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但是因为从春秋到战国,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二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已不复存在,各个大国必须要面对直接竞争的残酷现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各国根据自己的实力,分别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最高级:兼并其他势力,逐步发展壮大,最后称王称霸。在战国早期,还没有诸侯国达到这个层次。
[var1]
在马陵之战前,魏国人口五百多万,拥兵四十万,其中有十五万是常备军!而同期的齐楚两国各拥兵二十万,秦军大致十万左右。也就是说,魏秦齐楚四大强国,魏国自成一档,齐楚次之,秦国最弱。这时候的魏国可以同时和三国开战而不落下风。
[var1]
如果魏惠王能够采取大将军庞涓的战略,先消灭秦国,消灭背部的敌人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再转而征伐其他国家,或许魏国不会失去霸权,然而魏惠王以为秦国地处偏僻的西部,而且秦人好斗,拿下了也没有什么价值,结果放弃了消灭秦国,最终给秦国做大的机会,然而,魏惠王没有想到,自己最瞧不起的秦国将会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给自己造成最大创伤的敌人。
马陵之战后,魏军损失十万最精锐的魏军,这对魏国不算什么。但是秦国趁机出兵河西引爆第四次河西战争,商鞅诱骗公子章,斩杀其手下唯一的五万精锐魏军。累计去掉这十五万精锐以后,魏国便从超级大国掉到跟齐楚一个档次!而后,楚国开始报仇,连年攻城夺地,再次斩杀数万魏军!秦国再次趁火打劫,发动第五次河西战争,与魏国鏖战六年,再次斩杀魏军八万。自此,魏国彻底衰弱,无力再与齐楚秦三国相争。因此,可以这么理解,魏国的地利很不好,位处秦齐楚三大强国之间,不死也得脱皮!
[var1]
马陵之战,使魏国遭遇到立国以来最惨重的失败,而齐国则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胜利。这既是魏国盛衰的分水岭,又是齐国迈向超级强国的标志性事件。马陵之战深刻地改写了战国列强的格局,魏国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此后,“齐威奋起于东夏,秦孝起于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国分移到齐国与秦国。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