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举制度起源于北齐吗?为何是隋文帝推广到全国?武则天设立武举

科举制度起源于北齐吗?为何是隋文帝推广到全国?武则天设立武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85 更新时间:2024/2/21 20:57:21

两汉选官采用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官,采用九品中正制。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权力,始终都掌握在贵族手里,可操作性太大了。

因此到北齐末年,出现了秀才对策的制度,通过策问的方式,选拔有才学的人通过考试,继而成为秀才。秀才分为上、中上、中、下四等,其中上和中上两等才能够选拔做官。

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依魏齐制度,秀才、孝廉考第有上、中上、中、下四等,中上以上方可叙官。--《北齐书》

杨坚看到这个制度以后,甭提多高兴了。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新星宇宙,这是摆脱门阀制度的最好方式了。于是乎到了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以后,便提出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方法。

所以你觉得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呢?准确来说,论起源还要算是北齐,可是论正式在全国发起,自然是隋朝。

一、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诞生了门阀制度。

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是重要的选官手段。判断一个人廉洁我们可以直观去看,也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一般都蛮廉洁的。可是判断孝顺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所以说举孝廉选官的可操作性实在是太大了,一般当官的都会选择自己家的子孙后代为孝廉,这样一来他们家世代就能做官了。

时间长了以后,汉朝皇帝自然很不高兴这种做法,于是底下人又换了个政策,叫做转圈圈政策。你推荐我家的子孙,我推荐他家的子孙,他再推荐你家的子孙。这么一来大家的子孙后代又都能做官了。

当然了,为了体现孝顺,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办法,那就是看父母去世时你给他们多少陪葬品。有些孩子为了体现自己孝顺,恨不得去借高利贷来置办陪葬品,以此显示自己的孝顺。这就是为啥汉朝大墓特别多的原因。可把曹操高兴坏了,大赚了一笔。

这么搞下去会形成什么?自然也就是士族集团了。比如说袁绍家是四世三公,杨修家是五世三公,一个个都牛得很,其实都是暗箱操作。

这帮人为了保证家族的先进性,甚至垄断了读书的权力。普通人家甭想读书,除非你是特别好学的那种人,还特别聪明,才有可能在贫穷的前提下读上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搞九品中正制。其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他们把人才分为九品。可是担任中正的这个人,却依旧是朝廷高官。

这么一来他们还是可以把自己的家族子弟选为上上品,继而弄到朝中做官。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集团,其实实力非常强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门阀集团。

二、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对付门阀的有力武器。

这些门阀不光手握大权,甚至天子的权威都会受到这帮人的影响。那想要掌握实权的皇帝,心里自然老大不高兴了。

封建时代的皇帝,一辈子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彻彻底底的集权。只有把大权全都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里,他们才放心。可是隋文帝发现有门阀要分他的权力,你觉得他高兴么?

世上本就应该只有皇帝才有世袭的权力,现在你们各大门阀世家居然也能搞世袭,这是想要干嘛?抢权吗?司马懿他们家不就是以士族的身份,加上几代人的夺权,最终篡位的嘛!

隋文帝杨坚本人也是这么个模式。所以你要对付门阀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隋文帝就看上了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出一批真正有学识的人出来做官,而不是通过关系走上台前做官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科举制度的出现,真正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往上层社会的大门。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除非有战争,你在战争中立了功,否则士农工商的身份,基本上是不可能转变的。你是种田的,那么你的子孙后代就都是种田的。

科举制度却能让一个世代种田的家族,忽然之间走出一位达官显贵。这就是科举制度的魅力所在。如果你觉得这还是不公平的话,那这个世上可就没什么公平可言了。

三、真正把科举发扬光大的还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个猛人,隋文帝、唐太宗都没能彻底解决门阀的麻烦,可是武则天却把这帮人一网打尽了。

为了获取人心,在打压门阀的同时,武则天还刻意完善科举制度。武则天在天载元年,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特地增加了武举。这可是一项创举,武举由兵部负责主考,设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摔跤等各考试科目。那个拯救唐朝的大明星郭子仪,就是武状元。

在武则天的推广之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了唐朝及其以后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一直到了清朝末年才算彻底取消。

总结:科举制度已经很公平了。

相对来说,在古代几千年文明中,你还能找到比科举制度更公平的了吗?皇帝开国以后,他的亲戚自然是要做官,那些功臣的后代自然也要做官。这是你无法改变的,要是这些人的后代都做不了官,那他们干嘛费那么大劲儿去打江山呢?

剩下的官职,可就都是留给科举制度的了!真正能够给国家做贡献的人,往往也都是在科举制度中诞生的人。

因为世袭做官的人,或许智商有问题也说不定。可是科举制度考出来的人,智商绝对是人中龙凤。不少人批判八股文,这的确是科举制度的一种弊端,但是不能因为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走进了死胡同,就彻底否定了科举制度存在的意义吧?对贵族当然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却是唯一的晋升通道。

参考资料:《北齐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墓志仅有55字,揭露了李世民的真实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真实的李世民墓志铭,李世民晚年哭祭李建成视频,唐朝李建成李世民人物简介

    还有另一种上位方式就是用政变来加害自己的兄弟,从而登上王位。而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便是皇家当中争夺王位的典型事件,李世民也就此登上了他的宝座。那么这样一个通过政变而上位的一个人,李世民对兄弟的真实态度又是什么呢?李建成的墓志上便揭开了这个答案。李建成与李世民李建成,他是开国皇帝唐高祖的嫡长子,其实从他出

  • 安乐公主称祖母武则天为阿武子,是不是没有教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和安乐公主的关系,安乐公主几岁见到武则天,安乐公主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说安乐公主没教养,不尊重祖母,先看看武则天这位祖母是否慈祥,她到底为儿孙做了什么。安乐公主一出生就受到了祖母武则天的伤害,因为武则天,她出生后连件衣服都没有。那是嗣圣元年(684年),安乐公主的父亲唐中宗李显让武则天给废掉了,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李显带着一家老小赴房州时,妻子韦氏在途中早产分娩,生

  • 为什么武则天如此狠毒,只因为强悍的性格在低下的生活中受到压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真的这么狠毒吗,武则天全肉出装,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

    武则天本是官家千金,但是她的母亲杨牡丹是她父亲的继室,只生了三个女儿,在她父亲病故后,她父亲前妻所生的儿子对她们母女极是不好,这时武则天才十二岁,本过着尊贵的千金小姐的日子的她,处境突然一落千丈。武则天的母亲杨牡丹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她带着武则天姐妹离开武家,来到了长安投靠亲戚。为了求得命运的转机,十

  •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曾是宠妃之子,最后不为父皇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和寿王结局,杨贵妃和前夫寿王有孩子吗,杨贵妃第一任丈夫寿王结局

    寿王李瑁并不是武惠妃的第一个孩子,武惠妃年青貌美,又得宠,又善生育,可是她生的前几个孩子都养不活,在婴儿期夭折了。武惠妃觉得皇宫是一个怨气冲天的地方,不利于婴儿生长,所以李瑁出生后就给接到伯父宁王李宪家,由其正妻元氏抚养,而且在外假称为是元氏生的孩子。(李宪是李旦的嫡长子,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被

  • 秦国以及隋唐时期蚕桑事业发展迅速,那么其以关中为中心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蚕桑图片,蚕桑人才政策,蚕桑研学基地

    秦国和西周一样,都是以关中为徽辅重地的,这就对于在当地推行蚕桑事业有了很大的方便。后来两汉和隋唐都追袭周秦的遗规,建都于关中,就蚕桑事业说来,这是有积极的意义的。首先是引起朝廷对这方面的注意,西汉诸帝的诏令中,常常把发展蚕桑事业和种植五谷相提并论(《汉书》五《景帝纪》,七《昭帝纪》,十《成帝纪》)。

  • 科举制度有多重要?隋炀帝武则天各取所需,雍正最需要科举的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大开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有哪些创新,武则天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贡献

    这是他登基以后第一次举办科举,所以他格外重视这次的开科取士。可就是这第一次科举还出了泄题的大案,为此雍正连大学士张廷玉的弟弟都给杀了,差点还波及到了他自己的儿子。那么雍正为啥这么在意这次科举呢?这次科举的意义是什么?01雍正初登大宝,地位不稳的情况下,开科取士和减轻赋税一样重要。在历史上,对老百姓最

  • 被人骂了怎么办?唐朝高僧教你一个做法,最后憋屈的是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高僧提醒世人的一段话,唐朝的高僧有多厉害,唐朝高僧真实故事

    寒山问僧人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拾得回答:“只需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或许以俗世的角度看,这个境界有点高啊,别人辱骂我,我还要忍他让他,等着他因果报应,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儿啊?还有人会认

  •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有多惨?不仅失去杨贵妃,生活处处被人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玄宗和杨贵妃安史之乱,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小说,杨贵妃秘史唐玄宗与杨玉环视频

    究其根本,这场战乱是因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从而引起的朝野上下的不满,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既可恨又可悲。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将自己心爱的女子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更可怜的是这件事彻底将玄宗从高高在上的王者宝座给拉了下来,而他之后的生活过的也是相当凄惨。当时唐玄宗一直往成都方向逃跑,没想到在他到达成都的

  • 这位女子44岁才嫁人,生下千古一帝,一生传奇不输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生下千古一帝的女人,44岁女子生下千古一帝,14岁入宫的千古一帝

    武则天的母亲杨牡丹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中,那个时候隋朝还没有灭亡,杨牡丹的父亲便是隋朝的宰相,所以说她的身份地位也是很高的。从小杨牡丹就不喜欢干女子都会的缝纫绣花,对于诗书十分的热爱,所以说从小就是很有才华的女人,堪称才女。杨牡丹最最喜欢的还是孙子兵法,也正是因为这个喜好,杨牡丹一直是比较有谋略的,从她

  •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可为何太医刚走他就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琼死时李世民的反应,李世民派人给秦琼看病,李世民救秦琼全过程

    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一生的污点,在当时那个以孝为重的封建社会,唐太宗的举动无疑是逆时代而为,是与全天在的百姓对抗。在玄武门之变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将领,那就是秦琼,其帮助李世民顺利登基,然而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却告病12年,李世民派人给其送药慰问,然而每次太医刚走,秦琼就命人把药倒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