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被骂千年,既是“暴君”也是“圣君”,鼎盛时期超过唐朝

此人被骂千年,既是“暴君”也是“圣君”,鼎盛时期超过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1/24 22:53:05

如果说秦始皇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从某个角度看其实有些“冤枉”他了,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第一个提出了“皇帝”的概念、第一次统一货币等等,这些举措都对后世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于“焚书坑儒”,或是累死万人“修筑长城”,功过是非,争议数千年。

再说“隋炀帝”——广,比之秦始皇的残暴有过而无不及,那就更别说比较功绩了。其实这里也有一定的无解,史书中多记载“杨广”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先是杀了亲父杨坚,后又弑母弑兄;为享富贵,“隋炀帝”更是逼迫200万百姓为其营造宫殿,其中死者无数;后又有征调百万民夫修筑“大运河”等等。貌似“隋炀帝”除了残暴就是残暴,这也是他的“隋朝”时间短的主要原因,称之为“千古暴君”毫不为过。

诚然,“隋炀帝”的确性情残暴,修“东都”也是事实,但“隋炀帝”也绝非是一个毫无功绩,十足的“昏君”;有一点他和秦始皇很像,既是“千古暴君”,也是“千古圣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就是隋炀帝所创;也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大运河”首次实现了“南北沟通”,无论是经济活动还是军事作用,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条不可替代的大动脉。

更多人不知道“杨广”还是位“武皇帝”,开疆裂土,征战四方,其势绝不在秦始皇之下。说起开疆裂土,就必须提一下隋炀帝“攻灭吐谷浑”;“吐谷浑汗国”位于今天的青海、河西一带,隋炀帝御驾亲征打下了这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后世可谓立下了不世之功。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说,“‘青海’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划入版图,当时还设有“陇西郡”,青海当然包含在内。”其实并非完全是这样,秦时“陇西郡”其实面积很小,也就相当于“甘肃”;没多久秦亡,天下再次大乱,而“陇西”并没被承认,即使到了强盛的“大汉”,青海仍未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直到公元608年,“大隋”一统中原;此时的大隋帝国连年征战,内部貌似一统天下,其实西北边患极其严重。尤其是“吐谷浑汗国”,自喻为“草原雄鹰”、“如风野狼”,虽偏安一隅但对中原早有窥视;至于“滋扰抢掠”那更是有的事。也许在“吐谷浑”眼中,大隋初定,难以再战;但在尚武的“隋炀帝”眼中,大隋已定,正是挥军西北的好机会。

必须强调一下,“隋炀帝”的尚武情节极其严重,说“嗜杀成性”也不为过,可以说“大隋帝国”的建立,其军功“杨广”可占一半;因此想到“吐谷浑”之祸,隋炀帝更是磨拳擦掌,急不可耐。此时的隋军久经沙场,战斗力极强,外加一位善战的军事统帅“杨广”,“吐谷浑”的苍鹰也好、野狼也罢,统统快速消失在“杨广”的铁蹄之下。

隋炀帝一举攻灭“吐谷浑”可以说消灭了威胁中原近百年的的大患,之后隋炀帝又设立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在此后大赦天下四年之久,大隋帝国人口迅速膨胀,据当时历史统计,包括“吐谷浑”地区,大隋疆域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县,民户八百九十万户,人口四千六百零三万。”

这个统计数字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没什么,但是跟盛唐“贞观之治”做一下对比的话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贞观”十七年,“盛世大唐”的民户还不到“三百万”,也就是说还不到“杨广”时期的一半。“杨广”时期的民户是大唐时期的两倍还多,“民户”多就人口多,隋朝时期的土地开垦面积更是大唐时期的3倍以上。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也曾盛赞隋朝的鼎盛“是时天下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只不过“隋炀帝”太过好战,残暴之性惹得民怨沸腾,“杨广”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百姓心目中的“昏君”;但不管怎么说,“吐谷浑”一战终于将“青海”正式划入中原版图,以至于之后千年,历朝历代都以此为据,“青海”再没有离开过。更值得称道的是,“隋炀帝”将青海划入中原版图,其战略意义更成了后世千年兵家必争之地;“北抵蒙古,西出新疆,南指西藏”,直到今天青海依然是中国的一块不可替代的战略要地。

因此说,“隋炀帝”不仅仅是残暴成性的“千古昏君”,更是位震古烁今的“千古明君”。

更多文章

  • 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为报国让女儿远嫁和亲,为何又起兵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史之乱的资料,安史之乱45集免费观看,杨利辉讲安史之乱

    这位将军就是仆固怀恩,出生于“仆固部”,是当时这地方首领的孙子,一直都是都督。仆固怀恩少时习武,非常勇敢,刚烈正直,脾气也十分大。其子仆固玢因为战败于同罗,兵败投降后逃回了唐营,这位刚烈将军怒斥其子贪生怕死,竟大义灭亲当众斩杀了儿子,以示军威。安史之乱长达八年的战争中,毫不夸张的说,仆固怀恩可谓是最

  • 隋炀帝杨广虽然是灭国之君,但也有很多功绩,具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杨广简介,杨广老婆全部图片,宣华夫人被杨广欺负晕倒电视剧

    第一件:创立科举制。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炀帝的时候,他增设进士科。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与原来的只能是世家子弟为官有着巨大的差别,让很多底层的老百姓通过十年寒窗,也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第

  • 唐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网友看完整个过程直呼不比现代人差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代妆容化妆的过程,唐代化妆方法,唐代女人化妆步骤

    唐代女子化妆过程大致包括施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等。第一步:敷铅粉施粉在唐代是十分常见的。唐代壁画上就可以看出当时很多女子的面部都涂成了雪白。将卷叠的铅板,放入木桶,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锅上,用炭火徐徐加热,经较长时间,铅受醋酸蒸气的作用,先成碱式醋酸铅,再逢无水碳酸,而成

  • 唐朝才女李冶,六岁写下一诗,其父读完感概:此女日后定不守妇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女性不守妇道是什么下场,骂女人不守妇道的诗,形容女人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的诗

    根据不完全的历史记载,290年间,唐代出现了207位女诗人。虽然我们现在对她们知之甚少,但她们确实在那时照亮了诗歌的夜空。其中,最著名的四位女性被后人称为“唐代四才女”,即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其中居首的李治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因为她六岁时写的一首诗注定了她迷人的一生。《唐才子传》记录了女性美和

  • 武则天有4个儿子,除李显、李旦,另两个是谁?有个被武则天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四个儿子二个女儿有后代吗,武则天四个儿子简介,武则天的四个儿子都当过皇帝吗

    651年(永徽二年),也就是唐高宗继位后的第二年,唐高宗把武则天召回宫里,次年生下第五子李弘,也就是武则天的长子。655年,唐高宗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也因此成为嫡子,并立为太子。因武则天深受唐高宗宠爱,所以李弘自幼就得到唐高宗的喜爱和栽培,李弘也没有辜负唐高宗的厚望,生性善良仁慈,关心

  • 《唐朝诡事录》:甘棠驿中的一个细节,揭露卢凌风被罢黜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被谁陷害,唐朝诡事录卢凌风 公主儿子,唐朝诡事录 甘棠驿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的时候,卢凌风和苏无名联手侦破长安红茶案,结果两个人被同时下诏狱,最后苏无名调往南州司马,而卢凌风则是削去官职,逐出长安。在离开长安的路上,卢凌风一直耿耿于怀,感觉自己是遭到小人暗算。那么卢凌风被罢黜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呢?这件事情的答案,其实在甘棠驿隐隐浮现。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

  • 隋文帝乃是鲜卑族,可是他的先祖却是正统汉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文帝是汉人吗,隋文帝的统治残暴吗,历史上真正的隋文帝

    杨坚的先祖就是赤泉侯杨喜,杨喜因在垓下之战中,得到了项羽身体的一部分,公元前200年杨喜被刘邦封为赤泉侯。甚至杨喜的玄孙还是司马迁的外孙,整个两汉时期,杨氏家族发展速度极快。到了东汉末年杨震、杨彪,更是位极人臣。三国时期的袁绍虽然贵为三公之首,可杨家也有“四世三公”的称号。可是赤泉侯杨喜乃是陕西潼关

  • 《唐朝诡事录》:长安红茶案后,为何卢凌风、苏无名被下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诡事录红茶案谁是主谋,唐朝诡事录为什么将卢凌风开除,唐朝诡事完整版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感到奇怪,那就是刚刚破获长安红茶案的两个功臣卢凌风、苏无名,不仅没有得到朝廷论功行赏,反而被下狱,最关键的则是金吾卫昭狱。这样的剧情设置,估计很多人都是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剧中太子的态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首先,长安红茶案件

  • 武则天真的爱和尚吗?其实不是,她为的是这个,只有和尚能给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最爱的和尚,武则天迷恋和尚背后有何真实玄机,武则天秘史和尚要吃酒肉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算是开天辟地的举动,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本就不容易,她自己心里自然比谁都清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政权瓦解人灭亡。所以她必须找到一个信仰,去统一朝政思想。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对外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那么要让人们相信这一说法,武则天并没有少下功夫,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本名

  • 突厥最怕的唐朝将领,却被武则天杀害,死后突厥给他建祠堂膜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期间为什么打不过突厥,吐蕃突厥入侵武则天,武则天突厥

    但是,当武则天要当皇帝的想法暴露出来后,裴炎就极力反对,或许是觉得武则天当皇帝是牝鸡司晨,违背了几千年的传统,或许是为了自己能够代替武则天,控制软弱的睿中李旦。他的极力反对,导致了杀身之祸。裴炎死后,武则天就将矛头瞄准了程务挺:一、程务挺和裴炎是好友,且裴炎对其有提携之恩,在裴炎下狱后,程务挺曾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