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对其统治权展开争夺。秦灭六国之后,迎来了天下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至此之后,华夏大地迎来了一茬又一茬的朝代更迭。秦、西汉、盛唐、都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朝代,赵匡胤建立的大宋,为了压制武将,北宋整体的感觉就是“透着一股弱者的气息”。
宋被元攻破,明为清所替,大清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再次接管了这片广袤的大地,在经历过短暂的康乾盛世之后,大清自从嘉庆帝开始,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大清的衰败一方面是由于其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一方面也是清朝统治者内部混乱导致,再者还有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左右。
公元1912年,一封诏书宣告着大清的结束
公元1912年,清朝宣统帝发表声明,将退下皇位,结束了清朝276年的统治,此时的中国是一个贫困弱小的中国。盛唐的雍容华贵早已经不加了踪影,就连同大明的“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勇气与气节都没有了。
割地赔款,列强入侵,此时的中国真的只能说是一只“沉睡的雄狮”。那么虽然宣统帝退位,那么大清的那百万的清军去到了哪里?难道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当然不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回家种地也不能种的安生。
归宿各异的八旗子弟
当年皇太极带着八旗子弟进攻大明,后来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率领着八旗子弟攻入山海关,最终成了中原的主人。八旗子弟成了大清王朝的骄傲,但是他们依旧面临着历代王朝都面临的问题,坐吃山空。
随着时间的流逝,八旗子弟再也不是原来那骁勇善战的队伍了,他们多年来养尊处优仿佛忘记了怎么战斗。他们镇压太平天国节节败退,抵御外辱毫无斗志,他们被列强的武力所折服。如果不是晚清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清王朝会不会倒在太平天国的起义中还未可知。如果当时洪秀全是一个有着正确理想抱负的人,他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但尽管如此,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清王朝虽然成功镇压下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是还是最终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
清王朝灭亡之后,庞大的军队成了一大问题,也成了一块香饽饽。清军有很大一部分被袁世凯把控,还有一些散落在各地军阀的手中,还有一些上了山当了土匪。
最幸福的一支清军
还有一支百万大军,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一支到1987年才被发现。当年鸦片战争签订合约时有一个空档地带——九龙寨。九龙和新界等地被英军占领了,但是这个中间地带,却还是属于大清的管辖地,因此清军还是可以在这里驻扎。
大清灭亡之后,他们无处可去,又没有军阀召集他们去打仗,而他们又没有其余的特长,也不愿意参与到国内的混战中。或许他们想观望一番,亦或者他们本身就没有接到国内的消息,就这样,这成了一方他们躲避战火与灾难的净土,他们一直到1987年,中方决定拆除九龙寨时才被发现。
后记
1897年的那群清兵应该也不能算是清兵了,在这种无人打扰的地区生活了这么久,只能说是清朝遗民了。
悠悠华夏几千年历史,最终大清以如此方式落幕,其实内心里面还有一丝丝的遗憾。为什么不是我们独孤求败自己改变,完成转型,而是被列强敲开国门,以如此屈辱的方式结束这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这可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