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天启一朝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能被崇祯轻易除掉

在天启一朝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能被崇祯轻易除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1/24 13:10:14

这里不得不说的,正是由于魏忠贤的存在,才能够制约东林党和江南士绅阶层,魏忠贤虽然贪,但他能够让国库不缺钱。可以说,如果崇祯不杀魏忠贤亡不亡国不知道,但至少他不会缺银子。在天朝,魏忠贤真的是九千岁,一个太监居然能和孔子并立,被那些忠君爱国的儒家子弟奉为先师,建立“生祠”,生祠”是对还活着的人立祠奉祀,以表示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由此也看出明朝士大夫真的的无耻之尤。

对于太监而言包括魏忠贤都是依附于皇帝的产物,皇帝信任你,你自然不可一世,可以狐假虎威。皇帝等于皇权,太监不论是干政还是摄政,必须是通过皇帝的皇权才能得以实现,而一旦失去皇权,或者的失去皇帝的信任自然什么也不是。魏忠贤的权力来自天启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一旦失信于皇帝或者皇驾崩,他的权威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是靠山不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崇祯上位除掉一个太监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与崇祯是否英明果敢没有任何关系,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一样,明朝已经时候封建政治体系最完美的王朝了,他已经把除造反之外所有可以颠覆朱家统治的一切方式方法都给规避了,况且魏忠贤还是一个太监。

崇祯上位,皇权在朱由检手上,如果需要魏忠贤自然都好,如果不需要自然什么都不是,而崇祯恰恰不需要魏忠贤,他更需的是魏忠贤的这颗脑袋去收买人心。这也是皇权的需要。天启皇帝在八月二十二日驾崩,由于没有儿子,弟弟朱由校在八月二十四继位。也就是崇祯。魏忠贤似乎觉察到了不安,便纷纷上疏辞位。但崇祯知道自己刚登位,政权还不稳固。因此没有答应魏忠贤的辞职。不仅如此,对魏忠贤及其党羽以加恩的方式进行安抚。但从10月22日开始,就有人弹劾魏忠贤。10月27日魏忠贤被罢职。11月6日,魏忠贤被上吊死亡。

而实际就在天启病重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和魏忠贤隔离了。阉党主要成员兵部尚书霍维华就已清晰地知道,魏忠贤倒台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到了。于是霍维华第一个跳出来公开顶撞魏忠贤,只不过他不自知而已,说白了,即便朱由检不动手,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太监和朝臣也会从中做文章,魏忠贤倒台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必经这些人粘上毛比猴都精。当初这些人巴结魏忠贤有多巴结,今天打击起来就有多狠,最关键一点是打击了魏忠贤才能把自己给摘干净。

魏忠贤最后的失败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太监,更多的是他的行为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利益群体的集团利益。如此一来一旦倒台就不会有任何一个利益团体替他讲话,即便他自己所在的太监团体,这些人需要的是取而代之,而不是去维护魏忠贤。而此时的崇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以为清除了那些“阉党”小人,大明王朝马上就可以中兴了,这实在是过于幼稚,无非是把政治当童话看罢了。崇祯可以决定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作为皇帝,崇祯无法决定王朝的命运。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流浪14年,耗尽半生只为了证明一件事,他就是民国告状王杨立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播出的电视剧《天下粮田》引起广泛关注,的确再也没有比粮食更敏感的话题的了,粮田不仅是国家的重器,更是百姓的命根。在民国时期,浙江有一位叫杨立贝的农民,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粮田官司。为了捍卫自己用血汗换来的粮田,他不惜一切去讨说法、打官司,最后弄得家破人亡、血本无归,欲哭无泪呀。山岙来了

  • 民国往事:才子欲娶洋媳妇,男方母亲吓病,女方母亲说这样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才子渣男,民国时期的洋媳妇,民国湘潭才子李明志

    “你跟一个中国人结婚肯定会后悔的。你们的婚姻最多只能持续四年。要是有了孩子,也会后悔得想自杀。”得知消息的戴乃迭父亲虽未明确反对,言辞中却也透着担忧,他劝女儿先不要着急结婚,先试着在中国待上几年再做考虑。而另一头,当中国才子的母亲杨氏听到儿子要娶洋媳妇的消息时,竟因惊吓过度昏倒了,随即她还无比夸张地

  • 民国名人月薪有多少,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其实和高级白领差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137位民国名人,伊川白元良寨民国名人,民国30万相当于多少钱

    随着我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我国国民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每个人的月收入都在不断地提高。比起上个世纪那些国家欺负我国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水平要高出了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01民国时期虽然是一个动荡的岁月,但是我们在动荡中产生了一大批国家伟人,国家英雄。我们靠这这些国家英雄一次一次的

  • 民国“变色龙”石友三:火烧少林,炮轰南京,最后被结义兄弟活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石友三的尸骨还在黄河边么,抗日时期处死石友三,民国倒戈石友三

    石友三,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军阀。他这一生反复无常,一直都在背叛。01民国变色龙1891年,石友三出生在吉林省长春。生在那个年代,家境贫困的石友三和很多人一样选择当兵,至少在军营里还能吃饱饭。 1908年,石友三投在吴佩孚旗下,驻扎在河北廊坊。 1912年,石友三投奔冯玉祥,也就此开始了他变来变去

  • 提个醒!古钱币交易啦!咸丰元宝,大清铜币总成交价百万元,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咸丰三年大清铜币价格,咸丰元宝铜币当五十文价格,咸丰元宝十文铜币值多少钱

    清豹资料发源地仙峰元报-成交价格:2425600人民币-交易日期:2014/11/13咸丰元宝宝泉局二包版应以数千样-成交价格:人民币1747500元-成交日期:2015/05/15仙峰元宝BackBaogongDangqian-成交价格:2460000兰特-交易日期:2015/05/17清仙峰元宝

  • 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其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丁宝桢杀慈禧,丁宝桢杀了慈禧的心腹太监,慈禧为什么不敢杀丁宝桢

    敢太岁头上动土,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么,慈禧太后是如何处理这事的,丁宝桢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清算了吗?请听细细分解。历史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有时候你唯唯诺诺的,等待你的不一定是善待,有时候你硬刚了一下,反而结局是非常的出乎意料。丁宝桢就是这样一个硬刚的人。 说起丁宝桢其人,不经常关注历史的人可能不太清楚,不

  • 效法西方,晚清重金打造新军,新军:把大清给埋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晚清新军装备,晚清西方军队图片,18世纪的清朝军队

    可是讽刺的是,被清廷寄予厚望的新军,最后却成了推翻清朝统治的重要力量之一,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大清的掘墓人。清朝末年,清军在和外国侵略者的数次战争中,屡战屡败。哪怕是曾经在农民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湘淮军“承平日久,暮气浸深。今之勇营,亦犹昔之绿兵也”,退化到和八旗绿营没什么两样。甲午惨败,八国联军入侵

  •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辫子在清朝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剪掉辫子后的发型,留辫子的十大讲究,清朝时新疆人留辫子吗

    在清朝之前,中国其实就有了扎辫子的习惯。最早的扎辫子的习惯始于先秦,在如今的秦始皇兵马俑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盘发的士兵的存在。但那时的中原汉族人民并没有统一的扎辫子的要求,男子也可以留自己想要的发型。基本上就是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用簪子插进去。而将男子发型进行统一扎辫子要求,是从清朝开始。在很多清朝

  • 民国四大兵工厂之一的巩县兵工厂,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兵工厂实力排名,巩县兵工厂,民国兵工厂左轮手枪

    对于制造武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就地发展工业,建造起了后来的民国四大兵工厂之一的巩县兵工厂。1915年在巩县建立了炮弹厂,1917年完成了电机厂、库房、砖窑、铁路岔道、巡警房、水塔等多个功能。这些一起合并成为巩县兵工厂,制造了七五子母弹,各种炸弹、手枪、机关枪、各类迫击炮、手榴弹、各式步枪及对应的

  • 雍正登基当晚邬思道就提出“半隐”,原因竟与这个细节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邬思道替四爷拿了主意,一切照计划进行。两个时辰后,当康熙爷贴身侍卫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出现在邬思道面前时,邬思道就已经明白:夺嫡真的成功了。随后,已经是皇帝的四爷再次见到邬思道时,邬思道虽然改了口,但是他还是没有改变先前替四爷拿主意的毛病:当张五哥奏报说“十七爷胤礼求见”时,没等雍正开口,邬思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