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三丰在明代以前默默无闻,近代为何一跃成武侠鼻祖,原因很简单

张三丰在明代以前默默无闻,近代为何一跃成武侠鼻祖,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32 更新时间:2024/2/4 7:32:14

然而,在此以前知道张三丰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道教界人士,因为张三丰被认为是武当派的祖师爷,是著名的“真人”、“神仙”;一类是武术界人土,因为张三丰被认为是武当内家挙、大极拳等请多拳木的创始人,是“武林高手”。

然而,真实的张三丰又是什么样的呢。

据史记载,张三丰又作张三伴、张三峰,名全一,一名君宝字玄玄,号三丰。根据《大明一统志)的说法,“三丰”这个号是明成祖朱棣钦赐的,不是以前就有。据说,张三丰因为不修边幅,人送外号“张邋遢”,所以也被称为“邋遢道人”。

有人说张三丰是宋人,有人说是金人,有人说是元人,甚至有人说他到明代还活着,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高寿。总之,张三丰出名,是从明代开始的。到清代、民国期间,他更加有名了。因为清代中后期一直到民国,武术大兴,被称为“国术”。不少武术流派都尊张三丰为祖师爷,除了武当山的武当派拳术外,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等也都把他当成祖师爷,甚至连某派通臂拳也认为是他所传。这些拳术都是很有名的拳种,学习者甚众,张三丰的大名自然就流传很广了。

但奇怪的是,在明代以前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记录。金庸作品中出现过的重阳、全真七子等人,虽然正史里记载不多,赖有全真道门人撰述记载,在道教文献里也算洋洋酒酒、丰富详备。张三丰却没有!

明代以后,情况可就不同了,张三丰俨然成了道教的魁首、天下第一神仙。一些记载张三丰事迹的文献包括张三丰的个人著作竟然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人目不暇接了。

张三丰的事迹,现在能看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正史是《明史》。这书是清人编修的。清代关于张三丰的故事已经很详细丰富了,可此书里面记述的张三丰故事却很模糊。存亡”,就是不能肯定是否有这个人。因为朱元璋遺一批道士清理天下道教的时候要找张三丰,没找到;朱棣遣胡淡以寻访他为名找建文帝,积数年遍历全国最后没找到建文帝,张三丰也是“不遇”。有人也许会说张三丰故意躲着官差,但举国之力找一个人找不到,可信吗?这事,很奇怪吧?

退一步说,就算明代确有张三丰其人。如果朱元璋真的是“故闻其名”,那么张三丰应该是元明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至少要在元代就很出名才对。

张三丰“被出名”之后,自然要有人给他做宣传。当然,给他做宣传的目的也是为了拉虎皮当大旗给自己宣传,于是乎,关于他的记载就开始多起来最早给张三丰写传的是明代任自垣。他撰写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完成于宣德六年(1431年)。此后,明代许多方志特别是有道教宫观的地方,都喜欢写上张三丰。好多“遇到”这位神仙的记录也开始出现。

这样的记载很多,都属于方志之类,或者说都算史书而非正史。其实仔细看这些记载,都有四个特点:一是不说张三丰是哪里人,也不说生卒年月,常见的一向话是“不知何许人莫知所踪不知所在”,这是比较谨慎的史学态度。二是不见这位神仙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能吃饭,也能挨;喜欢到处游历;能用针捅开门锁;会看风水,等等。三是不见任何有关他会武功的记载。四是都不说他和“武当派”有啥关系,只说他曾经到武当修过道,而且很快就离开了,自然就没有他开创“武当派”的说法。

其实,第四点透露出来的信息最为重要。那就是,张三丰并非武当出身。他在武当修道的时候,武当还是一座不大知名的山,上面原来就有几处官观,因战乱成了废墟。说明在他之前,武当山就有道教存在,并非始创于张三丰。张三丰先后两次到武当,都待了没多久就走了,此后还到过许多名山大川。因此,说他创立了武当派的根据就很虚弱了:一个开创了武当派的祖师,却只在武当待了一阵后便走掉再也没回来,这可能吗?

可是,张三丰的确在武当山修过道,武当山也的确因张三丰名扬天下。后来,在成祖朱棣的支持下,武当成为明代道教的魁首,形成了著名的武当派。

既然明朝皇帝建武当是为了张三丰,那么“武当派”的祖师自然是张三丰,这一点毋庸置疑,张三丰就是这么“被武当”了。

到了清代,本来“不知何许人”的张三丰的事状也突然变得详细起来,他也一跃也为武侠的鼻祖。

更多文章

  • 古代官员退休工资怎么样?宋朝是历代最大方的,明清两朝少得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官员俸禄一览表,宋朝官员的工资多吗,宋朝的官员待遇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普通官员退休以后,有没有退休金这种说法呢?你别说,还真有,而且每个朝代的执行标准基本都有点差别。总体来说,不会亏待他们,但也不至于像现代出现退休金比工资高的现象。一、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我们看古代电视剧,稍微有点涵养的,会提到致仕和乞骸骨这两种退休方式。致仕一般指的就是年满7

  • 宋代大师都喜欢在卫生间读书?钱惟演如是,欧阳修亦如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钱惟演和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晚年,欧阳修宋代文学家史学家

    一、钱惟演是西昆体的代表人物,钱好读书名声在外,用手不释卷来形容最为恰当。因为上厕所总是捧着本书,时间一久竟然得了便秘。而且此君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别人读书是默读,他却是高声朗读,越是便秘痛苦,越是读书之声朗朗。时间一久,只要是听到钱府的读书之声,人们就知道钱惟演又在出恭了。(注:钱惟演、?~1033

  • 宋朝难得一见的君臣同心变法,富国强兵十五年,最终君臣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的变法,富国强兵在宋朝的地位,金宋战争中的宋朝君臣表现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之前,在外做官多年,政绩显著,对国计民生很是了解。神宗皇帝即位后,很想摆脱当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问题,特地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鼓励神宗皇帝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神宗皇帝很是认同王安石

  • 为什么宋仁宗爱上张贵妃?原因最少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仁宗有多爱张贵妃,宋仁宗最喜欢张贵妃吗,宋仁宗对张贵妃的评论

    首先,张贵妃长得漂亮,而且有才艺,擅长跳舞!在爱情上,美貌是很有用的,不但皇帝喜欢美女,一般人都喜欢美女!只是一般人没有能力挑美女,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皇帝有满宫佳丽,他当然挑选最漂亮的女人,作为自己的宠妃!看着漂亮女人心里都舒服!而能歌善舞有才艺又能增加女人的魅力,让女人的美貌显得更灵动

  • 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是农名起义领袖,可他的名声为何比李自成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献忠与李自成,张献忠和李自成谁是老大,张献忠为什么没李自成出名

    张献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他从小就在地方上做点小生意,有时候还会贩卖私盐,这在当时可是死罪。但是那是一个乱世,做了也不足为奇。后来张献忠的力量不断壮大,逐渐有了规模以后,他便仿造北方的李自成大军,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这个时候他基本上战无不胜。从成都出发一路东进,打下了重庆,

  • 奇葩的大宋:打啥啥不行,搞钱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宋最奇葩的一集,奇葩的大宋搞笑片段,佳姐说历史大宋历史

    如果评选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很多时候宋朝就像行星评比中的冥王星,总是不受同行待见。不如唐汉那般霸气外漏,也不如明清的广大疆域,宋朝更像是偏居一隅的一个割据政权。“积贫积弱”也成了宋朝的一个醒目标签,在对外战争上“外战外行”。但之所以宋朝能跻身大一统王朝的末班车,靠的并不是对外政策和疆域,而是空前强大的

  • 大宋民政局员工一致认为苏轼克妻,建议他身边女人一律穿耐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重用苏轼大宋会好吗,苏轼和赵浅予小说大宋奇缘,苏轼穿的啥衣服

    王弗死后,苏轼续娶了前妻的堂妹王闰之。王闰之与苏轼做了二十余年的恩爱夫妻,在苏轼晚年将近时候,先于丈夫去世。苏轼晚年的亲密伴侣是侍妾朝云,她对年迈的苏轼不离不弃,追随苏轼到了贬地惠州,结果不服水土,死在了惠州,年仅34。大宋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致认为苏轼克妻,建议他身边女人一律穿耐克!乌台诗案之后,苏轼

  • 宋太宗真是篡位而来?多项铁证指向他的上位充满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宗篡位,宋太宗上位以后最担心什么,宋太宗有没有杀兄篡位

    雨田君针对这些疑点进行抽丝剥茧之后,个人还是倾向于宋太宗的皇位——“来路不正”。继承皇位,毫无征兆第一点就在于赵光义继承皇位毫无征兆。大宋开宝九年十二月(公元976年),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病重,在赵匡胤病重这一点上就非常可疑,因为武将出身的赵匡胤从开宝四年开始,还在巡查大宋各州,怎么可能会突然变

  • 此女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却因一件事,让雍正痛恨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是雍正毒死的吗,康熙最深爱的妃子,康熙晚年最得宠的妃子

    导读:提到康熙宠爱的妃子,那无疑是四大宠妃了,她们分别是惠、宜、德、荣四妃,那么如果您要问康熙最宠爱哪一位,笔者认为应该是宜妃郭络罗氏,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经常陪康熙到处逛来逛去的那一位,可是,您知道吗?这宜妃曾经做过一件事,令雍正痛恨了她一生,到底是什么事呢? 宜妃,郭络罗氏,来自上三旗之首的

  • 此女出身高贵,深受乾隆宠爱,却因难产而母子双亡,追封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后宫唯一死于难产的妃子,乾隆最小的妃子,14岁被乾隆恩宠的女人

    导读:熟悉清朝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是死于难产,而产下的皇次子胤礽却幸运地活了下来。然而,在乾隆后宫中,同样有一名妃子遭遇难产,不幸的是,这一次是母子双亡,她便是忻贵妃。 忻贵妃戴佳氏大约出生于乾隆初年,来自于上三旗之首的满洲镶黄旗,父亲那苏图官至总督。从出身来看,戴佳氏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