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遗命斩魏延?正史中完全属于无稽之谈,别再被演义骗了!

诸葛亮遗命斩魏延?正史中完全属于无稽之谈,别再被演义骗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62 更新时间:2024/1/22 20:56:07

诸葛亮遗命斩魏延,属于演义中的小故事,为的是平添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再一个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不过,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这么神,就如鲁迅先生评价的一样“诸葛亮多智近似妖。”诸葛亮所表现的逆天本领,怕是只有妖怪才能如此吧?向天借东风,向天借命,算无遗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试问这样的人真的属于“人的范畴”吗?在历史中,诸葛亮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并非是神。

诸葛亮既然是人,那么他就无法见一面就能料定一个人是否忠心,也不可能知道这个人今后是不是反叛分子。遗命斩魏延,完全属于无稽之谈,正史中,诸葛亮不仅与魏延无冤无仇,而且还是一对相互依靠的老朋友。而魏延的人品也比演义里好的多,在没有加入刘备阵营时,魏延是一个拥有私兵的“小老板”,没有投靠过任何势力,也没有叛变过任何人,在忠心、担当、能力上,足以与关羽张飞相提并论,这样一位天才,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她?除非诸葛亮脑袋长了泡,魏延主外,冲锋陷阵,诸葛亮主内,负责统领全局,他们是相互依靠的一对老朋友而非仇人。

诸葛亮擅长的是治国,导致军事能力上略显有些不足,而魏延正是上天派来弥补诸葛亮的。演义中,之所以有遗命斩魏延的桥段,主要取决于诸葛亮死前的态度。234年,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临行前,望了一眼繁华的成都,像往常一样告别了妻儿,这一别便是永远。8月,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留下遗命杨仪负责统领大军撤回成都,魏延负责断后任务,末了还有一句话“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正是这句话,让世人觉得,诸葛亮讨厌魏延,恨不得直接遗弃魏延,这才有了遗命斩魏延的说法。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试想一下,诸葛亮如果真的讨厌魏延,或者说,想要借他人之手杀死魏延,那么大可不必如此费周折,直接像演义一样,魏延放松心态时,暗中命令一员大将偷袭杀掉,这不更好吗?而且还没有什么风险。而诸葛亮说的那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完全是对老朋友魏延最后的“馈赠”,之所以没有将军队指挥权交给魏延,是怕魏延发疯杀向司马懿,事实证明诸葛亮这种担心没有错。

那么,我们再来看“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魏延可以多种选择,一是断后,这样大家都相安无事,二是选择不断后。魏延又多出几个选择,不断后可以直接回成都,反正诸葛亮也没有说不断后有什么重罪,另外魏延还可以投奔司马懿,将来没准还能做个灭蜀大将军啥的,对蜀汉来说,诸葛亮的做法虽然有点不厚道,但是对魏延来说,已经是最大的馈赠了,不是吗?只不过,魏延没有选择背叛,而是做一位勇者死去,争夺军权失败,在汉中被马岱杀死,魏延始终没有向任何人低头。或许,魏延的做法超过了诸葛亮的想象,但是,紧随其后的魏延也算是对得起诸葛亮这位老朋友了吧?!

更多文章

  • 关羽的墓千年来,为何无人盗掘?盗贼见了都是跪拜,哪还会去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关羽最怕的3个人,张辽得知关羽死讯

    虽然关羽的墓就放在那里,没有隐藏,可是一千多年来却没有盗墓者光临。关羽的墓一个叫关林,一个叫关陵,历代王朝均有修缮,他下葬时,毕竟是王侯之礼,里面的珍宝应该也不少,可是为何没有盗墓者去盗掘?首先关羽自古以来就是忠义的代表,所以关羽也成为了黑白两道心中的神灵,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关羽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

  • 东吴后期规模庞大的叛乱,陆逊之子力挽狂澜,但却功高震主被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逊东吴大将,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陆逊为什么杀东吴

    但是他的投降和别人有很大区别,他带着西陵城和数万人割地投降,就和当年的淮南叛军(曾经在司马昭和司马师时期多次叛乱投靠东吴)一样,风水轮流转,现在终于轮到东吴平叛了。西陵在今天的湖北宜昌附近,属于吴国西线的要冲,如果西陵有失那么武昌危急,武昌危急则全局震动,要是丢了武昌的话估计东吴就算是气数已尽了。孙

  • 刘备三顾茅庐,虽请到了诸葛亮,但在路上却和另一位高人擦肩而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最顶尖的谋士,人们可以对他的谋略和才华有所怀疑,但他为蜀国鞠躬尽瘁的忠心,却不容置疑。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后,事无大小,全都放在心上。而刘备能从败军之将,一跃成为三国霸主之一,也绝对离不开诸葛亮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未能一统天下?其实还有后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有卧龙凤雏怎么也没得天下,刘备得到卧龙凤雏后半句,为何刘备得了卧龙凤雏还没安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方势力都想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可是僵持多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直到后来刘备夷陵之战大败,蜀汉实力大打折扣,走向了下坡路,这才让三国时期的局面发生了大的变化。当然,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蜀汉也不得不最先退出,不过回想当初可是有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言,而刘备正好

  • 曹操为什么要“行车骑将军事”而不是直接出任车骑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十大车骑将军,曹魏车骑将军,曹操如何当上丞相

    首先要说明的是,曹操不当车骑将军的原因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本鬼接下来所写的内容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而已,大家姑妄听之。本鬼认为曹操“行车骑将军事”而不是直接当车骑将军的主要原因是:汉光武帝制定的祖制和当时天下的局势导致曹操不能直接当车骑将军。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曹操迁都许昌后需要一个能在名义上总

  •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策死后为什么传位给孙权,孙权孙尚香孙策怎么配,大乔嫁给孙权还是孙策

    而在孙策临终前,自知命不久矣的他,曾对自己的身后事以及江东的未来做了一系列安排。其中,最为主要的安排,就是将象征江东统治权的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并嘱托重臣张昭等人用心辅佐孙权。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在古代的继承体系中,大多都是“父死子继”,况且孙策也有儿子,但为何他却反而选了“兄终弟

  • 周瑜死后,鲁肃为什么会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瑜鲁肃三大都督,周瑜和鲁肃谁先做都督,周瑜孙尚香鲁肃

    世人对鲁肃的第一印象就是宽厚的长者,老好人的角色,然而真实的鲁肃,其表现更加出色,更加令人惊异。他出身于士族家庭,非常富裕,说他视金钱为粪土也不为过。东汉末年,特别是黄巾起义之后,各地烽烟四起,诸侯纷纷割据,民不聊生,流民遍地。作为富甲一方的鲁肃,并没有认真的治理自家产业,反而拿出大量的粮食和财物救

  • 三国正史中的武将排名,典韦第三,吕布未上榜,第一才是万人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典韦和吕布谁厉害三国演义,典韦 Vs吕布,三国正史中赵云和典韦谁厉害

    五、文鸳文鸳又称“小赵云”,是《晋纪》中的万人之雄,也被认为是三国末期的第一猛将。想到三国赵云必然想到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英勇事迹,但其实在正史中真正的七进七出是文鸯单人单骑在邓艾率领的魏国众多将领追击中搏杀,最后让追兵不敢靠近的事迹。四、孙坚孙坚,是孙权之父开国皇帝东吴开国建立的奠基人,自身武功极

  • 关羽死时,曹操说了10个字,司马懿说了9个字,两人水平高下立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死后多久曹操就死了,关羽死后曹操说了哪九个字,关羽死后曹操在他墓碑上说的话

    “武圣”关羽,在儒家、佛家、道家均有一席之地。《三国演义》中,“义绝”关云长威震华夏,却死在孙权手中,真是千古遗憾。关羽死后,各方势力反应各异,刘备伤心欲绝,自不用说,而曹操与司马懿的一番话,却引人深思。 关羽之死 身在曹营心在汉,铁骨铮铮关云长。不管曹操对关羽有多好,当他得知刘备还活着,就马不停蹄

  • 是谁这么厉害?能把天下无敌的吕布杀得“三战三败”?不敢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无敌,吕布死后关羽无敌,吕布无敌一刀一个坦的最强出装

    《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吕)布遣人求救于(袁)术,自将千馀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对于“三战三败吕奉先”,《三国志@荀攸传》写的十分传神:“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北就是败北,衰就是衰微,这句话很好理解:吕布有勇无谋,如今三战三败,已经被打的没有锐气了。可以说,天下无敌的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