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时期曾有两个魏国,它们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

东周时期曾有两个魏国,它们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53 更新时间:2023/12/10 7:50:45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郑武公晋文侯、秦襄公的护送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史称东周。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魏,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多次使用的国号。比如魏国(220年12月 —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的割据势力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再比如南北朝时期,还存在北魏、东魏、西魏等诸多以魏作为国号的势力。而就魏这一国号的开始来说,则要追溯到周朝时期。在东周时期,周天子之下曾有两个魏国。其中,就第一个魏国来说,被强大的晋国所消灭。至于第二个魏国,则和韩国、赵国一起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

第一个魏国

魏国(前11世纪-前661年),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第一任国君为失载。在西周初期,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在西周时期,魏国最初国土为现在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带。“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到了东周时期,伴随着周平王东迁,尤其是周天子地位的下降,各个诸侯国加快了兼并周边小国的节奏。比如大家熟悉的楚国,就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得以成为战国七雄中面积最大的诸侯国。而就魏国来说,也在东周时期被晋国消灭。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对于晋献公这位君主来说,消灭魏国后,将该诸侯国的疆域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晋献公在位时期兼并邻国,开拓疆域,除消灭虢国和虞国外,又先后消灭了北边的霍国(今霍州市西南)、杨国(今洪洞县南),南边的芮国(今芮城县西部和陕西大荔、朝邑一带)、魏国(今芮城县中部和东部)、郇国(即荀,今临猗县南)、耿国(今河津市东南)、冀国(今河津市东北)、骊戎(今陕西华县)、赤狄(即东山皋落,今垣曲县境)等势力,这为晋国在春秋时期称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对于晋献公的这一次册封来说,据《 史记· 魏世家》记载:晋大夫毕万以军功受封于魏,卜偃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意思就是说:毕万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后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等到公子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之后,毕万之孙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第二个魏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东周时期的两个魏国,不仅都和晋国有关,还都是姬姓诸侯国。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开始了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这意味着三家分晋的完成,促使魏国、赵国、韩国成为东周时期新兴的诸侯国,并和秦国、齐国、楚国、燕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在三家分晋之后,由于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魏文侯这位君主在位时,他用翟璜为相,治理国家;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以此图强,从而使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魏国领土曾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的魏国又被称为梁国。

总的来说,虽然在战国初期率先称霸,不过,在战国中期,伴随着齐国和秦国的崛起,魏国开始走向了衰落。特别是在河西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伊阙之战等战役后,魏国已经失去了强国地位。秦王政二十一年,也即战国末期,秦军在攻占燕都蓟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在此基础上,秦王嬴政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于二十二年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在秦灭魏之战中,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在魏国灭亡之后,秦国在原先魏国东部地区设置砀郡。虽然东周时期的两个魏国相继灭亡,但是,就魏这一国号来说,却被之后的不少势力所采用,比如三国时期的曹魏,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东魏、西魏等。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魏国周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赵云、马超、和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夷陵之战,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发生于公元221年7月—222年8月,此战后蜀汉元气大伤。那么,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赵云、马超、魏延等人呢?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备不带魏延可以理解,他坚守着汉中,防魏国之军突袭,长驱直入成都,造了刘备的老窝,不

  • 汉废帝刘贺不止喜爱美色,还是有正经爱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汉废帝海昏侯刘贺有什么爱好?其实汉废帝海昏侯刘贺不止喜爱美色,还是有正经爱好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贺爱好一:飙车飙车的爱好我们上一次已经主要聊过,刘贺在当昌邑王时就喜欢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而一旦有大臣批评他飙马车,他也能马上接受批评,虚心认错。此外,还有一个

  • 秦琼如何厉害,为何却排在凌烟阁的末尾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秦琼,历史解密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李贺《南园十三首》

  • 汉废帝刘贺怎么33岁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汉废帝刘贺怎么33岁就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朝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应当属汉废帝刘贺。刘贺同志的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也经历了人间各种酸楚。刘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昌邑王。汉昭帝去世之后,刘贺又当上了皇帝。27天的皇帝生涯中,刘贺干了1127件荒唐事。27天之后,刘贺被赶下了皇帝宝座,被贬

  • 古代上将军是什么样的官职 这个官职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上将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上将军到底是个多大的官?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记得,关羽向曹操介绍三弟张飞之勇猛,“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这里有人就疑问了,难道在古代,我国就有了上将这一

  • 崇祯登基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处置魏忠贤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由检,明朝的最后的一任皇帝。由于他的木工皇帝哥哥,没有留下子嗣,因而他成了大明朝的继承人,在登位之初,在面对着朝廷内外的复杂的政治形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相当错误的决定,那就是收拾那位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风光之时,权倾朝野,弄的是官不聊生《主要是东林党人》,朝廷

  • 清朝时期洋人见到皇帝要下跪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清代皇帝和洋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时期,洋人见到皇帝,需要下跪磕头吗?古代皇帝有着很大的权利,不仅管理朝中大小事务,天天批阅奏章。还能随意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不论是大臣还是后宫妃子,以及平民百姓。所有人见到天子都要进行跪拜,除非皇帝提出免去跪拜礼。到清代时

  • 张献忠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张献忠入川屠蜀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献忠,明朝,历史解密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农民军的领袖,他与李自成齐名,他是成都大西政权的建立者。自小出身贫寒的张献忠从小便跟着父亲到处游走做小生意。他的性情十分刚烈,在崇祯年间,组织了农民军起义,后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年号大顺。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多次转战入川,对四川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张献忠率军几

  • 小冰河期对明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小冰河期对明朝的影响有多大?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在自朱元璋建国至崇祯皇帝没灭亡,明朝一共历经26个皇帝,一共200多年。但是到最后还是被异族统治者的铁骑下灭亡了。都说要以史为鉴,不由得就让人深思,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气候降到了极点在明朝的这段时期正处于小冰河期,气候寒冷。尤其是在

  • 子婴是被赵高扶持为王的,为何子婴还要除了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子婴,秦朝,历史解密

    子婴,即秦三世,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后,立子婴为秦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子婴的确是赵高扶持起来的,如果没有赵高,子婴能否做秦王还是未知数。然而从一开始两人就是一对矛盾,这源于权力之争。那么我们先说一下赵高是如何能够掌控大权,进而达到了废立皇帝的地步呢?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