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贵妃巴林氏,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蒙古镶红旗人,是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关于巴林氏的入宫经历以及史料记载让人感觉很不一般,据史料资料显示,巴林氏初入宫时为那常在,按大清后妃等级制度排位来看,常在的位分十分低下,一般都是内务府三旗包衣出身的女子初封才会是常在,而巴林氏出身蒙古镶红旗人,而且其父是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这等出身算得上是高贵,她可以通过八旗选秀入宫,最低可以被封封为贵人,因而这个疑点让人感到十分不解,难道巴林氏入宫后被降过级?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通过对巴林氏的深入研究发现,巴林氏在后宫中与两个女人十分亲近,一个是庆妃陆氏,另外一个便是令妃(即孝仪皇后)魏佳氏。
这一点与清宫剧《如懿传》中有点不一样,在《如懿传》中,巴林氏是活脱脱的“继后党”,不仅不与令妃亲近,而且最终与海兰等人一起将令妃绊倒了,当然历史与影视剧是有出入的。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令皇贵妃生下了十七阿哥永璘,乾隆将其赐给了颖妃巴林氏抚养。由此可见,巴林氏十分得乾隆信任,并且与令妃关系很好。
巴林氏因为没有生育儿子,因而对永璘视若亲子,十分溺爱,当然这也造成了后面巴林氏因为这个养子而死的悲惨局面。
乾隆四十年(1775年)令懿皇贵妃魏佳氏去世,此后乾隆后宫没有皇贵妃。家世和资历兼备的舒妃也在两年后离开了人世,而愉妃自从五阿哥永琪早逝之后,便很少管事,所以说颖妃巴林氏很有可能是乾隆晚期的后宫之主。
嘉庆三年(1798年),仍然在世的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届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由此巴林氏成为了唯一被乾隆亲封的贵妃。
然而,令巴林氏想不到的是,由于巴林氏对永磷宠溺过度,导致其不学无术、行事无度。
话说,嘉庆五年是颖贵太妃巴林氏的七十大寿之年,一概行事放荡惯了的庆郡王永璘不和皇兄打招呼便直接拿着贺礼送到了颖贵太妃巴林氏的寝宫,得知此事后,嘉庆十分恼怒狠狠呵斥了永磷,这也间接的让巴林氏受到斥责,为此巴林氏郁郁而终,不久便去世了,如果没有永磷这一闹,巴林氏或许不会离世。
从乾隆十一年(1746年)左右入宫算起,到嘉庆五年(1800年)去世,巴林氏在后宫呆了近54年,却不曾想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大清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