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三点最可贵精神,普通人逆袭圣经,柳传志:他影响了我一生

曾国藩三点最可贵精神,普通人逆袭圣经,柳传志:他影响了我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23 更新时间:2024/4/15 14:46:23

中国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这位典型的奋斗型企业家,依靠着自己的不凡的眼界打造出了联想集团这块金字招牌。在接受采访时,除了谈到一些创业的艰辛机遇外,最重要的就是被他一生奉为偶像的一个人。就是这个人的传奇经历和卓越的智慧让他获益匪浅。

在许多场合,柳传志总会提到他——晚清名臣曾国藩。柳传志说,曾国藩身上的三点精神让他终身受益,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激励他,直到联想变得有声有色。其实,不仅仅是柳传志,许多的名人和成功人士都会关注曾国藩,他的《曾国藩传记》更是许多人一生都要拜读的书,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成功人都喜欢曾国藩,他身上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这些人学习?

曾国藩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实际上他的家世却很平凡。从14岁开始考秀才,直到21岁才第一次考中。期间七次考试,屡屡落榜。和普通的小孩一样,他资质平庸,比起那些过目不忘的天才,他一首简单的诗甚至都要背上好几个时辰。但是这也铸就了他坚韧勤奋的性格。

在即将30岁时,他才终于考上进士,正式进入官场。但是,他为人正直,不懂得官场间的为人处世哲学,频频受阻。最后被皇帝贬官回家守孝。

就是这样的一个履历,却为什么能够成为无数人的偶像呢?组建军队平定太平天国叛乱、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奠基者等等,这些成就可以说都是划时代的。你们能够想象,就是这样21岁才考上秀才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卓越贡献吗?

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许多故事,都是我们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在困难时最好的一剂良药。

一、遇到困难,从来不退缩,只有全力以赴

平定太平天国虽然最终胜利,但是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在一次水军大战中,浩浩荡荡的湘军被太平天国击败。许多将士都因为自己的战术失误而枉送性命,此刻的曾国藩一度心灰意想要自杀。

但是回头一想,如果自己自杀,那么军队可能就真的土崩瓦解了。于是他忍辱负重,顶着巨大压力总结。最后研究出适合自己军队的打法。通过湘军的以逸待劳,来消耗太平天国军队的战斗力。最终反败为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就是因为遇事冷静分析,最后曾国藩才能取得胜利。现在多少企业都是也都是如此。投资失败,资金断流等等,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家都像曾国藩当初那样,选择自杀。那么这个企业就真正倒闭了,员工呢?只能选择另谋高就。面对困难,曾国藩后来的重新作让人刮目相看。忍辱负重的精神更是让许多职场人学习,分析问题,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二、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了解过《曾国藩家书》的朋友都知道,这本书是一部“百科大知识”。从家庭关系、个人修养、学习、道德、治国等等都一一详细记录在内。可以说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情真意切。可以说,是曾国藩花了毕生精力写给后人的一部经典书籍,其中的道理真的是所有后辈学不完的。

清晰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勤奋永远比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更能获得成就。

抛开柳传志这样的大企业家,许多小企业家甚至一些创业者尝不是如此?因为眼前的利益,而选择走捷径,最后的下场只能说被社会淘汰,付出相应的惩罚。假设马云如果因为淘宝这个平台被广泛利用,而选择提高“入场费”甚至不思进取,依靠淘宝赚钱,那么他还能有今天的成就吗?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只会害人害己。强如马云都需要不断累积和勤奋学习,何况其他人呢?

三、眼光要长远,从小事着实,脚踏实地

曾国藩有句话备受追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意思就是做事格局要大,不能过于狭隘。但是真正需要做的时候,就需要从小事入手,脚踏实地。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喜欢侃侃而谈,目标远大,但是真正叫他们做事时候,又难免不知所措。一副不屑做小事的样子。

很多人知道曾国藩作为大臣的荣耀,殊不知他在洋务运动时候,经一个人进进出出考察,有时候为了工程尽快完成而自己亲自动手锯木头。这种看似下等工人做的活,曾国藩一样也会做。所谓放得下身段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也不妨碍他实现洋务运动的伟大理想?

之所以曾国藩和他的许多著作被许多人拜读研究,并不是因为曾国藩的成就和高位,相反的是他作为普通人,在取得成功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但最终他都挺过来了,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曾国藩的这三点精神可以说是普通人逆袭的圣经,因为这是曾国藩已经验证过的从普通人成功逆袭的经验的提炼!

曾国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逆袭的一生,从资质平平的小孩,背书都要比别的小孩多背很多遍的普通人,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依旧孜孜不倦的锤炼自己,精进自己,终于在退休前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自己也终于名垂青史!

所以曾国藩的成功完全可以复制,因为这世上更多的是天资平平普通人,而曾国藩就是普通人最好的逆袭榜样,普通人也能做出不普通的事情!

我们要学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精进,学他宁愿讨勤不讨巧,学他遇到困难的处理方式!

这套唐浩明版《曾国藩》,翔实全面地记载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61年风雨人生!曾国藩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进入官场的,还有他创建湘军与平太平天国的过程!这其中究竟充满了多少艰辛,以及曾国藩如何一步步克服它们!实事求是地总结曾国藩的一生,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资料丰富详实。

小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小说一百强!”

是了解学习曾国藩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

更多文章

  • 丧权辱国的清朝,灭亡时为何仍有1100万土地?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灭亡的四大原因,清朝灭亡时的真实现状,解密清朝灭亡主要原因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挺幸运的一件事,如果最后一个王朝是明朝,不说别的,中国的领土至少没有现在这么大。 在清朝正式把政权完全移交给民国政府时,中国总共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即使是割让了2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民国继承的土地也比明朝土地最多的

  • 清朝女科学家命名小行星,虽然她在29岁病逝,但是拥有着完美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我国以女性命名的小行星,古人命名小行星

    这是清朝女科学家王贞仪在其著作《勾股三角解》中的一番论述。在明清之际,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是残酷的,女子不能读书识字,只能学习琴棋书画,以“无才便是德”为傲。这种迫害女子权益的行为,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埋没了许多优秀的女性。而在这种大背景下,依旧有女子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压迫,拥有了完美的人生。这名女

  • 嘉庆为何急着要杀和珅?和珅明知会死为什么还不逃跑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和珅这样的突飞猛进和飞黄腾达,主要还是与他自身的素质分不开的。总的来说,和珅精明强干,会察言观色,而更重要是一条,就是乾隆很快发现和珅精通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在乾隆朝,最重要的政治文书都是用满文写就的。“兼通满汉”自是成了和珅最重要的一项政治资本。嘉庆上台后的一大举措

  • 易中天为何怒斥乾隆“没干好事”?是否人到老年,辩事不明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易中天乾隆原话,易中天讲乾隆的故事,易中天说乾隆神经病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或许是许多人从初中历史课上就开始分辨谁先谁后,却到最后也稀里糊涂弄不清楚的帝王了。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这样的皇帝都是高大伟岸、丰功伟绩的,不是拓展疆土,便是平息暴乱;不是仁政爱民,便是立法强政。而便是这样的九五至尊,留名青史的皇帝之一——乾隆,得到易中天的评价竟是"王八蛋"、"

  •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远胜康雍乾,金庸:其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位比他们还强的清朝皇帝,就只能往前找了,而且这位皇帝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对清朝这个政权所作出的贡献,其实都不属于康雍乾三位皇帝,这个皇帝就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在历史上,但凡能开一国的皇帝都不是平凡之辈,从秦朝的秦始皇,汉朝的刘邦,隋朝的杨坚,唐朝的李渊,宋朝的赵匡胤,元朝的忽必

  • 和珅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在乾隆没死之前拥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死后嘉庆赐死和珅,和珅给乾隆送美女,乾隆去牢里求纪晓岚放过和珅

    和珅担任和兼任乾隆时期数个重要官职,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重要官职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邢部尚书、理蕃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和珅不仅大权在握,此时更是皇亲国戚,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

  • 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把孝庄给送人?是因为孝庄有这样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太极与孝庄的真实关系,孝庄与皇太极吻戏,皇太极多尔衮孝庄是啥关系

    前期的时候,孝庄12岁就嫁给皇太极了!两个人一口气生了3个女儿,这个时候孝庄也才20出头,貌不貌美不好说,但确实是年轻!如果说怎么看皇太极和孝庄的关系,很简单,孝庄一直在生,说明皇太极对她的恩宠没断!皇太极与孝庄之间,是清军入关后为加强与蒙古各部落的政治联姻,皇太极需要蒙古部落的支持。孝庄是蒙古科尔

  • 果敢的前世今生:光绪23年,英国人让清朝签订了一个附加条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果敢历史记录,果敢的历史背景故事,历史上的果敢有多厉害

    果敢在元朝时期,属于中国的领土,当时此地隶属元朝云南行省,是镇康路军民总管府和孟定路军民总管府的领地。到了元朝,镇康路和孟定路最广府改名为镇康府和孟定府,此地依旧属于明朝。1658年,明朝灭亡,南明皇帝朱由榔率残余势力继续和清军作战,在战败之后,他们一路逃到了缅甸,吴三桂则率大军一路打进缅甸,东吁王

  • 大臣说和珅隐匿财产嘉庆却说不用查了无非就在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查抄了和珅为什么还那么穷,宰相刘罗锅嘉庆斩杀和珅,和珅给嘉庆送美女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立刻开始布置“倒和”行动。正月初八,和珅被革职下狱。正月十五,将和珅家产全部点清查抄。正月十八,和珅便被赐死于狱中。一场大案就此了结,前后不过15天的时间。这件案子之所以办得如此之快,一方面是由于嘉庆准备充分,隐忍谋划多年,故一击必中;另一方面则是因

  • 雍正因为什么杀了他曾经的知己年羹尧?难道年羹尧真的该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杀年羹尧真正原因,雍正为何要处死年羹尧,雍正最后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为了当时局势的安稳过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雍正继位的时候,局势动荡,政敌甚多,尤其是八爷党一直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朝局。而年羹尧最早的时候就曾经在四爷和八爷之间左右摇摆,例如,在康熙五十七年,为了得到陕甘总督一职,年羹尧就曾瞒着雍正,偷偷的回京拜访过八爷他们。在这时候,在军中威望很高,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