年禹作敏在狱中离世,禹家从此家道中落,他的5个子女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禹的后代现状如何,禹的父亲被杀为什么禹还要帮大家,禹的后人现状如何

    “我们这里死了个人。他们在审查他的经济问题时,突然闯进来一群人把他打死了,你们是不是来一下?”1992年,华大公司在天津大邱庄的总公司的会议室里,一个瘦干的老男人打电话给公安局,这样轻描淡写地说道。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背后,所隐藏的,是一个曾经带全村致富的企业家,变成草菅人命的恶魔的故事…… 带

  • 《封神》中的妲己与《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哪个法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妲己白素贞,封神榜有白素贞吗,妲己跟白素贞哪个厉害

    关于妲己的常识性问题提到妲己,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她的两个特点。一是美,倾国倾城的人间绝色让见多识广的纣王都惊为天人,可以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也使得曾经英明神武的纣王“从此君王不早朝”。二是狠,与相貌截然相反的狠毒,可以说无贤不害,发明的炮烙、虿盆等酷刑令人毛骨悚然。那么妲己的相

  • 姜子牙为何不给自己封神?民间有四个解释,电影用的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有这么四个传说,你愿意相信哪一个呢?幼稚版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业之后,心力憔悴,年纪又大了,精神状态不太好。师父元始天尊叫他去念稿子封神,姜子牙特别不想去,但最终就去了。没想到,这稿子特别长,姜子牙念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终于念完了,却忘了念自己的名字。累得快虚脱的姜子牙躲到一根灯笼杆子下面睡着了,醒过来

  • 姜子牙率军伐商成功的秘诀,不是神兵天助,而是筹齐五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子牙大破天绝阵,姜子牙为谁打下江山,姜子牙的神兵

    历经500多年的商朝,出现了一个昏聩不堪的纣王,弄得民不聊生,各诸侯国对殷商怨声载道。商纣王在忠臣的劝谏下不但不知改过而且是变本加厉。对外商纣王不断的发动战争,在朝廷内部也不断的制造酷刑,更是对大臣实施酷刑,残害忠良不说,就连自己的王叔都毫不留情。他还大兴徭役,建造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离宫,整日过着

  • 传说妲己发明了这种东西,至今每个中国人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妲己发明的刑罚,妲己曾经发明了一个刑具,古代人和妲己发明的东西

    历史上把纣王的无道和昏庸传的是家喻户晓,更是把苏妲己形容成一个妖女,祸害朝纲、危害忠良,但是很多的事情都是后来的人们虚造出来黑化纣王和苏妲己的,其中当属《封神演义》对他的黑化最为严重,当然小说也是取材于那段历史,然后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目的还是为了小说的可读性,丰富小说的趣味性。小说中的苏妲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