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地主不让朱元璋父亲下葬,称帝之后衣锦还乡,他这样对待地主!

地主不让朱元璋父亲下葬,称帝之后衣锦还乡,他这样对待地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06 更新时间:2024/3/14 0:19:02

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刘继祖,字大秀。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小的时候放过牛,后来要过饭,被迫于生计甚至当过和尚。所以非体恤人民的苦难,后来也做了很多利民的事情。

其实古代人没有化的还是占据大多数,甚至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由于朱元璋祖上三辈都是贫农,连给自己起名字的资格也没有。由于在家排行老八,父亲朱五四就给她起名朱重八。

家里面甚至也没有任田产,主要是给当地的地刘德打工,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古代地主基本上都是一个德性,不把贫农能扒一层皮都不愿意放过,所以对于朱元璋一家并不怎么样。

就这样一做就是十几年时间,而自己的父亲朱五四也由于常年的劳累,最后累死在了田间地埂上。不过干了十几年时间,朱元璋家里面并没有剩下多少钱财,因为家里孩子太多,等着吃饭的人也太多。

不过当时有一个习惯,但凡是地主家的农户死了,有的比较善良的,会给他们一些一些安葬费。所以抱着这样的一个想法,朱元璋和自己的二哥抬着朱五四的尸体,来到了地主家的门口。

刘德一听这消息赶紧跑了出来,本以为他会大发慈悲的给他一点钱。然而没想到他出来的时候还带了几个下人,要用棍子把他们赶走。因为刘德认为太晦气,家门口躺着一个死人不吉利。

其实朱元璋不仅是因为没有钱下葬,更重要的是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如果葬在别人的地里面,说不准就被别人给平掉了。虽然家里比较穷,但是朱元璋还是比较重视孝道的。

年仅十几岁的朱元璋看到这样的情况,把这一切全部都记在心里。最后还是刘德的大哥刘继祖看不下去,给了他一小块地,让他去埋葬自己的父亲。两个人这样一对比,更加刺激了朱元璋的内心。

这件事情谁也没记在心上,后来由于战乱不断,朱元璋只好出去讨饭。但是没想到后来有朝一日竟然能坐上皇帝,等到他衣锦还乡之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

而之前的地主刘德则是吓破了胆,等到朱元璋来到的时候,立刻跪在地上使劲的磕头,希望他能原谅自己当年的过错。当周围的所有人都以为朱元璋会报仇的时候,但是他却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当时我那么穷,谁能想到我在后来竟然可以坐上皇帝,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吧。

有了这样的一段话,刘德才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而且立刻磕头,感谢他的不杀之恩。虽然朱元璋可以不报仇,但是不能不报恩,转身询问刘继业的消息。

最后刘德告诉他,刘继业在几年前就已经病逝。没有办法在物质上弥补他,朱元璋只好封刘继业为义惠侯。之后甚至还给了地主刘德30顷的两天,外加10年不用上交赋税。

朱元璋此举也是意味深长,按照他过河拆桥的性格,应该反过来大肆报复才对,没想到还给他这么多奖赏。可能就算再暴力的人,内心也有柔软的地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帮助明朝军队攻克叛军,最后被仇家追杀,明军反而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尼堪外兰说起来也是很悲惨的,他当初帮助明军攻陷了古勒城,可是当他遇到危难,想要明军帮他击退追兵的时候,却无人出手援救。万历十五年,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25岁,英武强壮,有勇有谋,便以他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兵进攻尼堪外兰,本来约好和萨尔浒的城主一起结成同盟共同出兵,可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堂叔

  • 包拯临终前得知,养了五年的孙子,原是自己儿子,还是丫鬟所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包拯儿子临终遗言,包拯最后娶了丫鬟吗,包拯和丫鬟云儿是什么关系

    整个墓葬比较寒酸,就连稍微好点的墓志铭也碎成了几块。其中一块是《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另一块是《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包公好理解,就是包拯。那么董氏又是谁?原来他是包拯的老婆,而且还是原配。最后他和包拯埋在一起就很好理解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骸骨。包拯孙子怎么成为了儿子终于在包

  • 赶尽杀绝?朱元璋杀了刘伯温,为何朱棣还要杀他儿子?眼力劲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伯温不死朱元璋会杀他吗,刘伯温死时朱棣多大,朱棣一生几次见刘伯温

    不过朱棣可谓爱憎分明。他对当年陪他造反的人都给予优待,而反对他的人则下场很惨。这就让人不由得好奇,朱棣即位后杀了刘伯温的儿子是何原因?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借刀杀人刘伯温一向以神算著名,但是也有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明朝大局已定,朱元璋到底如何对待刘伯温?朱元璋试曾经有次探刘伯温,说刘伯温有他朱元璋

  • 朱祁钰用心治国,被称为英明之主,为何大臣们想要推翻他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郕王朱祁钰的小说,朱祁钰吃仙丹,朱祁钰证明允贤清白

    按理来说,这个继承人一般都是皇帝的儿子,但朱祁钰的情况有点特殊,首先朱祁钰的皇位原本不是他的,本来做皇帝的应该是他的哥哥朱祁镇,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朱瞻基驾崩之后,朱祁镇正式即位,但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国家上很多大事都是由太皇太后孙氏来主持。正统十四年,已经长大成人的朱祁镇,在面对崛起的瓦剌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不是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而是因为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真实历史,吴三桂因为陈圆圆放清军入关吗,吴三桂向崇祯要陈圆圆

    朝代更迭之间,时局往往比较混乱。吴三桂作为明朝的一个大将,他自然有他自己的本事和智慧,要真的鲁莽成性的话,怎么可能有人让他带兵打仗呢?既然说了吴三桂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他做事肯定是要思前想后的。这件事发生在他为明朝镇守山海关的时候,当时他的军队正在山海关守关,可是这时候身为农民起义首领的李自成已

  • 这明朝皇帝的爱好很特殊,不仅喜欢调戏良家,还爱干这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明武宗朱厚照,他此生最爱干的事就是愿意让别人陪他玩打仗,像过家家一样。他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头衔,还改了个名字,自称“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然后精神分裂,在台上说封朱寿为大将军,然后马上退到台下,回了句:谢主隆恩。就这么自娱自乐,其他大臣就这么笑呵呵的看着。只是演戏不过瘾,明武宗还要率军出征。明

  • 古代这些文人风流之事,要是让王安石碰见,多半要坐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安石野史,风流的文人,王安石最好的10首诗

    这两年看《奇葩说》,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比如北宋的王安石,本来面目是文人的,跟许多学而优则仕的人一样,文化本领置换为执政能力之后,他就把自己的身份转换为官人了。官人与文人的区别是蛮大的,比如男女间事,官人一见这事就恼眼珠,斥为伤风化;文人一见这事就瞳孔亮晶

  • 明朝16个皇帝第一位皇后不是早死就是守寡,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列表及皇后,明朝哪些皇帝的妃子死的最惨,明朝各皇帝的皇后有哪些

    第一位就是非常有名的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妻子,她多年来跟随着朱元璋经历了很多惊险的时刻,她尽全力支持着朱元璋的事业,利用自己女性的柔情来感化朱元璋,曾经多次改变朱元璋的决定,非常的仁慈,对待普通人也十分的宽容,真正的做到了母仪天下。但是在安定天下了之后,马皇后却很早的就去世了,仅仅五十一岁,这是坤宁

  • 如果不是这场黑死病,明朝不会灭,李自成一场仗都打不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不反明朝会灭吗,李自成怎么会打败明朝,明朝李自成历史讲解直播

    距今400年前,鼠疫曾如不可阻挡的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关内地区,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是亚洲的历史走向。1618年,明朝万历46年,广东下起了大雪,这标志着“小冰河时期”的开始,从这时开始中国遭到了持续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到1638年,崇祯11年,漕河干枯,1640年,崇祯13年,黄河干枯了,而

  • 朕也需要跪?朱元璋拜佛,方丈一句话,救了全寺性命,不愧是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题中讲到了这个故事应该是朱元璋称帝之后所发生的。朱元璋不仅打江山是把好手,而且治理起江山来也是清明有道。在位期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各个方面他都坚持亲力亲为,每一天从早上批阅奏折一直到晚上,很难得有时间休息。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就有了明朝开国时期的繁盛,也为后来大明的强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