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抽烟引爆炸弹致使计划暴露,擦枪引发枪击起义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抽烟引爆炸弹致使计划暴露,擦枪引发枪击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10 更新时间:2024/1/17 6:44:09

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以来,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当时的革命党起义的重点地区放在了沿海特别是广东一带,然而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始终没能取得成功,反而牺牲了大量革命同志。

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越来越多的革命党人逐步将目光投入到了内陆地区,他们纷纷开始在内陆各省建立起了自己的革命组织,并且在各省的新军之中传播自己的革命思想。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革命思想的带动下,各种革命组织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了武汉,这里面有隶属于同盟会,由同盟会员刘静庵、曹亚伯组建的日知会,也有单纯与同盟会有联系的其他外围组织如共进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共和会等,在这里面当属文学社和共进会两大组织影响最大。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有鉴于八旗、绿营不堪重用,曾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湘军、淮军在现代化的日军面前也不堪一击,清政府便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开始编练新军。张之洞时任湖广总督,自然没有忘记在湖北编练新军,他在武汉先后开办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并不断送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为新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1906年,湖北新军已经颇具规模,在这年的彰德秋操中以北洋军为代表的北军和以湖北新军为代表的南军展开演习,大受好评。第二年清政府正式确定新军军制,湖北新军被编为两镇,分别是第八镇和第十一镇,因新军编练尚未完成,湖北实际上只有第八镇外加暂编第21混成协,这在全国范围里算得上是除了北洋军以外最为强大的新式武装了。

经历过多次失败后,革命党人深知掌握军队的重要性,武汉各革命团体不由得将发展的目标放在了新军上面。因为湖北新军接受的是新式军队教育,又有不少中下级军官曾出国留学,跟革命党自然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不断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新军加入了革命团体,其中又以文学社和共进会吸纳的新军最多。张之洞只怕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培养出来希望能护卫清政府统治的军队最终竟然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1911年,因为清政府宣布铁路收归国有,引起了各省人民的强烈反对,这里面又以四川最为激烈,四川人民推举蒲殿俊、罗纶两人担任保路同志会的正副会长,在四川各地成立保路同志会,坚决要求留下川汉铁路的主权,这就是著名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爆发以后,清政府没有想着如何安抚百姓,而是直接下令时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强行镇压。

赵尔丰人称“赵屠夫”,是一位以铁血著称的能臣,1905年西藏巴塘叛乱时,便是由赵尔丰率军平叛。叛乱平定以后,赵尔丰更是将“改土归流”政策强行推行到了西藏地区。这个过程中,赵尔丰可以说是杀人如麻,直杀得藏人闻风丧胆。接到清政府的命令后,赵尔丰自然不敢怠慢,他立刻就抓了蒲殿俊和罗纶两个领头人,又强行解散各地的保路同志会。这一来矛盾彻底激化了,四川各保路同志会组建起了保路同志军正式宣告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开始以武力对抗清政府。这一下赵尔丰算是傻眼了,他深知靠着四川自己,是不可能对抗各地的保路同志军,于是只好向清政府求援。很快清政府就有了行动,他们将平叛的重任交给了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让他率领湖北新军进入四川平叛。

随着大批湖北新军的离去,武汉顿时守备空虚了起来,这就给了革命党人起义的机会。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领导人孙武、蒋翊武、刘公、彭楚藩等人在武汉开会,会上大家都认为湖北新军调走,是千载难逢的起义良机,实在不能错过,于是决定发动一次大的起义。9月24日,孙武、蒋翊武等人成立起义总指挥部,由蒋翊武担任总指挥,孙武担任总参谋长,大家决定于10月6日正式发动起义(阴历为中秋节)。

蒋翊武等人考虑到自己在革命党里面名气不高,怕号召力不足,便想趁着起义还没开始的机会请名气大的黄兴、宋教仁等人过来压阵。有个笑话讲黄兴在武昌起义爆发时连开三枪,实际上黄兴当时并不在武汉,而是远在上海,他和宋教仁知道武汉将要起义,当然是大力支持。然而在起义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黄兴和宋教仁终究无法赶到,无奈之下蒋翊武等人只好决定临时改到10月16日举行,并准备到时推举刘公担任湖北总督。刘公一想觉得自己号召力不够,便让位置给了孙武。这倒不是孙武影响力比刘公大,只是众人觉得孙武这名字听着像孙文(即孙中山)的兄弟,用来做领头肯定更有号召力。

计划确定以后,孙武等人也开始在汉口的俄租界宝善里试制炸弹,为起义做准备工作。10月9日,这天本来与平常没什么区别,刘公的弟弟刘同一时兴起跑到了俄租界参观孙武怎么制造炸弹的。原本看一下也没什么事,偏偏这个刘同是个大烟鬼,他看了一会之后忍不住点起了烟,更晦气的是,这烟碰到了炸弹上面。这一下算是完了,很快爆炸的声音就引来了俄国巡捕。虽然孙武等人侥幸逃脱,但起义所用的印信、旗帜甚至起义名册都被巡捕搜走了,这些东西很快就交到了湖广总督瑞徵手里,他借着名册很快就抓到了正在起义指挥部的蒋翊武、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等人,除了蒋翊武侥幸走脱外,其他三人都在10月10日清晨被处死。

这个时候,蒋翊武不知所踪,孙武也因爆炸受伤,一时间起义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原本在炸弹爆炸之后,革命党人决定在10月9日晚上直接起义,但因为武汉戒严,革命党人纷纷走散,互相之间也无法传递消息,眼看着起义是无法进行下去了,只好放弃起义计划。

瑞徵深知湖北新军里面革命党人非常多,他早在上任之时就问过第八镇统制张彪:“你老实给我说说,你军队里面有多少革命党人?”张彪一听冷汗直冒,半天才答道:“不敢欺瞒,我军队里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革命党。”这么多数量的革命党人,瑞徵自然不敢镇压,他只祈祷这些人不闹事就行了。所以在处死彭楚藩等人之后,瑞徵的计划是直接销毁掉花名册,不追究军中其他参与者。

这边瑞徵虽然想息事宁人,但革命党人依然决定发动起义,而新的联络人也在这时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梅宝玑。梅宝玑是共进会的文书,孙武在受伤之后便躲在了他的家中。梅宝玑深知眼前局势再继续下去,恐怕起义就要失败了,于是赶紧前往新军工程营,告诉众人彭楚藩等人牺牲的消息,并认为名册已经被搜走,现在瑞徵关闭城门,只怕是要将革命党人一网打尽,眼下最好是提前发动起义。

说来也巧,因为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等三人都没辫子,于是新军之中开始有了传言:“总督要以是不是有辫子作为标准,捉拿没辫子的革命党”,新军之中不少人留过学,自然没有辫子,这一来不由得都慌了神。更巧合的是,新军30标排长张廷辅在这时被抓了,他正好也没有辫子。其实张廷辅被抓与这个传言没有半点关系,只不过因为起义指挥部正好在他家里才被抓去问话,但这种时候自然没人分辨到底是为什么被抓,一时之间新军之中人心惶惶,都害怕自己被抓去问话。在各种真假消息的传播之下,整个武汉城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10月10日晚上19点,工程营后队第2排排长陶胜如往常一样做每天例行的巡查,他走到工程第八营时忽然发现副站长金兆龙和一个叫程定国的士兵正在擦枪填装弹药。如果放在以前,陶启胜可能不会怎么在意,但眼下人心惶惶,他忍不住怀疑金兆龙和程定国是不是要造反,于是赶紧走到他们面前大声呵斥:“你们两个大半夜装什么子弹,是想要造反不成?”金兆龙本就心头慌乱,听了这话后忍不住反击道:“老子就是要造你的反,你能把老子怎么办?”陶启胜一听就火了:“你还真敢反?老子这就把你抓起来。”金兆龙当然不肯束手就擒,立刻与陶启胜扭打在了一起。程定国自然不会干看着,他拿着枪托对着陶启胜脑袋就是一下,直打得陶启胜脑袋流血。陶启胜眼看不是对手,转身就向外跑去,程定国立刻就是一枪,陶启胜就这么莫名其妙成了武昌起义中阵亡的第一人。

程定国只怕没有想到,他的这一枪成了打响中国民主的第一枪,正是这一枪点燃了惶恐已久的新军,大家纷纷出来大喊:“起义了,起义了。”班长熊秉坤也站了出来,组织士兵们开始行动。工程营代理营长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并非革命党,一看士兵哗变,赶紧出来阻拦,程定国二话不说就将三人全都击毙。这一下再也没人能阻止起义了,工程营的士兵们赶紧搬出弹药正式起义。

工程营虽然有三百多名士兵,但却只有20多发子弹,用来起义远远不够,所以熊秉坤等人将第一个进攻目标放在了楚望台军械所。起义枪声响起之后,新军营内很多革命党人自发开始了起义行动,他们纷纷向着楚望台军械所集结而去,加上楚望台军械所内本有革命党人作为内应,革命军一枪未发就占领了军械所。这时候整个部队还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大家便公推工程营左队队官吴兆麟为起义总指挥。在吴兆麟的率领下,武昌起义终于正式爆发。

工程第八营在武昌城内首义的时候,其他部队响应的只有炮队第八标,测绘学堂学生及步队29标一排以及城外的两个辎重工程队而已,总数只有2000多人,其他新军并没有行动,这时候如果瑞徵和张彪能够沉着应对,依然能够平定起义。只可惜瑞徵是个胆小鬼,他一听城内新军起义就慌得不行。说来也巧,正好有一颗炮弹射到了湖广总督府里,吓得瑞徵再也顾不上什么平叛,赶紧就要自己逃命。

心慌之下的瑞徵连大门都不敢走,直接让人在后院墙上开了一个洞,从洞里跑了出去,然后从武汉的文昌门乘坐兵船逃命去了。瑞徵自己要跑路不说,他还特意要求文昌门的守门士兵不能告诉别人他跑路了。这可苦了武昌城里其他大小官员,他们乱作一团却偏偏找不到总督,于是也只好四散而逃。

瑞徵不行,统制张彪也不济事,他接连听说城中各部队起义后被吓得心慌意乱,再加上身边的姨太和亲信都说革命党如何凶残,让张彪赶快带着他们逃命。这一下张彪彻底没了主意,他连部下请示军情都不敢接见,生怕部下就是革命党。正是因为张彪的不作为,革命军才得以顺利占领城中各战略要地,瑞徵好歹还能自己逃命,张彪却连逃命都不敢,只知道在家中闭门不出。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一个叫朱明超的骑兵队长带了20个人赶到张彪家中,他才敢出门。这时候连总督衙门都丢了,他再出来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张彪自己也知道大势已去,赶紧收拾好金银细软,就要跑到日租界请大仓公司经理菊三郎帮忙逃走。

幸亏这时候辎重第8营营长安录华跑来报告说自己营里没革命党,张彪才没有把笑话闹到国外,赶紧就躲到了辎重第8营。这时候革命军已经占领武昌全城,张彪手里就一个辎重营,哪还敢抵抗,再加上他听说瑞徵早就跑路了,于是也赶紧学着瑞徵弃城而逃。

随着张彪的逃走,武昌城内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声音,革命军很快控制全城,城内各营新军、各机关都纷纷响应,武昌起义终于胜利了。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更多文章

  • 李鸿章查看留学生名单,仔细一看大怒:凭什么山东比安徽多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他们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起家的,见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首先开始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想要发展军事力量,光有军事工业和武器装备也不行,还必须有人掌握西方先进的军事知识,军事留学生因此应运而生。对于派人出国学习军事知识,清政府本身

  • 吴三桂为什么选择投降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三桂为何投降清朝,吴三桂为何投降清朝不辅助南明,吴三桂投降清朝有道理吗

    大明亡后,山海关依然发挥着重要力量,山海关统率吴三桂依然领兵和皇太极周旋,极大地阻止了满清八旗军入中原。经过多次鏖战,山海关将士身心俱疲,粮草也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此时李自成大军在南边耀武扬威,而山海关却依然要驻守大关。在随后的历史中,吴三桂投降满清,并对满清入驻中原,统一南方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没

  • 几百人的小镇却埋着一座奢华的墓,陪葬品应有尽有,雍正:我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之死,雍正墓真实照片,雍正最小老婆照片

    文/小先生提起内蒙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或许会浮现出一望无际,仿佛绿色大海一般的草原,豪爽精壮的蒙古汉子策马飞奔,是一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地。不过内蒙古似乎和富庶谈不上,但是谁都想不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板镇附近,此镇人口不过几百人,却埋藏着一座极尽奢华的墓葬,那就是荣宪公主墓。别看这不

  • 雍正只有两位皇后,雍正的两位皇后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的皇后纯元皇后,历史上雍正皇帝的皇后怎么样,历史上雍正的皇后的名号是什么

    第一、原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十岁成为雍正妻子乌拉那拉氏年纪比雍正小着三岁,那个时代小三岁也只是一个小问题,乌拉那拉氏最为特别的点就是康熙亲自赐婚,这件事也容不得年少的雍正反悔,在皇帝的赐婚下,这件婚事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进行的,否则就是违背圣意。乌拉那拉氏性格善良,为人懂得变通,太后和康熙很喜欢这

  • 她是民国第1美女,曾2次当选影后,却被粉丝囚禁了整整3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最美四大美女,民国美得掉渣的十大美女,民国四大美女的曲折人生

    1924年,一个名叫胡瑞华、年仅16岁的少女在上海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令她无比振奋的招生广告——中华电影学校面向全社会招收学员。年少气盛的胡瑞华决定放胆一试,结果竟然梦想成真,做了一名电影学校学员。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使用“胡蝶”这个艺名。该学的学时并不需要太长时间,而是一个耗时较短的快训课程。就在

  • 古代皇帝大多不长寿,康熙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个“嗜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和乾隆活了多少岁,康熙儿子是乾隆吗,雍正乾隆康熙三者关系

    古人似乎从不遮掩自己追求生命的真谛,该玩的时候痛快的玩,即便是被人骂为纨绔子弟。老了的时候醉心在长生不老的童话里,即便有人说他们是老不死。其实古代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大多被排挤在权力圈之外。他们郁郁不得志,不得不四下消遣,到老了自然也想活得更长些,看着那些骄纵一世的人比自己先入土,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 孙中山58岁因病去世,留下了4个子女,他们后来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国的革命奋斗,是伟大的革命家,他58岁因病去世,留下了4个子女,在他无上光芒的照耀下,他子女的命运结局如何?革命事迹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原名孙文,1879年,随母亲奔赴檀香山,在兄长孙眉的资助下,接受了先进而系统的西方教育。1883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看到祖国

  • 王亚樵:民国“暗杀之王”,杀亦有道威震一方,却惨死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亚樵的暗杀名单,王亚樵遭遇多次暗杀,王亚樵在哪里被暗杀

    他不是英雄,也不算匪徒;他不谙政事,更不懂军法;他造成了恐慌,却不是恐怖分子;他仿佛一个武装国会,对民国时期所有的领袖都造成威胁……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赞他有大义,作为一个如此有争议性的人物,此人的人生就如金刚石般,坚硬固执又暗藏光辉。他就是民国时期杀亦有道的“暗杀大王”王亚樵。王亚樵出生于1889

  • 乾隆时期对俄贸易战的误解与迷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黑龙江对俄贸易,乾隆的贸易

    道光时期,朝廷上下认为禁运大黄就可以令英国人不战而退。如此思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乾隆时期的一场与俄国的大黄外交胜利战。故此,我们需要了解这场没有硝烟的外交胜利,以及背后的诸般缘机。乾隆时期的大黄贸易战自康熙时期,中俄已于恰克图设有互市贸易,进行商业活动。唯此时俄国已觊觎清朝领土,多次于边境问题

  • 他是民国头号大骗子,扯出弥天大谎,结局却让人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叶国泰撒下弥天大谎,老梁讲民国民间骗子故事,民国三大渣男

    有意思的是,就在此时忽然传来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有一位山东巨富主动提出,愿意捐出一半家财救国救民,为政府分忧。国民党众多政要听说后,个个奔走相告:这真是喜从天降啊!这么大一笔钱,当时除了四大家族,几乎再没人能拥有如此巨富。而愿意把这多钱捐给政府的,更是闻所未闻!于是乎,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让整个党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