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体现在诸葛亮临终之前,刘禅刘阿斗问了他一句话,大概是说你走后,我该怎样安排你的子孙后代。诸葛亮听后顿时醒悟:原来刘阿斗这厮害怕自己的后人仰仗自己的威望夺取蜀国政权,看来他还不是真傻。但刘禅还是小看了诸葛亮,诸葛亮于是说,他家里有八百余亩的桑梓,后世生活不成问题。诸葛亮的回答让刘禅心安。
刘禅抓权是肯定的,那么多年的皇帝被边缘化了。谁的心中没有怨气!但是只能隐忍不发。太上皇一死,立马行使自己的皇权。坚决停止了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让蜀国人民过了二十多年的人和平生活,这也是刘禅之德。
诸葛亮这个人生前是厉害到没有队友,动不动就斩犯错的将,阿斗做诸葛亮的上司,提心吊胆,索性装傻。也许人家只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保存实力丰富自己,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信任和尊重,等诸葛亮去后,他就足够撑起一片天了,也算是一种大智慧。
可能只是思想不同罢了,刘备、诸葛亮成天想的是复兴汉室、统一中原,可刘禅人家就想好好活着,日子过得滋润就好了,所以人家从当蜀国皇帝,到投降晋朝后,一直都是享尽荣华富贵,人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刘备、诸葛亮,却一生拼搏,最后死了也没能完成大业。刘禅知道自己统一不了天下,没有了法正益州集团不听他的,没有了李严制约不了姜维,姜维出征没有荆州粮道运粮困难,不能速战速决。百姓连年征战对蜀汉丧失了信心,自己也不爱做这个窝囊皇帝,投降享乐做个爵公吧。
刘禅年幼丧母,母家势力几乎没有,继承刘备位置以后。就是这些外姓叔伯在帮他打天下,掌管大权。他不傻行吗?娶张飞女儿之后,张飞就是刘禅的妻家。算是有了贴心的外戚势力。刘禅在关羽丢失荆州时候只有益州一块根据地,失去制衡的益州士族力量充斥这整个蜀国上下,刘禅娶妻也大部分是当地士族之女 ,以便笼络益州士族的人心。诸葛亮南征蛮夷,巩固后方后,开始北伐。
对于刘禅他们这些外来势力来说,益州士族和益州老百姓真实想法大改革东吴想法差不多,曹操太强大了,而且曹氏人家已经得到汉朝皇帝的禅让帝位。我们为什么要去和人家打仗,打又打不过。所以益州投降派非常强大。关羽死后,诸葛亮最忌讳当地士族的力量,所以几乎连魏延,黄忠都防着。数次北伐,几乎是稳扎稳打,生怕出乱子。诸葛亮常常教训刘禅远小人,而亲君子。但是,刘禅的势力正是这些小人呀。诸葛亮和外来人员被刘禅排斥很正常。
刘禅算不上昏庸,也绝非明主,只能说中庸。他明知黄皓乃小人仍要重用,到此之前,诸葛亮对他的约束比较多,他倒是晓得比较勤政。我觉得他只是不想作为,至于其有没有能力作为,另作他论。正史中的刘禅不算笨,但不精明,诸葛亮并非军事天才,但是主政有一套,类似于萧何,但是也不至于不中用,排兵布阵可能会逊色专业的主帅,但是战略规划还是没问题的。
人人都说扶不起阿斗,其实斗哥是个明白人,当时大汉气数己尽,谁都挡不住民族前进的脚步,看看亮爷的下场就知道了。我认为最牛的人是亮爷的老师司马徽,他才是以天下为棋盘下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