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靖难之役杀进皇宫,不急着坐皇位,为何先杀光宫女?

朱棣靖难之役杀进皇宫,不急着坐皇位,为何先杀光宫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1/5 1:57:36

明成祖朱棣在侄子朱允炆登基后,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文韬武略,自己的父皇为何不传位给自己,除了自己的爹,我想朱棣几乎瞧不起任何人,包括已经贵为皇帝的朱允炆。

朱允炆登基之初,就匆匆削藩,这给了朱棣造反的口实,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凭借着自己军事上超人的天赋和朱允炆这个“猪对手”的大力配合。

朱棣长驱直入攻入南京,可进入皇宫后,皇宫则是大火弥漫,只发现了朱允炆烧焦的尸体,真假难辨。至于说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至今史学家众说纷纭,暂无定论。

为何不登基先要杀宫女?

朱棣在杀入南京皇宫后,由于找不道朱允炆的下落,便把怒火全部发泄道了建文遗臣和宫女身上。至于说方孝孺被灭十族的惨状只不过是他报复行动的一个缩影。而大肆屠杀建文宫女则是朱棣又一丧心病狂的举动,那他为何要对无辜的宫女如此疯狂呢?

首先朱棣攻入皇宫,寻建文帝而不得,他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自己“造反”事实,他要把宫中知情建文帝的人通通屠杀,宫廷秘闻从他这就要将流言止住。

其次由于宫女都是建文帝的私人用品,朱棣无法得知是否有宫女怀上建文的龙种,为了斩草除根,残忍的朱棣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坐稳皇位后为何活寡三千宫女?

要说宫女生活在哪个年代最为悲惨,永乐时代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你刚入宫杀人就罢了,为何皇位已经很稳固了,还要杀这么多人?

在永乐五年的时候,由于朱棣原配徐皇后病逝,此时最受朱棣宠爱的是一位来自朝鲜的权妃。永乐八年,朱棣出征蒙古,把自己最心爱的权妃带在身边。

可在回师的途中,权妃却意外病死了,这对朱棣来说打击很大。此时正好有一个宫女贾吕和另一个妃子吕氏有仇,就道朱棣面前诬告是吕妃串通宫女将权妃毒杀。

也许是嗜血成性,也许是痛失爱人杀红了眼,朱棣不问青红皂白的就将吕妃和数百名宫女尽皆处死,场面十分凄惨。据说当时整个宫殿里面,全部都是上吊的宫女。场面之凄惨,常人不敢想象。

而到了永乐十八年,此时朱棣已经走到了他人生的晚年,在此时爆出了宫廷“对食”案件。所为对食,就是宫中的宫女和太监相互结合,共同排遣寂寞的方式,在宫中本也习以为常。

可朱棣得知后却大发雷霆,认为自己男人的尊严受到了践踏,下令将2800多名宫女全部凌迟处死,并且自己亲自观刑,皇宫中瞬间成为了人间炼狱,血流成河。以至于一个宫女大骂朱棣到:你年老阳衰,是我们的罪过吗?

朱棣晚年的猜疑心很重,稍稍不合自己的意志,就会大开杀戒,不但是满朝文武官员心惊胆战,皇宫中的宦官和宫女也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造成了极大的白色恐怖。

至于说三千宫女残忍被害,绝大部分都是含冤而死,不知朱棣将来在地宫中会怎样面对这三千冤魂,会如何心安理得的躺在自己的梓宫之中。

朱棣虽是造反起家,但在位期间,北征蒙古,南下西洋,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将明朝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不失为一代大有为之主。

但他一生嗜血成性,凶狠残暴,致使无数无辜之人死于非命,也不得不说是一位“暴君”。终明一代,像他这样杀人如麻的皇帝并不太多。

如果当年建文帝削藩成功,中国又会是何种状况,朱棣是否会成为吴刘濞之类的人物,但历史不容假设,成者王侯败者寇,是非功过,千秋史书,自有后人评说!

更多文章

  • 明朝哪个皇帝,把皇位传给了朱元璋太子朱标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死后朱元璋大哭,朱元璋只认为马皇后朱标是一家人,朱元璋与朱标

    他的父亲朱元璋是皇帝,他的儿子朱允炆也是皇帝,只有他自己不是皇帝。那么他既然没当上皇帝,又是谁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呢?当然是朱元璋了,也只有朱元璋。先说说这位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朱标自出生以来,就被朱元璋寄予厚望,他既是皇长子,又是嫡长子,地位非同一般。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被立为世子,被视为朱

  • 赵匡胤去投奔他,他用十文钱把赵匡胤打发了,后来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投奔谁被拒,赵匡胤传奇赵匡胤交出兵权,赵匡胤赵匡胤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确实是有道理的。你现在瞧不起的那些人,指不定哪天就能踩在你头上了,所以说积德要趁早啊。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当年竟然用十文钱打发了来投奔他的皇帝。谁这么不识货呢?王彦超是也。王彦超的老爸王重霸曾是黄巢起义的骨干成员,听这名字就觉得够彪悍。王彦超继承了老爸的战斗基因,年仅12岁就跟

  • 朱元璋为何说,不要贬低元朝,我们的父母皆靠它生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和元朝关系好吗,朱元璋为什么承认元朝正统,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地位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帝皇都十分厌恶前朝的事物。清朝很多的文字狱就是因为帝皇们的草木皆兵,凡是带着一点关于前朝的字眼,都可能会给百姓带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可是一个草根皇帝,他的天下来之不易,按道理他更应该对前朝事物敏感。然而他却推崇元朝,这其中一定有耐人寻味的原因。那么他到底是真的尊重元朝,还是只是表面上尊重呢

  • 朱元璋放牛,做了两个动作,为何刘伯温就认定他是“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吃刘伯温的面,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杀胡惟庸,朱元璋电视剧刘伯温死是哪集

    但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时人把刘伯温比拟成诸葛亮。后来在明朝建立之后,又流传开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两个人除了军事外,最出名的就是算命了。朱元璋当时只是躺在地上,为什么刘伯温就能预测他是皇帝?然而朱元璋无意中的两个动作,暴露了其天子身份。正如前文所说,其实刘伯温是元朝末年的一名进士。

  • 宋高宗赵构为何能死里逃生,因为他够爷们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靖康元年春,完颜宗望带领金兵包围宋朝首都开封,攻打了一段时间,没得到任何好处,这时各地支援开封的军队陆陆续续赶到,完颜宗望认识到此处不可久留,就答应了宋钦宗的和谈请求。完颜宗望要钱之后,为了保证自己撤退安全,还要了两个人质,宰相和亲王。宋钦宗很慷慨,把宰相张邦昌献出去了,但到了自己的弟弟,宋钦宗

  • 朱元璋临死设下迷局,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临死真相大揭秘,朱元璋临死之前的遗言,朱元璋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他在位期间对军事政治农业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在政治上废除了丞相这个职位,原因是他从贫苦百姓到皇帝非常不容易,所以他选择将权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与他人分享。朱元璋在位期间贡献也是十分显著的,他在文化上紧抓教育,然后大肆举行科举,并且建立相关的机构。如对外国进行海外交流,

  • 赵匡胤差点被手下大将夺了皇位,可惜这位大将识人不慧,中了奸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是怎么登上皇位,赵匡胤怎样篡夺皇位的,赵匡胤被谁夺了皇位

    一般的皇亲国戚,在酒色钱财的诱惑下,生活很奢靡,可李重进身上却没有公子哥身上独有的那种恶习,擅长军事。高平之战对后周来说,是一场关乎生存与灭亡的战役。恰巧在这场战争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凯越而归之后。他被柴荣封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赵匡胤通过一场兵变,把后周变成了自己的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

  • 成吉思汗:多瑙河坐过船,金字塔留过影,唯独打不过这两个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与多瑙河,成吉思汗打到多瑙河说明了什么,成吉思汗五个历史之最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国,巅峰时期的疆域东到日本海,西到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到波斯湾。国土可谓是横跨欧亚大陆,面积超过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北纬的15度到60度,东经15度到130度,都是蒙古帝国管辖的范围之内。很多人如果不了解历史,以为这些国土都是成吉思汗率军打下来的。事实并非如此,而

  • 明朝第一义士,三次救友,却三次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破瓮救友图片,明朝救国名将,明朝救命恩人是谁

    古人有云:“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读书人多负心,若能逢上讲义气的,那就是奇逢了。说起“奇逢”,历史上还真有个叫孙奇逢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举人,史载“先生少年慷慨有大志”。孙奇逢14岁去拜访一位杨姓前辈,杨前辈问他,若是碰到围城,“内无粮刍,外无救援,当如之何?”他不假思索,答道:“效死勿

  • 马皇后下葬当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说了句话救了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皇后死朱元璋大哭原视频,皇后朱元璋,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发疯

    同甘苦共患难,夫妻情深惹人羡。马皇后早年丧母,父亲过世后就跟随养父郭子兴生活。郭子兴揭竿起义以后,朱元璋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后来一高兴便把养女马氏许给了他。马氏自幼聪慧机灵、略读诗书。嫁给朱元璋后更是尽职尽责地伴其左右。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51岁的马皇后因病离世。同年九月正准备将其下葬于明孝陵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