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率军伐商成功的秘诀,不是神兵天助,而是筹齐五件事

姜子牙率军伐商成功的秘诀,不是神兵天助,而是筹齐五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7:45

历经500多年的商朝,出现了一个昏聩不堪的纣王,弄得民不聊生,各诸侯国对殷商怨声载道。商纣王在忠臣的劝谏下不但不知改过而且是变本加厉。对外商纣王不断的发动战争,在朝廷内部也不断的制造酷刑,更是对大臣实施酷刑,残害忠良不说,就连自己的王叔都毫不留情。他还大兴徭役,建造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离宫,整日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激起百姓和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在商纣王纸醉金迷的这个时候,有一个在沣水西岸逐渐强大的奴隶制诸侯国——周正在悄然崛起。

公元前约1069年,周武王联合800诸侯会于孟津,在孟津举行了声势浩大誓师仪式,发表了声讨商纣王的檄文,800诸侯群情激愤,都说:“商纣可伐”!但是姜子牙却告诉周武王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现在的商朝还很强大,周朝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灭亡殷商。这里说军事实力不够,其实就是“道天地将法”还没有完全倒向周朝,这个时候去伐商无异于以卵击石,毫无胜算。特别是最后的“将”和“法”这两件事最为重要,周朝和商朝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此周武王听从姜子牙的建议,断然班师返回。

大约过了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066年,前面所说的伐商的最重要的“将”也开始偏向周朝了。王叔比干被杀,箕子微子等朝廷重臣或被囚或外逃,纣王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这时候的殷商国内的制度已经无法约束商纣王,殷商军队的法令此时也被破坏了,法令被破坏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个擎天之柱已经不存在了,大厦即将倾倒,“法”这件事也站到了周朝这边。此时吕尚对周武王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力劝周武王出兵伐纣。周武王期盼这一天已经好久了,立刻下令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伐”。随后以姜子牙为帅,兵车300辆、猛士3000人、甲士45000人,誓师伐纣。

姜子牙率领的军队开始东进之时,天气发生了变化,狂风暴虐,暴雨倾盆,雷电交加,可谓是艰难万险,人马多有损伤。姜子牙就把这种极端的天气解释为鬼神对殷商的发怒之状,并大力加以渲染,其作用还不小,不仅稳定了军心还增加了军队的斗志。这里就是指“天”这件事也站到了周朝的这边。由于商纣王失尽了人心,四方的诸侯和沿路的百姓纷纷加入了讨伐商纣王的队伍中,是周军的士气不断高涨。

同年(公元前1066年)12月,姜子牙率领周朝大军渡过了黄河,在距殷商都城朝歌仅70里的商郊牧野(今河南汲县)召开了誓师大会,历数纣王罪过,揭开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的序幕。历数纣王罪过,是让“道”这件事远离殷商,而归周。在商郊牧野据敌是为了占住有利地形,让“地”这件事能很好地为周所用。

周朝在“道天地将法”这五件事上做了最好的部署,使殷商在这五件事上不占一点,成功的把殷商孤立了起来。商纣王此时的军队被派遣到东南边和夷族人交战,并不能很快地回师增援,致使朝哥兵力空虚。商纣王听说周朝大军兵临城下时,慌忙的把奴隶和战俘武装起来以抵抗周朝大军。商纣王慌忙的举措更是加速了殷商的灭亡,在牧野商纣王临时组建的军队和周朝的大军刚一接触就溃不成军了,本没有斗志的商军,不但没有抵抗,反而在阵前倒戈了,引导着周军杀入了朝歌。商纣王看到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回天,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纣王的死标志着统治500多年的奴隶制国家殷商就此灭亡。

公元前1066年底,周武王班师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结语:在伐商之战中,周武王信任姜子牙,而姜子牙很好的把握住了“道天地将法”这五件事,在时机不成熟时,能果断的决定结束伐商,在时机来临时能很好地抓住机会,毫不留情地让商纣王无计可施,这就是“道天地将法”这五件事的重要性。

更多文章

  • 传说妲己发明了这种东西,至今每个中国人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妲己发明的刑罚,妲己曾经发明了一个刑具,古代人和妲己发明的东西

    历史上把纣王的无道和昏庸传的是家喻户晓,更是把苏妲己形容成一个妖女,祸害朝纲、危害忠良,但是很多的事情都是后来的人们虚造出来黑化纣王和苏妲己的,其中当属《封神演义》对他的黑化最为严重,当然小说也是取材于那段历史,然后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目的还是为了小说的可读性,丰富小说的趣味性。小说中的苏妲己深

  • 周朝分封800年,之后鲜有超过300年的朝代,原来最大的弊端是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巅峰时期有多强,周朝的历史发生哪些大事,周朝的统治时间有历史依据吗

    在后人对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郡县制是优于分封制的,但是为什么在周朝以后鲜有超过300的朝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不管是在周朝的800年,还是之后的300年,每一个朝代最后的灭亡都是因为土地。在先秦时代,土地就是人们的命根子,如果没有了土地,人根本无法生活,所以在先秦时代的周朝就实

  • 考古:甲骨文里的阉割,为何悲催的羌人会成为史上第一个试验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仔细观察汉字中的美,姜和羌这三个字,你会发现,他们都有着极为雷同的上半部结构。放到甲骨文字形中看,就是三个字都顶着一只硕大的羊头,也就是说美、姜、羌在造字的开始,就和羊这种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先说“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宋代的徐铉补注云:"羊大则美,故从大。“这就是

  • 纣王的题诗到底有多么不堪,女娲非要断送他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硬要给他安一个罪名的话,那就是亵渎神灵吧,一个大王,如果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被女娲惩罚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糟糕的地方在于,一场战争发动下来,就是生灵涂炭。那么商纣王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惹得女娲发怒,非要断送他的大好江山呢?女娲生辰之日,有大臣建议商纣王去庙中进香,因为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所以做为大

  • 为何考古学家找不到证明夏朝存在的证据?有两个原因他们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考古揭秘,夏朝有考古学证据吗,夏朝到底有没有考古证据

    170万年前的与5000年前对比,他们之间留下来的东西却足够让人叹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刀,现如今经过科技的检测,依然能够证明这是存在于170万年前的物品,说明我们的科技足够的强大了。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还发现了更多的史前动物的化石,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当时的人们的生活

  • 为了神力有多拼?除武王举鼎、霸王扛鼎,古人还拔过树、抱过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王举鼎有多重,武王举鼎和霸王举鼎的区别,各位天神到营地找武王是为了什么

    秦武王的出名,一个在于其“举鼎绝髌”因此死翘翘,差点造成了秦国内乱,另一个则是在于他的名字,单名一个“荡”字,本是“涤荡天下”的意思,奈何与“嬴”姓搭配起来,却让现代人忍俊不禁。秦武王为何要以“万金之躯”去做洛邑“举鼎”的反常行为?毕竟在他之前,也不排除君王有觊觎天下之心,可是楚庄王也仅仅只是派人去

  • 后羿与大羿:为何傻傻分不清楚?夷夏之辨情境下儒家的重新包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羿,我们先从文献方面梳理脉络,一个是神话中的羿,其源头是《山海经》,其中主要记述了羿作为天神,获封地域,为民除害的事迹。《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始去恤下地百姓之艰。《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很明显,所谓的“以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神之时,很多人却不愿意受封,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为什么没有封神,曾仕强姜子牙封神

    在《封神演义》之中,对于神仙这个词的理解不不太相同的,因为这里面的神和仙是两种存在,我们在电视之中也多有看到这个情况,姜子牙在帮助姬发消灭了商朝以后,便开始进行封神,这个封神榜还是他的师父元始天尊赏赐下的,姜子牙也是奉他师父的命令进行封神,但是有很多的却不愿意受封,去当什么神?这里我们要先说一下封神

  • 考古:甲骨文的残忍祭祀,十一种杀人牲法,舌尖上的悲催羌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羌人历史,甲骨文祭祀,青衣羌人的头上会缠白布吗

    甲骨文是商代历史的一个侧影,学者胡厚宣曾经统计过甲骨卜辞中的数据,其中记录活人祭祀的卜辞共有1350片,卜辞多达1992条。而在最为著名的商王武丁在位时期,42年的漫长岁月中,根据卜辞内容推算,差不多每过两天就会用掉一个人用于祭祀,叫做“用羌”。甲骨文中的“羌”像什么?显然像一个顶着硕大羊角的人。也

  • 殷商灭亡的真相竟与西罗马帝国惊人相似,只因为这种金属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殷商灭亡用了多长时间,殷商灭亡真实视频,殷商的灭亡

    其实曹刿的这种观点可能是来自于先秦时期,在《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此,我们不从营养学对于人体质乃至智力的影响,换个思路去思考一下,为什么曹刿单单将矛头指向了贵族?阳Sir以为“肉食者鄙”,或许与贵族们经常使用的青铜食器之间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