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励精图治,为何大明却亡在他手上?答案只有8个字!

崇祯皇帝励精图治,为何大明却亡在他手上?答案只有8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43 更新时间:2024/1/27 1:51:19

可问题在于,可千不该万不该,大明亡在崇祯皇帝手上。

当时明朝的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他独断专行,祸乱后宫,把持着朝纲。结果怎么样呢?

1627年8月,17岁的崇祯刚一上位,就着手收拾魏忠贤。他先是把魏忠抓了起来,然后派他给朱元璋守陵。11月,魏忠贤自知回天乏力,就上吊自杀了。也就是说,才几十的功夫,崇祯就铲除了魏忠贤。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魏忠贤在朝内势力庞大,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因此可见,崇祯精通政治手腕,很有两下子。12月,崇祯诛杀了客氏子侯国兴。

1628年1月,崇祯又下令鞭魏忠贤及其党羽崔呈秀尸,并削冯铨、魏广微爵位。一年后,又打倒了崔呈秀以下六等官员,分别予以惩处,涉案人数多达255个。自此,魏忠贤和客氏余孽尽数被除。崇祯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平息了阉宦之乱,大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顿时,大明上下焕然一新。

讲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崇祯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付出了那么多,是一位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的皇帝,大明最后为何会亡在他手上?

我认为,答案只有八个字:刚愎自用,疑心重重。

上面八个字,就是崇祯性格的总概括。

崇祯虽然除掉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实力,但这也导致了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实力的崛起。此外,他还要面对强大的满人和泛滥的农民起义。

也就是说,崇祯此刻可谓是内忧外困,困难重重。他必须要重用良臣,以抵抗那三股势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崇祯皇帝偏不,他刚愎自用,自以为靠自己一人就可摆,而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

这也就罢了,他还疑心重重。当时明朝有个叫袁崇焕的人,甚是厉害,被派到辽东去驻防,一炮就轰死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就想方设法要除掉袁崇焕。后来,他抓到了明朝的几个太监,故意让他们听到自己打算跟袁崇焕要合谋,一起夺取大明的江山的嘀咕。最后,又故意让他们逃跑。

那几个太监赶到京城后,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崇祯。崇祯就怀疑起了袁崇焕。再加上这时皇太极又耍了个阴谋,他故意绕过了袁崇焕的防地。不久,有人又跟崇祯禀报,说不好了,袁崇焕跟满军勾结在了一起,不然满军怎能打到这里?结果是,崇祯下令召回了袁崇焕,把他下了大牢,最后把他给杀了。

而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那样做,彻底伤了大臣们的心,从此不会有人肯为他效力了,大明亡在他身上也就不可避免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奇葩的一对大活宝,策划了一个活动,前所未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皇太孙朱雄英爬出棺,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明朝败家子

    都说魏晋时期多奇葩,文人雅士们轮着番地搞行为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在明朝的文人更奇葩,耍起花样来,一点也不比魏晋名士差。比如苏州的张献翼跟张孝资,就是一对超级大奇葩、大活宝。有一年,张孝资要过生日了,就对张献翼说:哥们儿,咱生是过了很多回,死还没过一次,这回咱不过生,你来陪我玩过死吧。张献翼满

  • 成吉思汗埋葬在了哪里?四个可能性,有一个最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埋葬哪里,成吉思汗最有可能埋葬哪,成吉思汗玩法技巧

    之所以一直没有任何的定论,是因为元朝特殊的密葬制度。不仅仅是成吉思汗墓没有,而且其他元朝皇帝的墓穴都没有。因为元朝属于蒙古族,他们一直是信仰萨满教。在萨满教的教义当中,认为灵魂的重要性要大于肉体。所以元朝很多人都是用的天葬甚至是火葬。而且作为元朝皇帝,他们更是要求不立标志、不公布地点、不记录内容等,

  • 这俩大将如果不打架,保证能打败清军,收复明朝失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抵御清军的将领,清军攻打明朝,明朝四大将军的战斗力

    张献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李定国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与孙可望相同的是,他们同为张献忠的爱将。张献忠死后都归顺了南明政

  • 朱棣靖难之役杀进皇宫,不急着坐皇位,为何先杀光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靖难二十六功臣下场,朱棣起兵靖难各个版本,靖难之役后朱棣杀了多少人

    明成祖朱棣在侄子朱允炆登基后,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文韬武略,自己的父皇为何不传位给自己,除了自己的爹,我想朱棣几乎瞧不起任何人,包括已经贵为皇帝的朱允炆。朱允炆登基之初,就匆匆削藩,这给了朱棣造反的口实,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凭借着自己军事上超人的天赋和

  • 明朝哪个皇帝,把皇位传给了朱元璋太子朱标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死后朱元璋大哭,朱元璋只认为马皇后朱标是一家人,朱元璋与朱标

    他的父亲朱元璋是皇帝,他的儿子朱允炆也是皇帝,只有他自己不是皇帝。那么他既然没当上皇帝,又是谁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呢?当然是朱元璋了,也只有朱元璋。先说说这位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朱标自出生以来,就被朱元璋寄予厚望,他既是皇长子,又是嫡长子,地位非同一般。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被立为世子,被视为朱

  • 赵匡胤去投奔他,他用十文钱把赵匡胤打发了,后来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投奔谁被拒,赵匡胤传奇赵匡胤交出兵权,赵匡胤赵匡胤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确实是有道理的。你现在瞧不起的那些人,指不定哪天就能踩在你头上了,所以说积德要趁早啊。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当年竟然用十文钱打发了来投奔他的皇帝。谁这么不识货呢?王彦超是也。王彦超的老爸王重霸曾是黄巢起义的骨干成员,听这名字就觉得够彪悍。王彦超继承了老爸的战斗基因,年仅12岁就跟

  • 朱元璋为何说,不要贬低元朝,我们的父母皆靠它生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和元朝关系好吗,朱元璋为什么承认元朝正统,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地位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帝皇都十分厌恶前朝的事物。清朝很多的文字狱就是因为帝皇们的草木皆兵,凡是带着一点关于前朝的字眼,都可能会给百姓带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可是一个草根皇帝,他的天下来之不易,按道理他更应该对前朝事物敏感。然而他却推崇元朝,这其中一定有耐人寻味的原因。那么他到底是真的尊重元朝,还是只是表面上尊重呢

  • 朱元璋放牛,做了两个动作,为何刘伯温就认定他是“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吃刘伯温的面,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杀胡惟庸,朱元璋电视剧刘伯温死是哪集

    但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时人把刘伯温比拟成诸葛亮。后来在明朝建立之后,又流传开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两个人除了军事外,最出名的就是算命了。朱元璋当时只是躺在地上,为什么刘伯温就能预测他是皇帝?然而朱元璋无意中的两个动作,暴露了其天子身份。正如前文所说,其实刘伯温是元朝末年的一名进士。

  • 宋高宗赵构为何能死里逃生,因为他够爷们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靖康元年春,完颜宗望带领金兵包围宋朝首都开封,攻打了一段时间,没得到任何好处,这时各地支援开封的军队陆陆续续赶到,完颜宗望认识到此处不可久留,就答应了宋钦宗的和谈请求。完颜宗望要钱之后,为了保证自己撤退安全,还要了两个人质,宰相和亲王。宋钦宗很慷慨,把宰相张邦昌献出去了,但到了自己的弟弟,宋钦宗

  • 朱元璋临死设下迷局,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临死真相大揭秘,朱元璋临死之前的遗言,朱元璋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他在位期间对军事政治农业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在政治上废除了丞相这个职位,原因是他从贫苦百姓到皇帝非常不容易,所以他选择将权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与他人分享。朱元璋在位期间贡献也是十分显著的,他在文化上紧抓教育,然后大肆举行科举,并且建立相关的机构。如对外国进行海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