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国存国八百年,它的秘诀是什么?

鲁国存国八百年,它的秘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64 更新时间:2024/2/5 1:46:11

[var1]

齐鲁恩怨

话说在周朝还是强盛的时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代表周朝的软实力,征伐代表的周王朝的枪杆子,鲁国所在的山东地区原来属于东夷族,跟华夏族一向不对头,周王朝成立之后,派姜太公和周公带领军队来这个地方殖民,当然你也可以叫分封。

由于周王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地区,受限于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没有办法对东部地区实行直接管理,只能够委托这两位帮忙打理,姜太公打仗是一把好手,周天子颁发委任状:九侯五伯,汝实征之。周公是搞礼乐的行家,鲁国作为周王朝的“执礼之国”拥有特殊地位。当然,周王朝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要让这两位互相制衡,避免出现东周霸天。

[var1]

到了春秋开场的时候,鲁国由于长年累月钻研礼乐制度已经是走火入魔无药可救了,打个仗都要走一大堆流程,等你走完人家都来到曲埠城下了。硬生生地把一个传统强国搞成了一个二流国家。而隔壁的老姜自从姜太公开始就定下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立国精神,国家是一天比一天强盛啊,齐国如果强大的第一个要杀的就是鲁国。

[var1]

这是由山东地区的地缘环境决定的,山东号称齐鲁大地,就是由齐和鲁两个地理单元,合并而成。打开一张山东地图你就会发现,他是中间高四周低,中间是由泰鲁沂蒙尼五条山脉构成的半圆形,把两个国家分割开来。既然是半圆形,那齐国只要绕过去打他空虚的部分不就行了吗?

还真不行,在这个半圆形的右边,有一叫做五莲山脉的,跟半圆基本上保持平行,中间只有一条小缝隙可以过去,有一个叫莒国的家伙一直在这里左右齐鲁政局。在半圆形的左边有一条济水,那时候济水周围还有很多国家,比如遂国,卢国等,这些半圆形山系里也有几条小缝隙可以连接两国,比如长勺。鲁国对于齐国来说就是一个心腹大患,而且鲁国还是齐国南下最便捷的通道。

[var1]

这种情况下鲁国怎么可能活那么久呢?这里头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鲁国本身的政治制度,第二次鲁国高超的外交技巧,第三次鲁国的运气是真的不错。

肉烂锅里

鲁国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原则就是亲亲尊尊,说白了就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人不用有能力的人,这么搞下来的结果就是鲁国贵族把持了国家的权力,国君直接被架空了,国家根本没办法调集资源对外扩张,这是鲁国孱弱的根本原因。这不是坏事吗?

[var1]

凡事都有两面性,据说两个国家刚刚开国的时候,周公和姜太公就有了一个辩论,周公:你们齐国任用有能力的人,早晚有一天你们姜家会被人家篡位。姜太公:你们鲁国任人唯亲,早晚有一天国家会衰弱。两个人互相诅咒,都不幸而言中。鲁国虽然不行,但是由于国家的权力资源全都被把持在老姬家手里,肉永远都烂在自己的锅里,所以国内没有发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种和平演变。只要保证自己不被外国灭掉就好。

[var1]

抱霸主的大腿

不被灭,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鲁国的外交技巧,我们前面说过,由于地缘环境的原因,齐国注定是鲁国头号敌人,鲁国为了应对来自齐国方面的威胁,他选择的办法是侍奉霸主从一而终,谁当霸主他就跟着谁走,绝对不会三心两意,对于霸主国家来说,她也需要鲁国,我们在前面说过鲁国可是执礼之国呀,那时虽然礼崩乐坏,但礼乐毕竟还在!它拥有与自身实力完全不匹配的文化影响力和礼仪解释权,它对于国际事务的评论是很有市场的。所以双方很容易就一拍即合。

春秋时代的霸主,大多数时间都是晋国和楚国轮流做,晋国也是老姬家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据孔夫子说鲁国朝见晋国国君的时候用的是天子的礼仪,真是礼崩乐坏啊!作为回报,晋国在保护鲁国的问题上,一直都是下血本的,春秋时期齐国曾经两次对鲁国发动灭国战争,都是晋国帮他挡了回去,曾经还一度反攻到齐国都城临淄。

楚国坐庄的时候鲁国同样也放下身段去伺候这南蛮子。这楚国可太爱她了,楚一直都被中原文化圈排斥,一度还破罐子破摔: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政!现在鲁国这个执礼之国给他开了后门,他再也不说那句话了。当然大伙帮他,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齐国曾经是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虽然后来退位了,可一旦他把鲁国吞并掉,马上就能王者归来。无论谁坐庄,都不愿意齐国回来。

就是靠着这种套路,鲁国颤颤巍巍活过了春秋。

[var1]

运气,小国的悲哀

可如果齐国是霸主呢,那鲁国不是死定了吗?还真是会,齐桓公刚刚登基的时候,在管仲的鼓动下确立了争霸的国策,天天把鲁国当假想敌,但是经过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长勺之战,管仲明白,暴力争霸这条道路暂时还走不通,管仲是个聪明人,马上就进行了改弦更张,他搞的那个霸业模式跟我们今天有点类似,堪称华夏命运共同体。

军事上,平时搞搞尊王攘夷,号召大家一起去抵抗蛮夷,保卫华夏大家庭,华夏这概念就是那时来的。

经济上大家一起协商关税贸易,一起发家致富。

政治上,邻国发生灾祸,大家要在霸主的号召下,一起抗震救灾。

大伙还要经常开会发表声明维护礼乐文明的意识形态,如果哪个国家出现乱臣贼子大伙一起制裁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鲁国逃过了一劫,真是托了管仲的福啊!

[var1]

到了战国时代,莒国和济水都已经被齐国拿下,鲁国被齐国三面包围,另外一面跟楚国接壤,当时两个国家正在争夺地区霸权,齐国害怕把鲁国给逼急了带枪投敌,就一直没动他,后来齐国把楚国彻底打成残废,鲁国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偏偏齐闵王却看上富庶的宋国,没搭理他,他又逃过了一劫,齐闵王灭宋后遭了天谴,齐国从此闭关锁国。可这对鲁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齐国强大,大伙都会帮衬他一把,齐国衰弱,他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公元前256秦灭周,楚国一看,你灭周,我就灭鲁,咱们是对等的。这是拿鲁国的命来彰显他六国领袖的地位啊!

读懂了么,大国旁边的弱国想要生存可真是不易啊,一方面要明白我是弱国,弱还是更弱没区别,必要时可以牺牲国家强大换取政治稳定,保证不会被和平演变。另一方面要找一个强大的霸主国来当大腿靠,因为霸主总是有制约竞争者的冲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利用价值,无论是地缘还是文化,军事。霸主也不缺心眼,不会去投一个像蒋介石这样的垃圾项目。如果你的邻国就是霸主,你还是献上膝盖躺平身子,也许他会轻点。

更多文章

  • 最让韩信敬佩的谋士是谁?韩信出兵赵国时曾被此人吓出浑身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十大谋士,韩信打赵国视频完整版,韩信灭赵国视频

    公元前二零四年的时候,是汉高祖统治时期,韩信和张耳带领着众将士翻越太行山去攻打赵国,赵国那边派出了二十万军队在太行山附近守着,与韩信他们应战。当时他们在井陉守着,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土门关。井陉这个地方是从山西进入河北的必经之地,他的地势特点很好,中间低,两边高,当时陈余将军提出来,在这里守着,他们肯定

  • 康熙拜祭孔子,却站立不下跪,大臣挡住碑上一字后,康熙赶紧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中国,他对整个世界的文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被誉为天下读书人的老师,古时候小孩上学堂,第一节课之前就是拜孔子像。孔子死后,人们十分怀念孔子,为了纪念孔子,百姓每年都会给孔子祭祀。但是问题来了,在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天,那么当皇帝

  •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进行了怎样的变法,使得两国结局大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时赵国和秦国,战国初期的赵国和秦国打谁会赢,战国末期只有赵国能与秦国对抗吗

    战国时代的中国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迅猛,兼并战争频繁,实力决定地位,弱肉强食成为生存法则。各国为求得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纷纷变法图强。秦赵两国在战国早期都是积贫积弱的国家,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国民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针对两国面对相同的国内外环境,他

  • 鬼谷子做为战国兵法大师,他究竟是师承何处?真相让人很难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鬼谷子兵法图解,鬼谷子学兵法完整版,鬼谷子成名之战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中,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我国都经历着巨大的转型。其中,我国的分封制开始衰败,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制度开始兴起。而经济的巨大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以封建经济为基础的文化开始兴盛。而战国时期出现的学术上百家争鸣无疑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

  • 魏国最大的冤案:冤杀灭蜀第一功臣,使三国统一推迟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死得最冤的人已灭三族,魏国蜀国吴国三国之战死了多少人,三国魏国的真实历史

    [var1]这个冤案的主角就是三国后期曹魏的大将邓艾。邓艾原本是一个农家孩子,在那个权贵垄断的时代里没有太大意外的话他应该会子承父业继续在乡下务农。但因为天下还未平定朝廷需要大量的士兵和人才,于是邓艾成为了一个基层运粮兵。而邓艾本人很喜欢动脑且干一行爱一行,每次押运粮草都能高标准完成任务,由此成为一

  • 他本是书生,抗战时投笔从戎任八路军纵队司令,率军光复孟子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孟子家乡,孟子后代子孙今何在,孟子浩然正气原文

    他生于孔孟之乡山东,学习成绩甚好,这样的人物应该是和学识渊博、彬彬有礼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他却有军人的血性,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克日军而生。在济南读书的时候,他就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参加反对日本的爱国主义运动。他就是出生于山东淄博长山的马耀南。[var1]马耀南是天津北洋大学的高材生,本可以有

  • 谋国无方:蔡国为何成为第一个倒下的春秋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蔡国,春秋时期的蔡国和齐国,春秋时候的蔡国在什么地方

    在春秋初期,蔡国是周天子的忠实小跟班,参与过了多次影响中原格局走向的大战,历来都是其他诸侯国跟周天子沟通的中间商。当年中原地区能够排得上号的大国,也就只有齐鲁、宋、卫、陈、蔡、郑。[var1]春秋时期,诸侯虽然开始发动兼并战争,但那时候是吞并那些小鱼小虾,而大国被吞并,还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蔡国就是

  • 维护周礼、助平周乱,齐国为维护霸业,具体实施了怎样的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五霸迭兴,皆以尊王为旗纲,这就说明了王室虽然衰微,但王权仍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象征意义,而尊王就成为了称霸的最有力口号。尊王政策也是齐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包含了诸多的方面,其中最为直接也最为紧要的就是与周室联姻,搭建与周王室的关系纽带,为下一步的尊王外交做好铺垫。鲁庄公十一年(公元前

  • 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败逃时为何要让张郃、徐晃联手战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郃徐晃不敢与赵云一战,曹操偏爱张郃还是徐晃,张辽张郃徐晃大战赵云

    曹操命张郃、徐晃一起上的原因很简单,此时他手下没有一个人能挡住赵云。赵云之勇,曹操早在长坂坡之战就有领教,深知赵云武艺之强。此时曹操手下的头号猛将许褚并不在身边,根据下文描述,这个时候他还和李典保护着谋士在赶来的路上,只有徐晃、张郃、张辽等人跟着曹操。而徐晃、张郃、张辽这几人武艺明显不如赵云:张郃和

  • 刘备去世到蜀汉灭亡四十年中,蜀汉人口数基本无变化有这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去世后蜀汉国力,刘备死后蜀汉还有多少兵马,刘备死后蜀国的历史

    蜀汉灭亡时全国总人口是94万人,不到一百万人,有28万户家庭,平均下来每户只有3.4人,算起来甚至不如现在的四口之家。其实四十年时间,蜀汉人口没有增加实属正常,能够保持人口数量稳定不变,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蜀汉人口没有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率极低。人口增加长率简单地说就是:一年内出生的人口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