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邯郸之战秦国虽败,却从赵国带回两人,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邯郸之战秦国虽败,却从赵国带回两人,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78 更新时间:2024/1/23 3:59:17

[var1]

但是,在邯郸之战中,赵国不仅顽强抵抗,还获得了魏国和楚国的支援。而这,导致秦军在邯郸这座城池前折戟,并损失了20多万精锐士卒。因此,邯郸之战的失败,直接推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当然,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却有一个意外收获,也即秦军将领王龁从赵国带回了两个重要人物。

具体来说,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奉命率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王陵进攻邯郸,战果甚少,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援助王陵继续作战。结果王陵部队损失严重,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战不力而将其免职,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

[var1]

到了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王龁正在加紧进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对此,赵国打算杀死在邯郸当质子的公子异人。异人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在王龁的帮助,吕不韦和异人这才顺利回到了秦国。

在吕不韦和异人逃走后,赵国又想杀异人的妻子和儿子嬴政,因为异人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不久之后,因为赵国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秦国也需要休养生息,就暂停了进攻赵国的行动。

公子异人回国后,吕不韦让他身着楚服晋见原是楚国人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对他的打扮十分高兴,认为他很有心,并特地亲近说:“我是楚国人。”于是把公子异人认作儿子,并替他更名为“楚”。从此开始,公子异人改名子楚。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嬴政回到秦国。

[var1]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孝文王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尊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虽然秦庄襄王的在位时间也不是太长,不过,他依然为秦朝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获悉,命令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至此,周王朝最后残余的势力被铲除。对此,在笔者看来,彻底消灭东周后,自然让后来的秦始皇可以放开手脚,专注于秦灭六国之战。

[var1]

在此之后,秦庄襄王又调集兵马,攻打韩国、魏国、赵国这三国。比如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担任将领,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治今河南省洛阳市)。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派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因此,秦庄襄王在位期间,三晋又损失了大片的土地,实力更加衰弱了。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庄襄王薨,享年三十五岁。他的儿子嬴政继位,是为秦始皇帝。嬴政在位初期,跟随秦庄襄王一起回来的吕不韦执掌大权,继续朝着一统六国的目标前进。

[var1]

对于吕不韦来说,不仅率军彻底消灭了东周,还加强基础建设,兴建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促进秦国农业生产。郑国渠一直到今天都依然在使用。作为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广纳天下英才,为秦国提供了不少人才,比如后来受到秦始皇重用的李斯,原先就是吕不韦的门客。此外,吕不韦编修《吕氏春秋》,为秦国的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综上,在邯郸之战中,王龁虽然败给了赵国、魏国、楚国组成的联军,但是,他成功将公子异人和吕不韦带回秦国,无疑是更大的功绩。

更多文章

  • “华夏第一相”管仲,史上最成功的宰相,临终一句话道破齐国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和齐国宰相谁厉害,历史上管仲有多厉害,齐国历史人物管仲

    [var1]管仲不仅是政治家,他还是一个经济学家,军事家,思想家。他学识渊博,真逢其时,历史上没有一个宰相比他更成功了,他不像诸葛亮扶持羸弱的君主,导致自己鞠躬尽瘁而死,也不像首辅张居正死后遭到严厉的清算,也不像那些显赫一时,但是家族后人随后就开始陨落的人。管仲一生成就非凡,安然而死,他的后人在他的

  • 《山海经》是上古奇书,却被乾隆纪晓岚列为禁书,原因实在好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山海经为啥是奇书,山海经为什么要列为禁书,山海经在什么时候被列为禁书

    [var1]控制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是早在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就已经出现过的事情,之后一直延续下来,在清朝达到了高峰,而在清朝中,又以雍正和乾隆两朝为最盛。对一些史书古籍的删改销毁是他们实施这种政策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和手段,《明史》是清朝人花了近百年时间修订完成的,但是,其中的很多记载都不能让我们如

  • “崔杼弑其君”,5个字3条人命,春秋战国时候的人有多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崔杼弑君,齐国崔杼杀齐庄公,崔杼弑君后为什么要杀死太史官

    [var1]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春秋时期“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动人心魄,最令人感动的故事。故事讲的是齐国君王齐庄公和大臣崔杼的妻子产生了私情,崔杼知道此事后,便起了谋反之心,他设计杀死了齐庄公,自封相国,并且把齐庄公的异母幼弟扶上了王位,此举毫无疑问是“挟天子以令

  • 荆轲为什么没有成功?并不是他技不如人,而是因一个医官的在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轲介绍,荆轲的功效和作用,荆轲刺秦王40集电视剧

    [var1]按照荆轲的策划,是自己将匕首藏于地图内,而当秦始皇打开地图时,自己拿着沾满毒液的匕首击毙秦始皇,而这一事件也成为了一个历史典故,“图穷匕见”作为荆轲的助手,秦武阳抱着樊於期的头颅,荆轲拿着地图前往大殿进献,一切朝着荆轲预想中的进行,虽然秦武阳过于紧张,但是在荆轲的一凡解释下,也毫无大碍,

  • 韩国神书看傻网友:韩国人祖先创汉字 建黄河文明 孔子蚩尤是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本书的名字用中文翻译过来,就是《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祖先东夷族创造的》光是看这个标题就觉得已经很魔幻了。但里面的内容更让国人看得瞠目结舌。不但宣称汉字是由古代韩国人祖先东夷族创造的,还把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蚩尤定为了古代韩国人。最离谱的则是:夏朝和商朝都是由古代韩国人祖先建立的。

  • 管仲曾设置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掉一国,现在成了美国“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管仲的十大毒计,管仲曾设置一条毒计,管仲有一个毒计吗

    [var1]春秋战国群雄起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整个国家呈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为秦国,同时还有一些实力较为强劲的国家,比如齐国。而创造出贸易战这种新型战略思想的主角管仲便是齐国的丞相!管仲非常具有才能。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带

  • 朱元璋读《孟子》为何吓了一跳,随后下令删去13?孟子太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朱元璋怎样评价孟子,朱元璋和孟子关系

    [var1]关于孟子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一件事看出来,这件事就是洪武三年朱元璋删去《孟子》三分之一的事件。根据记载,在那一年朱元璋读《孟子》,读到了一句: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意思是,皇帝如果把臣子当成草芥来看待,臣子就会把皇帝当成仇寇。朱元璋大为惊吓,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人臣应该说出的话,随即

  • 康熙祭拜孔子墓却不行礼,臣子一个动作,康熙看到后马上屈膝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祭拜孔子,孔子和康熙谁最大,康熙儿子盼康熙死

    [var1]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帝王大多信奉孔子学说,这是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但是董仲舒在“独尊儒术”的同时也扭曲了孔子的学说。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没有认识到孔子的真正的价值。汉武帝利用扭曲了的孔子的学说,更有力的、更直接的、更封建的来控制子民、控制江山。康熙本人对孔子学说有

  • 河南产出的五大谋士,从春秋到三国,个个都名闻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春秋谋士,春秋十大谋士是谁

    第一位:春秋范蠡,南阳人。[var1] 一开始的时候,范蠡跟文仲一起在楚国担任小官,因为不满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的现状,和文仲一起投奔了当时的越国。后来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越王复国,名闻天下。在功成名就之后又急流勇退,用自己的智慧三次经商成为巨富,自号陶朱公。世人赞誉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

  • 朱熹该不该被钉在耻辱柱上?他的影响仅次孔子,却身陷桃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和朱熹的资料简介,宋代朱熹对孔子的评价,朱熹的影响与评价

    朱熹的一生并不平静,虽然在他死后,他受到了读书人的爱戴,并且被官方葬入孔庙。但他生前其实是饱受质疑的,在他的晚年,他一度被质疑为“伪学之魁”,受到官方的排挤。经历了“庆元d禁”的腥风血雨,并在1200年在忧患中去世。[var1]但好在一位思想家赖以流传后世的,并不是他生前的权势,而是他留给世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