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勣作为凌烟阁“吊尾车”,为何能成为托孤大臣?

李勣作为凌烟阁“吊尾车”,为何能成为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12 更新时间:2023/12/24 10:04:50

有意思的是,徐茂公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却有历史原型,他的原型就是徐世勣,是唐朝名将之一,所以真正的“徐茂公”不仅能掐会算,还能排兵布阵领兵作战。

徐世勣,字懋功,因为曾被李世民赐姓李,便改为李世勣,后来为了避李世民的讳,于是改为李勣。同时也是因为改名的原因,与李勣同一时期的秦叔宝、尉迟恭等人,经过《隋唐演义》的传播后,已经名声响彻民间,他却依旧默默无闻。

不过,李勣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名的,曾被李世民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要知道凌烟阁并非谁都能进的,功勋只是继承之一,最终能否位列凌烟阁,还得看李世民的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好比李靖功勋卓著,满朝文武无不敬服,却没能排进凌烟阁前五,就是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不算李世民的真正心腹,因此排在尉迟恭之下,堪堪位列前十。

先看一下李勣的贡献,抛开一些小战役不说,只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场战役。

公元629年,唐朝想要消灭东突厥,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帅,徐世勣、薛万彻等为辅,共同率领几十万兵马进攻东突厥,期间李勣击破突厥主力,并与李靖一同歼灭颉利可汗的有生力量,唐朝才得以一举剿灭东突厥。

公元641年,李勣刚刚上任兵部尚书,位置还没捂热,薛延陀就率领二十万大军进犯,李勣二话不说以六万余兵力,便一举击溃了薛延陀。

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李勣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军六万,是攻伐高句丽的主将之一,期间立功也是不少,只不过李勣位高权重,不好封赏,于是朝廷把功劳换算到李勣的儿子身上。

从这些可以看出,李勣一生战功赫赫,若论功勋足以在凌烟阁位列前茅。但同样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论功行赏时有失偏颇,导致李勣只是位列凌烟阁二十三,在唐初功臣中成了所谓的“吊尾车”。

那么说到这里,估计会有人疑问,既然李勣不是李世民真正的心腹,为何却能成为李世民的托孤大臣呢?——这个问题问得好。

由于史料没有记载,当初李勣是不愿意参加玄武门之变,还是另有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从李渊对李勣的评价中找到答案。

根据《旧唐书》记载,李渊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

什么是“纯臣”,大概意思是纯粹的人,也就是说李勣的忠诚是很纯粹的。就像李勣曾经在李密麾下时鞠躬尽瘁,投降李渊后同样是鞠躬尽瘁,从来都没有不安分的想法,所以李渊才会给李勣这么一个评价。

所以说李勣这样的人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看怎么用,事实上也是如此。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曾对李治说过:“李勣,才智有余,然而你与他之间并无恩情,很难让他敬服,不能为你所用。不过此事并非不能解决,我现在将他外调为官,而你只要等我逝后将他召回,这样一来就有了君臣之情,就不用担心他会对你不尽心了。”

就像李勣投降李渊后,李渊并没有刻薄他,反而极为厚待。到了李世民这里更不必说,因为李世民是大有作为的明君,就算不施予什么恩惠,也足以让李勣敬服。

也正因为李世民早已懂得如何驾驭李勣,只要在临终前将诀窍告知李治,就足以后顾无忧。这也是李世民能够安心,让李勣这样的能臣作为托孤大臣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明明有两支军队勤王护驾,为何李渊还是将大权交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李渊不阻止玄武门之变,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渊的侍卫哪去了

    曾经的三兄弟如今只有李世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兄弟之间已经变成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渊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虽然有两支军队勤王护驾,但是最后还是将大权交了出去。李渊这么做是爱子心切还是被逼无奈呢?之所以说玄武门之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因为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局势,对于李世民极度不友好。李建成、李

  • 作为李渊你将如何处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避免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帮李世民杀李建成的原因,李渊为什么喜欢李建成讨厌李世民,李渊认可李世民杀李建成

    李渊做为大唐的开国皇帝,他的能力是极其出色的。只不过被李世民篡改了。在大唐开国功臣里,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渊立太子太早,使得过早地形成了太子党,后来李渊扶持李世民与太子权力过大不无关系。应该说,在大唐开国中。宗室里面立功最大的无疑就是李世民。立国以后李世民被赐予巨大的权力,甚至是开衙建府(天策府)

  • 假如嬴政、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生活在同一时代,谁能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李世民,朱元璋都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但必须要看他们处于那个时代背景,如果是处于汉末,隋唐时代,朱元璋必然出局。因为,无论汉末还是隋唐都是军阀氏族,世家门阀的时代。根本不会有朱元璋这样寒门的任何机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朱元璋不会有任何机会。这是曹操与李世民的时代,是他们的政治舞台。朱元璋被抛弃

  • 此战,使突厥分裂,上表称“圣人可汗”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突厥历代可汗,突厥可汗是否真实存在,武则天时期突厥可汗

    隋开皇元年(581年)十二月至二年十二月,突厥沙钵略可汗率军进攻隋朝的战争,是为隋朝开国对外第一战。突厥为古代居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游牧民族。自6世纪中叶以来势力强盛。北周、北齐均送以厚礼,并与之和亲。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十二月,刚篡位的突厥沙钵略可汗(名摄图

  •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离不开他的英明,更是因为他有一位贤内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贞观,李世民的治国之才,通过贞观之治评价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他文武双全,从小就娴习武艺,精通骑射,能够“百步穿杨”,并且在文学上有很大的造诣。相信大家都了解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手段很是残忍,弑父杀兄,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不得不说,李世民的上位,造福了百姓,唐朝曾出现了一番极盛景象。而作为李世民的妻子文德皇后,更是让人赞

  • 他是隋朝宗室,能干有才又颜值爆表,为何却落得含冤而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奇清因何含冤入狱,含冤惨死的十大历史名将,含冤而死

    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是隋朝皇室的直系后裔。隋朝皇室的人有个很让人羡慕的特点——长得好看。《隋书》在为他们立传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美姿仪”、“美容仪”、“美凤仪”的记载。 史官都是惜墨如金,做大事的人。能让他们不厌其烦地用这样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这个家族成员的长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的确颜值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除了“弑兄”外,还干了一件卑鄙无耻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干了什么,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抢大嫂

    在古代的时候每个朝代都有一个进行观星算命的部门,在唐朝这个部门叫做太史局。这个部门在古代非常的流行,皇帝大臣们经常会命令他们观天象,窥探未来命运。而在一千多年的某一天,太白金星突然闪耀在正南方五位这里,过了几天之后太白金星又闪耀在这里。而这样的现象也是让古人啧啧称奇。这样的奇观也是吸引了太史局的傅奕

  • 武则天建造一密室,每晚都要进去一回,病逝后她的秘密才被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死后发现的密室,武则天在世时每晚都要去的密室,武则天为什么被锁进密室

    因为社会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对于女性产生了强大的压力,也导致封建时期的女性是难有作为的。人类之所以能够从复杂的大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人类拥有拼搏进取的精神,正是因为拼搏进取才让我们建立了文明的人类社会。而在封建社会当中,虽然女性备受压抑,但是拼搏进取的精神始未被湮灭,因此有一些女性会站在

  • 唐太宗煞费苦心教导太子李承乾为何失败,古今皆有的难题后悔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李承乾简介,唐太宗有多偏爱李承乾,李承乾墓发掘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文治武功显赫古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贤名的皇帝代表,被誉为"千载可称,一人而已"。就如唐太宗这样的名君,在晚年也有一件事让他后悔终生,那就是对先太子李承乾的教育失败,导致他性格叛逆,在刺杀亲弟失败后,与大臣勾结,阴谋造反,最终被贬到黔州,郁郁而终。一、太宗爱子李世民成为皇帝后,马上把年

  •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可惜唐太宗至死未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袁天罡,袁天罡说猪上树大唐灭亡什么意思,大唐帝国唐太宗

    在封建王朝历史上,袁天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精通道家学说,也因此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盛情款待。曾经,李世民向他询问大唐的国运几何?袁天罡想了想后回答:“猪上树时,大唐才会灭亡”。听到这句话后,太宗皇帝以为大唐会永世长存,毕竟“猪上树”前所未见。奈何,他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了解“此zhu”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