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庸笔下的康熙英明神武为何雍正却被写得心机险恶?

金庸笔下的康熙英明神武为何雍正却被写得心机险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4/1/15 20:16:53

金庸的作品里面,有好几部都是以清朝作为小说的历史背景。而清朝的几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在金庸的塑造之下,都成为了小说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

金庸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是其封笔之作《鹿鼎记》。如果说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不靠谱的男主角,那么康熙则是其中最完美的男二号。

在《鹿鼎记》中,年仅10多岁的康熙皇帝,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非凡才能。从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以及后来一举歼灭天地会,每一场仗都打得非常漂亮,成为整个故事中最后的大赢家。

可惜的是,康熙这种男二顶着主角光环的运气,不是人人都有。同样是清朝的皇帝,雍正在金庸的笔下,远没有康熙那么英明神武,反而被刻画成一个心机险恶,刻薄寡恩的人。

比如在《书剑恩仇录》中,雍正为了和兄弟争夺皇位,不惜把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与陈家的儿子交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雍正以女换子,乾隆为汉人所生的八卦故事,在清朝早就开始流传了,并不是金庸的独创。但一个作者对小说人物的刻画描写,却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感情和态度。我们知道,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即便有一些缺点,但总体来看,仍不失为一位明君。为金庸似乎并不喜欢这位皇帝呢?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种猜测,这或许与雍正朝的一桩著名的字狱——查嗣庭案有关。

金庸本名为查良镛,是清朝时浙江海宁查氏的后人。金庸的先祖,与查嗣庭是堂兄弟的关系。相传查嗣庭在江西当主考官时,给考生们出了一道题目,叫做“维民所止”。而“维止”二字,恰似“雍正”无头,因此被人扣上大不敬的罪名,最终落得被满门抄斩的下场。

上面这种说法,乃是乡间传言,有许多细节失真。雍正杀查嗣庭的理由,确实有考试出题一条,但考题并非“维民所止”,而是“君犹腹心,臣犹肱股”,说他没有把皇帝形容为元首,是对皇帝的不尊敬。

除了考试试题之外,雍正还把查嗣庭写的日记,也当作了给他定罪的证据。比如康熙去世时,查嗣庭在日记中有康熙腹疾大发,狼狈不堪等语;以及每次遇到雍正朝会或者祭奠,查嗣庭老是说当天的天气很不好。

莫说雍正这种先抄家,后定罪的方式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这几条罪状,也明显是欲加之罪,明着要查嗣庭死,才硬在鸡蛋里挑骨头。

查嗣庭之所以罹祸,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是雍正的舅舅隆科多举荐的人。雍正夺嫡时,隆科多为他出了很大的力气,但同时也知晓了雍正太多秘密。因此雍正站稳脚跟后,迅速料理了舅舅隆科多,同时也害怕查嗣庭知晓内情,故找理由将查嗣庭灭口。

查嗣庭在狱中自尽后,其家人也被株连,但好在株连的范围没有扩大,没有连累到金庸祖上的这一脉。我们回过头来看,雍正朝的查嗣庭一案,是一桩不折不扣的冤狱。所以如果金庸因为这件事,在感情上不喜雍正皇帝,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多文章

  • 金庸为何盛赞康熙、成吉思汗,却痛批崇祯是昏君?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庸歌颂成吉思汗,崇祯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还是昏君

    不过,金庸对于一些历史的把控或者评价却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比如他盛赞康熙,成吉思汗,耶律大石等异族皇帝,称他们为一代雄主,但是对于明朝皇帝崇祯,他却直斥其为昏君。这种评价引起了很多“大汉族主义”的人的不满,甚至有人说金庸姓“金”,是满族后裔。拜托!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他的祖上有一个名叫查

  • 年羹尧乱棍打走老师的儿子,雍正知道后大笑:年羹尧的死期已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处死年羹尧,年羹尧犯了什么错会被雍正处死,年羹尧为何被雍正教训

    清朝因为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并且这个王朝经历过康乾盛世,也面对过八国联军侵华的欺辱,因此这个王朝的历史也就格外的引人关注。大家都知道,雍正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叫做年羹尧。这个人曾经是力保雍正坐上皇位的大将,但是熟知历史的人就知道,这个人的结局却并不好,在雍正坐上皇位之后,年羹尧也变得日益猖狂,因

  • 清朝最悲情的贵族世家,虽然出了3位皇后,但她们全都命途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最惨的皇后19岁进宫,清朝最悲惨的皇后是谁,清朝最苦命的皇后

    虽说都有皇后之名,但大家的情况也有所区别,有的人生前就坐上了皇后之位(如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有的人是死后被丈夫或者儿子追封为皇后(如孝献皇后董鄂氏);有的人生前受尽皇帝万千宠爱,有的人生前与皇帝毫无感情可言,帝后夫妻形同陌路,困守宫中。清朝十二帝,首位就是被尊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满清大业的

  • 清朝猛将被包围,送出一封信求救却无人能懂,曾国藩看后:糟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未解之谜曾国藩,清朝不重用曾国藩后果,曾国藩怎么叛变的

    曾国藩,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很厉害的人物,并且他是晚清的朝廷重臣。他不仅文采好。还练得一身武功,能文能武,可谓全才了。在他的手下有一名大将—鲍超,他是湖南人,不识几个大字,但是非常英勇,是一名厉害的武将。他至少打过500次战争,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但他依然坚持着。同时和他不分上下的,还有一名武将

  • 和珅被赐死时,笑着打开乾隆的“保命诏书”,看到3个字后傻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给和珅的免死诏书,和珅被赐死前皇帝遗诏,和珅被嘉庆赐死乾隆给的保命诏书

    当时在位的乾隆皇帝,对于和大人干的这些偷鸡摸狗的事儿都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乾隆皇帝并没有杀掉他,原因如下。当时的和珅能够帮助乾隆赚钱,他当上内务府总管后,从各种途径搞来的银两,全都进献给了皇帝,让皇帝过上富奢的生活。其次是和珅善于拍马屁,让乾隆帝很喜欢,而且事情办得很好,深的乾隆老爷的喜爱。尽管乾隆爷

  • 她给皇太极生下了著名的“建宁公主”,娘家却被皇太极带兵攻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建宁王妃,皇太极的5位著名妃子,皇太极的几位皇后

    生下建宁公主的人,是一位来自蒙古察哈尔部的女子,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奇垒氏。我们知道,清朝一开始国号不叫清,而是女真建立的后金。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崛起后,统一了女真各部,为了继续统一天下,女真就有了和蒙古联姻的习惯。皇太极身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改国号为清,建立大清,又延续了娶蒙古女

  • 清朝时,为什么人人都不愿娶宫女?说出原因你估计都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宫女也叫宫人,从汉朝起,开始出现,指的是进宫服侍君主的人,通常都是普通人甚至奴隶。起初的宫女都是战俘,汉朝以后,可以从民间挑选进宫。她们大多年纪很小,或者是正值芳龄,运气好的可以被皇帝宠幸升个官职,不用再做下人,运气不好的也可能老死宫中或被惩处致死。虽说能被挑进宫的宫女都应该是长相不错,且机敏能干的

  • 洪秀全如何惩罚犯错的妃子?其刑罚名虽好听,却比人彘还要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秀全犯错的妃子,洪秀全选拔妃子标准,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妃子

    百姓在这样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不由的渴望可以获得一位英雄的救赎,而洪秀全所建立的拜上帝教,就在这种情况下悄然庞大。洪秀全本人不过是一个落魄书生而已,在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之后,均名落孙山,以后便对科举大为失望,自己也因此大病一场。后来,在传统思想无法解脱他的时候,在偶然的机会下,他得到了一本圣经,了解

  • 清朝附属国心生不满欲改国名,皇帝一怒将其国名倒写,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周边有很多附属国或者藩属国,和中国保持密切的关系。每年向中国进贡,中国也赏赐附属国很多东西。其中有一个国家,秦汉时期一直是中国的郡县,后来独立,但仍然是中国的附属国。在清朝的时候,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国名,向清朝皇帝申请更改国号,清朝皇帝同意了改名的请求,但是却让其将

  • 这个人是中国古代稀有奇才,若没被康熙错杀,大清或能称雄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时期错杀一人,康熙错杀了一位天才,康熙错杀了哪些忠臣

    在我国的历史上,中原的汉族一直是我国的正统文化,而少数民族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思想上都是弱于中原的汉族的。但是明朝末年,由于机缘巧合,关外的满族入主中原,并且还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因此虽然满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却开始了其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历史。在清朝的统治中,其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帝王,即康熙皇帝,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