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后一太监说:痛苦的不是伺候柱子,而是要在鞋子里放上苍耳

清朝最后一太监说:痛苦的不是伺候柱子,而是要在鞋子里放上苍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17 20:06:21

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有些人虽身份高贵,权力滔天,但终究逃脱不了皇家特定的束缚。但在宫廷的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身份的存在,那就是被称为特殊的人。这就是每朝每代都会有的,他们被后世之人称之为"太监"。他们有些出身贫寒,大都是生活所迫,然后无奈净身,进入皇宫侍奉贵人们。但是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太监,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是兴风作浪,有些是为国为君。

能够被人们记得住的人,一个是东汉末年的"十常侍"霍乱朝政,一个是危害明朝多年的魏忠贤。还有一个完成了明朝伟大航海的三宝太监。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忠有奸。但是成为宫廷当中红人或多或少的也是身不由己。不过本文要讲解的这个人,命运仿佛是开玩笑一般,历经曲折。他就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宫中太监,孙庭耀。清朝的太监较为出名的还当属于李莲英小德张,他们依靠于最高权力,这两位在清朝末年可谓是红透了半边天。

孙庭耀的宫廷生涯,最初也是难逃家庭的悲剧,清末那会儿,百叶凋零,各种战乱。众多的老百姓都穷的吃不上饭,因为宫廷的那些个太监在皇宫当中,机遇来了,立马就可以飞黄腾达。就仿佛如今的中彩票一般,但是机会总还是多的。由于生活的艰难,孙庭耀的父亲,便想着将他送进宫廷里面,万一能够成为红人,那么一家人的生活也就不会这么难过了。

大概是动了这个心思,一家人便开始行动起来。但是家里送到宫中当太监,还有一个就是要给净身的钱,一贫如洗的家庭,哪里有钱去给人家。索性就自己动手,孙庭耀的父亲亲自动手,或许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这个行为差点要了孙庭耀的命,好在命大,在昏迷了三天之后。孙庭耀奇迹般的挺过来了。可是十分尴尬的一件事情就是,刚想入宫的时候,辛亥革命的爆发,皇帝宣布退位。但是皇帝溥仪依然可以在皇宫里面居住,只不过没有了以往皇帝的权利。这就让人不得不唏嘘了起来,黄粱美梦,就这样破灭了。

后来顺利的进入了宫廷当中,不过比较尴尬的是,在宫中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两眼一抹黑,只能够靠自己的能力活下去。在钢筋宫的那会,孙庭耀只能从最低贱的洒扫太监做起。干的最辛苦的活,还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虐待。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尤其是在太监这个行当当中。就仿佛大多的宫廷剧当中展示的那样。在宫中,太监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规矩,那就是需要有个靠山,有了靠山以后,受欺负的几率就不会那么大了。

孙庭耀早先也是在那里伺候比自己等级高的太监,这样的话,听老太监的话,帮老太监办理各种事情。认他做师父,端屎端尿,端茶倒水,一样都没少。就这样,渐渐的孙庭耀慢慢过起了熬日子的岁月。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这个也要看命的。在孙庭耀在宫廷当差的一年之后,机会便来了。

光绪的妃子,端康皇贵妃一次在戏院看戏。听手下的人说,有一个小太监,长的机灵而且还认识几个字。这就引起了端康的注意,于是点名让孙庭耀来伺候。这大概就是人们口中经常说起的"一步登天"的机会吧。在那么多的太监中,想要引起领导们的注意,兼职比登天还难。但是孙庭耀拥有了这机会。

不过机会总算来了,自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白眼,以及干那种脏活累活。但是伺候主子们,可比伺候那些个老太监难度高。有一次孙庭耀值班的时候,柱子半夜里渴了,叫了好几声都没有人回应。此时值班的正是孙庭耀,人到半夜肯定是犯困的,但是孙庭耀这个瞌睡睡得很深沉。好在一个老太监的提醒,这才让孙庭耀逃过一劫。立马呈上刚刚煮好的参汤送给主子。

事后孙庭耀问老太监,怎么样才能不会半夜里犯困。老太监看着孙庭耀的脸,默默的从鞋底里面拿出了几颗苍耳。老太监说这个苍耳是最好的法子,将这个东西放在鞋底,可以防止人犯困。这对于老人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是对于新人来说,伺候主子没有痛苦,小心伺候也就可以了,但要在鞋里放苍耳,恐怕要忍一忍了。不过也没办法,既然干的都是伺候人的活,这个又有什么办法呢?

总结:

孙庭耀在出宫之后,住进了寺庙里面。多年的宫中生涯,也让他拥有众多的人生阅历。他的一部自传《中国的最后一个太监》,在发表之后,同时也被人拍成了电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1992年才去世,曾主动上交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十大铁帽子王排名,清朝所有铁帽子王图片,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纪录片

    这位最后的铁帽子王名字叫做文葵,他是顺承郡王,也是清朝末代的一位继位王爷。他继位的时候也才是一个6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被接去王府接受这么一个爵位。要知道,这个时候清朝几乎也不存在了,但是由于溥仪还住在皇宫。因此,一些皇室的传统依旧存在,身为顺承郡王的他也依旧享受着王爷的待遇。但是即使有士兵护卫守

  • 清朝是如何灭掉蒙古?只用了一招就让蒙古的人口损失了9成之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对蒙古的三大政策,清朝为什么能统治蒙古100多年,清朝是怎样治理蒙古的

    众所周知,蒙古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十分凶狠的角色。不说其他的,就看看成吉思汗的时代就明白了。他们的力量比满族要厉害的多! 其实呢,满族的领导者什么都明白,事态也十分的了解。满族为了限制蒙古大规模的发展,他们特意将通往中原的关口都给封住了。如果想要去中原,那么只有走山海关、喜峰口几个险地!目的就是为了

  • 清朝明明掌握世界最先进军事技术,康熙后武器发展为何停滞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十大最厉害武器,清朝武器战斗力排名,清朝最顶尖的武器

    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其实,中国一直处在科学的前沿,不仅发明了火药,还发明了管形火器,也就是近代步枪的雏形。金军的飞火枪和宋军的突火枪比西方早上数百年。 蒙古帝国崛起后,欧洲人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热兵器这么一说。14世纪30年代,意大利人最早仿制

  • 清朝时期,你知道太后是怎么称呼皇帝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皇帝怎么称呼皇太后,清朝皇帝和太后,清朝有哪些太后是因为儿子当皇帝

    大部分人熟悉历史更多的途径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所以很多时候电视剧擅自编写其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就像你现在去问一个小孩,诸葛亮是谁?答案更多的一定是他是一个法师。好吧,今天我们来聊聊在清朝尊礼重孝的年代,尤其是对于皇家这个规矩颇多的深宫大院里,太后和皇帝间的互相称呼是如何的? 皇帝,九五之尊,真龙天

  • 清朝时期有两个机构,一个皇族宗室害怕,一个妃子宁死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宗室共多少人,清朝皇族宗室图片,清朝皇室人物关系汇总

    最近这几年,清宫剧大行其道,成为屏幕上热播的电视题材之一。清宫剧的热播也让观众们或多或少知道了一些大清王朝时期的“特殊”机构,例如观景今天要说的“宗人府”和“慎行司” 清朝时期的“宗人府”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明史》(卷72):“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

  • 清朝拥有无敌的八旗军,为何晚清却不堪一击,有一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晚清的八旗军真的是不堪一击吗,清朝最厉害八旗军,八旗军

    其实清朝军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清朝原来的八旗军。八旗军完全由满族人组成,这要放在当年,战斗力可是一等一的彪悍,曾经几万八旗军队,能把明朝几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八旗军入关之后,以极快的速度腐败下去,整天骄奢淫逸,不思进取,身体也被掏空,根本没法上马作战。清朝康熙皇帝打吴三桂时候,

  • 清朝执掌后宫时间最长的女人,驭夫有道,颇有政治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权力最大的公主,清朝后宫女性地位排名,清朝皇室能力最强的女人

    导读:在满洲八大姓中有一个大姓,皇亲国戚遍布清廷,在清朝的二十七位皇后中,竟有六位是来自于这个家族,她们分别是康熙的孝昭皇后、雍正的孝圣皇后、嘉庆的孝和皇后、道光的孝穆皇后和孝全皇后、咸丰的孝贞皇后,其他妃嫔更是数不胜数,这个家族就是钮祜禄家族。在这六位钮祜禄氏皇后中,有一位是执掌清朝后宫时间最长的

  • 清朝打了败仗除了割地就是赔款,为何这个地方寸土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割地赔款,清朝末期割地赔款的资料,清朝割地 和亲 丧权辱国

    在这时候,清廷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李鸿章为首的妥协派代表,李鸿章在朝中虽是权威,他认为新疆远在千里之外,又是蛮荒之地,兴师动众只会徒劳无动,还不如节省军费巩固海防。另一派是以左宗棠为代表的主战派,左宗棠就坚持认为大清可以丧失任何地方,唯独不能丢新疆,否则国将不国。 左宗棠认为新疆这“塞防”与“海防

  • 孝庄太后和她姑姑孝端太后为皇太极生的六个女儿的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太极与孝庄皇后,皇太极和孝端的婚礼,孝庄和皇太极什么关系

    布木布泰一到,哲哲的好福气就来了,她开始怀孕,连生三女,布木布泰也连生三女。姑侄二人比着生女儿,就是没有儿子。科尔沁草原上的博尔济吉特氏们又急了,把哲哲的另一个侄女海兰珠送来给皇太极当侧福晋,海兰珠不但相貌漂亮,而且一索得男,给皇太极生了个儿子,也给布木布泰带来了好运气,布木布泰也生了一个儿子福临。

  • 清朝帝陵的守护者,在大清灭亡后,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古代帝王的身份是最高贵的,他们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儿子,因此被称为“天子”。由于他们身份特殊,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要异于常人,会事先选取最好的风水宝地,修造不同于常人的陵寝,进行安葬自己,这便是皇帝独有的陵墓。 清朝皇帝也不例外,他们死后也葬入高大的陵墓中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