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百精兵灭蜀,帮魏国立下不世功勋,诸葛亮却预言了他的悲惨结局

五百精兵灭蜀,帮魏国立下不世功勋,诸葛亮却预言了他的悲惨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38 更新时间:2024/1/22 14:09:30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魏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名将邓艾率两千精兵突破蜀国重重防线,天降神兵般出现在成都城下,蜀主刘禅开城投降,地利最佳的蜀国,在一夜之间灭亡。邓艾立下不世之功,不久后却突然被处死。

[var1]

邓艾到底用何奇谋,两千士兵便突破蜀国防线?又是何为会被突然被处死呢?

邓艾字士载(197年-264年),本命为邓范,后因与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原为屯田民,他自小的梦想就是率兵驰骋疆场,每次当他看高山河川时,都会勘测地形并指划军营。为此邓艾常受到屯田民的讥笑,因为在他们看来,出身贫寒的屯田民,想做将军无异于痴人说梦,邓艾自小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在遇到别人的嘲讽时,不善言语的他只能默默接受。邓艾作为屯田民,平淡地度过了二十多年,直到他被指派到洛阳汇报屯田,并见到了洛阳太尉司马懿,邓艾的命运从此被改变。

[var1]

司马懿在与邓艾的交谈中,发现邓艾是将帅之才,便征召邓艾作了尚书郎。邓艾有多年的屯田经历,后来他用累计的屯田经验,写成了《济河论》一书,司马懿参照此书在淮河沿岸大举屯田,使魏国的国力迅速提升,逐渐超过蜀吴两国。司马懿长期驻军西线抵御蜀国,深受司马懿赏识的邓艾,也终于实现了征战沙场的梦想。

[var1]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维继续北伐事业,司马懿因为在魏国朝堂被曹爽打击,邓艾便取代司马懿成为魏国西防线的最高指挥,在西境与姜维斗智斗勇多年。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司马昭统帅大军十五万伐蜀,姜维拥重兵屯守剑阁,将魏国大军堵在剑阁之外,随后邓艾挑选了两千精兵,打算走一条秘密的通道,直接袭击蜀国成都。蜀国的厄运即将来临,而邓艾的人生也即将走到尽头。

[var1]

此过程《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有记载: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这条直取成都的秘密通道叫阴平。其实,阴平连道路都算不上,从阴平到成都七百多里,人迹罕至高山重重。邓艾率两千精兵用兵器凿山通路,铺木板过山涧,徒手攀爬峭壁,裹草席滚悬崖。在粮食即将耗尽时,邓艾终于带着仅存的五百士兵,走出了茫茫的无人区域。

[var1]

邓艾的突然出现,让江由关守将马藐不战而降,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也在与邓艾的交锋中,战死绵竹关。邓艾长驱直入兵临成都城下,蜀主刘禅面对魏军目瞪口呆,无法理解邓艾是如何出现在成都的。尽管成都城中还有十万大军,更有足以维持一年的屯粮,但刘禅还是打开了城门,向只有区区五百士兵的邓艾投降,蜀国亡。邓艾奇袭阴平,以五百奇兵拿下成都,在灭蜀战役中立下不世之功,但等着邓艾的,却是他命运的终结。

[var1]

据传,邓艾在行军阴平时,偶然间在路边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写:“二人初火,有人越此,两士争衡,不久自死”,再看文末书写之人,竟是诸葛亮,但邓艾着急行军,没有理会这块石碑。魏灭蜀国之战,邓艾自然是头功,但与邓艾一同参与灭蜀战争的钟会,则觉得风头被邓艾抢走了。

[var1]

钟会便在司马昭面前诬陷邓艾拥兵自重要造反,司马昭一直想谋取魏国政权,他怕邓艾功高盖主未来不好控制,便顺着钟会的诬陷派人抓拿了邓艾。邓艾因为口吃,面对诬陷无言反驳,和儿子邓忠一起被诛杀。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春,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处死,邓艾的妻子和孙子,被流放到西域。

对魏国有着不世功勋的邓艾,竟被已经死去的诸葛亮预言了结局!真不知道该说是诸葛亮太过神奇,还是该说魏国内部斗争太激烈。不过最冤大头的还是邓艾,他或许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灭蜀国,立下不世之功,等待他的不是奖赏,却是杀身屠刀!

[var1]

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晋帝司马炎感怀邓艾所建立的功绩,下诏书为邓艾平反。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为古代名将设庙享奠,邓艾位列其中。

三国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罗贯中以三国为背景写的《三国演义》更是成为传世文学巨作,和《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var1]

很多人家中都有一整套的四大名著,但是真正读懂的可能真不多,我也是其中之一,每次读都是一知半解,需要参照点评才能大致理解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有多少。特别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有太多的隐喻和计谋策略,凭自己的理解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所以经常在网上寻找一些点评类的书籍!

[var1]

后来发现了这套《名家点评四大名著》,不仅包括了四本名著原著,还有名家,用古人的思维方式结合古人写作特点,点评的四大名著评解!深度解密名著中的每一处伏笔,每一处暗示。还有解读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你读不懂的这套点评全部告诉你!

[var1]

喜欢精读经典文学的同学们有福了,有人帮我们都整理好了,直接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购买,数量有限哦,卖完可能需要再等很长时间了!

更多文章

  • 子贡做好事不收钱,孔子却劈头痛骂:此事做得太过自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给子贡的忠告,孔子与子贡为何谈论贫穷和富贵,孔子教导子贡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孔子的得意弟子端木赐,字子贡,是其中最优秀的十位学生之一。[var1]正因为弟子优秀,孔子对他们都特别严格,从中也能看出孔子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政治思想。比如子贡曾经为鲁国做了一件好事,也得到了众人的赞扬,成为了道德模范,但孔子却不以为然,还因为子贡的举动批评了他。在

  • 墨子大战公输班,拯救了宋国,事后宋国为何却不让他进城避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墨子的公输简介,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墨子和宋国的关系

    在这个故事中,墨子单刀赴会,一人前往楚国,与公输班也就是鲁班以及楚王展开了阴谋和阳谋的两次较量,阳谋上的胜利指的是墨子在沙盘上战胜了公输班,阴谋上的胜利则指的是,沙盘模拟失败后,公输班和楚王对墨子动了杀心,他们认为墨子既然可以守住宋国,那么就只要杀掉墨子,宋国就无力抵抗了,谁知墨子也预料到了他们会玩

  • 春秋和战国在历史上为什么被分两个部分,他们是有的不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和战国是不是一个时期,从春秋到战国,东周为什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

  • 中国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还有一个他文武全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最后的圣人曾国藩,为什么称曾国藩半个圣人,曾国藩为什么是圣人

    中国古往今来号称“两个半圣人”,其中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另一个便是明朝王阳明。近代以来有人评价曾国藩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名臣、名将、名师,乃千古完人,实际上这并不准确。曾国藩之所以称半个圣人,而非一个,便在于立言之道上他并未“开宗立派”,其立言方面本质上是其自身立德的延伸,没有创立出一个新的思

  • 秦攻赵时,为什么齐国对赵国的求援不管不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国齐国,齐国与赵国的征战,围魏救赵齐国与赵国利害关系概括

    尤其在赵国和秦国的战争中,赵国多次向齐国求援求粮草。齐国国内资源相对丰富,可一次也不帮赵国。为什么齐国对赵国的求援不管不顾?齐国为何对秦国灭其他国家无动于衷?最终齐国的命运又是如何?[var1]一、开头秦国灭六国时齐国为何偏安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国力一度登顶各国。到了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获得极大成功

  • 孔子杀少正卯,给后世留下多坏的影响?朱熹为何说孔子没杀少正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和朱熹资料,宋代朱熹对孔子的评价,孔子杀少正卯的原因

    [var1]孔子在成为鲁国宰相七天后,下令杀掉了少正卯,曝尸三天,他给少正卯的罪名有5条:第一,什么都明白却非常邪恶(心达而险),第二,行为不端却不打算改正(行僻而坚);第三,言辞虚伪但是很有说服力(言伪而辩);第四,专门记一些丑陋的事情,而且记得很多(记丑而博);第五,顺应非正统、非道德的观点,同

  • 孔子骂学生是“朽木”,那么他打过学生吗?3个原因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骂学生,孔子是怎样教育不听话孩子的,孔子对他的学生的影响

    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他是最早一批开创私学的人,这在当时有着特别大的突破。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孔子打没打过自己学生。[var1]说道这个问题,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老人家曾骂过的那句著名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所骂的学生名叫宰予,他白天不去用功,反而去睡大

  • 邓艾大军压境,刘禅为何直接投降,而不去投奔吴国或孟获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禅哪年投降的邓艾,刘禅与邓艾偷渡阴平,邓艾为什么不杀刘禅

    刘禅真的走投无路只能投降吗?其实并不然,除了投降,刘禅至少还有两路可以走,一条是去东吴避难,一条是逃往南中地区,也就是孟获的子孙的地盘。两条路看起来都是可行的,尤其第一条,因为蜀汉灭亡之后17年,东吴才投降。但是,这两条建议都被一个名叫谯周的人给否定了。[var1]谯周,字允南,他是蜀国的大儒,《三

  • 长平之战的时候,楚国为什么没有去抄秦国的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国先攻上党还是长平,乐高秦国大战楚国

    [var1]长平之战时,东方其它五国都在坐山观虎斗,谁赢了就帮谁,然后一起瓜分战败国。东方六国虽然畏惧秦国,但是更想火中取栗,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团结如一块钢板,只是抱团取暖,相互合作又彼此竞争。[var1]秦国乃虎狼之国,秦军乃虎狼之师,天底下没有一个国家不畏惧。每个国家都争先恐后的拿土地贿赂秦国,

  • 刘备身边的魏国卧底,他在长坂坡陷害赵子龙,在荆州害死了关云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动画片,赵子龙大破长坂坡,武神赵子龙血战长坂坡

    这是《三国志》中关于蜀汉名臣麋竺的评价。[var1]刘备青年时期,靠编草鞋维持生计,后来能够建立蜀汉,还是靠着各路人的支持。刘备建功立业初期,如丧家之犬,不是被曹操欺负,就是被吕布欺负。刘备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是谁?其实不是军师诸葛亮,而是徐州的两兄弟。这两人就是麋竺和麋芳,麋家是徐州的大富翁,家族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