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佗为何会遭到曹操的斩杀命令?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华佗为何会遭到曹操的斩杀命令?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16 23:26:57

为何这样一个人,却遭到了曹操的斩杀命令?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华佗被杀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描写这样一个场景:

曹操多年来受到了头痛的困扰,在华佗为他医治的过程中,对方提议要给他做一个开颅手术。

而曹操认为华佗是想借着这个缘由杀害自己,因此,下令将华佗处死。

这件事在当时是非常让人震惊的,华佗可是当时的神医,姑且不论他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仅仅是这份高超的医术和远近闻名的名声,就足以让他得到万千民众的瞩目。

曹操的这份举动,无疑在大家眼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曹操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把华佗斩杀了吗?

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更为真实性,不加渲染色彩的《三国志》中记载,华佗给人看病只需一眼就能得出结论,而且他开出的药方或者诊疗手段很神奇,据说只要经他手就都能够药到病除。

当时的广陵太守陈登和刮骨疗伤的项羽就是他的病人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华佗,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且在治病的思想方面,华佗所提倡的远远超过了当时普遍的医疗思想,打破了当时的时代局限。

所以,可能“开颅手术”在当时显得非常“不正常”。

尤其是他被越来越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请去治病后,华佗见识到了他们奢靡的生活,本来就不甘心做大夫向往一官半职的他心理更加不平衡。

再加上医术所给他带来的傲气,脾气变得越来越差,《后汉书》中也用“为人性恶”形容过华佗不被大家所接受的古怪性格。

况且,华佗与曹操之间似乎是有矛盾的。曾经华佗想过借着为曹操治疗头疾而谋个官职,因为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做官唯一的途径就是凭关系或“捐官”,但被不那么相信华佗的曹操严词拒绝了。

因此,华佗对于曹操这样的人并没有打心眼里那么恭敬,甚至在被要求治病的时候,华佗还一而再再而三推脱,产生了想要逃走的心理。

其次,本来曹操就因为要被“开颅”的事情,对华佗有了是不是要暗中谋害他这方面的怀疑,华佗后来的屡屡推脱更加加深了曹操的猜忌,认为他非常反常。

所以后来曹操拒绝他的治病要求后,他以妻子生病为借口要求回家的欺骗性举动更是惹恼了曹操,以至于抱着“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心态斩杀了华佗。

真实的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曹操多疑的性格,外加心狠手辣,使得华佗名气再大终究也抵不过王侯将相的猜忌。

当然,有人觉得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时所认识的曹操不太一样?

在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中,曹操往往以大公无私,刚正不阿以及与权贵们对立的美好形象存在,有时还被美化为一个一心一意匡扶社稷的忠心正直青年。

这样的曹操谁不爱?很多看了影视作品的年轻人认为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即使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也是这样一个人形象,但是不同于影视作品,书中还描写了一些关于他的其他性格和人物特点,比如自私自利、奸诈狡猾等等。

但是这样依旧没有能够改变人们心中对于曹操上述的“根深蒂固的美好印象”,虽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普遍却以赞同影视剧的思想结果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种认识是不真实的,甚至于还掺杂了一点儿虚假在内。

然而,真实的曹操是怎样的?

根据相关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记载,曹操并非一个绝对正面的人物。

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并不优渥,也算不上太好,虽然他是属于贵族,但一切源自于他父亲被大太监曹腾所收养。

没有几百年哪怕几十年的世家大族在背后支撑,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进入朝堂可谓是举步维艰。

所以从小小人物到一方霸主,曹操经历过的绝非只靠正面的形象就可以解释这一切。

自私多疑

首先,来谈谈曹操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得自私自利与狡诈的?

成年之后,曹操认清了现实情况,依靠着父亲与祖父的身份地位,勉强做了一个京中官员。

常常在君主的授意之下,处理搅乱朝堂的官宦们的家眷。

可别认为这是多么忠心为国的举动,表面上曹操似乎在为国做事,其实这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

曹操的祖父可以说是有名的官宦,随着时间的发展,曹操选择了脱离这个行列,加入士族阶层。

俗话说“投敌先递投名状”,曹操作为一个变化到对立阶层的官员,在这个士大夫与官宦之间矛盾如此之深的社会,成为了一枚很不错的“棋子”——替庞大的士族团体铲除宦官。

然而不用想都知道,曹操作为一枚小棋子,在两个偌大的团体斗争之间,肯定没什么好下场。的确,事实也是这样,很快他就丢掉了官职。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曹操依然是一个渺小的存在,直到有了讨伐黄巾军,才有了一些名声。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华佗曾经也是宦官家庭出身,即使二人故事发生已经是在这很多年后,但想必,以曹操的心思,很有可能还在记恨当初在斗争中宦官害他丢了官职。

其次,曹操也不像影视作品中渲染的那样忠诚,更不会所谓的匡扶社稷,不仅如此,曹操的心眼也很小,眼里容不得沙子。

在他靠着军事上的本领逐渐掌握了北方一带的大权后,将一些心中始终惦记汉室的官员逐出了朝堂。

甚至,不知道是不是亏心事做多的原因,曹操总觉得身边有人想要伤害他,经常下令将怀疑对象斩杀。

所以说,对于曹操这个人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是从功绩角度,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有很大本事,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但要从其他方面考虑,他也确实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这也难怪在当时华佗会死在曹操的手下了。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让蒋琬当继承人,而不是姜维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琬与诸葛亮,诸葛亮死前说的蒋琬,三国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启用蒋琬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临终前,为何不选择姜维做接班人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就第一点来说,姜维作为魏国的降将,在蜀汉的资历相对较浅。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

  • 同样是四征将军,为何曹魏不设征北将军,蜀汉不设征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的四征将军执掌各个重镇的兵马,拥有征伐的大权,在地位上要高于四镇、四安、四平将军。不过,蜀汉的四征将军,地位反而不如四镇将军,比如赵云先担任征南将军,后晋升为镇东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曹魏不设征北将军,蜀汉不设征东将军?一首先,曹魏不设立征北将军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北方的游牧民

  • 苏轼这诗,看标题以为写刘备,看内容才知那人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轼对刘备的诗,苏轼评价项羽曹操刘备,苏轼哪句诗写出了他胸怀大志

    我想到的是刘备。因为这首诗之前,苏轼写了《八阵碛》、《诸葛盐井》,说到都是蜀汉之事,惯性之下,由不得不想到刘玄德白帝城托孤的典故啊。再读内容,原来小苏写的这人啊,比刘备还惨。先说说刘备为何惨。他为何跑白帝城去了?因为打东吴。为何打东吴?因为关羽被东吴给杀了。结果,不但仇没报成,反而损失了更多将军、士

  • 这种说法不公平:廖化从麦城跑到上庸,关羽却没能突出重围,他是被赵累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廖化vs麦城,关羽廖化,三国时上庸和麦城的位置

    马良留在荆州辅佐关羽,也是有据可查的,这证据就是他在荆州写给诸葛亮的一封信:“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三国志》过于简练枯燥,陈寿先降魏后归晋,蔑称刘备建立的基业为“蜀”,他的有些话当不得真,

  • 三国猛将斩将数量排行前十,吕布仅排在倒数,张飞屈居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布评价张飞勇猛,张飞vs吕布100回合,三国战纪张飞变吕布

    你知道这三国中哪位武将的斩将数最多吗?我看肯定很多人会说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还有以一敌百的关羽,但我想说以上都不是,甚至吕布的斩将数仅有两人都排在倒数,为此我查阅大量资料,计算出了十位斩将数最多的武将,现在就为大家一一奉上。 第十,吕布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一人大战刘关张三人打成五五开,大战许

  • 蜀汉五虎上将的后人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五虎后人是谁,蜀汉五虎后人哪个最好,蜀汉集团的五虎将都有谁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五虎上将的后人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提起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除了军师诸葛外,最令世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被称作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个个都是万人敌的猛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长坂坡一吼吓退数万曹军,银马白枪杀的七进七出等等耳熟能详的战绩,让几人名震华夏家喻户晓

  • 她的风流历史有名,秦始皇因她不肯立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十大美人,历史人物故事 秦始皇,秦始皇最佩服的女人

    赵姬(―前228年),为战国时期有名的美人,赵国邯郸人。赵姬出身不明,但是其长相绝美又善舞,起初被当时的珠宝商人吕不韦收为姬妾,而在司马迁《史记》中,记其为“绝好善舞。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吕不韦进行一次政治赌局,他将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进献给当时在赵国邯郸当质子的异人,同年,赵姬生下嬴

  • 刘姓是国姓,汉朝人管牛叫什么?谁也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姓在汉朝可以随便姓吗,刘姓在汉朝以前是什么姓,刘姓男牛宝宝取名刘国栋好吗

    但是下一秒就有可能因为某一句话冒犯了皇帝,而被皇帝下令砍掉了脑袋,甚至有可能会被株连九族,这些都不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所有陪在皇帝身边的人,都经常会说:伴君如伴虎。皇帝从来都是情绪不稳定的,有些人因为不想要每天这样思前想后的生活,所以会选择退休,声称自己年纪大了,不能继续工作,回家享受晚年生活,这样

  • 刘秀白手起家,为什么在河北能壮大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秀河北起家,刘秀是怎样反败河北,河北如何成为刘秀的发迹之地

    刘秀成功之前的道路很艰难,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然而在河北地区,他突然壮大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与三个方面有关。1、保护自己刘秀很好地保护好了他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刘秀连自己都保护不好,怎么可能建立东汉?刘秀在他的哥哥刘演被更始帝刘玄杀害后,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刘玄的不满,而且为人也很谨慎,因此刘

  • 王朗邯郸称帝,青年公子求见,刘秀本不想见,谋士:此人是绝世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彭宠很有才干,又跟韩鸿是南阳同乡,在韩鸿的推荐下,刘玄任命彭宠为偏将军、行(代理)渔阳太守事。同时,吴汉被任命为安乐县令。吴汉也是得到渔阳突骑的指挥权方才得以发迹。公元23年十月,刘玄下诏,令刘秀行大司马事,前往河北招抚各地军阀。刘林的父亲是赵缪王刘元,乃汉景帝八世孙。在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之后,刘林依