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时期对俄贸易战的误解与迷思

乾隆时期对俄贸易战的误解与迷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68 更新时间:2024/2/4 20:57:41

道光时期,朝廷上下认为禁运大黄就可以令英国人不战而退。如此思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乾隆时期的一场与俄国的大黄外交胜利战。故此,我们需要了解这场没有硝烟的外交胜利,以及背后的诸般缘机。

乾隆时期的大黄贸易战

康熙时期,中俄已于恰克图设有互市贸易,进行商业活动。唯此时俄国已觊觎清朝领土,多次于边境问题与清廷冲突。乾隆51年,俄国因收留清朝逃犯拒不归还,双方关系再度紧张,俄国调动军队集结于边境。面对武力威胁,清廷采取的措施是以柔克刚,关闭中俄贸易,利用“大黄制夷”的手段,一举切断大黄对俄国出口途径。

在施行这个手段前,清廷作了相当准备,包括指派朝廷重臣松筠调查与俄国的大黄贸易细节,松筠的调查结果是,“俄罗斯多食鱼,需大黄以解鱼毒。”简而言之,大黄乃俄国人生存必须品。松被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誉为“中国官吏中最有识见”的人物,且是历经三朝的清廷重臣,言论举足轻重,满朝君臣深以为然。

此法收效如?清廷的贸易禁运战一开打,相当奏效。来倨傲横蛮的俄国人,这一次居然相当合作,放低姿态恳求恢复大黄出口,乞求恢复通商。后来双方签订《恰克图市约》,实质条款全部都由清方裁定,俄方不但全盘接受,会盟时之态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卑顺恭谨。最重要的是,该条约签订之后,有超过半世纪的时间,清俄边境始终保持平静。

该次事件可谓清朝在鸦片战争前相当重要的外交胜利。该次外交战不战而胜,其额外收获就是令清人更加认识到大黄能够宰制那些“肚满肠肥”、“容易便秘”的外国鬼子。

当时以及后世追记其事者,均将此胜利归因于乾隆神机妙算,知材善用,善用将军大黄。其中最著名的论述,就是史学家赵翼的记载,“俄罗斯则又以中国之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天若生此二物(大黄,茶叶)。为我朝控驭外夷之具也。”

但是,这个外交胜利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俄罗斯之所以妥协,有其自身计算,而清廷的大黄市场调查,更是出现极大偏差,误解连连。

片面调查和俄国退让

要知道松的调查很有问题,其消息来源于蒙古边境访查所得,并非出自俄国内部。况且“俄罗斯人多食鱼”也与现实不符。早在1700年,俄国人因竭泽而渔,已导致俄国本部的鱼产形同枯竭,畜产产值也偏低。二次大战前,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都是仰赖谷物为主食。故此,大黄解鱼毒的假设纯属片面臆测。

但是,为何俄罗斯在大黄外交上作出如此让步呢?根据学者研究,原因有三:第一,恰克图贸易是俄国最大的财源,占全国库房收入两成;第二,此时俄国国势仍落后西方诸国,且连年作战,国库枯竭,急需开展对华贸易,根本无心开战;第三,大黄专营归于国家,俄国皇室从中国购进大量大黄,转手再卖到欧洲,可从中牟取十多倍的巨额利润。

事实上,以当时俄国的军事实力,并无畏惧对清开战。早在1763年前一次恰克图冲突时,俄国已经有意动武,并评估可以轻取清兵。俄国大臣甚至扬言,只要点兵一万东征,即可在中国境内横行无阻。

如此阴差阳错之下让步,令清朝君臣均误信大黄乃牵制夷狄,制约夷狄罩门的独门武器。后来的大臣上奏,均依循松的思路。到了嘉庆和道光年代,朝廷对此依然念念不忘,视为莫大胜利,从此形成迷思,认定只要掌握大黄,中国即足以统御万邦。

如此阴差阳错的胜利景象,一方面造就数十年“有大黄即可无敌天下”的幻景,一方面却也令中国错失了认清世界大势的机会,直至鸦片战争的到来,轰醒了这个美梦,开始了清末丧权辱国的外交历程。

如此外交历史,反映出一个传统帝国在历史巨变前夕的无知和错判,读来甚为唏嘘,亦为目前中国之外交势态感到鼓舞,这是作为一个正中国人的思路。但如果将这段历史放在近年西方学术界那相当火热的鸦片战争新论述中,很可能得出相当不同的诠释和态度。

更多文章

  • 他是民国头号大骗子,扯出弥天大谎,结局却让人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叶国泰撒下弥天大谎,老梁讲民国民间骗子故事,民国三大渣男

    有意思的是,就在此时忽然传来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有一位山东巨富主动提出,愿意捐出一半家财救国救民,为政府分忧。国民党众多政要听说后,个个奔走相告:这真是喜从天降啊!这么大一笔钱,当时除了四大家族,几乎再没人能拥有如此巨富。而愿意把这多钱捐给政府的,更是闻所未闻!于是乎,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让整个党国高

  • 孙中山一生有过三任妻子,如今后人何在?其中一人的名字比较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数十年的筹划,孙中山先生领导了多场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个被欺压已久的百姓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一时间,清政府的统治瞬间崩塌。孙中山先生凭借一腔热血和伙伴的帮助,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已久的封建社会,那一刻中国开始慢慢有了改变。孙中山先生革命道路坎坷曲折,感情经历也同样如此,接下来我们就

  • 他被称为民国“三怪”,辞官回家却被打劫,一句话让土匪跪送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黄包车夫惨状,土匪打劫军用物资是哪部电视剧,民国官员辞官

    此人名唤张难先,湖北沔阳人士。那时节还是晚清九十年代,科举八股禁锢人心,张难先决心以私塾自养不仕。1904年,武汉三镇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吸引了这位热血青年,堪称元老。辛亥之后,张难先的官宦生涯一路两袖清风。1928年,张难先出仕浙江省主席兼民政厅长,因拒绝给宋美龄及宋老夫人提供方便特向蒋公揭露,惹得

  • 我国最长寿的女人,出生时光绪正在当皇帝,如今133岁依然健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文/小先生提起长寿者,估计绝大多数人心目当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活了足足800岁的彭祖,不过彭祖只存在于传说之中,而且根据现代科学介绍,人体器官会自然衰竭,因此人类的极限寿命也不过是150岁左右而已。而且古代因为战乱、饮食不卫生、医疗条件不过关等等原因,平均寿命极短,夭折者无数,因此唐宋之前,年龄过了三

  • 1896年,李鸿章身穿黄马褂访问美国:民众夹道欢迎,官员争相迎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有举世闻名的四大美女,相对应的也有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这四大美男。而对于美的判定也不仅仅是在外貌,是要才貌双全,且文学修养高。千百年来,世人经常用貌比潘安来形容美男,潘安到底美在哪里呢?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长得倾国倾城,对妻子深情专一,但是却参与了政变,为谋朝篡位之徒做了嫁衣,他的一生

  • 53岁民国外长爱上19岁女护士,只因一个吻,跌下人生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著名姐弟恋,民国第一美女姐弟恋,民国第一美女嫁外交官

    其实,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功成名就、春风得意的当红名人,因牵扯此类丑闻而一蹶不振甚至身败名裂的现象。比如在民国时期,有一个人被誉为“外交奇才”:他24岁就步入外界,此后就一直国民党外交领域的中坚分子,曾出使欧洲多年,也是第一个担任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兼安理会常任代表的中国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他长袖善舞,为

  • 现代“北漂”买房难,那么清朝时的“北漂”买房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漂买房最佳方案,北漂天津买房落户会被清退吗,北漂小安哥武汉买房

    那我们张开历史的双眼,到清朝去看一看那时的众多“北漂”们生活得如何,他们需不需要去买房呢? 由于古代的交通并非像现代这般交通便利,如果没有什么重要事件,一个人一生的生存空间最大可能也就自己家周围的一个县区大小。那个时候去京城的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奉旨去北京做官的官员,另一种是去参加会试想要金磅提名进

  • 民国两位少女自杀,大总统为何亲自为她们撰写碑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总统排名一览表,民国28位才女简介,黎元洪死后谁做了民国总统

    时至今日,在天津河北区中山公园内,还矗立着一块石碑,名为“南皮张氏双烈女碑”,记录着两位张姓烈女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撰写碑文的人大有来头,他就是曾当选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两位民间女子自杀,何以劳烦大总统来撰写碑文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氏双烈女肯定干出过一番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事。“双烈女”是一对同胞

  • 王羲之真迹《快雪时晴帖》,只有短短28字,乾隆却盖了170多个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羲之雨晴帖全集,王羲之晴雪帖真迹在哪里,王羲之晴雪帖图片大全

    咱们就不说这个帖的内容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迹,就算得上是一个“国宝级文物”了。从正常人的角度出发,这样一个“宝物”如果在谁手里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生怕有点损坏。哪天想拿出来观摩欣赏一下,都恨不得隔着东西去看它,万一不留神口水滴上去了呢?有个人和咱们的看法不同,从得到这个宝物开始,一直疯狂在上面题字。

  • 民国盗墓土夫子,出手从无虚被称“祖师爷”,金盆洗手成考古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盗墓祖师爷藏宝图,盗墓祖师爷姚玉忠判死刑,盗墓祖师爷是温韬吗

    为什么说任全生可能还有些许的良心呢?这就要从他的经历来说起了,因为一本小说我们都知道长沙的盗墓贼一般是被称为土夫子的。这是因为当时长沙周边的墓地大多是用糯米泥作为回填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黄泥。所以当时有一批人专门挖这些泥来卖,因为是陵墓的封土,所以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古董。后来一些觉得有利可图的土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