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生前指着皇帝骂,去世后却要用21口棺材出城门?

包拯生前指着皇帝骂,去世后却要用21口棺材出城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3/21 7:00:30

包拯恐怕是中国最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了,很多人都是看着《包青天》、《少年包青天》、《五鼠闹东京》等等这些电视剧长大的。包拯因为清正廉洁、铁面无私而为万民所爱戴,包青天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包青天包大人。

历史上的包青天

电视剧里的包拯,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基本上是基于《龙图公案》、《三侠五义》这些明清小说以及地方戏曲改编而来。在影视剧里,包公的典型形象是满脸漆黑,额头有一个月牙形的疤,传说是文曲星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也就是说老包可以白天在阳间审案,晚上在阴间审案,地位崇高。这当然是民间传说神话后的结果,它反应了老百姓对包拯的无限敬仰,企盼包大人在天之灵能够帮助他们惩奸除恶,匡扶正义。

那么这个月牙疤又是从何而来呢?有一种说法是源自戏剧,戏曲为了塑造包公刚正不阿的形象,便在他的额上添画上一道月牙。比如在京剧脸谱中,包公的额头上就有一个大大的月牙,此外,又以黑脸来表现包公的铁面无私,后世很可能是受此影响,以至于以讹传讹。然而《宋史》里并没有关于包拯形象的记载,所以包大人额头上到底有没有那个月牙形的疤,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包公祠里面的包公画像是没有那个月牙疤的。

正史里面对包拯的评价是相当之高的,"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说明当时的皇亲国戚都怕他。又说"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意思是说要想让包拯笑就如同让黄河水变清一样难,可见包拯的铁面无私,而包青天的鼎鼎大名在当时已经是妇孺皆知了。

犯颜直谏

影视剧里描绘的包青天,不是在断案就是在断案的路上,然而历史上,包拯真正担任开封知府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其余时间除了在外地为官外,剩下的就是在朝廷担任谏官了。

没错,就是那种每天要向皇帝建言献策,言明君主过失,弹劾官吏不法的人,说白了就是一个要天天得罪人的官。但是包拯不畏权贵,仗义执言,弹劾了很多贪官污吏。其中包括转运使王逵、宰相宋庠、舒王赵元佑的女婿郭承佑、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佐等人。

在弹劾转运使王逵时,他连续七次上书,前六次都被宰相和宋仁宗挡了回去。到了第七次时,包拯终于忍无可忍,直接当面指责宋仁宗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意思是说,你皇帝竟然不顾天下百姓的天下悠悠之口,非要用王逵这个酷吏,对王逵来说是幸事,对百姓来说可就遭殃了。

他话一出口,把满朝文武都吓傻了,心想这老包居然敢指着鼻子骂皇上,这回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不过事后,宋仁宗不仅没有怪罪包拯,居然真的把王逵罢免了。从此权贵们更加怕包拯,也更加嫉恨他了。

提到敢于直言的谏臣,大家自然而然想到魏征,他敢于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而包拯作为谏臣的形象却并不怎么深入人心,这是为何?首先,相比唐太宗,包拯的君主——北宋的宋仁宗相对要平庸一些,他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此时的北宋王朝已进入中期,国家种种弊端已经开始显现,虽有庆历新政改革,但是终究难掩颓势。

在他驾崩之后,仅仅过了六十多年北宋王朝就灭亡了。其次,相比唐朝,北宋的外部环境也是极其险恶,北有辽金,西有西夏,南有大理,国家一直处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始终难以得到稳定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包拯难以取得像魏征那样的成就,不是包拯能力不行,也不是他品行不够,而是形势使然,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而后世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的发达,客观上也推动了包青天这一形象的广泛传播,所以世人皆知包公是一位善于断案、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却不知他也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

当然,不管是魏征还是包拯,都要感谢自己遇上了一位好君主。李世民自不必说,宋仁宗虽然算不上雄才大略,但也绝非昏君,也是能听进去包拯的逆耳忠言的。如果遇上商纣王那样的昏君,恐怕历史上也没这二位什么事了。

从人到神

据宋史记载,包拯给子孙后代立下了一个规矩:"我包家的后世子孙如有为官者,只要是贪赃枉法的,逐出门户,死后也不能葬在祖坟,我老包也不认这样的子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包拯逝世后,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遗体被送回了安徽老家安葬。据说出殡那天是万人空巷,百姓自发前来送别。

然而奇怪的是,在当天却从七个不同的城门,共抬出了21口一模一样的棺材。于是便猜测包拯是否是因为树敌太多,怕死后有人报复,才会这么做。而盗墓贼们也在行内立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绝不盗包拯的墓,可见包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了。

不过,我认为此传闻可信性不高,试想老包是何等性格,在世时嫉恶如仇,不畏强权,难道死后还怕人报复不成?其次,他一生清廉也是出了名的,想必墓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哪个盗墓贼不长眼,会甘愿冒着杀头的风险去盗他的墓?而事实上,包拯墓现仍存于世,原址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1987年迁至包河东南畔,建国后,国家也对包拯墓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工作。

斯人已逝,但是包拯以其光辉形象,深受老百姓爱戴,并随着民间戏曲和小说的发展,而得到更加广泛的流传,也在流传中渐渐神话,从此成了惩奸除恶,维护正义的代名词。

包拯这一伟大形象,反应了中国老百姓对贪污腐败的深恶痛绝,寄托了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期待有更多为国为民的包青天站出来,把这个天下变得更加公平,更加美好。

更多文章

  • 李光地受到许多大臣的弹劾,为什么康熙还要给他升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和李光地谈心,李光地被康熙关进大牢,康熙王朝康熙训斥李光地

    康熙这么做是因为李光地的功绩吗?当然不是,其原因有两方面。1、有孝心李光地有孝心,这是康熙很欣赏,很看重的一点。我们知道康熙是一个很有孝心的皇帝,他对他的奶奶孝庄太后,以及他的嫡母孝惠章皇后,都很孝顺。因此,康熙很重视有孝心的人,李光地的孝心让康熙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做出危害朝廷,危害百姓的事

  • 聊斋志异:男子捡到金钗还给一个年轻女子,后来才知那人是祖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聊斋丫鬟偷金钗,聊斋志异金陵女子真实身份,聊斋老爷子捡到美女

    这个世家子弟叫做王成。王成捡到的这支金簪刻着“仪宾府造”四字,因为他的祖父是衡恭王府的仪宾,所以这根簪子是他家的旧物,可是因为看到女子着急寻找,所以还是把金钗给了她。 这个女子长得年轻貌美,但是行为却老沉持重。她说这根金簪虽然不值钱,但是丈夫送给她的旧物。王城问她丈夫的性命,她说叫做王柬之。王成一

  • 聊斋志异:殷郎中帮母老虎治病,进山采药遇狼群,老虎报恩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聊斋志异狐狸山,聊斋志异老道士救人,聊斋志异孝子救母

    这个神医叫做殷元礼,是云南腾冲人。为什么老虎要救他,他又会睡在老虎家呢?所有的故事都是要从很久之前说起。 因为兵荒马乱,所以殷神医就隐居到深山中。有天,他在山里迷路了,他看到前边有两个人,他就上前去同他们说话。经过一番交谈,二人说道:“原来您就是殷神医,久仰大名,如果您不嫌弃,可以到舍下就住一宿”

  • 聊斋志异:姑娘扮男子接近财主,为父报仇,县令道出真相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聊斋县令完整版,聊斋志异金陵女子,聊斋财主的故事

    财主50岁的寿辰,他请了一个戏班子来为他助兴。班主带来两个徒弟,大徒弟长相平平,但是唱功很好;小徒弟眉清目秀,却唱得很一般。 财主觉得小徒弟不错,非要让他唱一曲,小徒弟夹杂着口音唱了一曲,结果满堂都哈哈大笑。班主见状,让小徒弟负责给大家端茶送酒,照顾大家。小徒弟唱功不行,但是照顾人还是很不错。 晚

  • 聊斋志异:女子河边洗衣意外怀孕,多年后才知道这是神仙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神仙怀孕难产,女神仙吃了仙丹怀孕,聊斋好多女人怀孕

    这个女子姓苏,她的母亲为了她嫁人,就想把孩子给扔了,可是苏姑娘舍不得,大不了她这辈子不嫁人就是了。 虽然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可是未婚生子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苏姑娘就把儿子给藏在家里,直到他七岁了都没有出过门。有一天,儿子对苏姑娘说:“母亲,儿子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关在家中。而且儿子不能拖累母亲一辈子

  • 聊斋志异:丈夫遭人暗害被救,妻子为夫报仇,感动上天让他们团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聊斋犬奸志异电视剧87版第一集,聊斋志异续集三部,1986年 聊斋志异

    这个世家子弟叫做金大用,他的妻子叫做庚娘,是太守的女儿。同船的男子叫做王十八。 因为兵荒马乱,所以金大用带着家人南下庇祸。王十八也要坐船南下,于是大用一家同行。他看上了庚娘的美貌,王十八和船主是朋友,他们就谋划了一个计策。趁着金大用来到船头上,就把他推了下去,紧接着推了金大用的父母下海。他的妻子看

  • 聊斋志异:一个渔民都会往河中倒酒,引出一段奇缘,善恶终有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聊斋渔民,聊斋志异十大恐怖细节,聊斋阴阳奇缘全集

    这个渔民叫做李四。最开始大家都在笑话他,可是后来看到他这个方法能够捕到很多鱼,所以就都学他,可看到没效果就放弃了。 有一天李四在岸上喝酒,一个白衣少年向他走来,李四就请他喝酒。少年叫做王六郎。他们二人很投契一直喝酒聊天,直到天快亮了,李四才想到去捕鱼,可是这个时候鱼很少。王六郎就说:“我帮你敢于去

  • 聊斋志异:80岁高僧圆寂,意外附身富家子,两种生活他如何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聊斋志异老头死后复生,聊斋志异紫烟死后发生怪事,聊斋志异中最恐怖的 故事

    于是高僧圆寂的同时,坠马的富家子弟就清醒了,只是富家子弟的体内住着高僧的灵魂。 看到富家子弟醒过来,下人就赶紧把他带回家中。回到家,富家弟子的妻妾们就围上来嘘寒问暖,高僧被吓到了。他说:“我是个出家人,各位施主不要这样。”大家都以为富家子撞坏了脑袋,于是请来大夫为他治疗。可是大夫检查了一番也没有发

  • 康熙祭祀孔庙死活不跪,孔尚任机智遮住3个字,皇帝立马三拜九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为什么行三跪九拜大礼,康熙三跪九叩,康熙为什么跪拜孔子庙

    康熙三十九年,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免官职,别的官吏被皇帝罢免总有一个原因。可孔尚任并没有犯什么错,那么皇帝为什么要罢免他呢? 孔子后裔 要想知道这个原因,还要从孔尚任做官的时候说起。顺治五年孔尚任出生于山东曲阜作为孔子的子孙,孔尚任自然熟读诗书。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孔尚任长大后虽然经历多次科举考试,

  •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抽烟引爆炸弹致使计划暴露,擦枪引发枪击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辛亥革命有几次武装战争,辛亥革命重要战斗,辛亥革命时期有机关枪吗

    自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以来,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当时的革命党起义的重点地区放在了沿海特别是广东一带,然而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始终没能取得成功,反而牺牲了大量革命同志。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越来越多的革命党人逐步将目光投入到了内陆地区,他们纷纷开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