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删孟子:让这个老头能活到今天,我饶得了他?赶出孔庙!

朱元璋删孟子:让这个老头能活到今天,我饶得了他?赶出孔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3/12/14 1:55:38

[var1]

我们知道,朱元璋更像是一个法家的皇帝,他讲“势、术、法”,法家这种一心一意服务帝王的学说非常对他脾气,相比之下,儒家就写三心二意了。这个三心二意萌发于孔子,孔子虽然也主张效忠君王,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指大家各司其职,首先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不能“君不君臣不臣”,孔子的学说中有一种明显的民本思想,比如“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等等,孟子把这个民本思想继续发扬了。

[var1]

孟子说的那些话,可比孔子狠多了,我们都知道孟子在面对齐宣王的时候,曾有过这么一个著名的问答。齐宣王问孟子,你们一直讲古代有多好,但是商汤流放了他的君主夏,武王讨伐他的君主商纣王,这难道不是真的吗?孟子答:书上是这么写的。齐宣王继续问:大臣杀了他的国君,可以吗?这时候该怎么回答呢?如果说不可以,那么武王和周朝不就不合法了吗?如果说可以,齐宣王就会说:你们儒家又讲不能下犯上,又同意武王杀他的国君,这不自相矛盾吗?

[var1]

孟子的回答是:我只通过武王杀了独夫纣,没有听说武王杀了国君纣。意思是什么?如果你的皇帝干得不好,我们可以不认你这个皇帝。孟子还说过更直接的话:“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话可太刺激了,难怪朱元璋不喜欢。

[var1]

朱元璋某次看完《孟子》大怒: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乎?他强烈要求把孟子从孔庙里搬出去,好在大臣钱唐誓死力争,史书记载:三年,太祖议罢孟子享祀,且令如有谏者,以大不敬论处。钱唐抗疏入谏。朱元璋感其诚,乃复孟子配享。朱元璋什么脾气我们也知道,但是钱唐的脾气更大,他说: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这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的国家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晋国被分裂了?有什么故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关于田氏代齐,其实就是内部士族代替原有王族的阶级斗争。其实,三家分晋从本质上讲,和田氏代齐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晋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国家,又有自己的一些特征。[var1]到了晋献公时期,又出现了骊姬之乱,晋献公更是诛杀诸公子,亲儿子都不放过,这才导致晋文公重耳出逃,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

  • 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年,出现了圣人的多种说法,但其中不变就是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为何被称圣人,和孔子齐名的圣人是谁,孔子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圣人

    [var1]孔子比这两个人加起来都要强上10000倍。孔子是一个教育家,平民教育家。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只有贵族可以学习文化,上层垄断了知识,而孔子打破了这种垄断,让所有阶层的朋友,都有机会获得知识。所以,据说孔子有3000个弟子,放到现代可以组建一所大学。古代人口不多,3000个弟子的影响力相当于现

  • 柳下惠弟弟为祸人间,孔子劝他改邪归正,盗跖狂笑一声令孔子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柳下惠的强盗弟弟与孔子对话,孔子感叹柳下惠,孔子为什么说柳下惠降志辱身

    [var1]柳下惠无奈地回答说:“虽然他是我的弟弟,可是他一直以来并不听话,我一直为这件事情发愁。”“既然你不去教导他,那么我想去盗跖那里规劝他,你意下如何?”孔子这样问道。柳下惠听后急忙摆手说:“你更不能去那里,因为即使你说尽了道理,对方也不会听你的,说不定还会出现意外,所以请你千万不要去。”孔子

  • 他被誉为“开清第一功臣”:汉人骂他是大叛徒,乾隆称其为贰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重用汉人吗,清十大名臣,乾隆皇帝对汉人出山海关的态度

    但是,由于他特殊的身份,他却两头都不讨好,汉人厌恶他,认为他背叛了明朝,是个汉奸,而清朝虽然一开始很重视他,但是到了他们统治的中期,为了宣扬忠诚的理念,乾隆决定将其列入“贰臣”中。洪承畴里外不是人。 关于洪承畴投降清朝时期的思想转变,民间有很多的故事,比如说庄妃劝降的故事。这个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 他是清朝第一个储君,战功赫赫却被父亲赐死,后代成雍正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临终前赐死一人,雍正临死前把谁给赐死了,清朝雍正帝皇后简介

    在努尔哈赤刚起兵的时候,本钱还比较薄。多亏了正妻佟氏,散尽家产提供资本帮助努尔哈赤,才使他一步一步站稳了脚跟。最初创业的时候非常艰辛,当时他们的儿子褚英跟代善都还没有成人,跟着努尔哈赤刀里来血里去,小小年纪就受了大量血腥刺激。 成人后的褚英很早就带兵打仗了,因为作战比较勇猛,很快就在军中树立了威

  • 他是清朝唯一谋反没被诛九族的人,只因家族太厉害,换别人早玩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被灭九族的是谁,清朝杀九族的多吗,清朝谋反罪严重吗

    此人就是孔门之后孔尚任。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历朝以来,都是遵循儒家的治国之法,实行仁政。而在清朝入关之后,康熙也多次南巡,到孔庙祭拜,称孔子为“万世师表”。在康熙二十三年的时候,他再次到孔庙祭拜,遇见了孔子的后人孔尚任。 当时康熙知道他的来头之后,就给了这位当时还是平民的孔子第64代孙孔尚任,升迁为

  • 乾隆皇帝深爱令妃为何她却终身都没有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乾隆唯一可与令妃抗衡的妃子,乾隆喜欢令妃为何还要杀了令妃

    有人可能会问,令妃作为乾隆的妃子,怎么会姓魏,是个汉人呢?其实,根据《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令妃在嫁给乾隆之前,确实姓魏,是内务府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属于出身比较低的包衣奴。而成为贵人后,令妃家人就集体加入了满洲八旗,称为“抬旗”,同时改姓魏佳。从名义上来讲,令妃虽是汉人出身,但抬旗之后,便算是满族人

  • 乾隆游西湖神庙见神像样貌大怒:马上全部砸掉重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在清朝以后,君权的地位不断提高,清朝的皇帝日日困于繁忙的政务,不能像明朝的皇帝那样培养出一些古怪的爱好,比如修仙当木匠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便不能轻易离开京城。那皇帝什么时候可以外出旅游呢?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国库非常有钱。康熙年间国库充盈,于是康熙出巡了好几次;到雍正朝国库空虚,雍正便始终

  • 乾隆派和珅去赈灾,和珅却往粥里放沙子,之后就发生了这种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哪一集,和珅表妹被杀和珅生气,和珅给赈灾的粥里掺沙子

    就因为乾隆很看好他,他就为所欲为,啥钱都往自己口袋里装。但和珅也是有优点的,他很会办事,还有好多特长,还能过目不忘。有外国人来中国参观的时候,和珅就负责翻译工作,外语说的很流利。就算他做了很多坏事,乾隆也不多追究,就因为他会写诗,会书法写的好,所以乾隆很喜欢他,不然早就要了他的小命了。根据历史所述,

  • 乾隆是汉人海宁陈家的孩子?辟谣的历史真相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海宁陈家的后人现状,清朝海宁陈家显赫至极,海宁陈家

    不过,根据人类的天性,越是神秘的地方,消息越是封锁,就越能激发人们的八卦心和想象力。所以自古以来,皇宫都是盛产八卦新闻和谣言的地方,是不少小说家和影视编剧的衣食父母。在清朝,平均每任皇帝,都有至少一个八卦故事,比如皇太极的老婆孝庄下嫁多尔衮、顺治出家当和尚、康熙被毒死、雍正被刺杀等等。在这之中,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